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354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4]
仙游县华侨中学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二单元试卷
仙游县华侨中学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二单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14小题 共42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会稽 huì 漫溯sù 寥liáo廓 峥zhēng嵘岁月
B.栖qī息 颓圮pǐ 彷páng徨 麦陇朝雊(gòu)
C.酾shī酒 嗟jiē悼 青荇 xìng 舳zhuó舻千里
D.修禊qì 桂棹zhào 休憩qì 浪遏è飞舟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诽谤 树阴 坐落 漫江碧透
B.荒芜 惆伥 隽永 苍海桑田
C.班斓 安详 斑驳 挥斥方遒
D.侈谈 缥缈 焦燥 残羹冷灸
3、下列各句划横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做一名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下车伊始便直奔老师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B、 目前,从事信息安全开发、销售的企业已超过一千家,但其产品的质量鱼目混珠,不能不使人担忧。
C、 这本古代用于作弊的书,名为《春晓阁文存》。在书的封面上,用红笔写着“原为舟车便览,幸勿误携入场”,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D、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演员们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痴如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观看演出时,以前经常出现的手机、呼机声四起的不文明现象已大大改观。
B、 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只是方法有所不同而已。
C、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D、 以色列新政府成立以来,不仅未给业已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一丝曙光,其强硬政策使中东地区陷入血腥和苦难。
5、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描绘了深秋的萧瑟景象,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悲凉情绪。
B.《再别康桥》这首七节小诗,几乎每一小节都包含一幅意境鲜明﹑色彩绚丽的立体感很强的画面,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的样式。《雨巷》和《再别康桥》就有不同的结构样式。
D.《雨巷》含蓄地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绝望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并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B、 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安慰,它是快乐。
C、 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
D、 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2分)
史载“妙音鸟”是什么模样?在西夏陵三号陵考古发掘工地,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宁夏考古所的专家近日向记者介绍近期考古发掘的灰陶制品“妙音鸟”。
去年10月,考古人员曾对西夏陵三号陵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清理发掘。今年的第二期清理发掘是从4月23日开始的,在清理神墙东北角阙时,考古人员惊喜地又发现了“妙音鸟”以及铜铃、铁钉和烧焦的木炭。
“妙音鸟”,是佛教中被神化的一种鸟。据佛经记载,“妙音鸟”原生于雪山之上,因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而得名,在佛教中是一种吉祥之鸟,是被人为神化了的一种动物。专业人员只是在一些文献资料中查到了一些零星记载,一直未见到其艺术形象。
浏览完整试题
三号陵出土的“妙音鸟”为灰陶制品。去年,在东南角阙发掘出土的残块有几百块之多,拼对成型的有三件,其中有一件基本完好,只可惜少了双臂。从这些残件分析,这些“妙音鸟”并不是一次成型。“妙音鸟”的头,简直就是一尊栩栩如生的带有中亚人特征的人像。而“妙音鸟”的下部,则为鸟形。这尊“妙音鸟”加上底座高达42厘米。最近在东北角阙出土的“妙音鸟”,除头部残损外,其余部分相当完整,恰好弥补了去年的缺憾。
这次,考古人员还在东北角阙底部发现7个砖包圆形夯土墩台。考古专家据此分析,尚未清理的另两个角阙可能都有砖包夯土墩台,四个角阙可能原来都有高低错落的塔式建筑,而“妙音鸟”只是这建筑物上的一种装饰物。
7、对“妙音鸟”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 发掘的“妙音鸟”只可能是塔式建筑物上的一种装饰品,因为出土的“妙音鸟”是灰陶制品,而不是动物化石。
B、 佛经说“妙音鸟”原生于雪山之上,是一种能发出美妙声音的鸟类动物。佛经认为它是吉祥之鸟,而加以人为神化。
C、 “妙音鸟”因在文献资料中只是些零星记载,现在又没有见到其真实形象,因而被人们神化了。
D、 出土的“妙音鸟”的头部带有中亚人特征,因此可以认定其是被人为神化的一种鸟,印证了佛经记载。
8、对“恰好弥补了去年的缺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去年10月考古人员曾对西夏陵三号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清理发掘,残块有几百块,没有发现“妙音鸟”。4月23日开始的发掘竟发现了基本完好的“妙音鸟”,这正好弥补了上年的缺憾。
B、 去年,在东南角阙发掘出土的残块有几百块之多,拼成成型的仅有三件,其中一件可惜少了又臂。这次的发掘相当完整,其头简直就是一尊栩栩如生的带有中亚人特征的人像,终于认清“妙音鸟”的模样。
C、 去年10月发掘的“妙音鸟”只是灰陶制品,而这次的发掘考古专家才弄清楚原来是建筑上的装饰物,不是被神化的鸟,纠正了以前的看法。
D、 去年发掘的几百块残块,仅拼成一件基本完好的“妙音鸟”,但缺少双臂,这次的发掘,“妙音鸟”的双臂是完整的,因而弥补了去年的缺憾。
9、对4月23日开始发掘而发现的“妙音鸟”的意义,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次的发掘发现结合去年的发掘发现,使人们认清了“妙音鸟”的真面目,弥补了文献资料记载的不足。
B、 这次的发掘发现印证了去年发掘出“妙音鸟”的结论,是佛教中被神化的一种鸟。
C、 这次发掘的仅头部残缺的“妙音鸟”,否定了去年“是佛教中被神化的鸟”的结论,证实仅是建筑物上的一种装饰物而已。
D、 对“妙音鸟”的两次发掘发现,再结合佛经记载,可以确定这是一种“人面鸟身”的佛教崇拜物。
10、下面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妙音鸟”到底是什么模样?考古专家虽两次发掘,都因残缺不完整,所以至今仍没有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B、第二次发掘的“妙音鸟”,虽头部残缺,但身体加上底座仍高达42厘米。
C、从第二次发掘的“妙音鸟”残片分析,这些“妙音鸟”并不是一次成型的,因此残臂断头就很正常了。
D、两次考古发掘都是在东南角阙进行的,据估计另外两个尚未清理的角阙可能也有“妙音鸟”。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我),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边)歌相答。已而叹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今者薄暮,举网得鱼,(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回家)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随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有)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但)江山不可复识(认)矣。予乃摄(提)衣而上,履(踏)巉岩,披(拨开)蒙茸①,踞虎豹,登虬龙②,攀栖鹘(hú 一种鸟)之危巢,俯(看)冯夷③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跟上)焉。划然长啸(喊),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返回)而登舟,放(船)乎(于)中流(江中)。听(任)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穿)玄(黑)裳缟衣,戛然长鸣,掠(过)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穿)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作)予(我)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我)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④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醒)。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 ①蒙茸:杂乱的草。②虬龙:指盘曲而古老的树。③冯夷:传说中的水神。④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
11、下面各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断岸千尺 断岸:陡峭的江岸
B、如此良夜何 良:美好的
C、攀栖鹘之危巢 危:危险
D、放乎中流 放:不拘束,使任意行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顾安所得酒乎 ②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C.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B.①归而谋诸妇 ②投诸渤海之尾
D.①攀栖鹘之危巢 ②正襟危坐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归而谋诸妇 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B.①凛乎其不可留也 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②举匏樽以相属
D.①予亦悄然而悲 ②苏子愀然
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只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就表达了遁世之感。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初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丰富。
展开余下试题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第II卷(共108分)
四、15.翻译(9分)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分)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3分)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8题(7分)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16.这首赠别诗被誉为徐志摩抒情诗的“绝唱”。第一句中的“低头”微妙而逼真地写出送别者——女郎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短短五句,既有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更有_______________,真是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充分显示了诗人形态传神的艺术功力。(3分)
17.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比喻句的妙处。(2分)
18.用“甜蜜”修饰“忧愁”好不好,请把你的理解写出来。(2分)
六、 19.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1).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遒。
(3).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七、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淹渍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文章略有改动)
20.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4分)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
(2)第5自然段:“惟有东坡在,测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21.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人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二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4分)
答:
22.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7分)
(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答:
(3分 )
展开余下试题
(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的的原因。(4分)
答:
23.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6分)
八、语言表达 (4分)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原野的芳香,可以有翠绿的小草;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优雅的小溪。哪怕,你只是一片云、一条溪、一棵草,生活中也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已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修改为:
九、作文 (60分)
九月开学了,走进新学校,迎面而来的是新老师、新同伴、新课本……“新”在生活中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现,请以“新”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仙游县华侨中学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二单元试卷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14小题 每题3分 共4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II卷(共108分)
四、15.翻译(9分)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分)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3分)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五、诗歌赏析(7分)
16.这首赠别诗被誉为徐志摩抒情诗的“绝唱”。第一句中的“低头”微妙而逼真地写出送别者——女郎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短短五句,既有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更有_______________,真是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充分显示了诗人形态传神的艺术功力。(3分)
17.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比喻句的妙处。(2分)
18.用“甜蜜”修饰“忧愁”好不好,请把你的理解写出来。(2分)
六、默写 (7分)
19.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遒。
(3).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七、现代文阅读(21分)
20.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4分)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第5自然段:“惟有东坡在,测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答:
21.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人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二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4分)
答:
22.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7分)
(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答:
(3分)
(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的的原因。(4分)
答:
23.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6分)
上一篇:
09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题汇总
下一篇: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五1、2单元检测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仙游县华侨”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