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1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3]
人教版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五)
高一上期末语文卷(五)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袅娜 羁鸟  揠苗助长 沧海一栗
B. 愆期  流觞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C. 斑驳 磐石 崇山竣岭 安之若素
D. 规距  踯躅 惠风和畅 义愤填膺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
B.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C.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渠:他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纵:纵使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②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①固时俗之工巧兮    ②固一世之雄也
C.①感君区区怀      ②何乃太区区
D.①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6分,每小题2分)
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①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注】①会计:指征收钱谷之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览观江流之胜 胜:胜景,美景
B.将何适而非快 适:安适
C.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病:忧愁,怨恨
D.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穷:竭尽,穷尽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亭子被命名为“快哉”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②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③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④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⑤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⑥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快哉亭”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快哉亭”由来。


浏览完整试题B.第二自然段写出了在快哉亭上所能见到的让人感到愉快欢乐的长江美景、山川草木及故城遗迹。
C.第三自然段写楚襄王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君王富贵者的那种快乐,不是普通百姓所能共享的。
D.文章最后写张梦得不以贬谪为患,表达了作者对他遭“不遇之变”而自放山水之间的旷达行为的赞许之情。
三﹑翻译题(10分)
1﹑翻译下面课内文言文语句。(4分)
(1)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2分)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分)

2﹑翻译下面必修②语文读本中文言文语句。(6分)
(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2分)

(4)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2分)

(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2分)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做出评价。(4分)

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内容。(每空1分,共6分)
1、 既见复关, 。(《诗经•氓》)
2、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 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6、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六 ﹑阅读下面文化经典,按要求答题。(6分)
陈亢问于伯鱼①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②,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③其子也。”
(节选自《论语•季氏》)
【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出生时鲁君送鲤鱼为礼,故名鲤,字伯鱼。②此句的主语是孔子。③远:不亲近,不偏爱。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子亦有异闻乎?(2分)

②不学礼,无以立!(2分)

2﹑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如何对待儿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七﹑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简答题(两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4分)
1﹑简述爱斯美拉达搭救穷诗人刚果瓦的故事。
2﹑百合花注意到山羊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皮做的绣花小荷包,便问吉卜赛女郎说:“那是啥东西?”吉卜赛女郎抬起一双大眼睛望着她,郑重其事地应道:“那是我的秘密。”请说说后来爱斯美拉达的这个“秘密”是怎样暴露的。
选第( )题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西溪的睛雨
郁达夫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 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鄘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展开余下试题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哪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1﹑文中第二自然段说“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鬼胎”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源宁在游西溪后感慨“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与西溪相比,西湖有什么不足?西溪又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6分)


3﹑作者在文章收笔描写夜游西溪的情景时,联想到东坡夜游赤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九﹑综合运用。(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 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在空格处再仿写一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不得少于3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40分)
请你以“心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主选材,注意情感体现。(2)有适当环境描写。(3)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一上期末语文卷(五)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6分)
1、B  A、沧海一栗(粟)  C、崇山竣岭(峻) D、规距(矩)
2、D  D、纵:任
3、B  A、思:①念旧情 ②语气词,无实义; B、固:本来 ①②相同 
    C、区区:①情意真挚 ②愚拙 D、文:①碑文②指碑上残存的文字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6分)
4.B(适:往,到。)
5.D(②非亭中所见,与“快哉”无关。⑥是说人的快乐与否,与个人的心情有关,不是所处之地决定的,这与“快哉亭”的命名无关)
6.C(第三自然段是为了说明“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者,将无所不快”的道理。)
三、翻译题(10分)
(1)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2分)
(2)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有所收获),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2分)
(3)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2分)
(4)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2分)
(5)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猜测它的有无,能行吗?(2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1)同意(0.5分)。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0.5分),表现出豪迈的胸襟和气慨(1分)。
(2)第一、虚实结合(1分)。前两句写弥漫山颠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象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3分)。第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3分)。第三、寄情于景(1分),全诗写云气、松涛和水浪,融入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3分)。
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内容。(每空1分,共6分)
1.载笑载言 2.周公吐哺 3.鸡鸣桑树颠
4.齐彭殇为妄作 5.舞幽壑之潜蛟 6.渺沧海之一粟
六、阅读下面文化经典,按要求答题。((6分)
(1)①你是否(从你父亲那儿)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呢?。(2分,“异闻”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②不学习礼,就没有办法立身。(2分,“无以”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2)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要学习;且不给自己的儿子特殊的照顾(一视同仁,对儿子不偏爱)。(2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是否(从你父亲那儿)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呢?”
伯鱼回答说:“没有。他(先生、夫子)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快步经过庭院。他问:‘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习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先生、夫子)又一个人站着,我快步经过庭院。他问:‘学习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习礼,就没有办法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知道诗,知道礼,又知道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七、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简答题(两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4分)
(1)刚果瓦误闯入乞丐王国,要被判为死刑(1分),为了救他,爱斯美拉达同意嫁给刚果瓦,(1分)按规定取来一个瓦罐,摔在地上,摔成四块,表明婚期为四年。(1分)但结婚当晚,爱斯美拉达告诉刚果瓦,自己和他只是名义上的夫妻。(1分)
(2)一个小姐趁爱斯美拉达不注意时,把她的小山羊引到房角,解下了羊脖上的小袋,把东西倒在地板上。(2分)那是一组分别写在小黄杨木上的字母。小羊用蹄子熟练地去拨弄字母,一会儿便排成了一个单词,正是卫队长的名字——弗比斯。(2分)
(每小题4分。答案不足80字和超过120字的,酌情扣分。由于版本不同,外国文学部分人物译名可酌情放宽。事件叙述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分,叙述不完整的酌情扣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1、鬼胎:下意识里的那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2分)
2、(1)西湖的不足在于“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 (3分)(2)西溪的好处有:水路回环曲折的曲折美;圆桥茅舍、桑树蓼花的田园风光美;摇船的少女及橹声的咿呀景象的诗意美。(3分)
3、(1)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更有诗意;(1分)通过晚游西溪与东坡夜游赤壁相比较,突出了作者对西溪美景的喜爱之情;(2分)(2)点明、突出文章的主旨。(1分)


展开余下试题九、综合运用。(4分)
1、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2分)[说明:类似均可]
2、这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1分)这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大力提倡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1分)。[共2分]
十、略。
参考译文:
长江从西陵峡流出,方开始进入平旷的原野,其江流变得阔大。在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在北边与汉水和沔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盛大。流到赤壁之下,水势浩大,和大海相像。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就着他住宅的西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江流的美景。我的兄长子瞻命名这座亭子为“快哉”。
在亭子里能看到范围,从南到北有百里、从东到西三十里。波涛汹涌起伏,风云变幻。在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鸣。景色变化万端,动人心魄,惊人眼目,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却能在亭中的小桌旁上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可以看个够。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山脉起伏,草木排列成行,烟云消散,太阳升起之时,渔人和樵夫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指点出来;这大概就是把亭子命名为“快哉”的原因吧。到了沙洲的岸边,旧城的废墟,是曹孟德、孙仲谋所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率兵驰骋的疆场,那些遗留下来的传说和痕迹也足以使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飒飒地吹来,,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痛快啊,这阵风!这是我和百姓共享的吗?”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共享它呢?”宋玉的话大概有讽谏的意味。风并没有雄雌的差异,而人有遇时和不遇时的变化。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和百姓之感到忧愁的原因,这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士人生活在世上,假使他心中不感到自在,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呢?假使心中达观坦荡,,不因为外界的影响而伤害天性,那么,到什么地方没有欢乐呢?现在,张君不把贬官当作忧愁,利用办完征收钱谷、管理财务的余暇,让自己在山水之间放情,这其中应该有超过一般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瓮做窗,都没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濯,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情让耳目得到美妙的享受以求得自己的闲适呢!不是这样话,连绵的山峰,幽绝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用清风使之拂摇,用明月照亮,这些都是失意文人感到悲伤憔悴的原因,以至难以忍受的景物,哪里看得出这是能使人快乐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作。 (218.6.91.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人教版高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