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18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8]
省淳中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检测
省淳中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检测
语 文
命题: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组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班级等写在答题纸上。
2、试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二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2、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知识运用(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藏(chǔ) 期功(jī) 垣墙(yuán) 茕茕孑立(qióng)
B. 逋慢(bū) 龟裂(jūn) 缂丝(gè) 呼天抢地(qiǎng)
C. 果脐(qí) 红缯(cēng) 赁屋(lìn) 长号不禁(hào)
D. 象笏(hù) 强颜(qiǎng) 攒射(cuán) 长歌当哭(dàng)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次突发大火其实是有它的必然性的,就是因为管理者对早就暴露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才酿成今天的惨剧。
B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只要不是朝生暮死的东西,总会有一些人喜欢,让另一些人讨厌。
C .这些被留下来的女人们,由于艰险斗争下的环境变化,最终几乎全部与丈夫劳燕分飞,不再聚首。
D .这篇文章写得是有点骇人听闻了,表面看似乎有道理,其实不符合自然规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基地及个人,由主管单位表彰和奖励。 县级以上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抚恤。
B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C.各代表团要警钟长鸣,进一步加强对运动队的教育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运动员干干净净参赛。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4、指出下列句子中不同句式的一项是(   )
A.莫之夭阏者        B.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奚以知其然也       D.之二虫又何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东犬西吠
A.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
6、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荀子•劝学》
B.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C.若夫乘天地之正 因利乘便
D.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7、下面是国庆阅兵总指挥部罗援将军的访谈节选,请用一句话概括罗将军的观点。(3分)
主持人:有网友问,据媒体报道,这次还有外国留学生参加国庆群众游行,那么未来会不会有外国军队参与我们的阅兵?比如2009年法国就邀请了印度军队参加国庆阅兵。
罗援:这可能是网友的美好愿望,但是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特点和特色。比如我们中国的特色是一种综合性的。比如前面我们讲了隆重庄严,这个风格在我们阅兵当中就体现出来了。讲欢庆活泼这块,就在我们后边的群众游行体现出来了,所以我们有我们的特点,不一定去效仿其他国家。这位网友提出了他自己很好的愿望,但是我觉得实现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毕竟有我们自己的国情,有我们自己的传统,有我们自己国家庆典的模式。


浏览完整试题
8、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50字。(4分)
3月9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答案:

二 、文言文阅读(共18分,选择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醉书斋记
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刺:名帖)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②,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②刘伶新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 省:知道
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烂漫:随意,散乱
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僻:怪僻
D.于堂左洁一室 洁:干净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 )
①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②随意抽书一族,据坐批阅之
③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⑥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鲜活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D.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
1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每题3分)
(1)、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三、诗歌鉴赏(8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紧扣诗题表现“暮春”的特点的?(3分)


(2)这首诗后二句描写的主要形象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点?并结合前二句谈谈诗人是如何表现的?(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每空一分)
14.补写出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 。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
(3)、柳丝长玉骢难系, 。
(4)、亦欲以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五、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20分)
留得秋蛩听秋声
金杏宝
金蛉、黄蛉、墨蛉、马蛉、青蛉、松蛉、宝塔蛉、纺织娘……这些草蜢歌手,古称秋蛩。这些鸣虫对于现代大都市,有着特别的意义。


展开余下试题 晨曦初露,可以听到一声声轻悠委婉的“唧呂呂呂呂”声从庭院的草丛中倾泻而出,如歌如诉,动人心弦。蟋蟀们似久别相逢的恋人,经过彻夜的倾诉,仍不尽衷肠。这是一段美妙的晨曲,通常由栖息在裸露地表的常见蟋蟀种类所演奏。它们会抓紧在太阳未出、露珠未干的宁静时刻,继续寻觅知音,完成使命。无论在郊外残存的荒野中,还是在城区喧闹的行道树旁,瓦砾堆下,只要地表尚未被水泥彻底覆盖,有点杂草作隐蔽,它们就有可能在土中挖洞安家;只要没有杀虫剂的威胁,它们就会产卵繁衍。
午后的树荫下,从低矮灌木丛和草丛中,也会飘逸出绵绵秋声,其中有清脆嘹亮的金蛉子的“铃铃铃铃”声,和黑牡丹墨蛉“嘀嘀”不休的喃喃细语。有更娇小的斑腿针蟋“吱-吱-吱-吱-”的低吟,及多种针蟋“咝-咝-咝-咝”的浅唱。
夕阳西下之时,落日的余晖将繁华的都市抹上了迷人的色彩,撒满晚霞的科技馆小池塘尽管处于摩天群楼的包围之中,仍是秋声回荡的浪漫之处。小黄蛉轻盈悠然的“齐齐齐齐”声,夹带着芦苇、菖蒲和野茭白的清新气息,不时从水边荡漾出来。只要居有定所,从早春二月到寒冬腊月,都可以听到零星小黄蛉的独唱,秋天则是它们集结联唱的时节。
入夜,明月当空,四周的虫鸣声也愈加多样起来。清澈的“句,句,句,句”声,节奏强劲,铿锵有力。注意了,它不是来自地面的斗蟋,而是来自灌丛中的中华树蟋,又叫竹蛉,翠绿的身体上竖立的两对晶莹剔透的翅膀急速地摩擦,呼唤着至爱亲朋。它们借助于植物叶片产生喇叭筒式的扩音效果,能发出与其娇柔虫体极不相称的天籁。
夜深人静时,乡间稀疏的林灌中会传出细柔的“丝-扎,丝-扎”声,恰似农家女在调试新启用的纺车。如你停步静听,顷刻之间,这零星的“轧织”声便连成一片急速的“织织织织”声,犹如几十台织布机齐声轰鸣。在乡村或城镇,只要有树林,在密不透光的树荫庇护下,纺织娘家族便得以子孙满堂。浦东张家浜岸边的一个三千平方米面积的小型林地——宫胁林,经过八年的生长,如今已成一个茂密的小森林。在这里,春天是多种鸟类的家园,秋天便成了纺织娘和其他鸣虫的天下。
这是一片由实生苗长成的近自然林,是日本生态学家宫胁昭先生和上海某大学生态学家在上海建设城市生态型绿地的一个成功示范。它的成功不仅在于造价低廉、成活率高、地带性植物群落结构完整,更在于它是完全模拟自然演替规律的,人为干扰程度是最低的。这样做的结果,是适宜的动物群落随之出现。令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在上海的推广似乎并不成功。但愿不是由于它的低廉造价无法带动各方的经济效益所致。
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是否也应地容万物,让原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野生物种尽可能地回归呢?留得青山在,何愁无秋蛩?城中多秋蛩,方得秋声浓。
15、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写秋虫的秋声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5分)



16、“但愿不是由于它的低廉造价无法带动各方的经济效益所致”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7、文章第四节描写了摩天群楼包围之中的科技馆小池塘畔的迷人景色,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



18、宫胁林的成功给我们恢复城市野生鸣虫带来什么启示?请你结合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思加以探究。(6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孔孟
黄仁宁
①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日“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②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
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
格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
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指出:“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③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
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
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
主动地,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豫。他曾斩钉截铁的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自我产生。他认为,人人都能做圣贤。
④孔子对“礼”非常看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①;孔子虽不满阳货②的为人,但因为阳货曾经拜访过自己,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他对各国国君的增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⑤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即在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注释】①南子:春秋时卫国卫灵公夫人,名声不好。因仰慕而召见孔子,孔子不得己见之。②阳货:春到秋时鲁国的权臣,曾携礼物拜见孔子。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由孔子和孟子的传承落笔,先写两人之间的相同处,说明下文写到的“不同”
是相同基础上的差异,使得全文的论述更为严谨。
B.文章第②段说“孟子凡事紧张”。从下文的叙述来看,这里的“紧张”表现的是孟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和感情。
C .文章第③段“斩钉截铁”一词用得形象生动,真实描述了孟子在对人性看法上的坚决态度,有力否定了孔子的“犹疑”。
D.孔孟之所以有诸多不同,既缘于他们的个性,又与《论语》《孟子》的取材和记载有关,但根本原因是两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展开余下试题20 、文章第④段叙述有关孔子的几件事,从这些事可以概括出孔子所看重的“礼”的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21、 从全文来看,孔子和孟子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请分条列举。(4分)



六、写作(70分)
22、茫茫人海中,我与你相遇了,这是缘;心与心相遇了,这是爱;春风与草树相遇了,这是美;智慧与追求相遇了,这是创造;人道与世界相遇了,这是和平……人生处处都会有相遇,都会有碰撞,孤立静止就没有生活。生活的每一天都发生着相遇的故事,相遇的表象下面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请以“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等等,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检测答卷纸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选择题每题3分,共25分):
1、 2、 3、 4、 5、 6、
7、
(3分)
8、

(4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题三分,翻译每题三分)
9、 10、 11、
12、文言翻译:
(1)
(3分)
(2)
(3分)
(3)
(3分)
三、诗歌鉴赏(8分)
13、(1)

(3分)
(2)


(5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 。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
(3)、柳丝长玉骢难系, 。
(4)、亦欲以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五、现代文阅读
散文阅读(20分)
15(5分)、



16(3分)、

17(6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

18(6分)、



论说类文本阅读(11分)19、
20、

(4分)
21、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省淳中09/1”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