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941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1]
四川省三台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四川省三台中学2009-2010学年度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攒射(cuán) 考妣(bǐ) 坍缩(dān) 数见不鲜(shù)
B.饮马(yìn) 勾当(gòu) 告罄(qìng) 长歌当哭(dàng)
C.拾掇(zhuǐ) 城隅(yú) 癖好(pǐ) 前合后偃 (yǎn)
D.玉簟(diàn) 罗衾(jīn) 哽咽(yè) 否极泰来(p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垣墙 重章迭句 回溯 羽扇伦巾
B.抱负 莫钟一是 萧索 豆蔻词工
C.编纂 寥寥无几 刮噪 陨身不恤
D.作崇 额首称庆 歆羡 意兴斓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刘明信誓旦旦地讲了许多奇闻轶事,周围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B.海明威是中学生喜欢的作家,但因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对他敬而远之。
C.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是没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D.《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B、到武汉古琴台的人,未到之时,首先会想到钟子期和俞伯牙。到了之后,首先会谈到钟子期和俞伯牙。
C、“说的太有道理了!”爸爸插话道,“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做这件事情就是要趁热打铁。”
D、辛弃疾的词常多用典故。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这种住不求豪华的房屋,行不求舒适的汽车,食不求美味,衣不求阔绰的始终如一的艰苦朴素的作风,充分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共产主义者的高贵品质。
B.杨广曾灭陈,以后也跟陈后主一样为唐所灭,成了亡国之君。
C.适当的停顿,虽然是换气的需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准确表达语意的需要,也是自然转换情绪的需要。
D.谁是为农民设计飞机的人?不久前,记者访问了北京航空学院五系轻型飞机研究设计室主任胡继忠,请他谈谈是怎样为农民设计飞机的。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鼐,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唐宋派”的集大成者。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选自其中。
B.《楚辞》,西汉刘向辑,收集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种:婉约词以写闺情、离愁为主,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词扩大了词的题材,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D.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在北京西南钟灵毓秀的青山之中,坐落着一处千年古刹云居寺,这里收藏着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被誉为“北京的敦煌”。这批石经共有经版14278块,含佛经1122部,3572卷,总字数3500万左右。浩瀚的石刻佛经是北京文化史上的奇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浏览完整试题
石刻佛经事业的发展进程,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毁灭与保护之争。隋大业(605—618)年间,智泉寺(云居寺前身)僧静琬继承其师——南岳天台宗高僧慧思大师——的遗愿,开创了云居寺石经刊刻事业。此后千余年间,云居寺几经劫难,但佛经续刻不辍。1949年以后,中国佛教协会等部门对云居寺采取了保护措施。自1956年始,对云居寺石经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整理。近年由于大气污染等原因,出土的石经严重风化,经有关部门和专家研究决定,又将出土石经中的《契丹大藏经》于1999年9月9日,放归地下珍藏。石经的回藏,把前人留下的这笔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留给了子孙后代。云居寺从建寺刻碑、历代续刻,到后来发掘、整理直至部分回藏,是历代有识之士共同完成的一项有利于佛教文化传承的工程,在石经刻写、收藏的同时,书写了北京、乃至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对云居寺碑刻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整理和研究石经的字形。云居寺石经所保留的佛教经本的准确性为其他经书所不可比拟,其中唐刻部分保留了《钦定开元大藏经》这部唐代宫廷大藏经的原貌。另由山西应县木塔中发现的《契丹藏》证实,石经中的辽代刻经是《契丹藏》的复刻本。石经中还保存了60余种各种大藏经没有收入的经典,石经的经文后约6000则施刻人题记,间接地反映出自隋至明千余年的社会生活,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经济组织、职官名称等资料,可以验证、补充史书的记载。云居寺石经的刻写综贯千余年,许多写经高手为之书丹。石经字迹大部分方正圆腴,写刻双绝。其中蕴含的历代书法影响也正是汉字字体研究的对象。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享的无价的精神财富,拯救、保护文化遗产需要高瞻远瞩的目光和甘于寂寞的献身精神。当年佛教僧徒在云居寺刻经的劳动,是寂寞而廉价的,没有任何经济回报,但他们却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完成了存亡续绝的事业。今天,我们更应以超越前人的文化忧患意识与自觉的使命感,通过艰苦的实际工作,保护人类绵延不尽的精神财富。
7.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保护云居寺石经措施的一项是 )
A.隋大业年间,静琬始刻石经,此后千余年佛经续刻不辍。
B.1949年以后,中国佛教协会等部门对云居寺采取了保护措施。
C.1956年始,对云居寺石经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整理。
D.1999年将出土石经中的《契丹大藏经》回藏地下。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居寺石经的刻写、发掘、整理和回藏是佛教文化传承中的一项大工程。
B.云居寺石经含佛经1122部,3572卷,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
C.回藏严重风化的《契丹大藏经》的原因是保护这笔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
D.云居寺石经的刻写、发掘、整理和部分回藏的历程就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部历史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刻经期间云居寺几经劫难,可知云居寺石经曾多次遭毁,多次重刻。
B.石经保留的佛教经本的准确性极高,可以纠正传世手写经书的讹误。
C.从蕴含历代书法影响的石经中,可以看出千余年间书法变迁的历史。
D.蕴藏在石经中的锲而不舍、默默奉献的精神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孔北海志大而论高,功烈不见于世,然英伟豪杰之气,自为一时所宗。其论盛孝章、郗鸿豫书,慨然有烈丈夫之风。诸葛孔明不以文章自名,而开物成务之姿,综练名实之意,自见于言语。至《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以来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也。常恨二人之文,不见其全。今吾乐全先生张公安道,其庶几乎!
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於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为布衣,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虽对人主,必同而后言。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世远道散,虽志士仁人,或贬以求用。公独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公尽性知命,体乎自然,而行乎不得已,非蕲以文字名世者也。然自庆历以来讫元丰四十余年,所与人主论天下事,见于章疏者多矣,或用或不用,而皆本于礼义,合于人情,是非有考於前,而成败有验于后。及其他诗文,皆清远雄丽,读者可以想见其为人。信乎其有似于孔北海、诸葛孔明也。
轼年二十,以诸生见公成都,公一见,待以国士。今三十余年,所以开发成就之者至矣,而轼终无所效尺寸于公者,独求其文集,手校而家藏之,且论其大略,以待后世之君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为一时所宗 宗:效仿
B、常恨二人之文 恨:遗憾
C、是非有考於前 考:依据
D、手校而家藏之 校:校对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孔北海志大而论高 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B、慨然有烈丈夫之风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C、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D、非蕲以文字名世者也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头作者用了烘托的手法,用孔融、诸葛亮的文品来反衬张公的文品。
B、在第二段中以抨击当时士人“不以天下之重自任”引出对张公人品的赞扬,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C、在这篇序言中,作者把重点笔墨放在对张公人品的评述上,突出了他的刚正操守。
D、从“读者可以想见其为人”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公的人品和文品是一致的,这是苏轼孜孜以求的境界。
第II卷(共76分)
四、(19分)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3分)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分)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曲江对酒
展开余下试题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此诗是杜甫乾元元年在长安任拾拾遗时所作,他对肃宗既怀有幻想,又感到失望.
(1)“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结合注释,你认为哪句好?试从虚实和意境两方面加以分析(4分)
(2)根据后两联,简要谈谈你对“未拂衣”的理解。(2分)
15.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2)狗吠深巷中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3)此时相望不相闻,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两情若是久长时, 。 (秦观《鹊桥仙》)
(5) ,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扛椽树
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万年来,是在等谁呢?谁能描绘出他的满身奇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此句绝妙,引得后辈子孙竞相模仿。但却与这柳无干。依依者在水一方,若窈窕淑女,不在陕北。陕北是满眼的干圪塔。依依者不是这柳。
王维走马沙原,沙原边,峙立着一滩滩的杨柳树,因而他一定看见它了。王维诗兴大发,脑海中咕咕地冒出两个字:直,圆。柳啊柳啊,你这下总算等来了。凭着这两种飞动的线条,天底下的什么物象不可描绘出来?但可惜,王维只描绘了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这能怨王维吗?王维只在陕北呆了极为短暂的日子,他的诗思怎么会不首先激荡于阔大的风光?怎么能要求诗人把所到之处的一切都付诸笔墨呢?
一次一次地被冷落,我心想他一定是一幅失望的颓唐的样子了。殊料,它心静如水,仿佛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翻开大地的档案,更知它千万年来,一直静静地观望,不曾激动过一次。
然而,当我的身影出现在柳的眼帘中的时候,柳不平静了,柳借漠风狂舞,首如飞蓬。而我,也犹如又见故人,顿生亲切之感,真想喊着叫着猛扑过去。我感到了心和心的相撞,但我茳然不知何以如此。突然间,一个声音响在耳畔,枝头上的鸟雀叽叽喳喳:“等的是你!”“等的是你!”“谁在等我?谁?”不待我开口,它们已四散飞去。而就在这时,阳光下,柳的影子已拥抱着我,如亲人温热的襟怀。我诚惶诚恐:“我有什么能耐?为什么等我?”柳仍无言,柳让山上的放羊娃传达它的心声,歌曰:“陕北生来陕北长,因为你魂牵这地方。南瓜蔓子白菜根,不等你的才华单等你的心。”
描绘它,没借鉴可寻。关于柳的任何文字,都与它挂不上边。所以,什么蛾眉呀发丝呀的种种女儿气,应该首先在天地间扫荡净尽。不能有西施的影子,不能有林黛玉的影子,不能有刘三姐的影子,甚至京华柳的那种绿,江南柳的那种绿,灞桥中原柳的那种绿,在这里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黑,黑还要浓黑。于是我把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的墨汁,满腔满腔地往出泼。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或者,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泼成蒙恬,泼成赫连勃勃,泼成李自成,泼成刘志丹和谢子长。也可以泼成这儿的无数死了的或者活着的普通刚强的汉子。我还想把它泼成鲁迅。鲁迅虽是南方人,但他的骨头却像这柳。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般的雄姿。这就是这柳。
倘问:这柳没有枝条吗?有。但它的枝条不是垂下来的,而是横在天空中的,像爆炸射出的众多而凌厉的轨迹,像英雄举起的密密麻麻的刀枪。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压不弯它;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
说到椽,这柳的枝条,确实是做椽用的。人们砍了它用来盖房子。一棵树可以砍六七十根。但砍了它,用不了几年工夫,一层新的椽子又蓬蓬勃勃地生成了。生了砍,砍了生,往复无穷。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它常常悲壮得像断肢折臂的战士。但即使年迈了,衰老了,它的躯体变得干瘪而空洞,甚而至于剥落成扭曲的片状,仍不忘要耗尽最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这就是陕北的柳。
有人把它叫做塞上柳,有人把它叫做蓬头柳,有人把它叫做扛椽树。我特别喜欢最末这个名字。让我在浓浓的墨汁中饱和上深厚的情感,像豪雨一样,痛快地泼下它吧——扛椽树!泼下它的时候,应该再次泼下它的奇崛形象。这还不够,还应该泼出它黑色躯体中的代代相袭的遗传基因,以及由于这基因才一辈辈地、一年年地、永不歇息地扛着椽,扛着椽站起啊站起,献给父老兄弟姐妹修筑广厦千万间的精魂。还应该泼出它的声音。那是负重的声音,那是拼争的声音。那是乐此不疲、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从来不说一个“不”字的声音。那是粗重的从胸膛发出来的喘气的声音。那声音如一股一股的西北风,风撼北国旷野,壮我中华万世之威!
16、文章第二段写南方柳用以衬托陕北柳的特色。南方柳的特点可用一上联概括:江南垂杨柳温柔小女子。请用一下联概括“扛椽树”的特色。(2分)
17、文章第三段写王维到过陕北但没有咏柳,联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
⑴、王维没有咏柳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只在陕北呆了极为短暂的日子”,诗思“首先激荡于阔大风光”吗?如果还有其它原因,请具体指出。(1分)
⑵、这段文字在行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具体说明。(2分)
18、文章描写的对象是陕北的柳树,为什么又要写到蒙恬、赫连勃勃、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以及南方的鲁迅?(3分)
19、文中最后一段说:“我特别喜欢最末(扛椽树)这个名字”作者在文中赋予“扛”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六、(5分)
20.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只填序号)(3分)
①他读杰作的时候,应当毫无杂念,应该只是走进书去,笑时就笑,哭时就哭——他应该“入迷”!
②这话是不错的,但假使一面读杰作,一面心里想:“我读完了这些,我就是文学家了。”
③他把杰作咀嚼消化,成为他自己的力量了。
④现在常听得人说:“多读读杰作,学取技巧。”
⑤那他还是白读。
⑥所谓技巧的学得这一步,是在他几次“入迷”心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21.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要求句式不变,引用与前文不同的古诗文。(2分)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颗粟,秋收万粒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是 ,幸福是 。
七、(40分)22.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秋 实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的?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请以“秋实的沉思”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四川省三台中学2009-2010学年度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答卷
题号 四 五 六 七 卷Ⅱ总分 总分人 总 分
复查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四、(19分)
13.(8分)(1)
(2)
(3)
展开余下试题
14.(6分)(1)
(2)
15.(5分)
(1)
(2)
(3)
(4)
(5)
得分 评卷人 五、(12分)
16.(2分)
17.(3分)
(1)(1分)
(2)(2分)
18.(3分)
19.(4分)
得分 评卷人 六、(5分)
20.(3分)
21.(2分)
得分 评卷人 七、(40分)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 B.(A、坍缩(tān) 数见不鲜(shuò)C、拾掇(duō)D、罗衾(qīn))
2. B.(B、莫衷一是A、重章叠句 羽扇纶巾 C、聒噪 殒身不恤 D、作祟 额手称庆 意兴阑珊)
3. D(A誓言说得真诚可信。与语境不合 B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C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义 D 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4. C(A顿号错,改逗号 B中间句号改分号 D 句末句号放到括号后)
5. A.(A.见读本282页例(11) B.见读本282页例(13)C.见读本283页例(18)D.见读本291页例(13)。)
6.A .姚鼐“桐城派”(A见课本117页,B见课本8页,C见课本25页,D见课本86页。)
二、(6分,每小题2分)
7.A(刻经不是保护佛经。)
8.D(A应是“部分回藏”,B应是“现存的”,C误把“目的”当“原因”。)
9.A(“云居寺几经劫难”不等于石经也如此,“重刻”文中说是“续刻”。)
三、(6分,每小题2分)
10、(2分)D(校:抄写)
11、(2分)B(结构助词,的。A、表并列/表修饰;C、表转折,却/表顺承,就;D、凭借/相当于“而”,表修饰。)
12、(2分)A(不是反衬,是类比或烘托。)
第Ⅱ卷(共76分)
四、(19分)
13. (8分)
(1)读书人不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已经很久了。(3分,落实以、重、自任三词)
(2)等到达山顶后,看到青翠的山峰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南面的天空。(2分)
(3)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3分,落实谬或传、名或者、胜道三词)
14.(6分)
(1) “桃花细逐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好。“桃花细逐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偏于写实,意境清寂,正好表现久坐无聊的心情; “桃花欲共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偏于写虚(想象),意境活泼,与此时心情不合。(划线处一处1分,意思对即可。见课本158页。)
(2)未拂衣,未辞官。颈联一方面说自己纵饮而人弃,另一方面说自己懒朝而违世,尾联说吏情,说自己对徙伤未拂衣,都表现自己对作官的厌倦。(说对意思1分,略作解释1分)(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南朝宋谢灵运《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王维《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
15.(5分)①惟草木之零落兮 ②鸡鸣桑树颠 ③愿逐月华流照君 ④又岂在朝朝暮暮 ⑤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
上一篇:
初中现代文阅读新视点
下一篇:
人教版论语选读练习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四川省三台”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