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216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16]
语文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学业测试卷
语文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学业测试卷
一、给加点字注音
⑴ 浩浩汤汤( ) ⑵ 薄暮冥冥( ) ⑶ 浣洗( ) ⑷ 山肴野蔌( )
⑸ 山居秋暝( ) ⑹ 宠辱偕忘( ) ⑺ 阴翳( ) ⑻ 伛偻提携( )
二、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B.先/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矿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②《桃花源记》写桃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写桃源中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
③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对洞庭湖的描写: , 。
④《长歌行》中蕴涵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⑤《山居秋瞑》中写山间自然景物幽静的诗句是 , 。
⑥ 李清照的《渔家傲》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词句是 。
⑦《长相思》中被盛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表达主题的诗句是 。
⑧《醉翁亭记》中用来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平身,而是另有目的的一句是 。
四、文学常识积累(连线)。
《渔家傲》 张岱 明末清初
《桃花源记》 辛弃疾 唐朝
《湖心亭看雪》 王维 宋朝
《山居秋暝》 陶渊明 晋朝
五、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是一篇“诗序”,作者描写了自己拜访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的经历,表现陶渊明的政治理想,也表现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B、《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写于作者贬放邓州之际,本文包含的“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在今天仍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C、《醉翁亭记》描写滁州山间朝暮变化与四时景色以及作者和滁人的游乐,表现其“与民同乐”的思想,也侧面表现了作者治理滁州的政绩。
D、《湖心亭看雪》一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湖心亭写“我”的所见所感,表面写景,实则寄托作者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和故国之思。
六、阅读训练
(一)《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或异二者之为( ) (2)是进亦忧 ( ) (3)微斯人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的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 形成对比。


浏览完整试题4、“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请你说说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


5、读了选文,你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结合实际谈谈对我们的教育意义 。


(二)《桃花源记》(节选)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②)所从来,(③)具答之。(④)便要(⑤)还家,(⑥)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之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闻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⑦)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⑧)皆出洒食。(⑨)停数日,(⑩)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的括号内应填“渔人”的是(只填序号) ,应填“村人”的是
2、用原文回答。
①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②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③“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④“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3、指出本段的通假字“ ”同“ ”,意思:
4、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绝境: ②无论:
5、翻译最后一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读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请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三) 比较阅读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2)云归而岩穴暝( )
2、翻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选出乙段中与“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甲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联系下文,这个“异”字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个成语出自乙段,请用这个成语造句:
成语: ;造句:
6、甲、乙两段均为写景语段,甲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景,乙描写了____________景,两者
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
7、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中的“乐”与甲段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训练
亲友相聚,与家人、亲朋会有亲密的对话;遨游书海,与作者、作品会有平等的对话,走近自然,与山川、树木会有亲切的对话……请以“对话”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第七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略 二、D
三、①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中往来耕种,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③气蒸云梦泽 波撼兵阳城 ④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⑤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⑦ 夜深千帐灯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⑧ 醉翁之意不在酒
四、略 五、B
六、阅读训练
(一)
1、略。 2、略。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般的)迁客骚人。
4、一方面希望滕子京拥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表明作者愿与古仁人同道,拥有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意合即可)
5、表现了作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境界;围绕“向作者学习,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观”来谈。(意合即可)
(二)
1、②③⑤⑨⑩ ①④⑥⑦⑧ 2、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先世避秦时机,率妻子是人来此绝境 ④与外人间隔
3、要邀 邀请 4、①与世隔绝的地方 ②不要说。
5、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向外人说啊”。
6、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三)
1、极:到; 暝:昏暗 2、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3.应选C。 4.(1)外界景物好,自己的得而喜;(2)外界环境坏,自己的失而悲。
5.水落石出 造句,略
6.洞庭湖雄伟景色、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两者不同表现在:甲概括描写,乙紧扣朝暮、四季特征具体描写。
7.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59.61.232.30)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语文八年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