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56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6]
江苏省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卷 09.11
一、基础知识(共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犄(jī)角 甄(zhēn)别 嗥叫 (áo) 按捺不住(nà)
B.桑梓(zǐ) 搭讪(shàn)   啮噬 (nüè)   入不敷出(fū)
C.悄然(qiāo) 戕(qiānɡ)害   摭拾(zhí) 引吭(hánɡ)高歌
D.灰烬(jìn) 恣(zì)意    诳(kuánɡ)语 妄自菲薄 (fěi)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峥嵘岁月 沉缅 锲而不舍 磕绊
B.含辛茹苦 仓皇 幽深奇诡 纹身
C.急躁不安 跋涉 毛骨悚然 斑斓
D.无动于衷 谛造 熠熠闪光 嘹亮
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09级的高一新生在暑期军训中虽然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县南京路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如果毫无知识储备,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是铩羽而归。
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
B.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C.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沙乡年鉴》,作者是具有“近代环保之父”之称的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作者之手。
D.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吮吸着我们的心灵,啮噬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挥斥方遒(遒:强尽有力)
B.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 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
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简直)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际:交会)
D.君子不齿(不齿:不以……为耻辱) 举酒属客(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7.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同享快乐。
B.《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浏览完整试题C.《赤壁赋》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自己的伟大,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却“知不可乎骤得”。
D.柳宗元支持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散文以山水游记和寓言成就最大,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9.请参照下句,仍以“父母的爱”领起,仿写两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要求句子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同。(6分)
父母的爱是一种本能,他们无怨无悔地为我们付出,直到我们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8分)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0.选出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早实以蕃:结实 B.致其性:尽
C.其培欲平:培土 D.有类橐驼者:这一帮人
11.对本文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驼业种树”中“业”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中“硕茂”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句话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中“焉”是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12.对文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三段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继从种植的当与不当对比。
B.第四段揭出文旨,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为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
C.文章集中“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D.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语言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1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9分)
(1)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4题。(6分)
闻 雁
韩洽
朔风吹雁渡江干,
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
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韩洽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时,干戈四起,人民流离。
14(1)本诗前两句渲染怎样的氛围?如何表现出“寒”?(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5.(1)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 。(荀子《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__ , _ 。(苏轼《赤壁赋》)
(4) ,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 ,劝君惜取少年时。(《杂诗十九首》)
(6)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五、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站着读与跪着读(节选)
陈四益
读书,也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大学学习时,一位老师说,读古人的书,同古人交朋友,是最没有危险的,因为古人不会同你争辩,不会告密,不会搬弄是非。我想,这话自有他的一份经验,一份道理。但是,也并不尽然。如果你读的是“圣人”之书呢?那就同样会有一种压迫感。因为社会已经将他封为“圣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你理解的要照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否则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杀头。这样的书读起来岂不扫兴。魏晋时代的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让人抓住了辫子,丢掉了脑袋;明代的李卓吾,因为不赞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终于被加上“敢倡乱道,诬世惑民”的罪名,迫害致死,都是现成的例子。所以,相沿成习的办法是,对“圣人”之书,跪着读。跪着读,当然保险,但也就此禁锢了思想。中国历来多陋儒,多腐儒,盖缘于此。


展开余下试题然而也有例外,虽是凤毛麟角,却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汉代的王充,便是杰出的一个。单看他《论衡》中《问孔》、《刺孟》的篇名,就叫人提神。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
“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这几句理直气壮的话,令人神旺。
到了后世……不但孔、孟这些钦定“圣人”,谁也不敢雌黄月旦,流风所被,就是一些行业圣人,也往往令人噤若寒蝉。
譬如杜甫,确实写了许多好诗,但任何一个诗人,哪怕是极伟大的诗人,也难免会有败笔。但是,一自杜甫被称作“诗圣”,他也便沾上了点圣人气。说到杜诗,大抵很少敢有不敬之辞。
不过,也有例外。
手头有一部《杜工部集》,是粤东翰墨园光绪年间刊印的五家评本。印工虽也精致,但并不是什么古本、善本。所谓“五家”,是指王弇州、王遵岩、王阮亭、宋牧仲、邵子湘。各家评语,分别以紫、蓝、朱、黄、绿几种颜色套印。它的好处,在于评点诸家,有站着读的勇气,没有只磕头不说话的陋腐气,不时会有“不成旬”、“亦无意味”、“不见佳”、“亦不好”、“不足诵也”之类的评语跃出。
杜甫有一首《徐卿二子歌》,是夸奖那位做官的徐先生的两个儿子的。……夸奖人家的儿子到如此肉麻的地步,真让人想不到出于“诗圣”之手。我不由想起鲁迅的《立论》。杜大诗人同鲁迅笔下那些许诺人家孩子会发财、会做大官的庸夫俗子有何二致?对于杜甫这首诗,邵子湘的评语是“如此诗乃不免俗耳”, 王弇州的评语是“少地步”——吹捧过头了。
能够坦率地指出杜甫庸俗的一面,真也难为他们了。
我丝毫不想贬低杜诗的成就,但过去时代的伟大人物,常常既有其伟大崇高的一面,又有其庸俗浅陋的一面。只有顾及全人,才能有正确的认识。而要顾及全人,跪着读是不行的。
杜甫的另一首诗《杜鹃》,起首便是“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五家的评语各呈所见,煞是好看。
邵子湘说:“古拙。乐府有此法,不害大家。”诚然,乐府确有此法。“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即为此类。
宋牧仲的评语却是:“然诗实不佳。”
王遵岩也有相类的看法:“断不可为训。”
王阮亭则从另一角度说:“兴观群怨,读此恍然有得。”
歧见迭出,各出手眼,正是站着读的好处。后人读着这些见仁见智的评语,实在比千篇一律的颂扬要有味得多,因为它能启人心智。
今天读书,当然有更好的条件。因为读书而产生不同的见解,因为不同的见解而被杀头的事,大约不至于再有了吧。但是,跪着读的心态似未能扫除。自己喜欢跪着读,也不许别人站着读的人和事也并未绝迹。这也是叫人很觉扫兴的事。
16.读书不允许“非圣”,在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后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通读全文,说说什么才是“站着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关于读书的主张是什么?文章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住 所 的 话
郁达夫
自以为青山到处可埋骨的飘泊惯的流人,一到了中年,也颇以没有一个归宿为可虑。近来常常有求田问舍之心。
尤其是春雨萧条的暮春,或风吹枯木的秋晚,看看天空,每会作赏雨茅屋及江南黄叶村舍的梦想;游子思乡,飞鸿倦旅;把人一年年弄得意气消沉的这时间的威力,实在是可怕,实在是可恨。
从前很喜欢旅行,并且特别喜欢向没有火车飞机轮船等近代交通利器的偏僻地方去旅行。一步一步的缓步着, 向四面绝对不曾见过的山川风物回视着,一刻有一刻的变化,一步有一步的境界。到了地旷人稀的地方,你更可以高歌低唱,袒裼裸裎,人与自然,合而为一,大地高天,形成屋宇,蠛蠓蚁虱,不觉其徽,五岳昆仑,也不见其大。偶或遇见些茅篷泥壁的人家,遇见些性情纯朴的农牧,听他们谈些极不相干的私事,更可以和他们一道的悲,一道的喜。半岁的鸡娘,新生一蛋,其乐也融融,与国王年老,诞生独子时的欢喜,并无什么分别。黄牛吃草,嚼断了麦穗数茎,今年的收获,怕要减去一勺,其悲也戚戚,与国破家亡的流离惨苦,相差也不十分远。
至于有山有水的地方呢,看看云容岩影的变化,听听大浪啮矶的音乐,应临流垂钓,或松下息阴。行旅者的乐趣,更加可以多得如放翁的入蜀道,刘阮的上天台。
这一种好游旅,喜飘泊的情性,近年来渐渐地减了;只想不改常态,在家吃点精致的莱,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而每次独坐的时候,只在想着计划着的,却是一间洁净的小小的住宅,和这住宅周围的点缀与铺陈。
若要住家,第一的先决问题,自然是乡村与城市的选择。以清静来说,当然是乡村生活更为适合。可是把文明利器——如电灯自来水等——的供给,家人买菜购物的便利,以及小孩的教育问题等合计起来,却又觉得住城市是必要的了,具城市之外形,而又富有乡村的景象之田园都市,在中国原也很多。北方如北平,就是一个理想的都城;南方则未建都前之南京,濒海的福州等处,也是住家的好地。可是乡土的观念,附着在一个人的脑里,同毛发的生于皮肤一样,丛长着原没有什么不对,全脱了却也势有点儿不可能。所以三年之前,也是在一个春雨霏微的节季,终于听了霞的劝告,搬上杭州来住下了。
……
自从迁到杭州来住后,对于理想的住所的问题,更觉得切身地感到了。地皮不必太大,只教有半亩之宫,一亩之隙,就可以满足。房子亦不必太讲究,只须有一处可以登高望远的高楼,三间平屋就对。但是图书室,浴室,猫狗小舍,儿童游嬉之处,灶房,却不得不备。房子的四周,一定要有阔一点的回廊,房子的内部,更需要亮一点的光线。此外是四周的树木和院子里的草地了,草地中间的走路,总要用白沙来铺才好。四面若有邻舍的高墙,当然要种些爬山虎以掩去墙头,若系旷地,只须植一道矮矮的木栅,用黑色一涂就可以将就。门窗当一例以厚玻璃来做,屋瓦应先钉上铅皮,然后再覆以茅草。
照这样的一个计划来建筑的房子,则是我理想的住宅。但这也只是给我自己的想象以一顿醉饱,如饥者的画饼,旱天的画云霓。
19.作者说“从前很喜欢旅行”,从旅行中作者找到了哪些乐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在思量之后,为何选择杭州居住?“我”的“理想的住宅”具有怎样的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年轻时“喜欢旅行”的一段似乎是多余之笔,好像与题目“住所的话”无关,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经历的人、事、景、物都给我们以精神的滋养,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请以“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命题:何欢兰
审核:严长春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1.D(A嗥háo叫,B啮niè,C悄qiǎo然)
2.C(A沉湎,B文身,D缔造)
3.B(都是宾语前置句)
4.C (A、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B、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C、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D、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5.B(A项缺少宾语中心语,C项句式杂糅,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D项动宾搭配不当,应为“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6.D(不齿:不屑一提,意思是极度鄙视。)
7.C(都是介词,“向”。A项分别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分别是“却”和“就”,D项分别是“在”和“吗”)
8.C(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的是自己的渺小。)
9.示例:父母的爱是一种坚持,他们自始至终地教我们做人,直到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背影;父母的爱是一种奉献,他们无声无息地为我们引路,直到我们再也挽不到他们的手臂。(构成排比2分;能对领起句所作的判断作出合理而生动的解说,每句2分。)
10.D(类:像)
11.C(前两句中的“以”字,都是目的连词。“验其生枯”是“爪其肤”的目的,同样“观其疏密”是“摇其本”的目的。第三句是的“以”是修饰连词,“日”是“离”的状语。)
12.A(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对比,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对比。)
13.(1)把你种树的道理,转用到为官治民上,可以吗?
(2)因此无论高贵无论低贱,无论年龄大无论年龄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14.(1)凄冷岑寂的氛围。用朔风、秋雁、月白、霜清等意象表现气候之寒;用闻雁后的内心凄怆悲凉表现心中的寒意。(2)羁旅之愁,故国之思,离乱之悲。
15.(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4)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5)劝君莫惜金缕衣 (6)不知何处吹芦管
16.读书人不敢有自己的思想,由此禁锢了思想;中国历来多陋儒,多腐儒;对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起了限制作用。
17.用与作者平等的态度读书;不迷信权威(圣人),敢于质疑问难;能全面客观评价作者,这是“站着读”的前提;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18.读书不能“跪着读”,而要“站着读”,要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19.缓步中看山川风物的变化;人与自然,合而为一;听性情纯朴的农牧谈些极不相干的私事,和他们一道的悲,一道的喜;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感受自然,寻找乐趣。
20.既清静而富有乡村的景象,又有文明利器和生活便利,且满足我的乡土观念。
不必太讲究(朴素),但设施齐全;宽敞明亮,接近自然(充满生活情趣)。
21.不多余。写年轻时喜欢到大自然怀抱中去领略自然情趣,与人到中年希望有一所自己的“住所”,希望从日常平居中体悟平凡而普通、自由而宁静人生是不同的,这种反差正突出了人到中年后希望找到归宿、游子思乡、飞鸿倦旅的平凡的生活愿望。
开篇写“有求田问舍之心”,紧接着宕开一笔,却补写年轻时“喜欢旅行”,然后再回到“求田问舍”上来,为下文作反衬,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文章有波澜有起伏。
文言文参考译文
郭橐驼,不知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有伛偻病,耸着背脊,弯着腰,脸朝下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驼”。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确实恰当。”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种植花木以供玩赏以及种植果树出卖水果的富豪人家,都争着接他到家中雇用他。大家看到橐驼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让它的本性尽量发展罢了。大凡种植树木的方法是:它的根要舒展,给它培土要均匀,它带的土要是旧的,给它筑土要紧密。已经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将它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把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再去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因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抑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不是有什么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如果不是过分就是不够。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得是松是紧,这样树的天性就一天比一天远离了。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仇恨他。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其实,我又有能特别做些什么呢?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扬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