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竞赛试卷

阅读:121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竞赛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15]
高一实验班选拔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高一实验班选拔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chì)热 纤(xiān)维 大腹便(pián)便 纨绔(gù)子弟
B.不逊(xùn) 殷(yīn)红 振聋发聩(kuì) 否(pǐ)极泰来
C.笑靥(yè) 酗(xù)酒 一曝(pù)十寒 引吭(háng)高歌
D.伛(yǔ)偻 市侩(huì) 戛(jiá)然而止 鞭辟 (bì)八里
2.下面成语书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鸣得意 开源截源 粗制滥造 火中取栗
B.偃旗息鼓 大言不惭 妇儒皆知 心力交瘁
C.色厉内荏 中流砥柱 无耻谰言 放浪形骇
D.变本加厉 若即若离 最后通牒 含辛茹苦
3.选出词最恰当的一项( )
①一篇墓志铭无疑是对朋友最永恒的___________,哪里还能收什么润笔呢?
②龙门是没有心思去的了,赋诗夺锦袍的游戏俨然神话一般___________。
③当然,“乐此不疲”只是一种说法,他实在太疲惫了,太需要___________一下神经了。
A.祭奠 虚无 调节 B.祭奠 飘渺 调剂
C.纪念 飘渺 调整 D.纪念 虚无 调剂
4.结合语境,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
过锤炼(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语言的精华。
B.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多人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科举时代名试不中)。
C.张方绅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家乡),一向有失亲近?”
D.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够自由游弋(游来游去)。
5.说说下面哪一项的词语准确( )
A.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规定,所胡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宾客都要相敬如宾,实施微笑服务。
B.政府要真正改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C.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实的,为什么要怀疑别人,杞人忧天呢?
D.任何一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到了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B.学校开展的“当一回校工”的活动,包括巡查校园,分报递信,请队杂草……等内容。
C.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今天晚上,同学们都要去看《赤壁》,你去呢?还是不去呢?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种名贵木材纹理匀称,木质坚硬,又不怕虫蛀,是造船、雕刻、制作各种家具的上等材料。
B.国务院决定免征关税,目的在于进一步鼓励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C.笔记本电脑充分显示了快捷稳定, 方便而成为各种赛事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D.在大学对表演非常感兴趣的撒贝宁说,逢年过节参加了不少晚会,但这次诗会与众不同,对自己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享受。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唐宗宋祖”中的两位帝王分别是唐玄宗宋太祖。
B.《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烈士暮年,壮士不已”是这本书中的名句之一。


浏览完整试题C.“黄发垂髫”中垂髫指的是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古稀指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D.《威尼期商人》与《屈原》都属于喜剧,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莎士比亚与郭沫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实在很辛苦,诗人心存抱怨。
C.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涵了不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本诗的主题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10.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这首诗用语平淡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谈朱熹的《司马光好学》完成11~12题。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下,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11.与“患记问不若人”的“患”意义相同的是( )( )
A.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故患有所不避也 D.不患寡而患不均
1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患记问不若人 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迨能信诵乃至 ④俟其欣悦,则又清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第Ⅱ卷 主观题
二、理解阅读:
(一)阅读《蛛与蚕》完成13~15题。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①,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②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③,天子衮龙④,百官绂绣③,孰非我为?汝乃枵⑥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蛇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选自《雪涛小说》)
①经纬:织物直线叫经,横线叫纬。
②厥;义同“其”。
③文:花纹
④衰(gǔn)龙:龙衣,古时帝王的礼服
⑤绂(fu)绣:祭祀时穿的礼服。
⑥枵(xiāo)腹:空腹。
13.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我固自杀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蚕妇操汝入沸汤__________________
③遂为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孰非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句子:
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文中的态度是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阅读彭世强的《郁孤台笑了》一文,完成16—20题。(18分)
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展开余下试题 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
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11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选自《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有改动)
[注]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16.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3分)
仰望郁孤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2分)
历史的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文中第⑦段和第○11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文章第⑩段中,作者对游人的哪些行为颇有微词?“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是何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楼以诗显,诗以楼传。”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地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两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作简要表述。(6分)
[示例]岳阳楼:范仲淹为之作《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Ⅲ卷 作文
22.阅读下面与材料,提炼观点,文体不限,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作文,不少于650字。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了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都没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哪骗你了,叫你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211.138.140.17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竞赛试卷
相关:关于“高一实验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