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31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2]
人教版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卷
单元测试
第Ⅰ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倩影(qiàn) 袅娜(nuó) 畸形(qī)
脉脉含情(mò)
B.纤细(qiān) 吞噬(shì) 凋谢(diāo) 未雨绸缪(móu)
C.数落(shǚ) 惬意(qiè) 翱翔(áo)
不屑一顾(xiāo)
D.裙裾(jǖ) 嗔怒(chēn) 蜷缩(quán) 刚愎自用(b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斑驳 气慨 姿态 没精打采
B.弥望 嬉游 和谐 急不暇择
C.弘扬 点缀 涸辙 以逸代劳
D.警戒 分辨 燥动 恍然大悟
3.给下列句子选出正确的一组词语()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
⑵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 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 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A.⑴泻 浮 ⑵漏 静
B.⑴淌 升 ⑵洒 独
C.⑴泻 升 ⑵漏 独
D.⑴照 浮 ⑵洒 静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王主任退休后,画画、跳舞、垂钓的闲情逸致,使他精神矍铄。
C.妈妈批评起我来,总是洋洋洒洒,没完没了。
D.头一天我打电话约他在公园门口见面,第二天却不期而遇地在公园门口见到了他。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面含微笑,憧憬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B.能否增进知识,很重要的一点是广泛而有效地阅读好的文章。
C.增加润滑油,或者将粗糙的平面磨平,都能达到减少阻力的作用。
D.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6.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l)校园的中央是清澈的小池,池旁有一座白色的圣母雕像,池里有个圣母的倒影。
(2)校园的中央是清澈的小池,一座白色的圣母雕像立在池旁,池里有个圣母的倒影。
(3)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我们现在才把它完全展开,露出它最精彩的部分。
(4)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这幅画到现在才完全展开,露出它最精彩的部分。
A.(1)(3) B.(1)(4)
C.(2)(3) D.(2)(4)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7.填在上文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是()
A.田田 阵阵 密密 默默
B.层层 缕缕 紧紧 脉脉
C.田田 缕缕 密密 脉脉
D.层层 阵阵 紧紧 默默
8.这一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A.由上而下 B.由荷到人
C.由远及近 D.由动到静
9.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浏览完整试题B.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D.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10.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文中无一“月”字,却处处写月,荷塘处在月光笼罩下。
B.文中既写了荷叶的姿态,又描写了荷花的色泽和气味。
C.文段在描写月下荷塘时,既写了静态美,又写了动态美。
D.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愉悦之情,直接抒发了对月光照耀下荷塘之美的热爱。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当前,发展新经济,即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我国了解得比较多了,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转向。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呢?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
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11.对“循环经济”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循环经济是融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废弃物为一体的经济。
B.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经济。
C.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一种经济活动。
D.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之外的另一种新经济形式。
12.对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前者以“污染排放”为目的,后者以生产“再生资源”为目的。
B.前者是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后者是物质循环流动的经济。
C.前者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后者带来资源增加、环境改善。
D.前者是一种消费经济,后者是一种生态经济。
13.对文中划线句子句意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废弃物如果放错了地方,就无法变成再利用的资源。
B.废弃物如果妥善利用,就会变成有价值的资源。
C.资源如果放错了地方,就会变成无用的废弃物。
D.废弃物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实际上也是资源。
1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知识化转向和生态化转向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B.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赖循环经济。
C.较之旧经济,新经济注重更多的不是数量而是效益。
D.同是新经济,循环经济将比知识经济更具活力。
第Ⅱ卷
四、(18分)
15.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句子。(8分)
魏武①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注:①魏武:魏武帝曹操,此时封魏王。
⑴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⑵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16.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两句诗想像新奇,意境美妙。你认为诗句中哪两个字最富有表现力?试作具体分析。
17.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4分)
⑴.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⑵.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
⑶.文章本天成, 。
⑷.纸上得来终觉浅, 。
五、(18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晖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盖田田,倍添丽色。不过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
近来,炎天溽暑,始终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的荷池。趁着晚晴时分,全家到了植物园。一路上尽念着姜白石(南宋词人)的句子“古城野水,乔木参天”、“水佩风裳无数”、“冷香飞上诗句”、“高柳垂前,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似乎凉意顿生,溽暑已消。
可是,真正面对满塘翠叶红花,却很想叹气!首先,荷叶太挤,挤得每片叶子都不易伸展,很难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谢,就是未开,加上刚下过一场雨,一点花香也闻不到,自悔寻芳已迟,“冷香嫣然”只是凭想象得之。现放眼一望,池中间居然一大块空白,片叶俱无,真像人头上患了癣癞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据说是水污染的后遗症,真是大煞风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无味,正预备败兴而返——偏偏一岁半的小女儿面对平生初见的“奇景”,正感动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说“花花开啦”“蜻蜓来啦!”两条小腿,绕池飞奔,兴奋得恨不能纵浪池水中,伴花叶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们也只有绕池一周,这才发觉在池边树下,游人如织,观赏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静坐,有人闲聊,有人读书,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骤雨方晴,夕阳灿灿如金,荷风阵阵,拂面生凉,老树浓阴,细草柔碧。再细看池中未开的花苞如木笔,亭亭擎立,嫣红姹紫,荷叶上圆珠的闪烁,晶莹如玉。此情此景,确也可乐。忽觉心中阴霾顿消,也随和着女儿唱起歌来:“夕阳斜,晚风飘,大家齐唱采莲谣……”
原来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一年好景,一岁繁华,本无须远求,只要以不沾不之心,巨细无遗的眼,真正去领略,就是福气。


展开余下试题18.(1)“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
(2)文末的“福气”是指:
19.第二节引姜白石的词句,有什么用意?
20.作者“预备败兴而返”的原因是什么?
2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话来说,就是“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
B.作者对荷池感情的变化可以这样概括:向往荷池——叹气败兴——观赏得乐。
C.作者写如织游人怡然自得衬托了荷塘夕阳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乐。
D.作者用华美的词藻和大致整齐的文句描写荷塘夕照,流露出怡悦之情。
E.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现出对水污染的不满。
六、(12分)
22.以“小巷细弄”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使其成为因果关系句式,不能改变原意。(4分)
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
小巷细弄 。23.下面是一首咏物诗。请仿拟这种写法,另选一物品(如镜子、路、胶水等)。另写出两句,两句字数可以不一样。(4分)
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答: 。
24.下面都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4分)
①家家庆丰收 , 。
②好山好水好年景 , 。
七、作文(60分)
写自己精微的感受,可从两方面着眼:一是生活中的一些“瞬间”,二是内心某种情感的“瞬间”。只有细心感受,才可能捕捉到这些“瞬间”,使之定格为永恒。请在
“ 瞬间”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文字,并以此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单元测试答案
一、1.D2.B3.A4.B5.D 6.B
二、7.C 8.A 9.D 10.D
三、11.C12.B13.B 14.D
四、15.⑴觉得自己相貌丑陋,不足以震慑匈奴国,让崔季珪代替自己,他亲自拿刀站在坐榻边。⑵魏王仪表不同寻常,然而在坐榻旁边那个拿刀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英雄。16.“吹”和“逐”都富有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和煦的春风善解人意,竟吹发了诗人一夜悠悠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梦又随着风的踪迹,飘至魂牵梦绕的故乡。
17.⑴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⑵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⑶妙手偶得之⑷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18.⑴池中大块空白,片叶俱无。⑵以不沾染之心和巨细无遗之眼领略繁花好景就能得乐。19.表达去荷池路上的喜悦之情或对荷池的向往之情。20.荷叶太挤,难有“田田”之感;闻不到荷香;因污染而致池中大块空白,大煞风景。21.AE
六、22.小巷细弄幽深幽深,一条条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可见古镇的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23.镜子――或许与想象的不同/但它却让你看到了真实的自己;路――永远踩在脚下/却引着人们向前走24.①人人喜欢乐②佳节佳气佳年华 (121.14.246.184)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版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