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0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2]
江西省新余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
江西省新余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王艳、龚文宝 审题人:王艳 审核 苑娜娜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葺(qì) 芳馨(xīn) 仙袂(jué) 衣锦还乡(yī)
B. 城阙(què) 踯躅(zhú) 骋望(chěng) 云栈萦纡(yū)
C.千乘 (chéng) 霓裳(ní) 潺湲(yuán) 羁旅情怀(jī)
D.江皋(gāo) 人寰(yuán) 悄然(qiǎo) 孤注一掷(zhì)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___ 的规律。 www.ks5u.com
(2)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摇曳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3)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与电子传媒业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A. 臆造 采用 纵然 B. 编造 沿用 固然
C. 臆造 采用 固然 D. 编造 沿用 纵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叹为观止。
B.我市文科状元刘丽媛和理科状元柳春洋两位同学已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近日,他们将比翼双飞,同赴北京。
C.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与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D.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B.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
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B.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C.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D.中国古代诗人非常重视锤字炼句,其中“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分别是唐代诗人贾岛和杜甫的自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浏览完整试题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o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20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基础。
6.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7.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项是
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
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
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
白信号通路。
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
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
受体家族。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
关注的是科学。
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 1
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
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
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进展。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追和陶渊明诗引
苏 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处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癯而实腴 癯:清瘦     B. 与物多忤 忤:抵触
C. 终不能悛 悛:悔改 D. 其出处进退 处:处所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散木也,以为舟则沉
B.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先君命辙师焉。
割鸡焉用牛刀
D.沛然如川之方至
由也兼人,故退之
11. 下列句子中,对苏轼追和陶诗的理由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① 未有追和古人者     ② 少而穷苦
B. ① 诗有古人之风 ② 其学日进
C. ① 其诗质而实绮 ② 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D. ① 平生出仕,以犯世患 ② 自托于渊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垂暮之年,远谪天涯,生活非常艰难,其他读书写作活动大都终止了,惟喜写诗,尤喜读陶渊明的诗歌,追和陶诗。
B. 文章第一段虽不是直接论苏轼和陶诗,却谈了苏轼和陶诗的写作背景,暗示苏轼和陶诗与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


展开余下试题C. 文中对陶渊明其诗其人的评价全用苏轼来信的原文来表现,引文占全文的三分之一,这样更贴近苏轼的本意,也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作评论的态度。
D. 本文是苏辙应苏轼要求为其和陶诗写的序言,文章充分肯定了苏诗的成就,对苏轼追和陶诗的心迹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相信后人自有公论。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3分)
译文:
(2)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4分)
译文:
(3)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赏析。(2分)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
析。(4分)
15、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2)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3)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千载谁堪伯仲间!
(5)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6)我国的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 ,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是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 。
五、 (21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6-19题。
怀念有信的日子
①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忙忙碌碌,表达感情的方式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日趋丰富多彩,对着话筒、敲着键盘、发电子邮件、发电子贺卡,将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②在现代人热衷于这些方式的情感传递中,是否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点深沉?
③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写信的人,写信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早在读小学时,就给从小一起长大、后随父母到成都读书的伙伴范容写信,方块字和拼音并用,还是妈妈帮着写的信封。中学时代,同学天各一方,开心也罢,失落也罢,都倾诉于一张张飘着茉莉花香的薄笺上飞来往去。朋友们的信,我全部保留着。因为它是我和朋友们一起成长的历史。由于信件实在太多,读旧信的时候也不方便。我便将朋友们的信,一本一本地装订好。虽然几次搬迁,却不忍弃之。放得越久的信,当再读时,那种滋味也微妙也冲淡,仿佛吃完橄榄后,回味快要化掉时的感觉,可总也化不掉。
④读师范时,收到家书是最令人开心的事情。在信中,当然有父母对女儿的切切嘱托,却也不乏对人生社会的或激烈或温和的讨论。父母从我这里呼吸到了属于青春季节的空气,有如春风扑面;我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对生活的观察入微的认识和思考,使我能直面人生。我很感谢我的父母能给我一份充实的精神生活礼物,有了它我就感到振奋。读家书就像读一本精彩的散文集,总能无数次地引起你会心的微笑。
⑤传说韩愈读信前,总是先用玫瑰香露洗手,这既是对朋友的尊敬,也是一种雅癖。我不如他那么雅,也不肯落俗。收到朋友的来信,我总是匆匆地浏览第一遍,再找一个僻静之处细细咀嚼。一封好信带给我的快乐何止一天两天!看着那些温馨的话语,感觉就像有一股细细的暖流慢慢潜入自己的心窝。都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那些内容深深浅浅、字迹正正草草的纸上,友人的音容笑貌如出其间,举手投足如出其里。白纸黑字犹如重重叠叠的青山绿水,是我生命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⑥信读完了,先放在一个比较顺手的地方,总想有机会再读,直到把它放进一个比较保密、取起来也不方便的地方,信就成了旧信——那是暂时不打算再读的,可总也留着机会读。倘若有那么一个风雪之夜,泡一杯热茶,手捂着微烫的茶杯,这种悠闲读旧信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或者是一个懒觉睡足了的星期天的上午,屋子里有几滩淡淡的阳光,被阳光照着的物品在阴影的伴随下,突出地宁静。人在此刻容易寂寞,寂寞的时候,读旧信也最好。因为没有急于知道的内容,没有新鲜的事情,一切恬淡从容,浸在文字中,使人回想起一些欢乐或忧伤的片段。人在一味地向前走的时候,也不免有时会停下来,坐在椅子上,想想过去的朋友,读读朋友的旧信,休闲一下自己的身心。
⑦参加工作后,朋友的信件渐渐稀疏,而后越来越少了。元旦、春节偶尔收到几张明信片;上面有寥寥的几句话,甚至有的除了称呼和落名外,什么也没有,因为上面已印好了祝福的话。更多的只有电话联系、QQ联系。我渐渐感到失落,因为再也没有盼信、拆信、读信的那种愉悦了。在电话和网络交流中,这种美丽也不复存在了。彼此都是匆匆忙忙、言简意赅,没有转承起伏,没有排比递进,更没有含蓄委婉、峰回路转,只求把事情说清楚。
⑧虽然一纸书信并不能承载多少感情,可那却是一段可视的、能够保存的爱的文献。无论过去了多少年,只要你翻它,仍能找到有你也有他的爱之路、情之湾,仍能找到那一路上留下的笑声和泪水。美好的日子便会在生命里定格。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一个跟不上时尚的人。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在人们忙于奔波时,我真希望有一天能收到朋友温情款款的来信,那份喜悦的心情一定无法形容。
⑨现在的我偶尔和朋友打打电话、聊聊天保持着纯纯的友情,但我还是很怀念有信的日子。
16.第2段写现代人热衷的情感传递方式,“是否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点深沉?”文中赋予了“韵味”和“深沉”哪些具体内容?(6分)
答:
17.第5段为什么说书信“是我生命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4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真希望有一天能收到朋友温情款款的来信”?请用文中的话概括作答。(4分)
答:
19.依据原文,回答问题。
(1)第6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
答:
六、语言文字的运用(9分)
20、为下面的句子排序。(4分)
(1)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①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②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③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诗歌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④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⑤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⑥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2)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5分)
眼睛很宽容 k.s.5.u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展开余下试题七、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今年55岁的陈玉蓉患有重度脂肪肝,为了捐出肝脏救治生命垂危的儿子,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自己的“减肥”计划。7个多月来,她坚持每天10公里残酷的“暴走”,在大量运动的同时,她每天只吃很少量的米饭和青菜。
终于,奇迹发生了。当陈玉蓉进行全面检查时,她的重度脂肪肝消失了,符合肝移植条件。“暴走”妈妈陈玉蓉给儿子“捐肝”的愿望在2009年11月3日晚得以实现。经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30多名医护人员13个多小时的接力手术,到22时许,肝脏移植术全部完成,从母亲身上割下的肝脏成功植入儿子体内。
“暴走母亲”的行为,实际上是母爱的一种极致表达方式。其实,生活中,不同的人之间表达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完上面一段材料后,请以“爱,可以这样表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新余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
语文试卷答题卡
一、二、三、选择题(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四、文言文翻译
13、(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
(3分)
14、(6分)
(1)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分)
(2) __
_______ _______(4分)
15.诗文填空与文学常识(8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2)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3)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千载谁堪伯仲间!
(5)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6)我国的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 ,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是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 。
五、现代文阅读(21)
16 (6分)


17(4分)


18(4分)



19、(7分)(1)


(2)


六、语文应用(9分)
20(4分)
21(5分)




七、作文(60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 B(A“袂”应为mèi ; “乘”应为shèng;D“寰”应为huán)
2. C(第(1)句供选的词语,“沿用”指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采用”指认为合适而加以利用。很明显,新的制药技术发明出来,制药成本大大降低,哪怕是国际制药巨头也不得不利用这一新技术,不是用旧的,而是用新的,只能选用“采用”一词。臆造:凭主观的想法编造;编造:捏造。第(2)句强调从实际情况探索,与客观实际情况相对的应是主观,故应用“臆造”。纵然: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固然,表示假设关系,第(3)句后面有但出现,应为转折关系,选“固然”。)
3. A(A “叹为观止”中的“观止”指看到了尽头,后用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尽善尽美,无以复加。B比翼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C “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用来修饰“创造力”不妥。D“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4. D(A“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语序颠倒,应为“安全生产没有引起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B项误用否定词“否认”,使表达的意思相反,不合逻辑,可改为“说”;C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
5. B(B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
二(共9分,每题3分)www.ks5u.com
6. 答案:D。详解:涉及的信息区域就集中在第3自然段,仔细审读,化学信号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D项漏掉了……转变为电信号这个过程。
7. 答案:C。详解。审读题目,承接顺序四个字提示我们要注意文中表述的不同时期,不同成果的对应关系。A.信息点在2段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结果,嗅觉信号道路理论提出后在时间上就表述错误了。B、C相关句子为: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传导过程。B项嗅觉信号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新余”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