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1707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07]
中考诗歌赏析与练习
初中诗歌赏析与练习
第一册第五单元
1、★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东晋田园诗人)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颔联写诗人种豆早出晚归的艰辛,虽苦累却满不在乎。描写了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美景中写出美好心情。尾联表现了诗人要脱离污浊官场归耕田园的心愿,点明主旨。 风格(朴实清新而蕴籍)诗意:通过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诗人对田园归隐生活的热爱.
练习: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愿”:
本诗给你哪些启发;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要迷失自我,永远不要为了名利出卖自己的灵魂、人格和尊严.在污浊中永远高擎自己的精神活着的人永远令人敬仰.
文中写田园劳作之美的语句是:
2、过故人庄•孟浩然 (唐代田园诗人.诗风:悠然闲适)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诗是田园诗。其妙在:记叙的虽是平凡的人、事、景物,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平淡的、恬静的美。特别是颔联,描写了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昂。主旨:抒发对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名句:①写美丽的山村风光的名句:
②田园生活的名句:
③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④在环境日益北破坏的今天,人们更加珍爱美丽的自然风光,你知道的写自然风光的名句有:
⑤孟浩然的名句还有:
⑥怎样评价孟的田园情趣(试比较同时代白居易的<观刈麦>
连接中考:盐城市2005年中考试题
①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1分)
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2分)
答案:①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或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如两题都做,以答得较好的一题给分。) ②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能指出抓住特点写景(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如对偶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如“合”“斜”)等,给1分;说出其妙处或表达效果的给1分,共2分。 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妙处: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
练习:①、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 )
浏览完整试题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风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选C )
②、诗中写了哪些画面( )( ) ( ) ( )( )
③、诗人的行踪:( )——( )——( )
④、写出早春特点的词语:
⑤、绿杨茵里的白沙堤到底怎样可爱,诗人并没有明写,你认为这种写法如何?
⑥、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 ),你知道的写此湖的名句还有哪些,请写出两句。
连接中考:2005资阳市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答案:(1)C (2)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该题4分,(1)题2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4、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赏析: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把静态的无情感的景物写活了写得富有感情了。门前的景物只是一条河流(水),一片农田,两座青山罢了,但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情有独钟。弯弯的河流环绕葱绿的农田,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两座青山居然直接推门而入,向主人奉献上自己的的一片青翠。
练习:①、从一二句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热爱大自然,志趣高雅、勤快简朴的人)
②、赏析诗的后两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化静为动的写法,赋予山水以人的灵性,即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又表现出了主人高雅的志趣)
连接中考:2005邵阳市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庭前优美的自然风景 热爱田园生活、热爱自然
5、游山西村 (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诗风:写生活,清新自然;写现实,雄浑豪放悲愤激昂;写情感,真挚凄苦。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首联: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农民、美丽的风景。颔联:意境优美而含蓄。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尾联:中“若许”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
诗旨:描写了恬静纯朴的农村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内容:农民的热情好客——美丽的田园风光——社日前的热闹——心中的依恋
《示儿》毕生志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理想:
你知道的写古代农村风俗的诗句:
列举四个诗文中表现理想的句子:
宋诗常以哲理入诗,请举出三例,说出其中蕴藏的哲理。
第一册第六单元
6、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该诗亦如此。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诗意:通过对大海的描写,抒发作者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博大的胸襟.
练习:实写大海景象的句子:
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
连接中考:2004中考
10.这首诗选自 ,是组诗 中的一章。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4分)
11.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是一个“ ”字,诗中描写的实景是 ,虚景是 。(5分)
1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3分)
1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 特点。(3分)
1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6分)
答案:10.《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 11.观;树木丛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1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3.以抒情为主 14.“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搏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7、★次北固山下•王湾 ( 唐代诗人.洛阳人)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展开余下试题
诗意:写景诗,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博大胸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景虽美,但有不尽愉悦之处,进而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写思乡之切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类文:列举三个写思乡之情的诗句:
练习:①、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②、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③、此诗的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④、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深韵,为后人所称道。
⑤、任选一联赏析。
⑥、你知道的河南的古代的名人有哪些,请列举出他们的诗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们的事迹:
连接中考; 2005昆明市品读《次北固山下》一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昆明市答案:D
2005青海省西宁市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3分)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是: 为什么:
答案: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的句子,得1分;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2分。
8、★望 岳•杜甫 (唐 诗圣 现实主义诗人,河南巩县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比较“夫”字的含义“岱宗夫如何”(无义)“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颔联: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尾联:诗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诗意:此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青年时代蓬勃的朝气,蕴藏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名句:写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
写出下列诗歌中的名句:
《春望》 《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表现古代仁人志士理想抱负的句子:
苏轼: 曹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韩愈:
练习:①、诗中的“阴阳”分别指什么( )( )“岱宗”指( )
②、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B、“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A)
③、《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连接中考:2005四川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⒈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答:
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言无二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分)
答:
答案:⒈(2分)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计2分;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⒉(2分)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相近计2分,不够准确 酌情扣分)
2004中考
15.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杜甫早年的作品。(3分)
1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7分)⑴岱宗: ⑵造化: ⑶未了: ⑷阴阳: ⑸决眦: ⑹会当:
17.这里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工美化,从哪个诗句中可以表现出来?(6分)
18. 一句写出了泰山之高; 写出了诗人望岳心情的激动; 写出诗人面对岱宗引发的畅想和宏愿。(3分)
19.解释下列句子中“绝顶”的不同含义。(6分)⑴会当凌绝顶。( )⑵晓云绝顶聪明。( )⑶吴老师博学多才,可是才30多岁,头顶上的头发就掉光了,同事们开玩笑说他真是聪明“绝顶”。( )
20.你有自己追求的人生绝顶吗?试言之。(6分)
答案:15.现实 16.⑴即泰山⑵天地,大自然;集中,聚集⑶未尽,没完⑷山北山南⑸裂开眼眶⑹定要;登 17.是自然造化,从“造化钟神秀”中可以看出。 18.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最高峰;极端,非常;指头上没有头发 20.略
9、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特点: ).〖前期的作品表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后期作品多抒发家破国亡之悲】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词写自己优裕的生活和高雅的情趣,情调开朗欢快。内容写的是早年的幸福生活,但从“常记”一词来看,可能是作者的晚年回忆之作。从词人晚年的遭遇看,似乎是通过回忆昔日幸福欢乐的生活,反衬晚年孤寂、凄苦的境遇。
想像意境(试着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色彩?叙述李清照的所见所闻所感.)注意易出错的字:"藕"、鸥鹭、溪亭.
比较阅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展开余下试题
比较<醉花阴>与<密州出猎>
连接中考:2005四川攀枝花市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赏析填空(3分,每空1分)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诲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 和 。
(2)作者采用 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答案:(1)叶的茂盛 花的凋零 (2)委婉含蓄
10、西江月•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豪放派、南宋爱国词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赏析:词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夏夜图。首联:采用了互文修辞,指明亮的月光,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颔联: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也表现了对农村的热爱。尾联:正常语序为:“路转溪头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
名句:最能抒发丰收在望喜悦心情的诗句:稻花……听取……
表明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七八个……,两三点……。
表明行路急速,路边避雨的诗句:旧时茅店……。
默写四季美景的诗句各一.
辛弃疾的诗文中名句知道的还有:
练习:①、词中以“ ”来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
②、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人民安居乐业)和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触动了作者。
第二册第五单元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古代送别诗,情调大都低沉、忧伤。该诗却一反悲伤的风格,充满昂扬豪迈的精神。特别是颈联,写知心朋友同在四海之内,即使相隔天涯也如同近邻,隐含着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形象精炼,意气风发,成为千古名句。
古诗中写送别的名句写出四句并说说异同:
连接中考:2004中考
9、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作者______, ____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__ _ _。(4分)
10、“与君离别意”,中的“君”指__________。(1分)
11、“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意思是________。(2分)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13、点出杜少府出发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将宦游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2分)
答案:9、《送杜少辅之任蜀州》 王勃 唐 初唐四杰 10、杜少府 11、无须,不要 12、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咫尺、 1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2、★黄鹤楼•崔颢 (唐代诗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内容和主题:由古代传说引出一番岁月沧桑、世事多变的感慨,又由眼前的景物触发了怀念故乡的愁情。怀古气势磅礴,写景美丽如画,抒情婉转深沉。
连接中考:2005湖北省咸宁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答:
答案:“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只要意思相符即可)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唐代诗人)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有个成语叫“破釜沉舟”形容做事下定决心干到底宁死不退的意思。这里的“沉舟”和诗中的“沉舟”不同,“破釜沉舟”中指“凿沉船只”,诗中指“沉没的船”
练习:①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 低沉悲愤 ),后四句( 高昂乐观 ),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依旧争春。 含义: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
③ 台湾回归的脚步不以台独份子的破坏而停止,这正如本诗中的所写的: ( ) ④、词中的乐天指的是( )
⑤、学过刘禹锡的哪些文章?里面的名句是?
连接中考:2005哈尔滨市 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 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也给友人以鼓舞。答案:C
连接中考:2005河南省(实验区)读下面的诗,完成24—25题。
2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案:24.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25.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14、★泊秦淮•杜牧(晚唐诗人)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诗的目的:从表面看,是指责秦淮河边酒楼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因为她们居然在高唱那首不祥的《后庭花》;其实是指责那些端着酒杯眯着醉眼津津有味地欣赏歌曲的人,即达官贵人之流,亦即他们的所代表的统治阶层“不知亡国恨”。“烟笼寒水月笼沙”用了互文修辞。(相似的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指: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河水和沙滩。《泊秦淮》借陈后主亡国的故事来讽刺那些在晚唐风雨飘摇的时代,还醉生梦死,苟
上一篇: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下一篇:
江塘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2009年11月16日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中考诗歌赏”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