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286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86]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曲阜师大附中刘洪涛)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命题人:吕则军 审题人:刘洪涛
一、(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萦绕(yíng) 崔嵬(wéi) 砯崖(bīng) 扪参历井(shēn)
B.猿猱(náo) 飞湍(tuān) 石栈(zhàn) 拗他不过(ào)
C.谪仙(dí) 红绡(xiāo) 银篦(bì) 吮血(shǔn)
D.砧木(zhēn) 幽咽(yè) 商贾(gǔ) 朔(shuò)漠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钩连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万壑
B. 峥嵘 谪居 冲波逆折 抚赝
C. 咨嗟 惘然 扪参历井 海誓山盟
D. 崔嵬 整顿 司马青衫 杜鹃啼血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资源网
A.倍增 录像机 拾人牙慧 纷至踏来
B.备至 照像机 招聘启示 自作自受
C.赡养 钓鱼竿 意气用事 沧海一粟
D.观瞻 电线杆 黔驴计穷 姹紫嫣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 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 国事 况且 荣誉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 ____ 民情。
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疾病。
A.曲解 体恤 祛除 B.曲解 体察 驱除
C.误解 体察 祛除 D.误解 体恤 驱除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
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他爸爸是话剧演员,妈妈是歌唱家,耳濡目染,所以他也爱好舞台艺术。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浏览完整试题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1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
1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
B.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读诗,就是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的韵味。”
D.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 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
二、默写。(每空1分,共32分)
1.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
2.剑阁峥嵘而崔嵬, , 。
3.一去紫台连朔漠, 。画图省识春风面, 。
4.丛菊两开他日泪, 。
5.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6.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
7.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8、浔阳江头夜送客, 。
9、主人下马客在船, 。 。 。
10、 ,初为《霓裳》后《六幺》 。 , 。
11、 ,大珠小珠落玉盘。
12、 ,唯见江心秋月白。
13、同是天涯沦落人, 。
14、座中泣下谁最多? 。
15、西当太白有鸟道, 。
16、地崩山摧壮士死, 。
17、 ,以手抚膺坐长叹!
18、连峰去天不盈尺, 。
19、但见悲鸟号古木, 。
20、庄生晓梦迷蝴蝶, 。
21、此情可待成追忆, 。
22、此日六军同驻马, 。
三、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6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8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3分)
答: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6分)
看戏
叶君健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展开余下试题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1、文章1—2段描写天气虽然闷热,剧场里却“挤得满满的”作用是什么?(3分)
2、文章为什么不详细介绍《穆桂英挂帅》的剧情?(3分)
3、作者将梅兰芳的唱词比喻为珠子的好处是什么?(3分)
4、文章为什么最后要交代这位艺术家是66岁高龄的梅兰芳?(3分)
5、从描写的角度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梅兰芳的演艺及人格的?(4分)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D.A、砯崖pīng B、拗他不过niù C、 谪仙zhé
2、B.抚膺
3、C.A、纷至沓来,B、招聘启事,C、黔驴技穷。
4、C.运用搭配法和括词造句法选用词语,比较好。如:共商国是/国事访问;况且……还/“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荣誉称号/名誉侵权。
5、C.“曲解”多指故意地歪曲地解释,“误解”则指错误地理解;“体察”乃亲身考察,“体恤”为设身处地地给予同情和关怀;“驱除”一般指赶走,“祛除”指除去病患.某种心理状态或邪祟等。
6、D.D项望文生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7、B.A.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C.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感情色彩不对。D.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句子是指演讲者思想的高度,不是“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8、A.B “海内外”与“国家、地区和国内”有重复且语意不清,删“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C项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主持”后加“的工作”,“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缺主语,可在前面加上“这些工作”之类的主语;D项不合逻辑,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
9、C 。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问题……改善”搭配不当,“比赛”前缺谓语,添加“致使”;D项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10、B.(A.突出:突然爆发出。C.整理。D.以前。)
11、A 。(徒、空)
12、A (句号应放在后引号之内。)
二、答案见课本。
三、(1)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阔,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2) 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空回形成鲜明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出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3)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4)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四、1、从侧面表现梅兰芳的高超演技,说明人民对艺术家的热爱。
2、因为剧情与本文的中心联系不大。本文的主旨是赞美我们国家的热情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而不是介绍《穆桂英挂帅》的戏剧内容,所以不详细介绍剧情。
3、用珠子比喻梅兰芳的唱词,将无形的声音化为有形的珠子,形象地赞扬了梅兰芳的演唱字正腔圆,感情饱满,富有表现力。
4、这样写,既符合观众观看的过程,又将艺术形象的年轻美丽、光彩照人,同艺术家的年龄高形成对比,突出了艺术家高超的演艺及对艺术、对人民的高度热情。
5、主要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描写梅兰芳的高超技艺和高尚的人格。 (218.59.146.35)
上一篇:
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
下一篇:
文化名著练习(一)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必修”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