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039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9]
南充市2009—2010学年度上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南充市2009—2010学年度上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I、Ⅱ两卷,请将I卷答题选项,填写在第Ⅱ卷前的答题栏内。
2.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阔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夙兴夜寐(sù) 怪癖(pì) 菲薄(fēi) 背负(bēi)
B.殒身不恤(yǔn) 惩创(chuàng) 嘲哳(zā) 模样(mó)
C.否极泰来(pǐ) 租赁(lìn) 三匝(zā) 葳蕤(wēiruí)
D.羽扇纶巾(guān) 落蕊(ruì) 罗衾(jīn) 哽咽(y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仇敌忾 金戈铁马 俯瞰 瑕疵
B.直接了当 桀骜锋利 辨护 雕像
C.催眉折腰 愤世嫉俗 干躁 修茸
D.莫明其妙 忧患备尝 逸豫 编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刘心武的《红楼望月》的确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评论,我读着读着,时不时就被他的精彩评点所触动,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B.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
C.湖南某校发生的学生踩踏惨剧,真是耸人听闻,这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
D.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4.下列对联所吟咏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绿水孤帆还看两岸青山狂客无心歌盛世
清风朗月犹照三千白发谪仙有志济黎元
(2)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3)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4)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5)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阕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修接草堂
A.李 白 苏 轼 白居易 李 煜 杜 甫
B.陶渊明 辛弃疾 元 稹 李 煜 陆 游
C.李 白 辛弃疾 白居易 李清照 陆 游
D.陶渊明 苏 轼 元 稹 李清照 杜 甫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什么时候石油可以被替代?
①今天的世界与过去的大不一样:石油价格一升再升,全球性变暖使得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大量地融化。而下一次大规模的能源革命的来临是否跟以往的一样顺利,将取决于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时候世界石油生产达到顶峰?人类因燃烧矿物燃料而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对地球气候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严重?可替代能源是否大量存在,并且人们能否承受得起其价格?这些问题只有科学和技术能够回答,但是社会政策方面的努力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
②世界石油耗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对于这一点,现在很少有人持怀疑态度了。但是全球石油需求还在以每年1%或者2%的速度增长,我们现在正以每秒钟1000桶的速度从地下抽取石油。持悲观态度的人们(大多数曾在石油公司工作过的地质学家)预测,石油生产将很快达到极限。美国地质学家M.K.哈伯特于1956年就成功地预测美国的石油生产会在70年代达到极限。持乐观态度的人们(大多数是资源经济学家)则坚持认为,石油生产既依赖地下探明的石油储量,又依赖日益发展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将促使石油生产继续增长。不过,即便按照乐观派的看法,本世纪中叶将是石油生产的极限。到了那时,美国需要有40%的石油替代物。考虑到急剧变化的环境、气候因素,更加迫切需要使用非矿物燃料。
浏览完整试题
③如果说石油供应极限真的将很快到来,或者因环境、气候方面的缘故人们不得不远离矿物燃料,那么人类将迎来大规模的替代能源供应的时代。仅太阳每天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就高达86000万亿瓦,相当于全人类每年消耗能量的6600倍。而自然界的风能、生物能和核能也是很充裕的,应该有很多的机会与时间去有效地开发利用它们。
④当然,部分替代能源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主张利用核裂变作为新能源的人们还未能找到无可争议的处理放射性核废料的方法。考虑到将承担的重大责任和巨大的投资,很多公司也只能望“核’’兴叹。而再生能源分布太散,要把它们收集起来生成足够的能量,其难度很大。迄今为止,全球风能利用装机容量已超过400亿瓦,但每生产1000瓦的电能,其成本也高达4.5美分。
⑤而且,再生能源的产量与矿物燃料的使用量相比实在太少。以美国为例,它的再生能源产量大约只占全部能源产量的6%。现在,全球能源需求(折合成电能)每年将近13万亿瓦,
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个别地区的能源需求将达到30万亿至60万亿瓦。因此,必须更大程度地扩大再生能源利用的规模,逐步取代现有能源,这对世界未来能源需求最终将产生意义重大的影响。
⑥为了未来,现在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合理、高效地使用能源是目前实施能源战略计划的首要条件,这样我们可以争取到多一点的时间来开发、改进替代能源的使用效率。在过去的30年里,太阳能设备的成本已经下跌了两位数。许多专家指出,太阳能系统在被广泛采用之前,其价格成本还需大幅下降。而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使人们能够利用新颖的半导体系统提高太阳能收集器的效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直接从日光、二氧化碳和水中获得化学燃料。
5.对人类迎来大规模替代能源供应时代的条件,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世界石油生产很快达到顶峰,石油供应的极限即将到来。
B.再生能源分布太散,无法寻找到把它们收集起来生成足够的能量的方法。
C.可替代能源大量存在,并且人们能承受得起其价格。
D.人类因燃烧矿物燃料而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对地球气候产生严重影响,因而人们不得不远离矿物燃料。
6.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替代能源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如核废料的污染,再生能源分布太散,很难收集起来生成足够的能量。只有风能因非常理想,已被广泛地利用。
B.持悲观态度的人们认为石油生产将很快达到极限;持乐观态度的人们则认为随着技术创新石油储量将不断增加。
C.在促进新的大规模能源革命顺利来临的过程中,并非只有科学和技术在起作用。
D.太阳每天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高达86000万亿瓦,相当于全人类每年消耗能量的6600倍。因此它必将成为未来占统治地位的替代能源。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存在着争论,但石油作为矿物能源,一定有它的生产极限。
B.目前,包括石油在内的矿物燃料的广泛使用,使人类陷入发展经济与环境恶化的严重矛盾之中。
C.即使石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也迫切需要寻找替代能源。
D.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二氧化碳和水都必将成为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手,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王。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有人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
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手!”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漂母见信饥,饭信 饭:给饭吃
B.数以策干羽,羽不用 干:冒犯
C.居一二日,何来谒王 谒:拜见
D.王素慢无礼 素:向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信钓于城下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①信仗剑从之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①何为斩壮士 ②为之声义
D.①诸将亡者以十数 ②洎牧以谗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初韩信家中贫困,常常跟随熟人混吃闲饭,许多人都嫌弃他。曾有一位洗衣物的妇人看韩信可怜,拿出自己的饭给他吃。韩信感激地向妇人表示,将来出头之日一定会重重报答,妇人生气地斥责了他。
展开余下试题
B.淮阴屠户里有恶少欺侮韩信说,你若不怕死,就刺杀我;怕死的话,就从我裤裆下爬过去。韩信盯住恶少思索良久,还是从恶少胯下爬了过去。这表现出早年韩信不敢与恶势力斗争的软弱性格。
C.韩信开始跟随项梁时没有什么名气。汉王人蜀之后,韩信离楚归汉,仍旧没有声名。直到滕公见韩信临刑不惧,据理反诘,感到此人与众不同,告知汉王,汉王才任命韩信做了治粟都尉,但仍未感到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D.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萧何对他的才干大为赞赏。萧何在汉王面前力荐韩信,劝谏汉王如果要夺取天下,韩信是唯一可以谋划大事的人。汉王最终听从了萧何的建议,以隆重的礼仪任命韩信为大将。
南充市2009—2010学年度上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第Ⅰ卷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总分栏
题号 第Ⅰ卷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第Ⅱ卷(共120分)
四、(28分)
11.翻译下边句子(10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4分)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4分)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2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幽居初夏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小题1分)
(1)唯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2)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4)以地事秦, ,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5)羁鸟恋旧林, 。(陶渊明《归园田居》)
(6)爱而不见, 。(《静女》)
(7)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8)人生如梦, 。(苏轼《赤壁怀古》)
(9)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10)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五、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6题。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
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荚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4.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4分)
15.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
16.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4分)
六、语言应用(18分)
17.某中学高一年级文学爱好者组织了一个文学社,特向同学们征求社名。请你参照示例的形式,为他们拟个社名,并说明理由。(5分)
示例 社名:浅草
理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别小看了自己,大地正由小草来装点。
你所拟的文学社名:
其理由是
18.临近毕业,各科老师都要为同学留言赠别。请你模仿例句,根据老师的身份,给同学写一则赠言。(任选两个,6分)
展开余下试题
例句:英语老师-—人生可以有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但绝不能有一般过去时和将来时。
①数学老师②历史老师③语文老师④地理老师⑤物理老师⑥化学老师
老师:
老师:
19.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本报综合消息2009年3月28日晚8:30-9:30,世界各地进行了名为“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接力”活动。当晚,津城有2万多个家庭、1600多个社区、700多家企业和单位参加了这一活动。据业内人士说,在这一时段,参加活动的每个家庭少用1度电,即可节约2万多度电,而生产2万多度电,需要7000多千克标准煤,会向大气排放18000多千克二氧化碳、80多千克二氧化硫、40多千克氮氧化物。
请你为明年举办这一活动拟一句推广语。
20.请写出下列古诗分别吟咏的是哪种花(4分)
①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唐•李商隐)
②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宋•陈亮) ‘
③不是人间变,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宋•杨万里)
④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权。(宋•陆游)
① ② ③ ④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的老虎自由自在,他们互相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后互换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因饥饿而死,一只因忧郁而死。从笼子走出来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到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0
800字
【参考答案】
南充市2009—2010学年度上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A癖pǐ、菲fěi;B创chuānɡ、哳zhā、模mú;D蕊ruǐ、衾qīn)
2.A( B接—截、辨—辩; C催—摧、 躁—燥、 茸—葺; D篡—纂)
3.B(A拍案而起:一拍桌子猛然站起来,形容愤慨之极,起而抗争。可用“拍案叫绝”。B权宜之计: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变通办法。 C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震惊,可用“骇人听闻”。D换汤不换药:汤指中药汤剂。更换了汤剂的名称,而实际所用药味仍是原来的。比喻形式上虽有改变,但实质未变,仍是老一套。可用“挂羊头卖狗肉”)
4.C
二、(9分,每小题3分)
5.B(A、C、D选项内容在一、三自然段有相关论述。B选项原文第四段中只在说明“替代能源中部分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且与题干“条件”的要求不符。)
6.C(文意理解依据第一段“这些问题只有科学和技术能够回答,但是社会政策方面的努力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故C对;A第四段主要指出各种替代能源的问题,风能的成本高,也无从看出被广泛应用。B原文第二段指出乐观派认为“产量增加”并非“地下探明的石油储量将不断增加”属偷换概念;D文章中未表明太阳能“必将成为未来占统治地位的替代能源”,说法绝对且于文无据。)
7.D(归纳推断。最后一段“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直接从日光、二氧化碳和水中获得化学燃料”,“或许”只是表明推测;“获得化学燃料”与“
上一篇:
南充市2009—2010学年度上期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下一篇: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南充市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