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063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3]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精要笔记
1《战国策》又叫《国策》, 是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
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而成。
2本文采用“三叠结构”,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妻、妾、友
三答:妻、妾、友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3人物形象 邹忌:①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 ②实事求是 ③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进谏成功的原因: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练习 一 注音 昳丽 朝服衣冠 朝于齐 期年 间进
二解词 A ①群臣吏民能而面( )刺( )寡人之过者,
②邹忌修( )八尺有余。③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皆以( )美于( )徐公。④宫妇左右( )莫不私( )王。
⑤数月之后,时时而间( )进;期年( )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 )者。⑥王之蔽( )甚矣。
B 多音多义 朝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于是入朝见威王
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
C 词类活用 a吾妻之美我者 b朝服衣冠 c闻寡人之耳者
D 通假字 孰视之( )
E 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饰 C表承接 D表转折 E表因果 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④暮寝而思之(  )
于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②皆以美于徐公(  )
F古今异义
1、 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古: 今:
2、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 古: 今:
3、明日,徐公来 明日 古: 今: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古: 今:
三 翻译 1.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3.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四 理解课文内容填写句子。
(1)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2)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3)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
(4)文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是
五 课文内容理解
1 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2、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3、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 ( ) 。“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 ) 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浏览完整试题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6、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7、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8、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9、请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邹忌

齐威王
《细柳营》---《史记》
一.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彀弓弩 曩者霸上 天子之诏 介胄之士
2. 填空题。
司马迁( ) 时期,伟大的 ( ) 家 ( ) 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被鲁迅誉为( )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居无何 (2)军中闻将军令
(3)将军约 (4)天子为动 (5)使人称谢
(6)曩者霸上 (7) 匈奴大入边。
4. 翻译句子。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5. 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6. 文章主要是写“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 试着概括一下周亚夫和汉文帝的人物形象。
《桃花源记》——陶渊明
精要笔记:
(1)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2)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
(3)采用虚虚实实的写法,开头、结尾的神秘的文字,暗示桃花源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世界。
一 古今异义词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5、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落英缤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具答之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7、来此绝境 8、便扶向路
9、寻向所志 10、遂迷
11、寻病终 12、无问津者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四、简答填空题
1“豁然开朗”,意思是( )“世外桃源”意思是( )
本文出现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
2.写桃花源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写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
3.这段文字写了桃花源中的景色,用“ ”一句总写渔人的感受。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图景与当时 形成鲜明的对照。
4.这段文字表现了人们对 的厌恶和对 社会的追求。
5 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7 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2 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精要笔记: 1 中心思想 本文借助对洞庭湖的景色和迁客骚人登楼观景所触发的感情的描写,发表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 理清文脉:
第一段:(记叙)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一(一)注音
谪守 ( ) 浩浩汤汤 ( ) 薄雾冥冥 ( ) 岸芷 ( ) 汀兰
皓 ( ) 月千里 宠辱偕 ( ) 忘 樯 ( )倾楫摧 虎啸猿啼 ( )
二)解析加点字词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 百废具兴 3 属予作文以记之
4 予观夫巴陵胜状 5 横无际涯 6 朝晖夕阴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0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1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1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13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14薄暮冥冥
15则有去国怀乡 16至若春和景明 17而或长烟一空
18此乐何极 哪有穷尽 19宠辱偕忘 20把酒临风
21以物喜,不以己悲 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 或 或异二者之为 (  ) 而或长烟一空 ( ) b 归 吾谁与归 ( ) 朝而往暮而归( )
c 极 南极潇湘(  )感极而悲者矣(  )d 备 前人之述备矣(  )众妙毕备( )  
二、翻译句子
1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
三 填空与回答问题
1 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2“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_________,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进”“退”分别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了表示自己政治上孤独苦闷没有志同道合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文中找出四个成语,分别解释它们的意思。
7. 美句赏读——第一二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试举一例,并说明美在何处。
我的赏析:

8. 问题探究——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
我的探究:
9醉翁亭记 ---欧阳修
精要笔记 欧阳修,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1)文章通过描写滁州山间的美妙景色以及他和滁州百姓一起游乐的情景,展现出一幅“官民同乐”的图画,委婉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借游山水来排遣苦闷的特殊心理。
(2)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3)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 “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5)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6)虚词“而”的用法:A表承接(顺接)关系,“接”,“接着”,或不译;B表转折,却、可是;C表并列关系,而且;D表因果关系,因而;E表修饰关系,“地”,或不译。
一、注音 林壑( ) 饮少辄醉( ) 林霏开( )岩穴瞑( )晦 明( )伛偻( )山肴野蔌( )( )觥筹( )( )阴翳( )
解释下列词语:
1 林壑尤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7野芳发而幽香 8、佳木秀而繁阴
9、伛偻提携 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11杂然而前陈者
1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13树林阴翳, 1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4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不酒,泉香而酒洌

5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三.解答下列问题
1“而”的用法 连线
①临溪而渔 a表示并列
②溪深而鱼肥 b示承接
③杂然而前陈者 c表示递进;
④起坐而喧哗者 d表示修饰
⑤往来而不绝者 e表示转折。
2.本文写景的主要作用是(  )
A、表现了作者纵情山水之乐。  B、表现发琅琊山一带的美丽景色。
C、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3第四段文字描写了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来。

4.第四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 与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
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清。
5.与《醉翁亭记》一样,《桃花源记》也是一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和美好情感的文章,请写出《桃花源记》中反映桃源人生活环境或社会风尚的语句。
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精要笔记 1 文中描写雪后西湖全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
2 文中描写西湖近景的句子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 三粒而已。其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
一 解释词语: 1是日更定 2余拿一小船 3雾凇沆砀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客此
二 翻译句子
1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 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116.5.136.112)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八年级下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