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70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0]
陆川县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满分100)
陆川县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满分100)
一、基础知识及其应用(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哀悼(dào) 上溯(sù) 蜕变(tuì) 安土重迁(chóng)
B 瑕疵(cī) 敷衍(fū) 解剖(pōu) 根深蒂固(tì)
C 诅咒(zǔ) 矫情(jiáo) 俯瞰(kàn) 弹冠相庆(guān)
D. 濒临(bīn) 愤懑(mèn) 慰藉(jì) 肆无忌惮(d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厘定 编纂 朝三暮四 直接了当 B.兑现 国粹 心悦诚服 冠冕堂皇
C.真谛 降格 遗世独立 与世常辞 D.排场 发详 愤世嫉俗 纷乱至极
3.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听说连一向__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
②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__精神文明的高超。
③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因为历史需要__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完成。
④陶渊明归隐田园,以“力耕”谋取“衣食”。这种情况与富贵绝无__,在古人心目中乃成为纯正的清高。
A.执迷 审察 树立 因缘 B.执迷 审察 竖立 姻缘
C.直迷 审查 树立 姻缘 D.直迷 审查 竖立 因缘
4.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从抽象的道理上说,清高与市场经济 是绝不相容的; 实际情况 使人感觉到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 坚挺之势,这似乎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正反互补思想的奥秘。
A.一定 且 又 反有 B.几乎 但 却 反有
C.几乎 且 却 却有 D.一定 但 又 却有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陪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甘情愿,恭颂太平的盛世。
B.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C.这家伙办事毫发不爽,小气极了,你指望他帮助你,门儿也没有。
D.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该畏首畏尾。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巴尔扎克葬词》是雨果在安葬巴尔扎克的现场宣读的这篇文章。
B.鲁迅是我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一生创作颇丰,一生著、译作品近千万字。
C.本杰克•富兰克林这个名字对中国青年并不陌生,他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
D.在《灯下漫笔》中,从一件生活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迅的杂文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灯下漫笔》的出处《坟》即是鲁迅先生的前期杂文,前期杂文还有《热风》等。
B.“二十四史”从《史记》《汉书》起,至《明史》结束,共24部正史,全部采用纪传体例编写,其中有通史,有断代史。
C.雨果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是宋朝的林逋,因为隐居在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以种梅养鹤自娱,故得名。
浏览完整试题
8.根据文意,下面语句排列正确顺序的一项是( )
①也就是说清高的价值在人们心中实际上并未降低。 ②在人们心中影响很深。③但由于它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和价值观念。 ④在当代,清高曾经长期受到批判。⑤因此虽然批了,却仍然没使许多工作的观念真正转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②④③ C、④③②⑤① D.⑤②①④③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段后的练习
(一)“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滑,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 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9.对“爱排场的学者们”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指上文编纂“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的人。 B. 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的人。
C. 历代反动统治者的走狗文人。 D. 对中国繁复历史缺乏真知灼见的人。
10.《灯下漫笔》第三段,作者说:“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对这句话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是作者并非真的“不了然”,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具有讽刺意味。
B.本段结尾“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有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其实就是对“现在入了哪一时代”的回答。
C.“我也不了然”正是作者对“想做奴隶现而不得的时代”现状的不满和悲凉。
D.在此作者批斗讽刺的矛头直刺“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等“复古”派,不指向百姓。
11.“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的规则却令“万姓胪欢”。对此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 )
A. 这种“较有秩序”的奴隶规则正是百姓希望的“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具体表现。
B. 这种“较有秩序”的奴隶规则正是饱经“纷乱至极”之苦的百姓所神往的“太平盛世”。
C. 这充分说明了百姓从物质到精神、身心甘愿做奴隶的可怜可悲的奴性心理。
D. 这是百姓与封建统治者终于达成共识、希望终于实现的理想社会。
(二)不过,从陶渊明这个清高模式来看,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固然决定了他是否有清高之“实”;但如果在“实”之外还能享有清高之“名”,那就还得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才行。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 甲 ,成为清高的典型。其后,像林和靖、倪云林等人,也都因具有才艺专长,才成为著名的清高之人。例如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 ① ”这样的咏梅绝唱,才能成为名人。倪云林隐居无锡惠山,为人有点怪癖,但他的画脱尽烟火气,确有独特风格,所以连怪癖也一同被 乙 了。当然,真正清高的人是根本不在乎成名的。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一则因为历史需要树立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来 丙 ;假如无所表现,也就无从传扬了。二则因为有才艺本可做官,而他们竟然不做,这才证明是真正的清高。至于那才艺是否适合做官的要求,古人往往是不加深究的。在他们心目中,好像认为只要有才便可以做官。
清高是褒义词,但也不算很高的评价,然而古人评定清高却又是相当严格的;说严格却又没有明确的标准,因而相当模糊。这种情况结合实例来看比较清楚。例如李白,只做过短短一段宫廷诗人,还敢公然声称“ ② ”,他本人又很希望得到清高之名;然而他却终于未成公认的清高样板。原因可能是他有时用世之心过于急切,又极为自负,比较缺乏恬退风度;而且他有了做官的可能便得意地声称“ ③ ”;没了官做则又 丁 声称“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 ④ ”,诸如此类的话,就很难和清高挂钩了。不过,李白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不但形象思维功夫好,而且天真罄露,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此,没成为公认的清高样板,对他来说也算不了什么。这个实例只是说明古人评定清高的样板是相当严格的。
另一个实例则说明清高的模糊性,那就是孟浩然。他本来也是想做官的,试看《临洞庭上张丞相》一诗,他在写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雄劲的名句后,接着就说“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求援用世之心极为明显。后来做不成官,还不无牢骚,……然而孟浩然在历史上却仍然不是公认的清高样板。由此可见,对清高的评论是既严格,又模糊的。
12.文中甲、乙、丙、丁处应填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A.名副其实 传诵 竖立 傲然 B.名至实归 传颂 树立 傲慢
C.名至实归 传诵 树立 傲然 D.名副其实 传颂 竖立 傲慢
13.辨别下列诗句的含义,填入文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是( )
展开余下试题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③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④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共杯酒
A.③④②① B. ④②①③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③④
三、阅读下面节选的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动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14.对“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 B.让人悲哀,让人觉得似乎是黑暗已经来临。
C.并非无言的结束,而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D.比常规的结束语如“永垂不朽”要具体、生动。
15.下面对文章的评述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今天,他安息了”运用讳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惋惜之情。
B.“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独立成段,加强语气。
C.“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表明作者对巴尔扎克辞世的无可奈何。
D.从第四自然段开始,读者分明能读出作者充满辩证的、积极的生死观。
四、默写(15分)(每空1分)
①、真的猛士, , 。
?
②、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 , 。
③、方是时, 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⑤、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 。 !(苏洵《六国论》)
⑥、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 。(邶风•静女)
五、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6.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答:
17.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18.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
答: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展开余下试题
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六、语言运用题: 20.请从下面的文字中,提炼出一个观点。(3分)
在校园里,无人监考是个热门话题。对于严格自律的学生来说,其实在哪里考试都是一样的。不想作弊的人就算没人来监考,也不会去弄虚作假。相反,想作弊的人,就算有人监考,也会想方设法去抄袭。无论有人监考还是无人监考,考生做的都是两份相同的试卷:一份是文化考试卷,一份是人格考试卷。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说真的有差别,那也只是无人监考的诱惑更大一些,比有人监考时作弊稍容易一点。毅力差的人会管不住自己,做出一些傻事。
答:
21.按照要求修改下面的这段话。(6分)
你的浮躁决定你的冲动,你的奔放决定你的豪爽,你的沉稳决定你的踏实,你的柔韧决定你的忍耐,你的内秀决定你的精细,总之,你的性格决定你的名声。
(1)与内容不符,必须删掉的一句是 。
(2)有一句表达不贴切,应修改为 。
22、.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6分)
国际数学大师、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近日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国内疯狂的奥数热。他说,很多小孩子拚了命为念奥数,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家长的要求甚至是强迫,其他学科就不去学了,一心对付比赛,中国名校就抢着要这批拿了金牌的保送生。他举了个例子,他曾带一个年轻的博士后,此人少负天才美誉,12岁进大学,20岁博士毕业,后来成为他的博士后,第一年做得不错,第二年就进了精神病院。
请分析上面材料反映的情况,针对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用概括性的语言拟两条建设性的意见。(每条不超过30字)
1
2
陆川县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答卷
班别 姓名 座号 分数
题号 一至三(45) 四默写(15) 五(25)阅读 六(15)语用 总分(100)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二(共45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四、默写(15分)(每空1分)
①、真的猛士, , 。
?
②、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 , 。
③、方是时, 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⑤、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 。 !(苏洵《六国论》)⑥、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 。(邶风•静女)
五、阅读理解(25分)
16.答:
(6分)
17.答:
(6分)
18、答:
(7分)
19. ( )〔 〕(6分)
六、语言运用题:
20. (3分)
21、(1)与内容不符,必须删掉的一句是 。
(2)有一句表达不贴切,应修改为 。(6分)
22、①
② (6分)
陆川县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C ( 安土重迁chóng 应为zhòng ,根深蒂固应为dì,慰藉应为jiè)2、B(A截;C长;D祥)3.A 。4.B。 5 、B (心甘情愿:心里愿意(吃亏、受苦),应为“心悦诚服”; 毫发不爽:一点也没有差错。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喻疑虑过多应为“犹豫不决” )6、B(A “这”应改为“一”;C、“青年”后加“来说”;D、去掉“从……中”或“在…… 中”) 7.C(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不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8、C(见课本地84页)9、D(D项对讽刺手法理解有误) 10、D(讽刺的矛头也指向“避难”求“稳”、安于做奴隶、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百姓) 11、D(阶级对立根本不能达成共识,也不是理想社会) 12、C 。13、 D.。 14.B 15.C四、默写(略)16、【答案】刘和珍是反抗黑暗的勇士,是革命的首领,是一个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的人。分析:在《痛哭和珍》这篇散文中,作者对刘和珍的评价散见在多处,这就需要考生加以筛选和整合。文中写道“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只要筛选出这些信息,就不难整合出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反抗黑暗的勇士,是革命的首领,是一个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的人。
17、【答案】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分析:作者在痛哭和珍时,有两次描写到自己,一次是“烛光照着你的
上一篇:
2009-201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下一篇:
苏教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陆川县中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