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职高试题
阅读:1676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选修
职高试题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76]
2009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2009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
语 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第1卷1页至10页,第Ⅱ卷
11页至15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
绩无效。
一、(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每组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勾当/长歌当哭 奢靡/所向披靡 悄然/悄无声息
D.款识/博闻强识 荷重/荷枪实弹 翘望/翘首而盼
C.装载/载沉载浮 蒙骗/蒙头转向 扛住/力能扛鼎
D.渐染/循序渐进 一幢/人影幢幢 惩创/创新记录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
断。整个红柳丛就轰然倒下了。
B.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捶
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
C.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焰火正飞舞。那喑
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
D.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
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拨乱反正(恢复) 更不开看(反而) 赫然在目(显著)
B.左睇右盼(看) 花木扶疏(疏朗) 痛定思痛(平静)
C.天作之合(配偶) 瞠目结舌(瞪眼) 百无聊赖(无聊)
D.微言大义(细微) 兴阑人散(将近) 生杀予夺(剥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受到赞扬,不要趾高气昂;受到批评,也不要俯首帖耳。
B.中国要想发展,按图索骥是不行的,必须要大刀阔斧地进行创新、改革。
C.你有什么要求,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D.山里一片寂静,空谷足音格外地响,他感到一阵恐慌。
5.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特别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_________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______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__________再次地感觉到,________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_________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
A.因而 但是 不仅 而且 而
B.因此 不过 不仅 而且 但
C.因而 可是 不但 并且 而
D.因此 但是 不但 并且 可
6.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两棵巨柏虽历经旷世风雨,至今却仍生机盎然, 华夏之邦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②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 在她的心里。
③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 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
④她一向就 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A.揭示 郁闷 伸展 向往 B.昭示 纠结 延伸 想望
浏览完整试题
巴暗示 郁闷 蜿蜒 想象 D.昭示 郁结 伸展 想望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历史上首次多国海军检阅活动进入倒计时,参加检阅的我国海军部队在青岛附近
海域已经集结完毕,并做好接受一切检阅的准备。
B.他非常懊悔自己当初不该借钱给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于是一见到他,就大声训斥了他
一顿。
C.为了正确把握剧中人物李佳明的性格特征,他经常留心观察那些与李佳明性格相似的
人的言谈举止。
D.运动会接力赛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彼此的配合以及每个队员都能尽最大努力。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B.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C.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D.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
9,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
B.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米蛀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C.从古至今,长江、黄河拖儿带女,养育着中华民族人丁兴旺的一大家子,任劳任怨,万古
长流,实在太不容易了。
D.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
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10.下列各项中,对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三峡地跨四川的奉节、巫山和湖北的巴东、秭归、宜昌等五个县市,全长近二百公里。
(说明)
B.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抒
情)
C.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
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议论)
D.极目一望,江水平阔,浩渺如海‘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描写)
11.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计划和总结是两种具有对应性的应用文,它们的格式基本相同,写作目的和内容大体
一致。
B.广告词的写作有固定的格式,必须讲究实事求是、主题鲜明和追求新颖、高雅。
C.会议记录一般分为简要记录、详细记录和过程记录三种。
D.新闻讲究真实性、时效性、简短性和社会性。
12.下列各项中,作品、出处、文体、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雅舍》 《雅舍小品》 散文
B.《包身工》 《夏衍选集》 报告文学
C.《自然界与人类》 《沙乡年鉴》 议论文
D.《炉中煤》 《女神》 诗歌
13.下列各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语言精练、含蓄,讲究连贯性,阅读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特别要辨出言外
之意,听出弦外之音。
B.散文的特点是选材广泛而主旨集中,结构自由而线索贯穿,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C.小说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变换叙事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反映社会、揭示人生。
D.戏剧的“戏”,就是戏剧冲突,是对社会生活的素材,经过选择、提炼、加工而典型化的矛盾冲突。
14.下列各项关于阅读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辨析是对文章的分辨、剖析。品味重在对文章内容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精妙之处的赏
析、玩味。
B.概括、提要必须符合原文的意思,不能遗漏重要内容,不能曲解走样。
C.提纲必须简略,提纲的文字必须简练扼要,可以采用原文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
概括。
D.做批注可以写的内容很多,阅读时对原文内容或表达方面的理解、体会、评判、质疑、勘
误,引申开去的看法,由此及彼的联想,都可以写。
15.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由建筑艺术中重复和变化的问题,提出艺术创作中既要百花齐
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
一律、单调枯燥的观点。
B.《梦和泪》以冰心老人爱做“美梦”,又以“声泪俱下”的豪恸,表现了她永远不失赤子之
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的境界。
C.《悼念玛丽·居里》这篇悼词,主要从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她取
得成就的原因及其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D.话剧《茶馆》截取了清朝末年、民国末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三个不同的历史横断面,以
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真实而生动地勾画了当时纷繁复杂的社会面貌。
二、(共三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一)
①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这晚上,管祠的老头子也意外的
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之后,又要了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
点起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
思想也进跳起来了:
②“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铁鞭,炸弹,洋炮,三尖两
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③“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
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④“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
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 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
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⑤“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
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
里,——可惜脚太大。”
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
……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
⑥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去了小半寸,红焰焰的光照着他张
展开余下试题
开的嘴。
⑦“荷荷!”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待到看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
16.②段描写阿Q对革命党拿了各种武器的想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党尚在创建时期,所以武器装备不够精良。
B.阿Q对革命党的糊涂认识,根本不知道革命党是怎样的人。
C.革命党是地方杂牌军,不是正规的革命队伍。 ‘
D.反映了阿Q反清复明的正统思想。
17.对选文运用的描写方法和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语言描写,写阿Q在朦胧中与革命党人及未庄人的对话。
B.行动描写,写革命党到未庄时,各类人物的种种丑态。
C.心理描写,写造反的消息传到未庄时阿Q的幻想。
D.肖像描写,写白盔白甲的革命党人和未庄一群女人的肖像。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阿Q“革命要求”的一项是
A.报私仇 D.分土地 C.抢财物 D.挑女人
19.下列各项中,对③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阿Q敌我不分,将真正的革命对象和革命的依靠力量混为一谈
B.阿Q认清了赵太爷、秀才和假洋鬼子等人的真面目。
C.为阿Q后来错误地投靠假洋鬼子,参加“革命”埋下伏笔。
D.阿Q以个人的好恶来确定革命的对象。
(二)
凝神注目,只见周边的海域,竟然无声无息地连续冒出了一串气泡。继而,各种颜色交织
翻滚,将海水染得一片缤纷,像是一幅动态妁现代绘画,变幻着时而悲壮时而荒诞,时而诡秘时
而调侃的面孔。
有人低声耳语说,那是殉难者的鲜血,至今还在流淌。
忽然就冷冷地颤栗。那油珠子在海水中一圈。圈化开去,作着狰狞的鬼脸,一张一弛的,分
明是海底的舱中有人尚在呼吸,那是呼吸形成的气泡。除了呼吸还会有什么,能如此持续不断
地传递出生命的气息呢?那一刻亚利山那号猛然就活了过来,或许从来就没有死过。不死是
因为不甘,不甘是由于许多未解的疑问,在后来的几十年间,吐出了一个一个叩问的气泡。
在那次席卷全球的大战中,究竟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呢?
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带有自杀性质,所谓弄巧成拙,结果当然事与愿违。 日本军方偷袭珍
珠港的如意算盘,原是为了摧毁美军的太平洋舰队,使美军再无足够的军事力量干涉日本的侵
略计划,可让日本得以喘息并获得战争决定性的胜利。但利令智昏的战争狂人却没有想到,正
是由于偷袭珍珠港给美军带来的重创与耻辱,激起了美国人民的愤怒,使得本来对参战与否举
棋不定的美国人,迅速达成了对法西斯宣战的共识,闪电般出手还击,形成了反战的世界联盟。
日军在珍珠港偷袭的得逞与成功,恰恰成为日本国最后惨败的关键性转折。
在某种情况下,偶尔侥幸的成功,也许是失败之母。
所以恼羞成怒的美国人,竞也身不由己地循着这一反定律,在广岛扔下原子弹,以最疯狂
的复仇愿望,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悲剧,而遭到全世界的谴责。正义和非正义在一定条
件下会互相转化,自卫的武器也会变成侵犯的屠刀,以暴易暴是一条危机四伏的钢索,暴力一
旦过度,立即走向除暴初衰的反面。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正义或是非正义的战争,都是以流血
和灾难为代价的。
美丽活泼的小鱼们又游过来,钻入了水上弥漫的油污,被那顶巨伞覆盖了。忽而觉着那来
自舰舱底部的呼吸,其实多一半是在窒息中挣扎的。
那泅漫的油彩渐渐散开去,圆圈愈来愈大,色彩也愈来愈淡薄。远海-上涌来的浪,掀拱着
它,如抖动一匹残旧的绸布。猝然一击,撕裂成无数碎片,无色无形,无声地消融在蓝色的海水
中……
人类啊,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作为一艘注满了油而后沉入黑暗的战舰,满舱能源已成为另一种动力,那是留给后人的百
年警示——珍珠港。
20.下列各项对珍珠港事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策划了珍珠港事件。
B.错误的判断、忧患意识的缺乏、有恃无恐的骄傲和轻敌导致美军遭到惨败。
C.珍珠港事件中,美国损失惨重,后为了报复,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
D.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得逞与成功,让日本获得了战争决定性的胜利。
21.下列各项对文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泛起的气泡”形象地说明只有消灭战争,人类才有可能过上平静、自由和快乐的生活,
B.“活泼游动的小鱼”突出强调了战争只有伤痛和死亡,而不可能有真正的赢家。
C.“分明是海底的舱中有人尚在呼吸”,这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死难
者的同情,为他们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感到不平、惋惜和遗憾。
D.作者把“油珠子”比作现代绘画,比作“狰狞的鬼脸”和“抖动的绸布”,是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沉的思考,并从中得到感悟、警示。
22.下列各项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另一种动力”指引发人们对珍珠港事件的反思,反对暴力,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激励
人们行动起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促进世界文明发展。
B.选文简略地记叙了珍珠港事件的过程,面对60年前的战争悲剧以及当前的世界形势,
作者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悟。
C.“世上许多事情都带有自杀性质,所谓弄巧成拙,结果当然事与愿违”,这是珍珠港留给
后人的警示,也是本文的主旨。
D.选文长短句相间,错落有致。比喻、拟人、顶针、排比等修辞手法各尽其妙,产生了具有穿透力的表达效果。
23.下列各项对所选课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是一篇文笔优美、思想隽永的散文,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的观照和对未
来的期盼,对认识当今世界不无裨益。
B.课文以剖析事理为主,融描写景物、追述历史于一体。
C.张抗抗以其女性所特有的细腻,在凭吊二战亡灵时审视了战争这一宏大的历史主题,
寄寓了人类的美好希冀。
D.课文表达了作者善良,有正义感,希望世界获得真正和平的心怀。
(三)
物理学自(实验)到(唯象理论)到(理论架构)是自表面向深层的发展。表面有表面的结构,有表面的荚。譬如虹和霓是极荚的表面现象,人人都可以看到。实验工作者作了测量以后发现虹是42°的弧,红在外,紫在内;霓是50°的弧,红在内,紫在外。这种准确规律增加了实验工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荚的认识。这是第一步。进一步的唯象理论研究使物理学家了解到这42°与50°可以从阳光在水珠中的折射与反射推算出来,此种了解显示出了深一层的荚。再进一步的研究更深入了解折射与反射现象本身可从一个包容万象的麦克斯韦方程推算出来,这就显示出了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荚。
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堡方程和其他五六个方程是物理学理论架构的骨干。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与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者的不朽诗篇。
这些方程还有一方面与诗有共同点: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当初所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举两个例子:上面提到过的19世纪中叶写下来的麦克斯韦方程是在20世纪初通过爱因斯坦的工作才显示出高度的对称性,而这种对称性以后逐渐发展为20世纪物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中心思想。另一个例子是狄拉克方程。它最初完全没有被数学家所注意,而今天狄拉克流型已成为数学家研究的一个热门新课题。
展开余下试题
24.对文中列举虹和霓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物理学自表层到极深层的理论架构,都呈现出美的特征
B.把虹和霓对比,用以表现它们不同的美。
C.阐述物理学的表面现象所体现出的表面的美。
D.阐明物理学极深层的理论架构也能体现出深层的美。
25.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麦克斯韦方程的高度对称性是通过逐渐发展才显现出它的重要意义的。
D.狄拉克方程是物理界的科学成果,所以在最初对数学不产生影响。
C.巴物理学方程中的一些意义会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发展被认识。
D.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显现了物理学“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26.“物理学理论架构的骨干”的“方程”与诗有共同点,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些方程用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B.这些方程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意想不到的意义。
C.都有着自表层向深层发展的美。
D.这些方程都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与唯象理论的精髓。
27.比较《美与物理学》和《<科学与艺术)楔》,表述错误的——项是
A.这两篇文章都谈了科学创新的问题。
B.创新的动力都来自于对美的执着追求。
C.都以科学家的眼光,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阐述了创新的思想。
D.都阐述了科学和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的关系。
三、(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28.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的作者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B.古代地理学著作《水经》的作者为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C.《中吕 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作者张养浩是元代杰出的散曲家。
D.《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
29.以下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荀子《劝学》一文的写作特点是大量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来阐述道理。
B.《病梅馆记》通过托物言志的方式针砭时弊。
C.司马迁《屈原列传》的写作特点是重客观叙述,避免主观议论。
D.《记王忠肃公翱事》采用以小见大及白描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0.以下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四书”指中国儒家四本经典著作,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五经”即《诗》《书》《易》《礼》《乐},为中国古代五部儒家经典。
C.《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重要著作。
D.《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
31.下列名句的出处、作者和时代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咏怀古迹》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凤栖梧》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32.下列著作和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搜神记》 干宝
B.《樊川文集》 杜牧
C.《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修
D.《昌黎先生集》 姚鼐
3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技盖至此乎 h6,通“盍”,何
B.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lei,积累
C.内所著披袄中 nei,里面
D.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zhi,通“肢”
3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是用作连词的一句是·
A.樊哙侧其盾以撞。
B.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D.今以钟罄置水中。
3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死亦我所恶。
B.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C.则山下皆石穴罅。
D.巨是凡人。
36.下列各句中,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秦违蹇叔,以贪勤民。
B.襟三江而带五湖。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D.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3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装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因击沛公于坐。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恐为操所先。
38.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D.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39.以下成语出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秋毫无犯②刻舟求剑③劳苦功高④游刃有余
A.①②《史记·项羽本纪》 ③《吕氏春秋》 ④《庄子》
B.①《史记·项羽本纪》 ②③《庄子》 ④《吕氏春秋》
C.①《吕氏春秋》 ②《庄子》 ③④《史记·项羽本纪》
D.①③《史记·项羽本纪》 ②《吕氏春秋》 ④《庄子》
40.下面诗句的作者、出处,正确的一项是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A.曹操 《短歌行》
B.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C.杜甫 《兵车行》
D.柳宗元 《渔翁》
41.对下段文字的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②砉然向然,奏刀骚然
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⑤乃中《经首》之会
⑥合于《桑林》之舞 ⑦莫不中音
A.④⑦①②③⑤⑥
B.④①③②⑦⑥⑤
C.①③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⑦④⑥⑤
42.下列各项中,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用(实际发生的)事情(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C.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庄暴接见齐宣王,宜王把好的音乐介绍给他。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43.对下段文字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有过于江上者①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②婴儿啼③人问其故④曰⑤此其父善游⑥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上一篇:
乳山一中(必修一)模块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下一篇: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选修
职高试题
相关:
关于“2009年江苏”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