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62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2]
重庆市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册六校联考
重庆市重点中学09-10学年度上期六校联考
初2012级语文试题
答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请同学们把题答在答题卷上,只交答题卷。
一、 积累应用(30分,每题3分)
1、 请用钢笔将下列汉字清晰、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2、下列加点的字词拼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 凝成( níng) 眩目( xuàn ) 小憩( qì ) 盘虬卧龙( qióu )
B 呵责( hē) 洗濯(zuó) 厄运( è ) 迸溅( bìng )
C 伫立( zhù) 黄晕( yùn ) 发髻( jì) 禅心( chán )
D啜泣( chuò) 澄清( dèng ) 冉冉( rǎn ) 玷污( zhān )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诀别 头晕目眩 憔悴 可望而不可及
B.倔强 班门弄斧 磅薄 一年之际在于春
C.闲适 心旷神贻 慷慨 玲珑剔透
D.行乞 走投无路 迷漫 多姿多采
4、选出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B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C卖弄:摆弄。
D明察秋毫:极细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秋毫,指鸟类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细微的事物。
5、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三月文明礼貌月,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
B.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这是个病句。
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B.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C.有时候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镇定自若地飞起逃窜。
D.不知什么时候,世间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7、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
B、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E、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
F、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
8、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请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B、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C、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
9、请你写出下列有关名著人物的歇后语
时迁报警——
张飞穿针——
猪八戒进屠宰场 ——
10、仿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
二、古诗文积累(6分) (12句,2句1分,只要见一错字该句不能得分)
1、《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 。
2、只读书不行,只是一味空想而不去读书也不行。关于这种说法,孔子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浏览完整试题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 ,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意境,为后人所称道。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了与友人秉烛夜谈的情景诗句是:
, 。
5、××会议在青神召开,青神人民喜迎各地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其句子是:“ , ?”
三、文言文阅读 (20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文中出现了三个形似字:“恒”“亘”“垣”,它们的读音相同吗?分别注出来。(3分)
(1)恒________(2)亘________(3)垣________
2、下列各句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
A.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B.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C.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D.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3、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7分)
(1)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 )
(2)或凭或立,不一状。( )( )
(3)层层指数( )
(4)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 )
4、填空(4分)2空一分
本文节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这篇文章以_________为顺序,描述了山市从出现到消失过程。先看到________,不久看见____________,然后又看见_________及其中的楼、堂、坊;大风起时,景物变模糊,风定后仅见________上面的人;最后景物渐渐变小以至不见。
5、翻译下列句子(2分)
(1)窗扉皆洞开
(2)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6、“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句中的“耸起”能换成“耸立”吗?为什么?(2分)
四、现代文阅读
寂静除夕夜
(1)每当___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___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2)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3)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这____的打击个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
(4)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
(5)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可挣得5分工。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有个怪癖,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后来由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
(6)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7)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早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永年好运的预兆。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的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8)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
(9)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她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
(10)“苦命的孩子,我们都晓得,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
(11)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看见,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
(12)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13)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准备即将面临的灾难。先是将乡亲们偷偷援助的家什—一转移到母亲够不着的地方,然后让年幼的我上床休息,他们四人则和衣而坐,围着小火炉静静地等候鞭炮声给这个家带来的灾难。
(14)那一夜好长好长,躺在被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只听姥姥轻声吩咐8岁的二姐守前门, 11岁的哥哥守后门,她和姐姐则设法招架母亲,二姐和哥哥的任务是坚决别让母亲跑出屋。
(15)时间一分一秒地慢慢过去,我终于热不住睡着了。
(16)也不知过了多久,公鸡的啼鸣声将我唤醒。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热在一般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
(17)以后的日子好过得多,被判刑15年的父亲只关了一年便得以____。父亲出狱前母亲奇迹般康复了。再后来政府又补发了父亲的工资,并将我们全家迁居城镇,就此我们告别了那一方乡土,告别了那些善良的人们。
(18)20年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乡亲们善良的义举时时感染着我。熟识的人都说我特富同情心,因为我被乡亲们关爱过。我深深懂得,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一如我,一如我们全家。
(19)我再次遥望远方,默默祈祷:
(20)愿你们永远平安。
1.依次加到文中__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清脆 响亮 情不自禁 意想不到 平反昭雪
B.震耳欲聋 不由自主 突如其来 报仇伸冤
C.清脆 响亮 不由自主 意想不到 报仇伸冤
D.震耳欲聋 情不自禁 突如其来 平反昭雪
2.对本文记叙要素和记叙顺序表述有误的是( )。(2分)
A.文章所叙主要事件发生在20年前的那个寂静除夕夜,地点是在我们家当时居住的那个村庄。B.本文叙写的人物是“我”的一家及众乡亲。
展开余下试题
C.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文革给我们一家带来的灾难。D.全文记叙的顺序是倒叙。
3.下面对文意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7)段中姥姥吩咐我们的话,意思是求求乡亲们除夕之夜别放鞭炮,以免触发了母亲的伤痛。
B.(11)段中“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这句话表现乡亲们对我们一家的遭遇深表同情。
C.(13)段写我们一家人“静静地等候鞭炮声给这个家带来的灾难”。这个灾难是指母亲疯病发作,给自己给家庭以毁灭性的摧残。
D.(16)段写“好心的人们……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夜也没放鞭炮”。这一义举表现了乡亲们善良、无私的美德。
4.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① “寂静除夕夜”那件往事对我的影响是 (3分)
② 文章最后两段的祝愿,表达了“我”对乡亲们_ 和___ (2分)
5.造成母亲精神失常的原因是什么?导致母亲对破败之家进行毁灭性摧残的原因又是什么?(4分)
6.作者用较多笔墨记叙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的事情,这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3分)
7.(18)结尾写“我深深懂得了……”我懂得了什么道理?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善良的内心产生的行动,能给受创伤者以慰藉
B在最艰难时得到帮助,最值得珍爱
C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
D善良的义举都是出自对精神病人的关爱
8.读过这篇文章使你想起了什么?谈谈你对文章的体会。(3分)
最后一个顾客
老人将店开在公路边,一开就是15年。公路边车来车往,却很少有行人下来。店里只卖紫绒花,虽然好看,生意并不好。
15年前,老人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学会了做紫绒花。他把剪得整整齐齐的红毛线用麻绳一根根系紧,扎成球,外面再扎上一层细细的紫绒线。这样,一朵紫绒花就做成了。老人的紫绒花卖得贵,5块钱一朵;而别人摊位上卖的是机器做的,2元钱一朵。但有一样,老人做的结实,除非最后因为太旧了扔掉,那中间捆得紧紧的麻绳,是永远都不会断的。
紫绒花,可以做钥匙链,也可以当装饰。不管摆在哪儿,都一样漂亮。
店里的货终于都卖完了,老人打算今天关门。今天是他70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次做紫绒花球。他太老了,手不住地颤抖,做起紫绒花越来越吃力。他没有多少钱,这最后5朵紫绒花,是他送给自己的礼物。
看看表,已经是下午4点钟。他准备关门。正在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推门进来了。
“请问,您这儿卖紫绒花吗?”女孩嫩声嫩气地说。
“从今天起不卖了。”老人缓缓地说。
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老人,指指不远的加油站,说:“我爸爸给汽车加油了,加油站的叔叔告诉我您这儿卖紫绒花。我们是去看爷爷的,爸爸说,爷爷喜欢紫绒花。所以,我想买5朵紫绒花送给爷爷做生日礼物。”
老人看着女孩,心里有些感动。他迟疑着拿出紫绒花,问女孩:“是这样的吗?”
女孩笑起来,说真是太漂亮了。她把花送给爷爷,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小女孩很可爱,一笑两个小酒窝。他决定将紫绒花送给小女孩,满足她的心愿。
“我把所有的钱都给您好吗?”说着,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小瓷罐,将瓷罐底子打开,倒出一堆钢镚儿。数了数,2元3角。
老人笑了,说这些钱,足够买5朵紫绒花。小女孩高兴极了,抱着紫绒花跑远了。
关了店门,老人坐到桌前,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他正要喝,有人敲门。门口,一个中年男人领着小女孩,说:“真是不好意思,我给您送钱来了。”
一瞬间,老人愣住了。中年男人看着老人,也愣住了。半晌,他呆呆地叫了一句:“爸!”
老人的眼泪几乎都要掉下来,等了15年,他终于等回了离家出走的儿子!15年前,儿子16岁,他砸开别人家的小店,偷走了紫绒花。回到家,他狠狠地揍了儿子,叛逆的儿子从此离家出走。儿子走后他才知道,紫绒花是儿子偷来送给自己的。因为,一次醉酒后,他曾对儿子说过,看到紫绒花,他就想起他去世的妈。儿子走了,老人开始学做紫绒花,并把店开在路边,为的是儿子回来时,儿子第一个看到他。
小女孩高兴地咧开嘴,举起紫绒花,大声说:“爷爷,生日快乐!”
“爸爸,生日快乐!”男人说着,已经泪流满面……
1、选文中最后一个“顾客”是谁?(2分)
2、请概括一下选文中“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3、别人卖紫绒花2元一朵,老人却要卖5元一朵,这是为什么?(2分)
4、5朵紫绒花按老人的价格应卖25元,小女孩只给了2元3角,老人为何这么便宜地卖呢?(2分)
5、品味语言:
①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老人。(加点字怎么理解)(2分)
②他迟疑着拿出紫绒花。(删去可以吗?为什么?)(2分)
③“爸爸,生日快乐!”男人说着,已经泪流满面……(为何流泪?)(2分)
6、有人说题目《最后一个顾客》应换成“紫绒花”,你同意吗?为什么?(2分)
五、作文(55分)
请以“因为有了你,所以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其中
“你”可以是人,是物,也可以是事。
初一语文答案
一、积累应用 1、略 2、C 3、D 4、C 5、D 6、C 7、A拟人 B排比或比喻或顶针答其一均对 C引用或比喻 D对偶 E反复 F夸张 8、A作诠释或打比方都可以 B下定义 C作比较 9、时迁报警—— 贼喊捉贼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猪八戒进屠宰场 ——自己贡献自己 10、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现实,一只送给理想 或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历史,一只送给未来。
二、古诗文积累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文言文阅读 1、héng gèn yuán 2、C 3、(1)屋檐 才 (2)有的人 一样 (3)数数 (4)店铺 世间或人世 4、聊斋志异 清 蒲松龄 时间 孤塔 宫殿 高墙 危楼 5、(1)窗户都大开着。(2)连绵不断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6不能换。“耸起”是写动景,“耸立”是写静景,山市的孤塔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用“耸起”准确。
四、现代文阅读 寂静除夕夜
1、D 2、C 3、A 4、(1)让我特富同情心 (2)祝愿 和 怀念
5、答: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听到鞭炮声(后来由她误会成枪声)
6、答:为腊月三十除夕夜乡亲们不放鞭炮做好铺垫,突出乡亲们善良、无私的美德。
7、D 8、答:开放题,人都需要关爱 善良的力量 社会公德 真理永存 中华民族朴素的爱等等,学生只要就其中一二点说出道理来即可。
最后一个顾客
1、 小女孩和她的爸爸。(未回答“她的爸爸”扣1分。)
2、 倔强、任性、叛逆但又孝顺的儿子,且还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3、 纪念老伴儿;等待儿子回来。(意思相近即可,2分)
4、(1)小女孩很可爱;(2)为了满足小女孩儿的希望——送给爷爷的生日礼物——而自己也喜欢紫绒花。(2分)
5、(1)因老人说,“从今天起不卖了”,那么给爷爷的生日礼物也就成了泡影。
(2)不可以。删去不能表现老人对紫绒花珍爱,对老伴儿的深情,对儿子的等待。
(3)为自己倔强、任性、叛逆而哭;为自己离开15年没有孝顺父亲而流泪。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1)不同意。围绕主人公——小女孩和她的爸爸以及选文中心来作答。
(2)同意。围绕贯穿全文的线索来作答。 (61.161.78.203)
上一篇:
重庆市重点中学09-10学年度上期六校联考
下一篇:
云南省牟定县第一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重庆市重点”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