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961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1]
2009-2010上学期高一三校联考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上犹中学 王清华 李 辉
第Ⅰ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上。第Ⅱ卷主观题答案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一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翌年(yì)
B、莅校(lì)
C、噩梦(è)
D、绯红(fěi) 弄堂(nòng)
浸渍(zì)
创伤(chuāng)
刀俎(zǔ) 籼米(xiān)
舔舐(shì)
徵声(huī)
瞋目(zhēn) 长歌当哭(dàng)
叱咤风云(zhà)
百舸争流 (kě)
婆娑起舞(su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竞争 凄惋 绽放 忸怩不安
B、辗转 作辑 租赁 绿草如荫
C、戊戌 剽悍 撰写 罄竹难书
D、九宵 气概 吭奋 迥然不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宁陕县广货街镇蒿沟段旅游景区山洪 ,有10名游
客被洪水冲走。
②(梁启超)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哦!”这样谦逊同
时又这样 的话很难听到的。
③最近,美国在10天内对中国钢铁产品连发3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令中
方感到 。
A、爆发 自负 震惊 B、爆发 自满 震撼
C、暴发 自满 震撼 D、暴发 自负 震惊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仅就《开国大典》上映前的宣传攻势而言,已经达到了中国人耳濡目染的程度。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
阵阵掌声。
C、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让美丽的青春放射出最鲜艳的光彩,我们的生命
才更有意义。
D、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
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B、天气非常酷热,连日来气温高达30多度,闷热的天气不仅让人感到难受,
而且病患者迅速增多。
C、这套护身服可比“护身符”管用,到了太空,一旦发生真空、低压以及缺
氧、低温等恶劣环境,航天服就是宇航员的“护身符”。
D、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国民营企业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十分严重,在改革开
放30年中创造了巨人经济奇迹的广东民营企业能挺过这一关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梅兰芳》是不是“梅兰芳”?
翁思再
经过舆论的千呼万唤,电影《梅兰芳》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已经退出流行的京剧艺术,借此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该片热议热映带来的最大附加值。
在时尚的包装下,向观众展现京剧中最美好最本质的唱腔艺术,这是电影《梅兰芳》的文化价值之一。影片里有几段“戏中戏”,是剧情演绎的需要,同时又具备声腔艺术的价值。其中最成功的是梅葆玖的幕后配唱配音,包括《樊江关》、《黛玉葬花》以及昆腔《游园惊梦》、时装戏《一缕麻》等,无论在梅派风格的把握、韵味的呈现,还是在声乐上的表达方面,它们都达到很高的境界。不过除了唱腔外,“戏中戏”在表演方面就显得生硬了。除了扮演少年梅兰芳的余少群外,黎明、章子怡和王学沂,由于不是戏曲出身,学京剧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他们的手眼身法步基本“不是里头的事儿”。
浏览完整试题
电影《梅兰芳》对众所周知的一些大事的处理,应该说是基本符合人物和历史的真实,诸如梅兰芳蓄须明志富有民族气节爱国情怀,坚持艺术革新创立梅派,国际巡演提高中国文化的地位,威武不屈为“戏子”赢得尊严。《梅兰芳》对于这些人物基本面的正确表现,使得我们相信:这是梅兰芳。然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我又觉得“这不是梅兰芳”。影片的第一段描述青年梅兰芳同老辈名角“十三燕”斗法。“十三燕”,看其影片中的事迹,原型应该是谭鑫培。既然作者把谭鑫培的名字改成“十三燕”了,那么完全可以虚构,这些我不反对。我反对的是把梅兰芳和他的艺术对立面,处理成创新和守旧的截然对立和两极分化。梅兰芳绝对的新,对方绝对的旧,而且是新的绝对战胜旧的。其实,梅兰芳在艺术上的新旧观不是将两者对立,而是创新中有继承,继承时求创新。
关于人物塑造,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黎明的表演。梅兰芳的那一份木讷,那一份“蔫儿”劲,反应迟钝却又诚恳而有主见,这些他都拿捏得很好。好的男旦演员,应该是“台上不像男,台下不像女”,黎明演得一身正气,他使观众相信,梅兰芳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当然如果他在眉宇和举手投足之间,再出一点京剧艺人生活中的神采或者说是惯性动作,那么人物形象就会更加传神。
(节选自《文汇报》2008年12月6日)
6、下列关于电影《梅兰芳》的文化价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起了人们对已退出流行的京剧艺术的广泛关注,起到了保护和弘扬国粹
的作用。
B、借助时尚元素的包装,向广大大观众展现了京剧艺术中最美好、最本质的
唱腔艺术。
C、在处理一些众所周知的大事时,不仅充分尊重历史真实,还完全符合人物
的真实。
D、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主要演员一身正气的表演,准确捕捉住了梅兰芳
的风范。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梅兰芳》里的“戏中戏”虽然在声乐表达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在表
演方面却显得比较生硬。
B、作者觉得从人物基本面上看演的“是梅兰芳”,但从对人物关系的处理上看
演的又“不是梅兰芳”。
C、梅兰芳在艺术上的新旧观不是绝对化的,而是体现了辩证的思想,即创新
中有继承,继承时求创新。
D、梅兰芳的性格是复杂的,既木讷、迟钝,又诚恳有主见,但黎明竟能拿捏
得很好,很出乎作者意料。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物“十三燕”的设计告诉我们,编导完全可以设计主人公在事实中并
未做的行为和动作。
B、梅兰芳蓄须明志,威武不屈,从而树立了京剧男旦演员“台上不像男,台
下不像女”的典范。
C、“艺术真实”的内涵是对“大事”的处理必须尊重事实,但对情节可以虚构,
细节可以想象。
D、由于不是戏曲出身,黎明的手眼身法步基本属于外行,所以无法使人物形
象达到传神的境界。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郑当时传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②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③,多逋负④。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推毂:推荐③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④逋负:拖欠款项。
9、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份
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 B、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C、及晚节,汉征匈奴 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喜欢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常
常推崇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
B、郑庄虽然年小官薄,但交游十分广泛,能结交天下名士。他为人谦和平易,
从不摆架子。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
明确地决断是非。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4分)
译文:
(2)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3分)
译文:
展开余下试题
(3)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柳 枝 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郑文宝(953—1013),初任修武主簿,后官至兵部员外郎,其间亦曾因故被贬官为县令。
(1)第三句中“烟波与风雨”有什么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2)这首诗的诗眼是“离恨”,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共5题,任选4题作答)(8分)
(1)巴金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______》、《______》。
(2)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5)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21分)
老 屋
楚岩
①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②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的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③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来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来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④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⑤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⑥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见的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间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⑦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⑧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⑨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16、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6分)
17、第五自然段划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
18、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1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过描写自家老屋的破败和友人新楼的豪华,表现了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D、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反映了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
E、本文运用插叙手法,辅以心理描写,呈现出时空交错、现实与回忆交织的艺术特点。
六、(9分)
20、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仍以“爱心”开头,仿写三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6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 ;
爱心是 , ;
爱心是 , 。
21、为下面这则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3分)
10月28日,记者从江西省财政厅获悉,73万剂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本月底前将调拨至江西。届时,学生、教师、医疗卫生人员和口岸检疫、民航等社会公共服务人员均可免费接种疫苗。
此次疫苗接种人群将充分考虑当地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情况,主要为3岁以上人群,优先考虑在疫情较重的学校、一线医疗卫生人员和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中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逐步扩大到未发生疫情的中小学生、大中专学生、教师和医疗卫生人员、社会公共服务人员中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疫苗实行有偿调拨,由中央财政与省、市、县财政共同承担,接种需配套注射器、接种补助费、人员培训等费用由省、市、县财政承担。
此外,除本次调拨的73万剂甲型H1N1流感疫苗外,明年3月底前陆续调拨216万剂疫苗到我省,相关部门将依据疫情发展趋势和疫苗调拨数量,适时调整预防接种工作的重点。
江西新闻网南昌讯(阳丽 记者 邓小勇 报道)
标题:
七、(60分)
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2008年8月13日上午的水立方,男子蛙游200米半决赛正在进行,看台上齐声高喊着一个名字,不是“蛙王”北岛康介,而是尚托,患有癌症的美国队运动员埃里克•尚托!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都把加油声给了这位坚强的运动员!尚托的同胞,美国游泳名将佩尔索尔如此评价尚托:“埃里克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拥有的一切,他让我明白,生命高于奥运,但梦想高于生命。”
展开余下试题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触,联想,见解,请自选角度,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但不要超出材料涉及的范围②标题自拟③文体自选。
三校联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本卷主观题答案不求唯一,意思接近即可酌情给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项“弄”读lòng C项“徵”读zhǐ“舸”读gě D项 “绯”读fēi“瞋”chēn)
2、C(A项 “凄惋”应为“凄婉”;B项“作辑”应为“作揖”,“绿草如荫”应为“绿草如茵”;D项“九宵”应为“九霄”,“吭奋”应为“亢奋”)
3、D(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户。②突然发作:山洪~。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进出:火山~。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化,例如用革命的手段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③(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战争。自满:满足于己有的成绩,贬义词,自负:指自以为了不起,中性词。“震撼”,震动,摇撼。“震惊”,大吃一惊)
4、C(“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此处应为“耳熟能详”或“家喻户晓”。“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美妙动听。褒贬不分。“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5、A(B项成分多余,“非常”不能用来修饰“酷热”;C项“发生”与“环境”搭配不当,将“发生”改为“出现”;D项句式杂糅)
二、(9分,每小题3分)
6、C(轻重失度,原文的表述是“基本符合人物和历史的真实”,而该项却表述成了“充分尊重”“完全符合”)
7、A(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在声乐表达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的只是“梅葆玖的幕后配唱配音”,而不是《梅兰芳》里所有的“戏中戏”)
8、D(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如果他在眉宇和举手投足之间,再出一点京剧艺人生活中的神采或者说是惯性动作,那么人物形象就会更加传神”,它强调的是如何“更加传神”的问题,而不是“传神不传神”的问题)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稍,应该是“渐渐地”)
10、B(这里的“唯恐”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其余三项:“大夫”,古时指官名,现在多指医生;“晚节”,在文中指晚年,现在多指晚年的节操;“宾客”,古时指门客,现在泛指客人)
11、B(①是说他乐于助人,④是说他重视人才,⑥是说他迎合皇上)
12、D(“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根据)
四、(24分)
13、(1)译文(4分)郑庄把行侠仗义作为自己高兴的事情。他帮助张羽从困境中脱离,声名在梁、楚地区传诵。(“脱”1分,省略“于” 1分,介宾结构“于梁楚之间”后置1分,句子大意1分)
(2)译文(3分)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用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执
1分,“下”1分,句子大意1分)
(3)译文(3分)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发”1分,“赎”1分,句子大意1分)
14、(1)“烟波与风雨”既指春天的浩渺烟波和斜风细雨(1分),又暗喻难以预料的宦海沉浮和社会坎坷(或暗喻人生的沉浮与坎坷)(1分)。
(2)①用反衬的手法表现“离恨”。用漂亮的船静静地停泊在碧绿的春水上的美景反衬离别之人内心的愁苦。(2分)②末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离恨”,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使人分外感到离恨的深刻沉重。(2分)
15、(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该空不给分。)
(1)《春》 《秋》 (2)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五、(21分)
16、(6分)对温馨老屋的依恋——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3分)
对沧桑老屋的感慨——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3分)
17、(6分)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2分)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2分)引起下文。(2分)
18、(5分)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2分)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2分)表现手法:对比。(1分)
19、(4分)A E (B项没有比喻。虽然有“仿佛”但是喻体没有出现,不能算作比喻。C 项表现新旧交替,并非追求新生活的决心。D项 “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与主旨不符。应是反映社会发展快,新旧交替快。)
六、(9分)
20、(6分)示例: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2分)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2分)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2分)
21、73万剂甲流疫苗月底前抵赣,公共服务人员免费接种。(3分)(信息点要全,不全者酌情给分)
七、(60分)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指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材料,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
a.从埃里克•尚托行为本身看。一个绝症患者,积极参与火热的体育竞技,体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的精神风貌,顽强拼搏的人格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从佩尔索尔评价的角度看。生命高于奥运,而梦想高于生命。埃里克•尚托把生命历程中本应躺在病床上静养的有限时光,奉献给生命的梦想,在梦想的天空——奥运的游泳池里书写壮丽诗行。
c.从观众态度的角度看。这里有“蛙王”北岛康介,但观众视而不见,他们把自己的热情、祝福、期盼融合在自己的呐喊助威声中,全部奉献给埃里克•尚托。呐喊见证生命的坚强,呐喊铭记没有金牌的英雄。
d.从珍爱生命的角度看。生命高于一切。埃里克•尚托参加奥运虽然表现出他的积极与顽强,值得崇敬但不应该鼓励,更不值得提倡,尊重生命,就让其回归他的常态,一个身患绝者的病人,最需要的是治疗和静养,而不是竞技和掌声:激情的尚托、热烈的观众,都应回归理性。
【构思导引】
a.想象式。调动想象,以埃里克•尚托为主体,刻画场景,通过训练、患病、参赛等环节里的细节描写,再现他的人生激情,表现他的人生意志,突出他的人
上一篇:
八年级上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卷
下一篇:
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09-2010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