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9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0]
山西省平遥中学2010届高三9月份摸底考试(语文)
2009年9月高三高补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题 (文理科)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命题人 邢永成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文采 影像 攻城略地 乳臭未干
  B.考察 蒸溜水 饥肠辘辘 众志成诚
C.向往 金钢钻 寥若辰星 漫天要价
D.膺品 诀窍 扬场而去 戴罪立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奥运火炬在省会传递时,热情的石家庄市民纷纷到火炬传递的大街上去观看,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
B.北京权威专家预测,2009年推动内地价格下降的因素有增无减,今后几年中国很可能步入温和通胀周期,人民币降息已是箭在弦上。
C.得知徐悲鸿去世的消息,她打开身边珍藏着的徐悲鸿早年的妙手丹青,不禁潸然泪下。
D.钱钟书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讲话还不时夹着外语,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税务机关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带来的涉外贸易新变化。
B.随着世博会开幕日期的临近,世博已经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上海市民口头语,可见人们纷纷以不同方式关注世博会。
C.各位观众,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它代表今天是入冬以来最寒冷的季节,请注意添加衣服,预防感冒。
D.2009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建议,在四川和台北设立分会场,将五大洲各华语媒体的祝福传送过来,营造全球华人喜庆祥和大联欢。
4.将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话,最恰当的语序是( )
①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愉悦;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
②它是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才能理解的书,是要在阅读中经常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
③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可以“磨脑子”的书。
④读这种书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⑤“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
A.①③⑤②④ B.⑤①③④② C.⑤①③②④ D. ①③②④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一7题。
十二生肖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问,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出土竹简中的《日书》中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浏览完整试题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熟悉。
  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
  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如马、羊、牛、鸡、犬等)产生一种依赖感,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如虎、蛇等)产生一种恐惧感,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如狗的嗅觉等)产生崇敬感,从而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的兽历。
5.根据原文,下列材料能证明十二生肖源于中国的一项是 ( ) 
 A.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日书》中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
B.东汉王充《论衡•物势》一书当中对十二生肖的记载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
C.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
D. 南朝•陈•沈炯创作的十二属相诗,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
6.关于十二生肖,符合原文说法的一项是( )
A.生肖与地支同源说、生肖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说和生肖外来说是有关十二生肖起源的三种代表观点,作者对此不敢判断是非。
B.《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关于十二生肖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C.持生肖外来说的郭沫若认为,生肖传入中国的时间,应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与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一致。
D.古人对动物产生的依赖感、恐惧感和对动物某些器官功能的崇敬感,导致他们对动物的崇拜,这是十二生肖产生的心理基础。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十二生肖起源,对研究早期天文学和民俗文化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B.从《诗经》、《日书》记载来看,当时人们是把生肖和吉凶祸福联系在一起的。
C.从《诗经》《日书》《论衡•物势》《南齐书•五行志》等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不完整到完整的发展过程。
D.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随着人类进步,人类对自然了解不断深入,生肖将会淡出人们的生活。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一10题。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旁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注],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节选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注]藩镇:指总领一方的军府。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 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 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诘。 诘:追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 ( )
A.天子宁有种邪 / 重荣箕踞慢骂
B.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 屈中国以尊夷狄
C.重荣诱之入塞 / 而充无厌之欲
D.重荣怒,执拽剌 / 此晋万世耻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杀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已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展开余下试题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和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荣兴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第Ⅱ卷(共120分)
四、(24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8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有人认为“江风引入雨舟凉”的“凉”字用得绝妙,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答:
(2)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请从“实”与“虚”的角度,任选一首进行鉴赏。(4分)
答:
13.填空(6分)
(1)水在诗文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它承载了各种情感,如“盈盈一水间,_____①_____”,抒写的是爱情,“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②_____”抒写的是亡国的哀痛,它启迪了文人的思想,李白在诗文中感叹“_____③______,奔流到海不复返”,因此“人生得意须尽欢”;苏轼看到“_____④______,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因此要超脱地对待人生。
(2)同样是写爱情,我国女诗人舒婷的《_______①________》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而匈牙利诗人_____②______的《我愿意是急流》则表现了为了爱情愿意献出一切勇气和力量的男性爱情观。
五、(2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①有两个季节,特别引起我们对柳树的注意,那就是寒冬乍来和残冬将尽的时节。年复一年,我渐渐觉得柳树不仅可爱,而且可敬。
②多少年来,人们对于柳树不知作过多少描绘和评价,但意思大抵都侧重在一个字上,那就是“柔”。
③《诗经•小雅•采薇》中有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依依”,就解作“柔也”。此后,以柳树状柔美、妩媚的景物,寄缠绵悱恻的情怀者,更是数不胜数。
④如果单讲姿容体态,柳树也着实很柔弱,千丝万缕,轻盈委婉,同刚直、壮烈的情调,确乎是迥然异趣。然而,刚柔相济,在自然景物中,刚与柔并不一定相互抵牾,倒往往相映成趣。
⑤二十多年前,我曾在仲春时节到过洛阳龙门,伊阙景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巍峨的东西两山,双双对峙。烟波浩渺的伊水,在两山间汹涌奔流,山苍苍,水茫茫,雄浑恢弘令人神志飞扬,再看伊水岸边,几处细柳低垂婷婷袅袅;水中柳影摇曳,婀娜多姿。岸上岸下,形动影随,好像对镜凝眸的少女,又如舞袖飘飘的仙子,这轻盈柔美的风姿,为山河增添了多少妩媚!
⑥但是,轻柔并不是柳树的全部特点,柳树的性格,还有坚韧不屈的一面。
⑦说来也许荒唐,树木有时也和人似的,要在特别的时刻,方才显现出它特有的品行。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时序更替,寒暖骤变,正是自然界大动荡、大变迁的特别时刻。在北京,这种变化尤其显得急促。每年的寒冬,似乎都是突然降临,刚刚还风和日暖,刹那间,塞外寒风像冲破牢笼的猛兽,狂呼怒啸,狼奔豕突而来,自然界顿时陷入一场无情的洗劫,真个是“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许多看上去比柳树坚实、强壮得多的树木,顷刻间都变得枝残叶凋,褪下葱茏的装束,现出颓败的模样,没有胆量与风霜较高下。倒是姿质荏弱的柳树,身处逆境,从容应变,披一身碧绿翠带,在风矢霜剑中奋力支撑。历来被视为弱者的柳树这时却成了临危不惧的强者。虽然比不得经冬不凋的松柏,却也表现了以弱御强的精神。树木中如果也流行着各种不同的处世哲学的话,那么难免会有一些树木,要讥笑柳树不知变通之道,是老实疙瘩死心眼儿。果真如此,那一定会有另一些树木,赞美柳树在风云变色的时刻,坚贞不屈,临难从容,值得景仰和仿效。
⑧有句农谚,说是“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其实,五九、六九在北京,还是相当寒冷的,冬将尽而未尽,春欲来而未来,加上寒潮不时南袭,河面一片冰封。这时候,许多树木挺着光秃秃的枝杈,过着“冬眠”的生活,似乎是在不动声色地静观时局的变化。直到春意盎然,冬寒尽消,大局已定,万无一失,才肯发嫩条,吐新芽,铺叙锦绣文章。这些迟迟不肯发芽的树木,又大抵是落叶甚早的树木,退不为人后,进不为人先,它们倒真够得上精明练达,老成持重。再看那柔弱的柳树吧,在寒冬余威尚盛的时节,就早早地苏醒过来,望着冰冻的河面,迎着凛冽的寒风,它微微察觉出一丝春意,于是不顾一切地率先吐翠,淡淡地披起娇黄嫩绿的新装。沿河望去,枝梢间烟纱雾笼,一片生机,这情景仿佛一首动人的歌,一首热烈向往春天的歌,一首报告春的信息的歌,一首表达美好信念的歌。我在想:既然迎春花被人称作报春花,那么,柳树可不可以叫作报春树呢?
⑨春来了,万千柳枝在春风中袅袅舞动。柳树是热爱春天的,春天也是热爱柳树的。
14.“我渐渐地觉得柳树不仅可爱,而且可敬”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5.简要赏析本文第⑤段画线的文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 。
16.请分条概括文中所言柳树和其他树木的“处世哲学”。(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什么说:“柳树是热爱春天的,春天也是热爱柳树的?”谈谈你的感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4分)
18.将下面的三个短句改写成一个意思连贯的句子,但不要改变愿意。要求:恰当地运用关联词语,可适当地增删词语。(4分)
(1) 人权问题有国际性的一面。
(2) 当前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
(3) 人权主要还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
答:

19.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三句话,与画线句共同构成排比,这四句话中前三句要体现出喻体,最后一句要体现出本体。(4分)
一首好诗,给你一朵浪花,让你去想象大海的浩瀚;
; ;——


展开余下试题
20.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撰写的一副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空格处。(4分)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 ,懂得进退攻守, ;
下联: , , , 。
①不愧思想权威 ②一生最恨帮闲 ③临死也不宽恕
④莫做空头文学家 ⑤岂仅文坛闯将 ⑥敢于嬉笑怒骂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的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他感到自己的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他发表了《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小时,试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产品开发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洗衣技术。
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年9月高三高补摸底考试
语 文 答 题 卡 (文理科)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四.11.①

12.(1)答:


(2)答:



13. (1)① ②
③ ④
(2)① ②
五.14.答:

15.答:


16.答:


17. 答:



六. 18.


19.

20.上联: 下联:
七.作文
题目: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西省平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