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88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0]
四川省成都十八中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人教版.
成都十八中
高2010级2009年秋季半期考试
(科目:语文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 卷两部分,第I卷满分30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第II 卷满分120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饕餮(tāo tiè) 间(jiàn)不容发 号召 (zhāo) 人才荟( huèi )萃
B、杀戮(lù) 窗明几(jī)净 诤(zhēng)友 鸢( yuān )飞鱼跃
C、翘(qiáo)楚 鸿蒙初辟 (pì) 缜( zhěn )密 鹬( yù )蚌相争
D、剽piāo勇 折(zhé)腾 深陷囹圄( yǔ) 过屠门而大嚼(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雍容 挛生 韬光养晦 筚路篮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陷井 振辐 密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 砥砺 绿草如阴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刚刚苏醒的大地上,袅袅炊烟弥漫开去,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吠声,一切显得那么静谧。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D、水面镶嵌在高峡深谷中,平滑得像绸缎一般,稍微抖一抖,波纹便荡漾起来,精致且迷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数字海洋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海洋信息化。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它能够将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要素数据变成人类利用 海洋、保护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学习对当前海洋景观的直接表达和对未来海洋场景的预测、预现,促使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
数字海洋建设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 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即由海底工作平台等智能终端组成海底观测网,对海洋深处的各种海洋要素 数据进行精确而持续的采集。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使得这种立体观测能够长时间持续进行。二是信息网格集成。数字海洋通过网格技术协同数据采集、集成信息 处理、统一运行计算,使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合力工作,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建立功能强大的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实现对海洋的深入精确认识。三是知识综合应用。不同用户对海洋信息的需求和应用不尽相同。建设完整的数字海洋体系,必须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公共性强、综合性广、功能齐全的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按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统一开发、各家共用的理想目标。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


浏览完整试题 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首先,海洋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整体,仅仅依靠海洋观测站等传统方式,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往住是有限的、滞后的,缺乏对海洋变化过程的了解。数字海洋的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以及信息网格集成,使科学家能够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实现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其次,现代海洋管理凶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类海洋行政管理。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例如在维护海洋权益,数字海洋的实时立体观测体系,能够对我国沿海200海里内的经济专属区海域进行全天候无遗漏的实时监测,任何违反我国法律的海洋活动,都将在第一时间内被反映到我国海监指挥中心,以便及时形成维权决策,确保国家海洋极益不受侵犯。最后,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以获取和控制资源为目标的海洋开发历来是沿海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数字海洋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可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这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5.下列对“数字海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海洋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持续地观测海洋,从而采集到有关海洋世界的各种数据。
B.数字海洋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对海洋信息综合厂里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一个虚拟海洋世界。
C.数字海洋拥有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有关海洋世界的多种信息,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服务。
D.数字海洋不仅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的海洋世界,还可以根据有关需求预测未来海洋世界的状况。
6.下列对“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建设数字海洋使人类以全新的方式观测海洋、获取信息,为人类深入地认识海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通过数字海洋建设,采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处理观测数据,科学家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就能成为现实。
C.建设数字海洋适应了时代需要,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
D.通过数字海洋建设所提供的有效手段,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更趋合理,从而保障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海洋之所以能对未来海洋场景进行预测、预现,与它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有关系。
B.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因为数字海洋可提供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
C.海洋资源受海洋权益保护,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我们应当具有这种意识。
D.只有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也才会有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张耒)
《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 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馀,华泽充溢,支节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 裹疮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其为变亦酷矣.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皆敛其英华于腹心,而各效其成, 深山之木,上挠靑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轮舆、巨细强弱,无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
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于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淸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元佑六年及第,调临安主薄。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余辄不乐。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令一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又不可得。 自令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余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令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迁之为贵,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覇,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解者矣,能推食与人者,常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 (选自《张耒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秋之月,天地始肃 季:季节,季候
B. 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
C. 予世之介士也 介:独特,不合群
D. 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
9.下了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为变亦酷矣 吾其还也
B、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 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C.、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D、 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 曩者辱赐书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先以《诗经•蒹葭》之句,引出物不受变材不成、人不涉难智不明的观点,再对草木虽遭受严霜缺损却敛英自成的现象加以描述,并抒发感慨。


展开余下试题 B.文章叙述秦少章与作者交往,遵奉长辈之命勉为科举之文,科考中第及任职等情况后,再引述他不得已为官的苦闷之言,然后对秦少章加以开导。
C.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已,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D.本文为送人赴任的赠序,文章设喻用典,劝勉对方正确看待人事迁变,行文情理皆具而语言平实,体现了苏轼评张耒之文所称“汪洋淡泊”的特点。
第II 卷
四、26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人不涉难,则智不明。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答: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只选一题做,每空一分)(8分)
(1)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内容。
  ①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会,合久必分。
②子曰:“知者不惑, , .”(《论语•子罕 》)
③, ,申之以孝悌之义, 。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国,世传《吕览》。
(4)、屈原曰:吾闻之, ,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耕作的诗 张炜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大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 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①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 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 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 苍茫中费力地辨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个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 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②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
14.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4分)


15.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6分)




16、在文中概括出从土地劳动角度表明托尔斯泰有伟大的一生和伟大作品的原因。
(6分)




展开余下试题
17.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6分)



六、语言的实际运用,12分
18、根据提供的新闻材料,写一则新闻短评,40字以内,4分
本报综合消息 2009年3月28日晚8:30—9:30,世界各地进行了名为“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接力”活动。当晚,津城有2万多个家庭、1600多个社区、700 多家企业和单位参加了这一活动。据业内人士说,在这一时段,参加活动的每个家庭少用1度电,即可节约2万多度电,而生产2万多度电,需要7000多千克标 准煤,会向大气排放18000多千克二氧化碳、80多千克二氧化硫、40多千克氮氧化物。


19、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4分
“十五”期间,全国妇联与政府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推动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完成了三个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 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同时建立了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组织了妇女创业师资培训班,发放了妇女创业循环资金,总结推广妇女创业孵化器、小额贷款助创业等经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拓展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层次和创业领域。
答: : : : :
20、根据下面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出画面展现的内容,不超过60字,4分
答:




七、作文,60分
21、根据你对下面提供的材料的理解和你对生活的感悟,结合你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读经历,请以“掉线以后”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你正通电话,手机进入盲区,突然电话掉线了。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后急忙挂断电话,马上按刚才通话的号码拨打过去,不管拨打多少次,直到走出盲区,电话再次被接通为止;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后则选择等待,希望走出盲区后,对方能重新拨打过来,有时等了很久以后,没有接到对方的电话,就去忙其他事情而忘记了刚才的掉线电话;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则挂断电话,看手机屏幕上有了信号标志后又重新拨打刚才掉线的电话……
第II 卷答题卷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人不涉难,则智不明。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 __________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答: ___________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答: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只选一题做)(8分)
(1)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会,合久必分。
②子曰:“知者不惑, , .”(《论语•子罕 》)
③, ,申之以孝悌之义, 。 ,
________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_____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国,世传《吕览》。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____ , 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③、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_______ , _____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屈原列传》
(4)、屈原曰:吾闻之, ,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14.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4分)


15.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6分)




16、从全文看,从土地劳动的角度概括托尔斯泰有伟大的一生和伟大作品的原因
(6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成都”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