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0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0]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
6、琵琶行(并序)
7、近体诗六首
8、词七首
知识体系构建
本单元是唐诗宋词单元。学习唐诗宋词,重在反复吟咏和背诵,通过联想和想像,探求意象、意境,学习一些格律知识,感受其声韵美,品尝诗词的情味。
【单元知识图谱】
课文内容 作者、出处 时代 体裁 相关内容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李太白全集》 唐 朝 古体诗 蔑视权贵、不同流俗的反抗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的浪漫主义情怀
《琵琶行(并序)》 白 居 易
《白氏长庆集》 唐 朝 古体诗 歌女悲凉的身世,诗人失意谪居的落寞
《山居秋暝》 王维《王右丞集》 唐 朝 绝句 诗中有画
《登高》
《蜀相》 杜甫 《杜少陵集评注》 唐 朝 律诗 长年漂泊、老病孤愁
借古人抒发情怀
《石头城》 刘禹锡
《唐诗别裁》 唐 朝 绝句 由故国今日的没落荒凉,感慨昔日繁华
《锦瑟》 李商隐
《唐诗三百首》 唐 朝 律诗 思想感情复杂,主导感情:哀伤悲凄
《书愤》 陆游
《剑南诗稿》 宋 朝 律诗 追怀往事,重新立誓报国
《虞美人》 李煜
《南唐二主词》 南 唐 词 亡国之恨,思念故国之情,
《雨霖铃》 柳永 《全宋词》 宋 朝 词 婉约派的代表者 离别之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东坡乐府》 宋 朝 词 豪放派的创始者 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思索以及略带感伤
《鹊桥仙》 秦观《词综》 宋 朝 词 揭示爱情的真谛
《声声慢》 李清照
《漱玉词》 宋 朝 词 著名女词人 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稼轩长短句》 宋 朝 词 爱国主义情怀 多处用典
《扬州慢》 姜夔
《全宋词》 宋 朝 词 扬州昔日繁华、喧闹,今日荒芜、冷寂 黍离之悲
【单元要点回顾】
1.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往往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格律规定的一种格律诗,是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在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2.律诗、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绝句又叫“截句”,是从律诗上截取四句而形成的一种诗体。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律诗有五言和七言之别,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八句组成。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3.标题、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一首词,词的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 牌是与音乐相配合的乐调,二者分别表示两个不同方面,即词的内容和词的形式。
4.小令、中调、长调
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据词的字数多少来划分的。三者的区别在于小令的字数约在50字以下,大约50字至100字为中调,而长调是在100字以上。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共46个字就属于小令,《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属于长调。
5.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浏览完整试题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姜夔、李清照等。代表作品有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
【默写】
10.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1.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3.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4.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5.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6.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8.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9.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0.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2.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单元综合练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组是( )
A.羽扇纶(guān)巾 满腹经纶(lún) 无语凝噎(yē) 浣女归来(huàn)
B.渌(lù)水荡漾 绿(lǜ)林好汉 雕栏玉砌(qì) 酹江月(lèi)
C.灯影幢幢(chuāng) 高楼幢幢(zhuàng) 雨过初霁(jì) 诸葛祠堂(cí)
D.渚(zhǔ)清沙白 征帆去棹(zhào) 繁霜鬓(bìn) 泪满襟(jīn)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2)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
(3)予出宫二年,恬然自安 (4)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A.(1)形容声音很大 (2)忧郁的样子 (3)安然的样子 (4)悲伤感慨的样子
B.(1)突如其来的样子 (2)可怜的样子 (3)安适的样子 (4)悲伤感慨的样子
C.(1)突如其来的样子 (2)怜惜的样子 (3)回想的样子 (4)啼哭的样子
D.(1)形容声音很大 (2)忧郁的样子 (3)回想的样子 (4)咳嗽的样子
3.对下列各句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A.豪放 雄浑 旷达 哀婉 缠绵 B.旷达 豪放 清新 缠绵 清新
C.雄浑 豪放 清新 哀婉 旷达 D.豪放 旷达 哀婉 缠绵 清新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
B.律诗、绝句、词、曲在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格律规定,都不能称为古体诗。
C.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D.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主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种,其格律要求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B.词又叫“曲子词”也称“乐府”、“长短句”或“诗余”,它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乐府”是指汉代设置的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演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展开余下试题D.陶渊明用通俗自然的语言写五言诗,赞美劳动生活,歌咏农村景物。诗的内容和风格都有清新自然的色彩。著名诗作有《归园田居》《饮酒》。
6.下面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唐代文学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李白、杜甫是盛唐诗人,而白居易则是晚唐诗人。
B.宋代文学最突出的是词,词按篇幅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词的一段叫阕或片。
C.诗歌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之分。其中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白居易则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
D.宋词在风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姜夔、李清照等。
7.为下面这首元曲的空白处选择恰当的选项填人,最切合意境的一项是( )
长江万里 ,淮山数点 ,江帆几片 ,山泉干尺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 。
①飞如电 ②来如线 ③青如靛 ④白如练 ⑤疾如箭
A.④③②①⑤ B.⑤③④①② C.②③④⑤① D.④③⑤①②
8.三面都是古人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选出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的一句(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别时茫茫江浸月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二、填空题
9.用原文诗句回答下面问题。
(1)李白借《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了他不愿成为权贵附庸的关键一句是: 。
(2)白居易《琵琶行》中表达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一见如故的一句诗是 。
(3)杜甫《登高》中的三四联两组对偶句是: 。
(4)默写陆游《书愤》全诗 , 。 , 。
5)李煜词《虞美人》中表达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愁怨的句子是: 。
(6)柳永《雨霖铃》中含有“杨柳岸”的一句是 。
(7)秦观《鹊桥仙》结尾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
(8)姜夔《扬州慢》提及杜牧的几句是 。
三、阅读题
10.阅读《扬州慢》,回答(1)、(2)两题。
扬 州 慢
姜 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两句采用对比的手法,以往日“春风十里”的繁华,衬今日满眼“荠麦青青”的萧条,突出扬州今日荒凉不堪的景象 。
B.“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作者运用了移情的手法,“废池乔木”是扬州屡遭兵火摧残的遗迹和见证,它们似乎在向人们控诉对战争的厌恶之情。“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作者对战争的痛恨之情,溢于言表 。
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桥虽在,时已非。当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繁华,巳遥无踪迹,现在有的只是,一弯凄清的残月,照着寂然无声的死水,泛着波纹。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自己对扬州昔日繁华、现在荒凉的感慨之情。
(2)对《扬州慢》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扬州在隋、唐、北宋,确为淮左名都,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与“杜郎俊赏”可证;但在南宋初年,曾遭金兵两次洗劫,“都在空城”。今昔对比,诗人“黍离”之想便油然而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B.写作《扬州慢》时,姜夔才21岁,可谓风华正茂。诗人的知识积淀,与对现实的观察,撞击出心灵的火花,使词章显现出他横溢的才华,使本章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C.表现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和伤感,本是个大主题,诗人以扬州为点,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想像中的昔日繁华图景与今日目睹的残破景象对接起来,让读者也似乎听到了那破碎山河的呼唤!
D.诗人极善于以独特的眼光选材,极善于摘取所闻、所见、所感的细节来 开掘出大主题。比如,为了凸现“空城”这个“词眼”,姜夔选取的素材是:荠麦,胡马,废池,豆蔻,青楼,二十四桥以及桥边红药……
11.对杜甫的《恨别》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A.首联领起“恨别”,点明了思家忧国的题旨。
B.颔联写了诗人因战乱流落蜀中的境遇。
C.颈联写诗人因不适应天气变化“宵立昼眠”的反常举动。
D.尾联写了诗人企盼平乱的急迫心情。
12.对王昌龄的《出塞》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第一句采用了互文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自古以来边患不息,战氛难靖。
B.第二句紧接上句,表达了对喋血沙场士兵的不幸遭遇和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同情。
C.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抒情,以假想之辞,抒发了对抗敌御侮,威震塞外的古代名将李广的景慕。
D.诗歌含蓄委婉地讽刺了唐王朝戍边的将帅骄惰无能,不恤士卒,侧面烘托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13.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清新、俊逸、卓异不凡。
B.第三联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抒发浓重的离情。
C.末联写作者回忆过去与李白把酒论诗的情景。
D.这首五律诗,从赞美诗发端,以“论文”收结,由诗转入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自然,用语隽永。
三、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4~15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左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①。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①孙郎:即孙权。②冯唐:西汉文帝时的大臣。当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而获罪削权,后来文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
1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请从艺术风格方面对这首词进行评价。

16.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诗后问题。
题乌江亭 乌江亭 夏日绝句
杜 牧 王安石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 百战疲劳壮士哀, 生当作人杰,
包羞忍耻是男儿。 中原一败势难回。 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 江东子弟今虽在, 至今思项羽,
卷土重来未可知。 肯与君王卷土来? 不肯过江东。
[注]“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展开余下试题分析三首诗在内容上的异同。
同:
异: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 ”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2)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3)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故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4)简答: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18.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1)~(2)题。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 时令,第二句中的 和第三句中的 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 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2)那么,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五、作文
赏析下面这首词,完成词后文题。
南乡子 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目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9.这首词是词人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时抒怀之作,联系辛弃疾生平及《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描述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时的环境及心情,字数在300字左右。


20.品味词的内涵,体会词的意境,把握词人的风格,分析词的艺术构思,任选一个角度,评析这首词。字数300—400字。
【参考答案】
一、1、B(应为:绿(lù)林好汉) 2、A 3、C 4.A(《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 5.C (《陌上桑》应改为《木兰诗》) 6.A (白居易为中唐诗人) 7.D 8.A (愉悦,其余为哀伤)
二、9.(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杨柳岸,晓风残月 (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三、10.(1)D(《黍离》之悲,是指昔日繁华,而今日萧条的感慨,但此外应有更深刻的内容,至少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郁愤以及作者在词中表达的一片爱国深情) (2) D(本项对词人的评价,其观点准确无误,但例证却漏洞甚多,如胡马、豆蔻、青楼等不能证明“空城”) 11.C (因思家忆弟夜不能寐,白昼则倦极而眠。) 12.B (无喋血沙场。) 13.C(非回忆,而是遥想。)
四、14.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爱国热情。 15.豪迈奔放,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 16.同:题材相同,都是对历史人物项羽的评价。 异:评价内容各异。杜诗认为项羽可以包羞忍辱,卷土重来;王诗认为项羽败势难回,人心已涣散;李诗则高度赞扬.项羽的英雄气概。 17.(1)愁 (2)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3)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惟有虫鸣,不识兴亡。 (4)对历史变迁无情而逝的感慨。 18.(1)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清幽 (2)表现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皆忘,也可以答反衬出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做答。
五、19.(“何处望神州”一首风格明快,而《永遇乐》则沉郁顿挫) 20.略。 (218.6.128.9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高中语文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