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980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0]
牟平二中(必修一)模块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牟平二中必修一模块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百舸(gě) 召唤(zhāo) 慰藉(jiè) 面面相觑 ( qù )
B. 摭(zhí)拾 炽热(chì) 给予(jǐ) 瞠目结舌(chēn)
C. 褪色(shăi) 吮吸(shǔn) 载体(zài) 锲(qiè)而不舍
D. 戕(qiāng)害 不啻(chì) 蛰居(zhé) 自怨自艾(àì )
1. [参考答案]C(3分)
[解析]A项中“召唤”的“召”应读“zhào”,B项中“瞠目结舌”的“瞠”应读“chēng”,D项中的“自怨自艾”的“艾”应读“y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饿殍 犄角 按部就班 真知灼见
B. 藐视 消谴 出类拔粹 入不敷出
C. 惆怅 暄响 铩羽而归 毛骨耸然
D. 甄别 静谧 至高无尚 良晨美景
2.[参考答案]A(3分)
[解析]B项中的“消谴”应为“消遣”,“出类拔粹”应为“出类拔萃”;C项中的“暄响”应为“喧响”,“毛骨耸然”应为“毛骨悚然”;D项中的“至高无尚”应为“至高无上”,“良晨美景”应为“良辰美景”。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寂寞地拉长缩短,百无聊赖,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
B、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的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C、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D、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3. [参考答案]D(3分)
[解析]A项“百无聊赖”,聊赖:依赖;指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B项“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C项“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D项“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D项“无可厚非”不合语境,应为“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反映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的文章,要感受科学精神,把握科学方法为目的,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思路。
B、不仅中国现代小说吸收了西方小说的创作经验,还继承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优秀传统,富于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
C、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D.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不动。
4、[参考答案]C(3分)
[解析]A句式杂糅,应该改为“要以…为目的”,或者去掉“为目的”;B语序不当,中国和外国,前后没有呼应;“不仅”应该放到主语“中国现代小说”后面; D项成分赘余,“停滞”已有“不动”的意思,因而删掉句末的“不动”二字。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浏览完整试题
② 如果没有_____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的艰难呢。
③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应当懂得欣赏__________的艺术,懂得欣赏自己民族的经典作品。
④ 去年4月10日,郑煤集团超化矿发生透水事故后,郑煤集团_________认真反思事故教训,__________将责任事故演化为“英雄好事”,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
A. 窜改 体味 文雅 不仅不/反而
B. 篡改 体验 高雅 不是/而是
C. 窜改 体验 文雅 不是/而是
D. 篡改 体味 高雅 不仅不/反而
5. 答:D(①“窜改”,只有改动的意思,而“篡改”却有“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的意思,可见①只能选“篡改”;②“体味”,仔细体会、玩味,只是动词,做谓语可以带宾语。“体验”,通过实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③“高雅”,格调高尚而不俗气,主要用来修饰人的言行,作品和事物的风格、内容等;“文雅”,温和而有礼貌,主要用来修饰人的言谈举止;④“不仅不……反而……”表递进关系,“不仅不”指出否定意思,“反而”以肯定的方式推断出更进一层的意思;“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即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6、 A 项中三四里是联合词组,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表示总结性的话语前用冒号,因此B 项中分号应改成冒号。C 项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不是书刊名不能用书名号,应用引号。书名号一般用在书名、报纸名、刊物名、篇章名和电影、乐曲等文化产品上。答案选D
7、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7、剖析 此题考查句式的上下文衔接与内容排列能力。答案为A。这道题的组合形式有新意,一是把三个句子分成三组,二是三个句子如何排列。第一组“这儿”与“那儿”,可以通过第一句话“去年夏天”来判断,“那儿”比较好,作者是站在今天想过去的事。第二组与第三组就要看后文的照应了。后文是“江岸后”,那么前文选“江面上”比较好,都以“江”为主要话题。那么③④句选哪一句呢?选第③句比较好,有文采,给人以想象力,恰好句尾的补语“在钱塘江边”与“江面上”较好地衔接起来。这样就选②③⑥句。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五十周年之际,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上重新引起轩然大波。
B. 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 哈维,英国医师、生理学家、胚胎学家、实验生理学的始作俑者,他还是第一个阐明血液循环理论的人。
D. 文学期刊接连倒闭,许多钟情于文学的读者都不以为意,反映出刊物与读者的隔膜已十分严重。
8、 答:D(A.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搭配不当。B. 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C.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贬义词。D.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二、(12分,每小题3分)本试卷转自“齐鲁语文网”——http://www.qlyww.cn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兗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循吏》)
[注]①髫龀(tiáochèn),儿童时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被腐刑,给使殿省 被:遭受
B. 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 拜:授予官职
C.邺都俗薄,号曰难化 化:造化
D.高颗、杨素亦礼遇之 礼:用礼节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周太祖见而器之 功未就而帝崩
B.为高氏所诛 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C.上降玺书褒美之 上悼惜久之
D.以叔略有巧思 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 )
展开余下试题
①身长九尺,志气不凡 ②叔略部率精悦,每战身先士卒
③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④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⑤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⑥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
第Ⅱ卷(共114分)
三、(24分)本试卷转自“齐鲁语文网”——http://www.qlyww.cn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4分)
(2)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4分)
(3)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2分)
9.C(化:教化,通过教育使之改变)
10.D(而:表顾承|表转折;为:介词,表被动|表判断,可译为“是”;之:代词|音节助词;以:都是连词,“因为”)
11.B(①是外表②是作战勇敢④说明其巧思,并不等同于政绩出色)
12.C(“百姓称赞”并不是因为“营建宫殿”的事)
【文言文译文】
樊叔略是陈留人。父亲樊欢,出仕东魏做南兖州刺史、东阳侯。适逢高氏专权,樊欢密谋振兴恢复朝廷纲常,被高氏杀害。樊叔略当时还是个孩子,就遭受了腐刑,发派到宫殿衙门做仆役。叔略身高九尺,精神气度不同一般,很是被高氏疑忌。樊叔略内心惶恐不安,于是就逃到关西(北周)。
周太祖一见就认为他有才干,招用他在身边办事。不久之后,就授予他都督的官职,让他袭父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时,招用他为中尉。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熟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几次升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护被诛杀后,齐王宇文宪用他做园苑监。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建德五年,跟随周武帝讨伐北齐,叔略率领精锐部队,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因为战功被赐加上开府,进而封为清乡县公,食邑一千四百户。朝廷任命他为汴州刺史,为政号称清明果决。周宣帝时,在洛阳营建东京,因为叔略有巧思,被授予营构监,宫室规划,都是他确定的。工程还未完成而宣帝就驾崩了。
尉迥叛乱时,高祖命令叔略镇守大梁。尉迥的部将宇文威来进犯,樊叔略击退了他。因功被授予大将军,不久又做汴州刺史。高祖接受禅让称帝,叔略位次升迁为上大将军,提升爵位为安定郡公。在汴州多早,为官很有声誉。邺(北齐的都城)都民风不淳,号称是最难教化的,朝廷因为经叔略所治理的地方都很出名,调任他为相州刺史,他的政绩是当时的第一。皇帝颁下诏书嘉奖他,赐给他绸缎三百匹,粟米五百石,并且告示天下。百姓因此称赞说:“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樊叔略被征召做司农卿,官员们没有不流泪的,一起立碑颂扬他的德政。从开始做司农,举凡农业耕作,叔略另外进行整治规划,都出人意料。朝廷中有犹豫拖延、公卿不能决断的事务,叔略总是为他们评议处理。叔略虽然没有学问,说话做事能有所依照,但是他深思后的独列见解,暗里与事理吻合。樊叔略很被皇帝亲信,高颎、杨素也以礼相待。叔略个性很喜欢铺排奢华,每次施斋供养,一定开方丈,准备水陆法会。
开皇十四年,跟随皇帝到泰山祭祀,走到洛阳,皇帝命令他审查记录罪犯的罪状。他写好奏章要上奏,早上起来,行到狱门口,在马上突然去世,时年五十九岁。皇帝哀痛惋惜了很长时间,追赠他为亳州刺史,谥号为襄。
13.(1)樊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热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
(“计数”、“晓习”、“委”、“信”,每错译、漏译一处扣1分)
(2)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
(“素”、“因”、“进”、“奇”,每错译、漏译一处扣1分)
(3)尉迥的部将宇文威进犯,樊叔略击退了他。
(“寇”、“击走”,每错译、漏译一处扣1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 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1)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艺术手法。(4分)
(2)概括这首诗的中心思想。(4分)
14、(8分)
(1)中间四句承“眺望”而写景物。视角由远而近,由下而上,描写动静相宜。写浩荡的江水是远景,描树木花朵是近景。如果说颈联是写静景,那么颔联就是写动景了:鱼儿在细雨中欢欣地畅游,燕子在微风里倾斜地掠过。“出”、“斜”二字,传神的描绘出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是逼肖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达出的是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加横线的要点“由远而近,由下而上”、“动静相宜”、“细节描写”,任意答对两处得4分,答对一处得2分。)
(2)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根据景物描写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春天时令的美丽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草堂环境的开阔幽静;表现了诗人优游闲适(热爱大自然春天)的心情。(所写内容合乎要求即可得分)(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5)《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 ___________的代表作。
(6)岁寒, _____________。(《论语 子罕》)
四、(12分)
16、请将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概括出来,不超过25个字。(4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们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答:
16、语文“人技”、“从格”、“人生”三重教育境界教给学生真善美。(4分)
17.下面一段话中,暗含一些成语,请从中概括两个出来。(4分)
大学,是我们梦起飞的地方,但是刚刚跨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过分的轻视自己,畏惧与校园里的大师进行交流。我们固然应尊敬仰慕大师的高尚品行,但更应当抓住机会去接触了解你所在大学和所在专业的专家学者。其实大师是很愿意与富有青春活力的学生们交谈的。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你的思想性格不知不觉就受到了大师的影响,你发现你已于不经意之间打开了一片天。
展开余下试题
答:
17.妄自菲薄、高山仰止、潜移默化、豁然开朗(4分)
18、. 下面文句,是中国美术协会为悼念齐白石先生写的一副对联中的语句,请调整被打乱的顺序,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其中上联的首句、下联的末句已经给出。
① 守金石行操 ② 抱松乔习性 ③ 写鱼虫生趣
④ 峥嵘九七春秋 ⑤ 抒稻黍风情 ⑥ 不愧劳动人民本色
⑦ 灼烁新鲜时代 ⑧ 平添和平事业光辉
上联是: ②
下联是: ⑧
18. 答:上联是:②①④⑥下联是:⑤③⑦⑧。
五、(18分)本试卷转自“齐鲁语文网”——http://www.qlyww.cn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绝唱
严阵
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这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出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好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处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它是满地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叶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去听它的精神。
去听它的风格。
去听它的情操。
去听它的力量。
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
19.文章以“绝唱”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4分)
20.作者写“残荷”之前依次写了对荷花绿叶、红花的美的认识,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
21.作者说”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6分)
22.结尾段作者写道:“只要精神上拥有关,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分)
19.①保有孤高和自信的残荷拥有最独特的美,是胜过色与香的荷花生命之美的最高升华;(2分)
②荷花的枯梗残叶和圆明园的断墙,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这样的存在是至美,是“绝唱”。(2分)
(每个要点2分)
20.①作者写自己否定绿叶红花为‘最美”的认识过程.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为下文写残荷的美做了铺垫;(2分)
②前后的不同描写也形成了对比,有利于突出作者对残荷之美的赞美之情。(2分)
(每个要点2分)
21.①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组成了各种神秘而美丽的图案;(2分)
②残破枯败蕴藏着自信和孤高,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远胜于红红绿绿的俗美、迎合季节的庸美;(2分)
③残枝败叶里蕴含着生命复苏吐绿的自信与可能。(2分)
(每个要点2分)
22.①绿叶红花的美随时而逝,断梗残枝在风雨时光的摧毁中“高高耸立”“高悬”“高举”,以这样的存在显示着自信、孤高,显示着力量。(2分)
②圆明园只剩断壁残垣,一段抗争的历史却无法摧毁,它持续提醒、鼓舞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向世界展示着不屈的力量。
上一篇:
浠水县第19届语数外三科能力测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乳山一中(必修一)模块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牟平二中(必”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