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2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27]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高三质量检测试卷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高三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17题,每题3分,共51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荟萃 自惭形秽 讳莫如深 诲人不倦
B.桅杆 娓娓而谈 唯唯诺诺 委曲婉转
C.孝悌 缔结盟约 棠棣之花 无的放矢
D.讪笑 步履蹒跚 潸然泪下 煽风点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耗费 突如其来 元气大伤 言必行,行必果
B.返聘 一如继往 攻城略地 水至清则无鱼
C.扫瞄 沧海一粟 流芳百世 风马牛不相及
D.引申 要言不烦 杀一儆百 化干戈为玉帛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
B.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和
C.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征博引
D.株连  珠连璧合  大意  微言大义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林冲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B.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
C.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D.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双鹿公司已被我们收购,大家要抓紧时间做好 和管理工作。
②这家商场的购物环境不错,广告宣传也做了不少,但营业额一直很低。
商场得做做市场调查,找找原因。
③这些任务很艰巨,但我们必须抓紧干, 早一点完成任务。
A.接洽 可见 尽快 B.接收 可见 尽快
C.接洽 看来 尽量 D.接收 看来 尽量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看了清华大学的招生简章以后,我准备明天打电话去垂询具体事宜。
B.在一个开放的社会,赞扬和批评对媒体来说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姊妹。
C.文化精品不能光叫好不叫座,否则,只听专家称赞而百姓不看,也是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
D.酶蛋白好比混凝土中的水泥,它把胆红素拌在一起而构成胆结石。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其厚厚的黄土层是经数百万年沙土堆积而成的。
B.在综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C.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内地的“五•四”新文学就曾对香港文学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D.出租车司机是否应当主动给乘客车票及主动提醒旅客带好随身物品,这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8. 为下面短文中的横线处,选择一个贴切的比喻 ( )
四面是柳枝篱笆,篱笆上爬满豆角秧,豆角秧里还夹杂着喇叭花藤罗,像 ,墙里一棵又一棵的桃树、杏树、山楂树、花红果子树,墙外是一些杨、柳、榆、槐、梨树,就像给墙镶上的两道铁箍。
A.童年的五彩梦 B.绣着红花的蓝布裙
C.姐姐出嫁时坐的花轿 D.密封的四堵墙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说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浏览完整试题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订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余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淑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中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鸟,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是毋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9. 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
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C.“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10.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 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 )
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间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
B.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
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D.《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11.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
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12.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3、14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① 雍 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①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3.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
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B.刘诗中“两相和”的“和”字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明月清光相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4.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具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脱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浩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 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期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展开余下试题(《隋书•循吏传》)
〖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 市:买
D.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B.前汝弃之,所以死耳 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C.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D.尚令百姓系于囹圄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1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第二卷(共99分)
18.翻译下面的文言文(8分)
(1)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2)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话 说 知 音 林非
两千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把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的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的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俞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迸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的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费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的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3分)
答:
20.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6分)
答:(1)
(2)
21.俞伯牙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分两点简要回答。(6分)
答:(1)
(2)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的知音的
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
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
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与渴求知
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释了第一段的内容。
E. 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
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23.把下面文中划线部分的文字改写成对偶句(4分)
这座小村庄,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高山,高山上林木苍翠。
这座小村庄,
24.默写填空(9分)
(1)陈王昔时宴平乐, 。 , 。 ,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2)其文约, , , 。 ,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
25.作文(60分)
1998年,意大利探险家卡拉•佩罗蒂徒步走出塔克拉玛干沙漠后,面向沙漠下跪,她说:“我走出塔克拉玛干,并不是我征服了它。我只是幸运,是塔克拉玛干允许我穿过,所以我感谢沙漠。”
生活中值得我们感谢的人或事物很多,我们开口说“感谢”的机会也很多,但我们却有意或无意地放弃了这样的机会,我们的抱怨似乎永远多于感激。请以“学会感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自拟题目;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第一卷(每项3分,共5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B D B D D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D C A B D B B
第二卷(共99分)
18.文言文翻译(每句4分,共8分)
①:每月集中到皇帝面前,让他和大儒们讲论道义,多次受到赞叹,当时的同辈人仰慕他
②:后来升迁为牟州刺史,他一到任,先到狱中,露天坐在室外监牢旁边,亲自查验审问囚犯
19.(3分)
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20.(6分)
答:①: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②: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21.(6分)
(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找更多的知音。
(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22.A E(全对3分,只选对一项1分,选3项0分)
23.(4分,必须对偶,两句字数不同0分)
这座小村庄,面临大海,大海碧波荡漾;背靠高山,高山林木苍翠。
这座小村庄,面临碧波荡漾大海,背靠林木苍翠高山。
24.默写(每句1分,有错别字、笔画不清不给分)
(1)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2)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25.作文(60分)
作文无题目扣5分,书写潦草扣3分,字数不到600酌情扣分。 (121.28.15.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邯郸”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2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