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1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1]
2009年高二第一学期综合试题
2009年高二第一学期综合试题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区、学校、姓名、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蓓蕾(bèi) 毗邻(bǐ) 讥诮(qiào) 应酬(chóu)
B.蛮横(hèng) 强劲(jìng) 症结(zhēng) 连累(1ěi)
c.忏悔(chàn) 谛听(dì) 莠草(xiǜ) 谙熟(ān)
D.撰稿(zhuàn) 玷辱(zhān) 悖逆(bèi) 曲解(qū)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洽谈  厮杀  方枘圆凿   多行不义必自毙
B.讫今  睿智  骨鲠在喉   不敢跃雷池一步
C.商榷  通宵  鞭辟入理   放置四海而皆准
D.膨胀  喋血  和衷共计   初生牛犊不怕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法制社会中,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法律为______,不能随心所欲。
②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 规定得过于繁琐。
③光盘是一种区别于软盘的存贮________,它有点类似我们见到的CDS唱片。
A.准则 不免 媒介 B.准绳 未免 媒介
C . 准绳 不免 媒体 D.准则 未免 媒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此时已是午夜时分,周丽媛穿着高跟鞋,独自走在深巷中,周围悄然无声,只有空谷足音和自己的心跳声,虽说是自己平时最熟悉的路,但她心中还是有几分恐惧。
 B.在这次APEC高官会议上,各成员国代表讨论了共同防治禽流感的方案,并订立了城下之盟,各方决定,进一步加强在政策和技术上的合作。
C.“雅妮”瘦身润肤露用了不到一个月,她就减肥十五斤,其效果真是令人不可理喻。
D.本届亚运会上,中国羽毛球选手林丹虽经奋力拼搏但最终仍未夺冠,确实差强人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由于欧盟和美国一样,把哈马斯定性为恐怖组织,哈马斯的政治立场将直接决定巴勒斯坦能否从这些国家得到援助。
 B.登月计划的实施,除去牢固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之外,更是人类对外太空资源的探索、利用与开发,同时对拉动中国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C.我国的各级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对高校的乱收费理解有加,庇护有加,因此至少目前不可能指望通过教育部门来彻底遏止高校乱收费的局面。
 D.在课改过程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提供讨论、合作、探究的平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博客的“看”与“被看” 何怀宏
①博客(Blog)作为一种网络日志,其写作和传统写作有本质上的不同:写作者随时能看到读者的反应,他也可以回复、链接,可以随时介入争论;但最重要的是,它是处于一种“被看”状态,大多数人上博客网的时间大概还是更多地花在“看”而不是“写”上面。所以,博客们希望引人注目,追求点击率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动机;同时他们也希望“看”到别人,看到别样的人们,别样的生活,尤其是网下不易接触到的名人。


浏览完整试题 ②由于可以在网上看到大量别人的写作,博客们也许就能触发了自己的写作欲望;而大量的“看”也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最后乃至达到连他自己也感到惊奇的一种良好写作状态和水准。一个好的博客作家也许就这样炼成了。写作需要鼓励和刺激,需要有发表和得到评论的机会。博客网络正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
③王朔曾在他的小说中写过一个极想写作的人,他经常进入一种紧张的构思,但不容易整理清楚自己的思绪,自然也没有发表的机会。因为思绪常常是需要通过发表来整理的,有时仅仅是一次发表的机会就可造就一个作家。所以,如果这事搁在今天,那位极想写作者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他可以尝试做一个博客。如果开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还可以用笔名。中国近代以来有两次作者用笔名的高峰,一次是上个世纪之交报刊大兴的时候;一次是这个世纪之交网络大兴的时候。而上次主要还是精英写作,这次则是大众的写作。上次笔名变化还不多,这次各种笔名之丰富和有趣,本身就是一种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
④不仅是“看”,还有“被看”。一种能够被许多人“看”的感觉刺激着写作,千千万万过去普通的写作者终于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过去他们被轻视乃至根本被忽视,现在他们可以在博客上表达心声,寻求同好。虽然点击率不可能都很高,但自由表达的感受更为美好。
⑤所以,至少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博客的意义更多地还是在“看”和“被看”,而不是“写”。这一点在与传统日记的比较中显示得最为清楚。传统日记的写作者主要是写,他看不到别人的日记,自己写的至多有一二亲朋好友的交流切磋。而博客将一种“互看”发展到极致。
⑥人们或者会说“没有写,哪来的看?”的确如此。但对博客来说,“没有看,哪来的写?”而这后一方面对博客来说也许是更重要的。
⑦所以,至少从今天中国的博客网来看,它还更多地像是一个大看场,而不是一个大作坊。
(有删改,2006年4月9日《新京报》)
6关于“博客写作”与“传统写作”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传统写作不同,博客写作者随时能看到读者的反应,也可回复、链接,随时介入争论,这使博客不断地处在一种更新、流动之中。
B、博客使相对私密的写作变成了公开、热闹的行为,使一种主要面对自己的私人写作变成了一种面向公众、且主要是面向陌生人的公开写作。
C、博客使写作不再像过去一样的孤独,写作者可以在网上得到正视乃至重视,所以,作品的高点击率是一个最能让博客写作者感到愉快的指标。
D、除非作品比较成熟、能够发表,否则传统的写作者是很难使自己的文章有面对公众的机会,但博客使这一原本艰难的过程变得没有门槛。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博客们下“笔”时总是会意识到别人的目光,同时也关注、学习别人的作品,所以在众目睽睽下,一个好的博客作家就这样必然地炼成了。
B、博客上,是“看”和“被看”催生了大量的写,刺激了不断的写。因此,博客的“写”是一种由“看”和“被看”提供动力和条件而完成的“写”。
C.不易理清自己思绪的人,其作品往往没有发表的机会,所以极想写作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写博客来实现成为作家的理想,有时仅仅是一次发表的机会就可造就一个作家。
D. 客实际上把日志的关键词从传统的“写”变成了“看”,在博客们看来,只要没有了“看”也就完全没有了“写”的意义。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
A.博客们在希望“被看”的同时,也希望“看”到别人,包括别样的人们、别样的生活,故而可以猜想,名人写的博客会是异常火爆、备受追捧的。
B、中国的博客网更多地像是一个大看场,而不是一个大作坊,这说明虽然现在的网络写作队伍无比浩大,但实际上一般的博客写作者的产量、质量依旧非常低。
C、一个世纪之交出现的使用笔名的高峰中,各种笔名更加丰富、有趣,这直接表明“报刊大兴”主要促进的是精英写作,而对于大众写作的促进作用比不上“网络大兴”。
D、网上大量地“看”,大量地学习别人的作品,就能使博客们的写作水平得到令人惊奇的提高,这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号“私觌官”。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惟两京耳”。宪宗褒美。徒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置南北市,为营以舍军,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靠,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新唐书•循吏列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营以舍军 舍:驻扎
B.募人就功,厚与直 直:通“值”,报酬
C.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 当:应当
D.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被:覆盖,遍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B.卖以取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展开余下试题 c,久燥则戛而焚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 月出于东山之上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韦丹“德被八州”的一组是 (3分)
④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 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⑧丹召丁教为陶 ④贫不能者,畀以财⑤岁中早,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
⑥籍其家,尽得文记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丹力主革除陈规旧法。他认为出使外国所用的资费,应该由朝廷拨付,不应该沿袭陈规卖官筹款。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修改了法令制度。
B.韦丹担任言官以正直闻名。他认为如不以强力威慑,人们就会轻忽法令;刘辟反叛如不加讨伐,朝廷就无法统辖全国。为此他得到了皇帝的赞扬。
C.韦丹执法宽厚仁慈。对于依仗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的主仓吏,他只是责令限期归还。对于违犯法令被判死刑的兵卒,他也没有执行,而是将这个兵卒释放了。
D.韦丹为政功绩显著。他担任地方官以仁化为本,多方造福地方百姓。他被诬告的罪名经查验也尽属不实,这更显现出他的功绩。

第二卷 (非选择题)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4分
(2) 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3分)
(3)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一剪梅 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柘枝》①不用舞婆娑。丑也能②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③。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注:①《柘枝》:一种舞曲。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宫乐有《柘枝》队。
②能;方言,如许、这等之义。③朱娥:美女。
(1) 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4分)

(2)“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两句其实在词中可以找到答案,请就词的内容具体回答这两个问题。(4分)

15.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
(1)国破山河在,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五、(18分)
流浪的河流 吴梦川
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远,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八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汉中时,曾固执地的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先上电大,在一个叫陆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作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和漩涡,没有惊涛骇浪,没有虹桥卧波,也无舟自横,它那么安静,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超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
  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在沙滩上久久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含了一个异乡的孤独与忧伤。
  我不知道它冷水河源头在哪儿,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
  这一结论却让我感到羞愧,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快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就象人要分少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是一种生命形态。
  水的成长方式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游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
  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
  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是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地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河流启发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他们只学会了流浪的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可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不流会用感性的流动的方式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于强大的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导致生命的衰竭.
  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我感谢冷水河,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16、“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中“世俗的枷锁”的含义。(4分)
17、阅读全文,回答(1)(2)两题
(1) 为什么说“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2分)
(2) 河流的精神内核是什么?(2分)
18、作者主张怎样生活才能向“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那样使生命永不寂灭?(4分)
19、结合全文,河流的流浪与人的流浪有什么不同?(6分)
六、(12分)
20.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写两个句子。(4分)
例句: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
(1) 。
(2) 。
21.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今天(18日),全长99.2公里的佛山市“一环”快速干线正式剪彩通车。这一干线经过佛山11个镇街,围绕519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省内最大的环城公路。今晚,省运会也将在新落成的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举行;而岭南明珠体育馆、岭南大道、平胜大桥等佛山地标式重要市政建筑也已陆续落成。这批代表佛山形象、佛山水平、佛山能力、佛山精神的城市基础设施竣工,标志着佛山现代化大城市的框架和雏形横空出世。

2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最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 , , 有一位作家写到,她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们 , ,不要误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①心里惦记着的是及时赶回家去
②在这样一种与大自然完全隔绝的生活模式中成长
③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
④因而也很难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真正兴趣
⑤压根儿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
A.②①④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①⑤③②④ D.③④②①⑤


展开余下试题六、(60分)
23、作文
有一位老师送了一件花围裙给她的穷学生,她的母亲看到女儿拿回来一件漂亮而干净的花围裙时,立刻觉得孩子也该拥有一件漂亮的上装,于是从箱底翻出一件过去自己穿过的衣服,并为孩子修改裁剪。而当孩子梳洗穿扮起来之后,家长简直不敢相信,原来自己的女儿竟是如此美丽。接着孩子的父母觉得家里实在太赃乱而不能配合那么美丽纯洁的少女,于是全家大扫除,甚至清扫弄巷,由此更影响了邻居,使整个原本脏乱的社区都为之改观。
一条普通的花围裙,不仅仅使一个丑小鸭一下子变成美天鹅,而且改变了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区,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潜在的能量是多么巨大啊!
请以“潜能”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1、[答案] B(A樵qiáo,愀qiǎo,诮qiào。B翘qiáo;B惬qiè,契qì,颀qì,杞qǐ。C肘 zhǒu,轴zhóu,凑còu,帚zhǒu。D擂lèi,累léi,羸léi,馁něi)
2、[答案]A(B项中,“讫”应为“迄”,“跃”应为“越”;C项中,“理”应为“里”,“置”应为“之”;D项中,“计”应为“济”)
3、[答案]A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和事物。此处望文生义。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和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句中没有胁迫的意思,不合语境。(“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此处宜改为“不可思议”。“差强人意”:勉强让人满意;此处宜改为“不尽如人意”。
4.B(“准绳”与“准则”都指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而“准绳”多作喻体,常用来比作“法律、法规”。“未免”的意思是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不免”的意思是免不了。根据语境,应填“未免”。“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告、广播等;“媒介”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5、[答案] A (B不合逻辑,应将“开发”和“利用”换位。 C搭配不当,“遏止”和“局面”不搭配。可改为“遏止高校乱收费的行为”或“改变高校乱收费的局面”。D成分残缺,应在“以学生”前加上“树立”)
二.(9分)
6.[答案]C。(尽管第①段谈到“追求点击率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但第④段对于“不再像过去一样的孤独”的理解更为到位,尤其“但自由表达的感受更为美好”)
7.[答案]B(A:第②段“一个好的博客作家也许就这样炼成了”。C:作品是否能面对公众,与“成为作家”没有必然联系。D:第⑥段“而这后一方面对博客来说也许是更重要的”。)
8.[答案]A(B:第⑦段指出博客写作的目的、动力主要是为了满足“互看”,并不涉及作品的产量质量问题。C项:“直接表明”有误。D项:据第②段可知表述中“写作水平提高的原因”并不全面。)
文言文
9.C(当:判罪)
10.B(B都是连词,前者表目的,用来;后者表修饰;A都是表承接的连词,于是,就;C
都是连词,于是,就;D介词,从)
11.D(①是说韦丹力主革除陈规旧法;⑥是叙述韦丹查获证据)
12、c(“依仗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的”“责令限期归还’’的都是“权吏”而不是“主仓吏,,)
13. (1)出使外国,对于资费上的不足,应该向朝廷请求,怎么能够卖官筹款?
【使,出使;1分。安,怎么:1分。句意1分。】 (2)对于因贫穷而卖身为奴的百姓,将他们赎出并让他们回家,严令官吏,不允许把他们抢掠来作为奴隶。
【鬻,卖;1分。归,使……归,或让……回家;1分。句意1分。】
(3)这些官吏都叩头谢罪,到了期限没有一个敢违约的。
【谢,谢罪;1分。期,期限;1分。句意1分。】
14诗歌鉴赏
(1)这首词突出地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词的上片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久,军民列守抗敌,伤亡惨重,给养难继(1分),下片写统治者在国难当头,仍鱼肉百姓,醉生梦死,与将士们浴血沙场形成鲜明对比(1分),表现了词人关心百姓、体恤民生的情怀(1分)
或这首词突出地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上片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处,人民的和平生活被破坏(1分),下片写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的死活,不考虑国家的安危,仍过着歌舞升平的腐败生活,两者形成鲜明对比(1分),表现了词人关心国事的爱国情怀和大胆揭露奸佞权贵的大无畏精神(1分)。(如果说该词突出地运用了借代手法,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2)军事:襄樊被围长达四年,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却得不到援助,亡国之危险就在眼前。民事:长期的战事破坏了人民的和平生活,不见“渔歌”,不见“樵歌”弹尽粮绝,而这一切,都源于统治者丑态多多,罪恶多多,是他们将国事民事糟蹋得不像样子了。(军事、民事3分,根源1分)
15.(1)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共6分。每句全对1分,不全对该句计O分。】
[译文]
韦丹字文明,京兆府万年县人。新罗国的国君去世,皇帝诏令任命他为侍封郎中前往吊唁。按照过去的典章制度,使臣出使外国,朝廷赐给他十个州县的官职,让他将这些官职卖出以得到出使的费用,这称作“私觌官”韦丹说:“出使外国,对于资费上的不足,应该向朝廷请求,怎么能够卖官得钱?”他列出所应开支的费用上奏,皇帝命令有关主管部门拨付给他,其后就把这种做法写在法令制度中。还未出行,新罗国继位的国君又去世了,韦丹还朝作了容州刺史。他教导百姓耕种纺织,禁止懒惰游乐,兴办学校,对于因贫穷而卖身为奴的百姓,将他们赎出并让他们回家,严令官吏,不允许把他们抢掠来作为奴隶。开始兴建州械,城墙长三十里,屯田二十四处,教百姓种植茶树、麦子,仁政教化得以广泛实行,朝廷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韦丹还朝任职,韦丹以正直闻名。刘辟反叛,议政的官员们主张放过他不加讨伐,韦丹上奏,认为“在孝文帝时代,法令废弃,人们轻忽法令,应当用威慑手段来救此危局,现在不讨伐刘辟,那么朝廷能够管辖的地区就只剩下京地长安和东部洛阳这两京了。”这得到了宪宗皇帝的赞扬,因而调任江南西道观察使。当初,百姓不懂得建造瓦屋,都是用草盖屋顶,用竹子做屋椽,如遇长期干燥则易突然烧毁。韦丹召来工匠教他们烧制砖瓦,把这些建筑用的材料聚放在场上,根据制造它们的费用定出价格,不要赢利。有能力建造瓦屋的百姓,从官府领取木材砖瓦,可以免除一半的赋税,以后慢慢地归还欠款。因贫穷无力建瓦屋的百姓,则给予他们钱财。韦丹亲自前去勉励和监督。韦丹又建立了南北两个市场,建造军营来驻扎军队。年中大旱,韦丹广泛征召百姓做工,给予优厚的工钱,给他们食物。有一个官吏主管粮仓十年,韦丹审察库存的粮食,少了三千斛,韦丹说:“难道这个官吏能够自己耗费如此之多的粮食吗?”查抄登记他的家产,得到了全部的账目。都是当权的官吏强取的。韦丹就召集这些官吏说:“你们仗着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这是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09年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