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928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8]
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语文)
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语文)
第Ⅰ卷
基础检测(14x3=42分)(提示: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廖廓(kuò) 分外(fèn) 浪遏飞舟(è) 挥斥方遒(qiú)
B.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忸怩(nì)
C.岁月稠(chóu) 青荇(xìng) 团箕(jī) 橘子洲头(jú)
D.怅寥廓(chàng) 颓圮(qǐ) 沉浮(fú) 提要钩玄(xúan)
2、下列各句中不全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图穷而匕首见 共其乏困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C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夫晋,何厌之有
D 沛公起如厕 秦王还柱而走
3、下列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就是参考他的作文嘛,可他惜墨如金,就是不让我看,真是岂有此理!”陈敏愤愤地说。
B.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C.经过一番说服工作,李莉回嗔作喜轻松地离开来办公室。
D.他也画山水,没有见他画重峦叠嶂,多是平日容易见到的。
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财物无所取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沛公居山东时
5、下列句子属状语后置的一句是( )
A此天子气也 B毋从俱死也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将军战河北
6、下列句子正确使用标点的一项( )
A.叱咤风云的伟人,惊天动地的大事,固然能打动人心,日常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不也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吗?
B.我喜欢一个人搭砖玩,然后一推,“轰隆隆,”砖墙就倒了。这崩倒之声,成了我童年最美妙的乐章。
C.班长说:“咱们为苗老师唱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吧。”歌声在夜空中响起,弥漫了整个小站。
D.试着播报这两则新闻,体会播报的语气、语调、节奏、以及情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些不同?
7、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此亡秦之续耳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8、下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像染过一样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水浅的江底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游泳
9、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大王来何操 B. 赵氏求救于齐
C.是寡人之过也 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10、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1、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顷之未发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臣请入,与之同命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8)是寡人之过也
(9)怅恨久之 (10)公从之
浏览完整试题
A.(1)(9)/(2)(10)/(3)(5)/(4)/(6)(7)(8)
B.(1)(3)/(2)/(4)(5)/(7)(10)/(6)(8)(9)
C.(1)(9)/(2)/ (3)(5)/(4)(6)(10)/(7)(8)
D.(1)(3)/(2)(10)/(5)(8)/(4)(6)/(7)(9)
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的新诗在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
B.诗歌中的细节描写可以更好地为抒情服务。
C.《战国策》的作者左丘明是善于在矛盾中刻画人物的一代大家。
D.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运之《离骚》”。
1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1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词类活用特殊的一项是 (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使使以闻大王
C、受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第Ⅱ卷
阅读、写作检测(108分) (提示:写到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题。(10分)
惠安女子
舒 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15、诗歌抒写了惠安女子真实的生命状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惠安女子形象?请你用诗中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 。
16、《惠安女子》显示了诗人善于从客观生活中提炼诗歌意象的能力,请你选出诗中的一组意象,并用散文的语言描绘出诗中所表现的情景。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_22题。(共27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 计者?”曰:“鲰生说 我曰:‘距关,毋内诸 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 乎?”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且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7、下面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是( )(提示:17_21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
A.为击破沛公军 (对) B。贪于财货,好美姬。(美好)
C.公岂敢反乎?(哪里) D。不如因善遇之 (于是)
18、下面朗读的节奏正确的是( )
A.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素善/留侯张良
C.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君安/与项伯/有故
19、下面对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急击勿失”句中,范增建议之中带有要求的味道。
B.“且为之奈何”句中,沛公询问之中带有急切的心情。
C.沛公的简单的“诺”字,显示他的无所谓的心态。
D.沛公的“故听之”,明显带有懊悔之意。
20、下面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足以当项王乎/②岂敢反乎 B。①因人之力而敝之/②夜缒而出
C.①以其无理于晋/②长于臣 D。①秦地可尽王也/②不义也
2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1)财物无所取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A.前两句两个“所”字意思相同,后两句的两个“卒” 字意思也相同。
B.前两句两个“所”字意思相同,后两句的两个“卒” 字意思不同。
C.前两句两个“所”字意思不同,后两句的两个“卒” 字意思相同。
D.前两句两个“所”字意思不同,后两句的两个“卒” 字意思也不同。
2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鲰生说 我曰:‘距关,毋内诸 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四、默写
23、补写出下面诗句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点江山……
(2)但是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隐了阳光,散了喧嚣,独自一人在夜晚,遥望辽远的星空,会有与其他环境不同的感受。处此环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
要求:自己命题;中心明确、突出;内容安排紧凑,语言通畅;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D(圮(pǐ) 2、D 3、A(畔pàn) 4、B
5、D A、判断句 B、省略句 C、被动句
6、A(B维_帷 C谰_澜 D隽_镌)
7、C、被动句 A、B、D:判断句
8、C(浅底:江水清彻见底,并非真浅)
9、A 宾语前置
10、D(粪土/当年/万户侯)
11、C
12、B(①根据认识事物的顺序②前后句式保持一)
13、B一般疑问句 14C
15、塑造了惠安女“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的忧伤而又充满幻想的形象。
16、①银饰、腰肢、海面、浪花、洞箫和琵琶。②夕阳的余辉投射到海面,海面的浪花仍旧无止息的飞扬,系着古老银饰的惠安女站在岸边,眺望海的另一边。不知什么地方传来隐隐的洞箫声,在幽怨的洞箫声中,惠安女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默默地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17、A 18、B 19、C 20、D 21、D
22、略 23、略 (123.9.166.61)
上一篇:
2009-2010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09-10学年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