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744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44]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过关测试醉翁亭记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过关测试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加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 比翼双飞(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 翅膀)
B.伛偻提携 / 山肴野蔌(腰背弯曲 / 菜蔬)
C.颓然乎其间 / 树林阴翳(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 遮盖)
D.非丝非竹 / 佳木秀而繁阴(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 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2.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中。他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理,寄托在喝酒上。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但是鸟儿只知道自己在山林中的乐趣,而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而快乐,而不知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3.第1段采用什么顺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请根据课文内容把本段的写作顺序依次填写下面的空格上。
顺序: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亭的位置环境: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亭名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自号“醉翁”)
4.选取文中的任一句话,谈谈本文在句子运用上的特点。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对仗工整,有的是句中自对,有的是两两相对,使语句凝练华丽,并加强了韵律美。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等。
(也可以谈谈全文用了21个“也”字,25个“而”的特点。)
5.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2分)
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以及借纵情山水派遣由于被贬官而造成的郁闷之情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
6.文章处处写“乐”,作者到底“乐”些什么?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这些“乐”归结起来指的是什么?
作者“乐”在三方面。①“山水之乐”或观赏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之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与滁人游、与众宾“宴酣之乐”:滁人“前呼后应”,“往来不绝”,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③“乐人之乐”:太守“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浏览完整试题
7.本文的线索:“乐”,醉中的“乐”。
8.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叙述中巧妙的加入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写景和抒情巧妙、自然地结合。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过关测试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加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 比翼双飞(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 翅膀)
B.伛偻提携 / 山肴野蔌(腰背弯曲 / 菜蔬)
C.颓然乎其间 / 树林阴翳(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 遮盖)
D.非丝非竹 / 佳木秀而繁阴(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 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2.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中。他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理,寄托在喝酒上。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但是鸟儿只知道自己在山林中的乐趣,而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而快乐,而不知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3.第1段采用什么顺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请根据课文内容把本段的写作顺序依次填写下面的空格上。
顺序: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亭的位置环境: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亭名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自号“醉翁”)
4.选取文中的任一句话,谈谈本文在句子运用上的特点。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对仗工整,有的是句中自对,有的是两两相对,使语句凝练华丽,并加强了韵律美。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等。
(也可以谈谈全文用了21个“也”字,25个“而”的特点。)
5.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2分)
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以及借纵情山水派遣由于被贬官而造成的郁闷之情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
6.文章处处写“乐”,作者到底“乐”些什么?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这些“乐”归结起来指的是什么?
作者“乐”在三方面。①“山水之乐”或观赏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之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与滁人游、与众宾“宴酣之乐”:滁人“前呼后应”,“往来不绝”,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③“乐人之乐”:太守“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7.本文的线索:“乐”,醉中的“乐”。
8.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叙述中巧妙的加入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写景和抒情巧妙、自然地结合。 (121.12.50.211)
上一篇: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过关测试岳阳楼记
下一篇: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过关测试爱莲说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中考复习专”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