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94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9]
辽宁省本溪市09-10学年高一模块结业考试(语文).
本溪市2010年1月普通高中模块结业验收考试
语文(必修2)试卷
试卷审核:于鹏弟 责任校对:丁宏梅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中与题号相应的空格中;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中与题号相应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菠菜为电脑提供能量
菠菜是卡通人物大力水手的“超级食物”,只要有了菠菜,他就力大无比,神勇无敌。不知是否从这里获得了灵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克•鲍多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开发出一种以菠菜叶绿素中的蛋白质为能量来源的新型电池。科学家表示,这种清洁型电池具有便携无污染等特点,经过进一步的改进,有望投入生产,未来人们借助这一技术完全可以用菠菜等来为笔记本电脑等供电。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通讯》上。
鲍多小组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用一个特殊的仪器测出菠菜绿叶在早上九点时的阳光照耀下,叶面竟有15微安的电流,电流虽然很小,如果菠菜绿叶的面积扩大,则电流可随着增强。根据对菠菜绿叶产生电流的分析研究,科学家们指出,绿叶发电是因为绿叶的光电作用和光合作用是同时发生的。当太阳光照射到绿叶上时,绿叶中的叶绿素就能吸收光能,并且从水分中夺取电子。这些夺来的电子不断地自由活动前,用固定的电场使它们定向移动,就形成电子流,这就是绿叶电流。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绿叶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不但能把水分解为氢和氧,而且还能把氢分解为带正电和负电的粒子,即能直接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因此,研究人员参照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原理,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发明了这种新型电池。他们首先从菠菜叶的叶绿素中分离出多种蛋白质,经过特殊处理,涂在透明的氧化物结晶片上,而后在其最上方再加上一层有机导电材料,做成一个类似“三明治”的装置。当光照射到这个“三明治”上时,装置内的菠菜蛋白质就会发生光合作用从而释放电子,传到下一层的金属层形成电流。
由于蛋白质分子体积很小,并且在离开原有自然环境时将失去活性,因此提取蛋白质的过程十分复杂。他们便将这些蛋白质分子与一种卵磷脂混合,这种卵磷脂能在蛋白质分子外形成保护层,为其创造类似植物内的生存环境。
目前,这种新型电池装置最多只能持续工作21天,其能量转换率也较低,只能将12%的光能换成电能。不过,科学家相信能量转换率在未来有可能达到20%,届时这种新型植物电池将比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硅电池更为高效。经过进一步的改进,这种清洁型电池有望投入生产,不久的将来,您的掌上电脑就能用上绿色能源了!
            ——选自《第二课堂》杂志(2004年第11期)
1.下列对“新型电池”这一概念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新型电池是科学家最新研制出来的,一种完全用菠菜的叶子作为能量来源的,非常便于携带而又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B.新型电池是科学家最新研制出来的,一种从菠菜中提取蛋白质来作为能量的,非常便于携带而又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C.新型电池是科学家最新研制出来的,一种完全用菠菜作为能量来源的,非常便于携带而又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浏览完整试题D.新型电池是科学家最新研制出来的,一种以菠菜叶绿素中的蛋白质为能量来源的,非常便于携带而又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2.文题说“菠菜能为电脑提供能量”根据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已经研制生产出了一种新型电池,即把菠菜叶绿素中的蛋白质转换成一种电能的电池,从而为电脑提供能量。
B.研究人员首先从菠菜叶的叶绿素中分离出多种蛋白质,经过特殊处理转换成一种电能来为电脑提供能量。
C.研究人员做成了一个特殊的装置,当光照射到这个特殊装置上时,装置内的菠菜蛋白质就会发生光合作用从而释放电子,传到下一层的金属层形成电流而为电脑提供能量。
D.研究人员参照了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原理,提取菠菜叶绿素中的蛋白质为能量来源,再利用了生物技术手段而制造出一种新型电池为电脑提供能量。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已经研制出了一种以菠菜叶绿素中的蛋白质为能量来源的非常便于携带而又清洁无污染的新型电池。
B.鲍多小组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用一个特殊的仪器测出菠菜绿叶,在早上九点钟时叶面竟有15微安的电流,电流虽然很小,如果菠菜绿叶的面积扩大,则电流可随着增强。
C.利用提取菠菜叶绿素中的蛋白质为能量来源而制造出来的一种新型电池既便于携带又清洁而无污染。
D.因为绿叶的光电作用和光合作用是同时发生的所以绿叶也能够发电,而且当太阳光照射到绿叶上时,绿叶中的叶绿素就能吸收光能,并且从水分中夺取电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乃召伺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伺胡惶恐,俱服其状。超乃闭伺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注]:班超,班固之弟,沟通西域,为发展与西域的政治文化联系作出不朽功绩。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宁觉广意薄乎? 薄,微薄。
B.明者睹未萌 萌,开始发生,显现。
C.可殄灭也 殄灭,消灭。
D.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然”同“燃”。
5.下列句子中,不能都表现班超多谋善断的一项是(3分)
A.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
B.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C.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酒酣,因激怒之
D.从事文属吏,闻此必恐而谋泄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6.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班超从鄯善礼节上的先敬后废,察知有变,便机智诱供鄯善侍者,断然采取相应措施。
B.鄯善佯结汉朝,暗通匈奴,终于被班超发现,得到应有的下场。
C.班超运用激将法,发动官兵,出敌不意,火攻匈奴,一举获胜。
D.班超英勇善战,出使西域又多谋善断,终于取得巨大胜利。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②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使至塞上①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8.本诗颔联用的是什么手法?暗写出诗人什么心情?(6分)

                                    
9.本诗颈联中的“直”“圆”用的妙在何处?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女之耽兮, 。(《诗经•氓》)
(2) ,海不厌深。 (曹操的《短歌行》)
(3) ,少长咸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祈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展开余下试题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6分)
   A.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的敏锐与高傲。
   B.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作品描写遭到欺辱后的鹰的动作、眼神和鸣音,使其内在的精神和性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D.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作品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2) 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6分)
  

(3)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6分)



(4)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7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阿娜 怯懦 挪用 搦战 诺言
B. 弥留 迷糊 弭谤 密封 猕猴
C. 娑罗 摩挲 蓑衣 唆使 梭子
D.奇数 赍赏 畸形 脊梁 羁旅
13.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3分)
A.蓊蓊郁郁 没经打采 礼上往来 不可估量
B.豁然开琅 浅尝则止 坚忍不拔 永垂不朽
C.洋春白雪 应运而生 信口瓷黄 袖手旁观
D.张冠李戴 中流底柱 百折不挠 民不聊生
14.下列文学常识连线,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
B.《故都的秋》——《郁达夫文集》——郁达夫
C.《离骚》——《楚辞校译》——屈原
D.《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南朝齐徐陵编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B.无论这个世界多么让人失意,人文学者都应当做到既不悲观自弃,也
不急功近利,坚守住自己的学术之城。
C.经过全厂职工多年的努力,步韵皮鞋厂由一个手工作坊发展为现代企
业,步韵皮鞋已经跻身世界著名品牌之一。
D.艺术类研究性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艺术审美活动,能有效地塑造学生
的完美人格、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16.下列各句中,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既望,农历每月十五。
B.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这。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南边。
D.其孰能讥之乎 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17.阅读下面这则寓言,完成(1)——(2)题。(5分)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
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1)请给上面这则寓言拟标题(11个字左右)(2分)

(2)请概括上面这则寓言的寓意。(3分)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展开余下试题要求:体会材料含义,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本溪市2010年1月普通高中模块结业验收考试
语文(必修2)试卷参考答案
一、
1.选D.A“用菠菜的叶子作为能量来源”不准确B“从菠菜中提取蛋白质来作为能量”也不确切C “从菠菜中提取蛋白质来作为能量”概念既模糊又错误。
2.选A.此项说“已经生产出了”不正确,原文表达的只是研制出了,有望投入生产。
3.选B.此项解说中漏掉了“阳光照耀下”这个条件而错误。
二、
4.A(薄:减低)
5.C(前句表现的是其英勇善战)
6.B(并非佯结汉朝,暗通匈奴,而是受匈奴威胁,不敢靠拢汉朝。从其“奉超礼敬甚备”可知。)
7.①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在哪里?
②如今敌人的使者到来才几天,鄯善王广的礼节诚敬就没了。
参考译文: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任命班超为代司马,带兵另外去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杀死了很多敌人就回来。窦固认为他有能力,就派他跟从事郭恂一起出使到西域。班超来到鄯善,鄯善王广接待班超恭恭敬敬,礼节周到,后来一下子变得疏远懈怠。班超对随同他的官兵说:“难道不觉得鄯善王广礼敬的心意减低了吗?这一定是有北方敌人的使者到来,他心里犹豫,不知道要靠在哪一边好的缘故。聪明人在事物未出现端倪时就已经看出来,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呢?”就叫来鄯善国的侍者,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在哪里?”侍者惊慌害怕,就把情况全部都说了。班超就把侍者禁闭起来,把其他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来,和他们一起喝酒。酒酣时候,趁机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都在荒漠极远的地方,想的就是立下大功来求得富贵。如今敌人的使者到来才几天,鄯善王广的礼节诚敬就没了。如果让鄯善王将我们送给了匈奴,我们的躯体就将永远被豺狼所啃食。我们该怎么办!”官兵们都说:“现在处在危险的地方,是生是死都听从司马的。”班超说:“不入虎穴,就抓不到虎子。现在的办法,就只有趁夜用火攻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道我方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一定会吓破胆,那就可以完成使命,成功立业了。”大家说:“应当跟从事商量商量。”班超生气说:“是凶是吉,就在今天决定。从事文绉绉的一个庸俗官吏,听到这事一定会害怕而让计谋泄露。死得不明不白,就不是壮士。”大家说:“好。”刚入夜,班超就带着官兵奔向敌营。刚好那天刮大风,班超让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房屋后面。约定说:“看到火烧起来就全部擂鼓大喊。”其他人全部拿着兵器弓箭埋伏在房门两旁。班超就顺风放火,前后擂鼓大喊。里面的敌人全部乱成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其他官兵斩杀那些使者和随从卫兵三十多个,其他的一百多个全都烧死。
8.本诗颔联用的是比喻手法。暗写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的心情。
9.本诗颈联中的一个“直”字,一个“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10.略。
11.(1)C、E(A. 反衬的应是“鹰是“飞翔的精灵”“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B. 苍老的鹰并没有失去灵魂。D. “对……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在文中没有根据)(每对一项2分,每多答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
(2)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场景中,特定的景物使作者产生由鹰及人及民族的联想,使作者产生内心的震撼,这震撼不仅仅是对于鹰,更是对于中国人、中华民族鹰一般的爆发的力量和奋飞冲天的豪迈气概的深刻感受。
(3)从文中可以看出,“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它展翅,只不过是为了“站稳”,它的目光“冷漠”,是缺乏“鹰”的情感;而“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茫然”表明它从未曾飞翔,不知所措;“目光投向远方”,表明它还有着祖先的血脉,仍然有着对蓝天的向往。作者要表明的是:不要人为地制造能力退化,而要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4)苍白、强烈、冰冷,形容作者悲怆之深:一方面,愚昧(无知)竟然会使人变得如此残忍;另一方面,苍老的鹰,这高傲、凶猛的生灵,却被铁链锁住无法高飞,且当尊严受到冒犯时却无法还击。这里,有对愚昧者的怨愤,也有对奋飞者厄运的同情。
12. C. 13.D. 14.D.
15.B(A滥用介词“由于”造成句子无主语,应去删“由于”;C或删“之一”,或改“跻身”为“成为”; D“塑造”与后面的宾语部分搭配不恰当。)
16.A.
17.(1)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2)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18.略。 (218.76.216.13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辽宁省本溪”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