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与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出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无济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 (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有删改) 6、 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的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给人忧虑不安的紧张感。 B. 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C. 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 D.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 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 A. 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B. 《论语》和《孟子》两部书的取材不同。 C. 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 D. 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 8、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 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 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是由自我产生的。 C.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 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并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 B [A项中的“忧虑不安”没有依据;C项中说孟子“行事完全不遵循‘礼’”的说法不准确,文章说孟子一切“全出己意”,并完全不遵循“礼”的意思。D项第七段中说“也就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而选项中成了“必须”。] 7、D[D项是两人有很多不同中的其中一种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 8、B[A项“低水准”不正确;C项“是可以平息的”无依据;D项“取代”一词太绝对。]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高祖曰:“若能从我乎?” 曰:“愿尽力。”於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①,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朗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於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注] ①中戚里:长安城内住皇帝戚属的一条街。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小吏,侍高祖 侍:侍奉 B、子孙有过失,不谯让 谯让:呵责 C、虽齐鲁诸儒质行 质行:质疑(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