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238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8]
南通市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期末调研测试语文
南通市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期末调研测试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跑步 跑龙套 泡沫 如法炮制 含苞欲放
B.结实 结晶体 采撷 洁身自好 诘屈聱牙
C.更加 更衣室 粳米 骨鲠在喉 故事梗概
D.监护 国子监 门槛 衣衫褴褛 滥竽充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工作已经启动。其中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有力推动了中国在国际标准竞争领域赢得更大话语权。
B.西班牙大师阿尔莫多瓦成为影坛常青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非常擅长讲故事,他的美学趣味和对人性的理解,都依赖于强烈而奇特的故事来传达,因此在艺术与商业上达成了平衡。
C.25年来,我国南极考察大都在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展开。而随着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1月27日的建成,将实现我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
D.伦敦“上海周”活动将让更多的英国民众,尤其是伦敦市民了解中国悠久的城市文明与礼仪文化。作为开幕活动的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玉器,是亮相大英博物馆的国宝级大展,展期两个月。
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草根版世博宣传片点击逾百万”的原因,请概括其作者三个核心造势元素。(不超过24字)(6分)
“宣传片”作者剪辑2008年上映热门影片画面,以及多部周星驰电影桥段,自编台词串起一个世博会的故事。故事叙述充满来自网络的诙谐语言,还加进了“打酱油”、“金融危机”等当下热门词汇,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对上海世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考虑到部分视频不但诙谐幽默,而且寓教于乐,世博局方面也考虑将在世博宣传平台上引入相关视频,并将邀请相关作者共同参与世博宣传品的制作。
(1)第一个核心造势元素是 ▲ (不超过8个字)
(2)第二个核心造势元素是 ▲ (不超过8个字)
(3)第三个核心造势元素是 ▲ (不超过8个字)
4.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3分)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怆/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 / ▲ / ▲ / ▲ 。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袁随园君墓志铭
姚鼐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①。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浏览完整试题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馀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
【注】①报罢:科举落第。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园江宁西城居之 作:修建
B.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 异:觉得……与众不同
C.事无不举矣 举:提出
D.极山林之乐 极:尽情享受
6.下列句子中,全部能够表现袁枚文学才能出众的一项是(3分)
①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②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
③至棂槛器具,皆精好 ④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⑤皆知贵重之 ⑥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枚文章出色并有声望,但被排挤外放做知县,于是写文章显示其才能,而不愿升迁;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尽自己的才能创作诗歌。
B.“皆能自发其思”是说袁枚的散文、骈文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通乎古法”是说他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因此他的作品受到世人广泛重视。
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比如第四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写他在江宁为官的情况,这和第一段的“调江宁知县”相呼应。
D.文章写袁枚的父亲匿名到民间察访儿子为官的情况,可见出袁枚父亲正直的品格和爱护儿子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了袁枚有为官的才能。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3分)
▲ (2)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3分)
▲ (3)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4分)
▲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忆秦娥
【南宋】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①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②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③宫殿,冷烟衰草。
注:①垣:矮墙。②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即后来的北宋首都汴京。③宣和:北宋徽宗年号。
(1)词的上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说说诗人的情感寄托物是什么?选用这样的意象有何好处?(5分)
▲ (2)词的下阕,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我们展现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 (3)你觉得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2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 ▲ 。 (屈原《离骚》)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3) ▲ ,金块珠砾,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4) ▲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5)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论语》)
(6)陛下亦宜自谋, ▲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 ~ 14题。
夜宿乌镇
朱希和
①我是在谷雨之后走进乌镇的。高速公路两边的青山绿树烟湖和被称为“江南”的无锡、苏州、嘉兴、杭州都在身后淡远,恰似那远逝的江南。都市的繁华早已厌倦,我的目的地是心仪已久的乌镇——那个目前还相对原始古朴的江南水镇,那个孕育了茅盾、老通宝和春蚕的小镇。
②进入乌镇正是黄昏时分,夕阳下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巷深弄,枕河人家,立刻给我一种江南水乡风韵的惊喜。明清建筑“屋檐相连、沿河而居”,过街砖拱洞横跨其间,精致的石拱桥、河埠头随处可见,老屋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居民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仿佛还有一点茅公笔下老通宝养蚕的味道。最迷人的是那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
③在石板桥上踱了几个来回,夕阳不经意间便滑落下去,倏然暮云四合,那一种幽暗我无从表达。我去过无数江南小镇,同里、周庄、西塘、南浔,无非是狭窄的老街,风情的茶楼,有点大同小异,而乌镇是不一样的。幽暗,古朴的幽暗,那是乌镇的底色。
④晚饭后我去夜游,这是乌镇最富于诗意的时刻。走在小河边,深巷里,深吸一口,都会闻到一缕南梁昭明太子读书的幽暗气息;若再转悠到蚕室、缫丝间或传统的印染作坊,你又会与幽暗不期而遇——蓝印花布垂天而下,蓝色的幽暗之下,你的心也变得幽蓝了。少年太子早已死去,但他精心编纂的《昭明文选》却依旧存活下来,被小镇之外普天下的读书人视为瑰宝。那个生于斯地名叫沈雁冰的文人,无数次走过小镇,他看见了运载蚕丝、棉布的木船以及林家铺子里楚楚动人的女孩,嗅到了子夜里散发的腐朽气味,然后,他也消失在岁月的迷雾里,他的那幢用《子夜》稿费修葺的故居,成为游客们窥视并评说功过的景点。暗夜里不太明亮的灯光勾勒出木屋和石桥的轮廓,那些明清建筑在新雨后仿佛被洗净了的器物,它们的细节被微光放大后点燃,甚至那些青瓦、木纹和窗页的转轴,都在蜿蜒的明暗中悄然显现,像雾气一样弥漫在古镇,向过往的岁月无限延伸,仿佛都在暗溢出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展开余下试题
⑤在暗夜里看沿河泛舟,是西栅最迷人的景象。船橹的咿呀声,混合着水被划动的声响,构成了声音细小的社戏。小船穿越被泛光灯照亮的窄街、游廊、高低错落的屋檐和爬满青苔的石阶等等,犹如穿越制作精美的电影布景。西栅没有酒肆的喧闹,小鼓发出的乐声,也没有歌女的低吟浅唱,只有岁月嬗递时偶有的时尚之声轻盈地飘荡在水面上,智慧的传承伴随着脉脉书香,在这里展现出一幅迷人的画卷。一位儒雅的长者站在桥上对我说:“不管人事如何变迁,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那么温润,犹如黄昏里的一帘幽梦,晨光中一支摇曳的玫瑰。”
⑥躺在酒店的床上,我很快就醉入了梦乡。夜梦里,我于烟雨濛濛中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小路,寻找那江南二胡的一抹忧伤。与其说是寻找二胡的一抹忧伤,还不如说是寻找江南文化的残梦。忽又觉得天上飘起了细雨,我撑起一柄油纸伞,倘佯在杏花春雨的小巷,却始终未寻见那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我这才明白,江南文化变得虚无破碎,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我不仅是惆怅,更多的是伤感。我始终认为,既然我们的历史曾因江南文化而绽放光彩,江南文化就不应走向寂寥雨巷的尽头,这份光彩不应褪色,更不应湮灭。
(《安徽文学》2008.11 有删改)
11.作者笔下乌镇“古朴的幽暗”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 12.结合表达特色,请分析第⑤段中划线句的含意。(6分)
▲ 13.文章最后一段写作者的梦,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5分)
▲ 14.作者为“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而伤感,但也有人认为“现代文明迟早要取代古典文化”。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原文简要阐述自己的认识。(6分)
▲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 ~ 17题。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对抗和互补
马季
①相对于“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实际上是指20世纪的文学,或者是指发表在纸质媒体上的作品。
②20世纪初,在国家安危存亡的时刻,以意识形态为主轴的思想之争,已经悄然决定了百年中国的命运。民族的危亡使得文学的“警世”功能被强化,到后来对“阶级斗争”的书写,文学在意识形态旋涡里愈陷愈深。改革开放之后,文学进入黄金时代,但始终没有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反思苦难、颠覆价值的阶段徘徊。当代中国不缺乏具有天赋和才智的作家,却为什么迟迟不能登上世界文学的顶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格局小,视野窄,不足以表达普世价值观,难以与世界主流文化融合。
③20世纪的一百年特别是后来的50年,文学在思想上的负重前行,解决了民族精神成长的一些问题,但积压的伤痛阻碍了它在新世纪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出现使这一现象的改变具有了可能性。它基本上摆脱了对意识形态的依附,让文学回归到本能的状态。
④文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对自由心灵的表达,是伟大思想与丰富想象力的结合。而“网络文学”的特质正是“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网络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职业,而且绝大多数与文学无关,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身份背景千差万别,他们的创作因此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与传统文学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神与貌皆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我们以全新认知面对这一文学形态。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这与目前主流文坛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而职业性作家文学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在写作中生存”。
⑤文学的游戏精神也在网络文学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此外,网络文学形式的多样化,也使其成为新的文学发生发展的策源地,它通过不断的尝试,产生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⑥ 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是由文学期刊、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等精英权威掌握话语权,网络文学则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因此,传统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比较严谨,对作品的审美趣味要求比较严格,对非现实主义的作品持有谨慎怀疑的态度。而网络文学是天马行空,任尔驰骋。它对作者发表、出版权的解放,也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
⑦目前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兼容的时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包容和互补既是必需也是必然。
⑧因此,我个人以为,当代中国文学大家必然出现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互补之后的一代人当中。他们将推动中国文学产生一个新的高峰。他们很少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又与世界主流文化趋同。最初由网络开始走向文学世界,“网络文学”是他们的翼,然后在“传统文学”中他们找到民族的根。于是他们弥合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鸿沟,使中国文学纵横合一,蔚为大观。
(节选自《网络文学:没有航标的河流》)
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的文学,或者发表在纸质媒体上的作品,并非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充满了轻松、嘲讽的气氛。
B.是在生存中写作,还是在写作中生存,作者认为,这正是网络文学与目前主流文坛在写作方式上的根本区别。
C.目前的文化开放与思想兼容的社会现实必然会促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相互包容与互补,这将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
D.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审美趣味的要求更加自由和开放,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实现艺术家的梦想。
16.文章第③段说,网络文学“基本上摆脱了对意识形态的依附,让文学回归到本能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6分)
▲
17.作者认为,当代中国文学大家必然出现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互补后的一代人当中,请结合全文分条简述这样说的理由。(6分)
▲
七、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现代社会中,“绿色”是一个受到特别推崇和青睐的字眼,频频出现在从联合国文件到小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它的丰富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词汇意义。显然,“绿色”不仅仅是象征、比喻,更多的还是标志、方法、途径、理念、思想等。
以“向往绿色”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语文Ⅱ(附加题)
一、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展开余下试题
20.请写出子贡的姓名: ▲ (1分)
21.孔子认为推行“仁”的方法是什么?(3分)
▲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一判词说的是贾府之中看穿人世幻灭而遁入空门的妙玉。
B.巴金的《家》细致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既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的真挚的爱。
C.《女神》除了少部分诗作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特色,其余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
D.《欧也妮•葛朗台》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层层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和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的危害。
E.《哈姆雷特》中的鬼魂一角对剧情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出现改变了哈姆雷特的命运,没有他就没有哈姆雷特,剧作伊始就以他悲伤而庄严、凄苦而坚定的形象奠定了全局悲剧的氛围。
23.简答题(10分)
(1)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重要的助手有哪几个?(5分)
▲ (2)根据你的理解,鲁迅将小说定名为《呐喊》的原因有哪些?(5分)
▲
三、 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题。
读书的传统与传统地读书
中国古代有读书的传统,而此传统的维系和发展多得力于古代的读书教育。以私塾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以读书为主。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方髫之年既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被吴宓誉为“全中国最博学”的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
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钱基博先生推崇章学诚的记诵观点,一生学而不厌,记诵不倦,“于车尘马足之间,也总手执一卷”。张舜徽回忆说:“有时走进他的住房门口,便听到书声琅琅,知道他在背诵过去所读的经传子史,躺在睡椅上反复默诵如流,毫无阻滞。”曾国藩曾批评儿子曾纪泽读书不重记诵:“你阅看书籍颇多,然成诵者太少,亦是一短。”“成诵者太少”,也是当今读书者之一短也。
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1935年钱基博先生曾批评过这一倾向,他说“近世文章道尽,士不悦学”,“于词章语言之妙,罕知吟会”。当代文学语言与古代文学语言相较,有精粗之别。语言粗糙乃至粗俗,在当代已成习惯,语言之妙更加“罕知吟会”,朗读更为当代读书者所轻。
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像那样高标读书人之学养者,并不多见了。
记诵乃积累之功,“积累数月,见道弥深”。朗读吟咏乃沉潜反复之功,只有“沉潜于训义,反复乎句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才能探骊珠,开风气。读书正志,以“征其学养”,善者为法,恶者为戒,如此读书才有进步,而不致误入邪径,或徒得读书之名。而此传统读书方法读书精神均已成过去,呜呼,痛哉!
24.据文释题:“读书的传统与传统地读书”中的“地”能否改用“的”字?“读书的传统”与“传统地读书”各指什么内容?(7分)
▲ 25.这篇文章在论述“读书的传统与传统地读书”时有什么特点?试加以分析说明。(8分)
▲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D(jiān jiàn kǎn lán làn;A、pǎo pǎo pào páo bāo; B、jiē jié xié jié jí
C、ɡènɡ ɡēnɡ jīnɡ ɡěnɡ ɡěnɡ)
2.A(B句句式杂糅,“原因”和“因为”两种表达方式混用,删去“因为”;C句主语残缺,删去“随着”;D句主宾搭配不当,应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玉器”之后补上“展”)
3.(1)热门影片画面 (2)周星驰经典桥段 (3)网络诙谐语言
4.[示例一]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画卷/是温暖热烈/还是凄清空濛/只要你的画卷还在展开着。 [示例二]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河流/是澎湃奔涌/还是无声无息/只要你的河流还在流淌着。
5.C(举:成功)
6.B(应排除句③和句④,这两句分写袁枚随园的建筑器具和他奖掖后进)
7.A(错在“于是写文章显示其才能,而不愿升迁”,应为“做知县,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得不到升迁”)
8.(1)袁枚刚到陕西,就遇到父亲过世而返回,后来一直居住在江宁。(关键词:甫、遭、终) (2)等到做了知县,显示了才能,可是官职最终得不到升迁。(关键词:著、卒、句子大意1分) (3)一般人心里想说而难以表述的意思,袁君都能表述清楚,因此许多读书人仿效他的诗体。(关键词:世人、达、悉、仿)
9.(1)表达了对北方同胞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收复中原的苦闷。(2分)情感寄托物是归鸿。(1分)词人委托北去的鸿雁问候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朝遗民,个中滋味,难以尽表,真是蕴藉深致。(2分)
(2)词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河破碎图。(1分)宋金前线,边声悄寂,防务废弛,昔日大好河山,哀鸿遍野,了无生机,昔日繁华的宫殿,也满目凄凉。(2分)
(3)感情基调是沉痛、悲愤的。(2分)
10.(1)夕揽洲之宿莽 (2)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3)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 (4)挟飞仙以邀游 (5)不悱不发 (6)以咨诹善道
11.(6分)①乌镇建筑的古朴、色泽的幽暗;②乌镇文化的深邃浓厚;③乌镇夜晚迷人的水乡风韵。(答对一点给2分)
12.(6分)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形象地突出乌镇的特点——在现代文明的今天仍然能保持其原始古朴的风韵和古典的美丽风情,(2分)高度评价了乌镇在江南文化中独一无二的地位。(2分)
13.(5分)照应开头的江南正在远逝。(2分)点明并深化了文章主旨,作者表达了对江南文化变得虚无破碎,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的忧思与伤感,并发出了拯救江南文化的呼声。(
上一篇:
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下一篇:
《藤野先生》练习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南通市实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