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05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3]
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题
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楷书 铠甲 凯歌 慷慨激昂 皑皑白雪
B.诀别 角逐 联袂 云谲波诡 一蹶不振
C.福祉 咫尺 旨意 趾高气扬 纸上谈兵
D.吟哦 淫威 湮没 一望无垠 寅吃卯粮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轻率 融洽 了无一物 按步就班
B.勇跃 恪守 真知灼见 黯然失色
C.毕竟 精练 出类拔萃 旁征博引
D.何仿 暴躁 漫不经心 名列前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进些年来,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演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B.“反恐”也好,“防化”也罢,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无论怎样,布什政府都掩盖不了占领伊拉克的真正意图。
C.这个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大厅,非常宽敞明亮,我们走在里面,脚步声就像空谷足音一样清脆响亮。
D.对待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赶尽杀绝,只顾眼前利益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B.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C.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低所决定的。
D.根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茶马古道
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骠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教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


浏览完整试题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马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5.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贸易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
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
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
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
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进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古道”晚与“互市”,因此“茶马古道”的形成不应该早与唐代。
B.元代推行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扩大了藏族地区的民族自制权。
C.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在历史地平线上消失。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
三、﹙9分,每小题3分﹚
徐州人周全,善唱南、北词。一日,在酒肆唱《赏花时》,声既洪亮,节有底昂。邻一老贾,生平以知音自负,少有可其意者。闻唱,方困卧,即起而据床颦眉,愁第五句最难,或无下落;已而转折放顿,如贾之素所操习者。乃跳身于地,回视几上有白银十两,青蚨千孔,色绢两端,以一盘盛之,双手扶于顶上,膝行至全所,声:“祖翁,某年已垂死,始闻此音,愿以微物将敬。”——贾非裕者——全以此名闻天下。
曾授二徒,一徐锁,一王明,皆兖人也,亦能传其妙。人每有从之者,先令唱一两曲,其声属宫属商,则就其近似者而教之。教必以昏夜,师徒对坐,点一炷香,师执之,高举则声随之高,香住则声住,低亦如之。盖唱词惟在抑扬中节,非香,则用口说,一心听说,一心唱词,未免相夺;若以目视香,词则心口相应也。

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平以知音自负 知音:知己朋友
B、 少有可其意者 可:合宜,适合。
C、 盖唱词惟在抑扬中节 盖: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
D、 词则心口相应也 相应:互相应和,此指配合得很好。
9、 与文中“教必以昏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 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
B、 若以目视香
C、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
D、 以至于晋卑鄙军之日北向自刭
10、对本文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邻一老贾”的行为是从侧面烘托周全演唱技艺的精湛。
B、周全正是在“老贾”的启发和激励下,刻苦练习,而达到艺术颠峰的。
C、后一自然段属于正面叙述,表现他因人施教及传艺方法的创造性。
D、本文以简练的语言、朴实的文笔,表明了周全技艺的高超及教授徒弟方法的独特。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9分。﹚
﹙1﹚、声既洪亮,节有底昂。
译文:
﹙2﹚、即起而据床颦眉,愁第五句最难。
译文:
﹙3﹚、全以此名闻天下。
译文:
12、 诗歌鉴赏﹙8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依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地方。﹙6分﹚
﹙1﹚、 ,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采薇》
﹙2﹚、 君自故乡来,应知道故乡事。 , 。
《乡土情结》
﹙3﹚、 客人并且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 。
《乡土情结》
五、现代文阅读,完成试题。﹙22分﹚
回家是一种感觉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地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着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忘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经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征途,我们会有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侵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求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轻轻的一声音叹息,却沉重地让人无法喘息。


展开余下试题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去。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下一轮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什么时候,在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葬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他越来越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14、文章中反复说“回家是一种感觉”,“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又说“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每题3分。﹚
﹙1﹚、反复说到的“那种感觉”指的是什么?
答:
﹙2﹚、“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还为了什么?﹙不超过10字﹚
答:
15、第七段中说“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为什么?﹙6分﹚
答:
16、文章是通过哪几层内容来表现“回家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的?试用简洁的文字分层概括,并说说这种结构有什么特点。﹙6分﹚
答:
1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 本文不像一般写乡情的文章那样去回忆故乡的生活场景,而是着重抒写了自己羁留异乡时,对故乡的一种刻骨铭心的复杂感情。
B、 作者描绘了回家时所见的故乡景色,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写出了对故乡的既然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C 、 文章构思独特,虚实交融,反复抒写了对故乡矛盾而又缠绵悱恻的情思,有荡气回肠之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D 、文章结尾处,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们因追逐功利而迷失自己,变得冷漠的现象的讥讽,深化了主题。
E 本文语言优美典雅,含蓄蕴藉,化用古诗词贴切自然,富有抒情笔调的语句,使文章韵味无穷。
六、﹙15分﹚
18、根据以下内容,草拟一则处罚条款。要求:用语明确、简洁、平实、得体。﹙不超过40字﹚﹙5分﹚
在一些城镇,有的单位或个人在使用电视机、收录机、扩音机等音响器材时,违反规定,无所顾及,将音量开的很大,有的甚至不听劝告或制止,我行我素,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对这种无视社会公德的行为,居委会经过认真的讨论,觉得给予以下处罚:①给予警告,②罚款100元处罚条款。
答:
19、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内容一致,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5分﹚
如同险峻的高山挡不住汹涌的波涛,汹涌的波涛也挡不住你前行的孤舟;就像广阔的晴空挡不住突来的风暴, 。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了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了漫天星斗, ;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了你坚强的躯体, 。
20、下面一段话有一些毛病,请修改后,把结果写在后面的横线上。﹙5分﹚
本栏目面向高中语文教师诚招各类优秀作文题目题目。要求贴近实际,符合近年高考命题趋势为宗旨,尤以既能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而且又有利于张扬学生修改题目为佳。务请此赐稿。
﹙1﹚、删去:① ;② 。
﹙2﹚、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一句谚语,叫“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这句话的内涵里,包含着人类摆脱不了的幼稚和局限:我们常常身陷泥潭而不自觉,我们常常守着幸福而不知幸福,我们常常望着世界不明就里,我们常常疲于奔波而迷失自己。或许,你觉得你有清醒的时候;或许,你就是一个聪明的上帝。
请你以“生活的提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对生活的感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C
2.C
3.B
4.B﹙A项缺主语,删去“在”与“里”;C项句式杂糅,删去“所决定的”或删去“要看”后改为“是由”;D项搭配不当,删去“的寿命”。﹚
5.B﹙原句的表述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可见,茶马互市只是军费的“补充”,显然不是宋代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6.C ﹙原文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是说茶叶对藏族的重要性,但原文还有这样的话,“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所以C错在以偏盖全。﹚
7.A﹙A项的表述在原文第一段可得出,其他三项无根据。﹚
8、A﹙知音:懂得音律。﹚
9、D﹙与题干的“以”都是“在”,ABC句的“以”分别是“因” 、“用” 、“凭”。﹚
10、B﹙正是因为周全的技艺已经达到颠峰,“老贾”才赠送金子的。﹚
11、
﹙1﹚、声音既然洪亮节奏也有快慢
﹙2﹚、也立即折身而起靠着床皱着眉头担心第五句最难唱
﹙3﹚、周全却因此名闻天下
12、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象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所以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家的日期。这无奈之言表达了游子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回的感慨。
13、 ﹙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3﹚、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五、
14、回家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或心理上的需求、满足,心灵上的慰藉。﹚对故乡割舍不断的感动﹙或“看望家乡的亲人”﹚
15、因为我们与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意思对即可﹚
16、分四层:思念家乡—回到家乡—回家又巴望离开家乡—离开后又开始思念家乡。逐层深入,前后呼应。
17、B、D﹙B、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评价不妥当;D、“直抒胸臆”“讥讽”的评价都不准确。﹚
六、
18、凡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影响周围居民工作或休息而不听劝告者,处以警告或100元罚款。
29、突然来的风暴也挡不住你远行的背影
但挡不住你心中点燃的一盏灯火
但挡不住你渴望的信念
20 、﹙1﹚、删去“为宗旨”、“而且”。
﹙2﹚、①“诚招”改为“诚征”。
②“务请”改为“欢迎”。
21、略。 (114.103.70.8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高一语文必”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