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526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26]
2010年江苏省扬州中学西区校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扬州中学西区校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绯闻/蜚短流长 佯装/商店打烊 弓弩/驽马十驾
B.编纂/篡权夺位 冠 军/冠冕堂皇 奢靡/呼号靡及
C.一年半载/载歌载舞 瞋目/瞠目结舌 针灸/残羹冷炙
D.搴阰/命运多蹇 狗彘/炽热 亲吻/刎颈之交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期一天的欧盟峰会为20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协调了欧盟内部立场。
B.英中关系发展良好,我们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取得了一致,比如国际经济体制改革以及贸易保护主义。
C.参展的杰出设计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和具有节能观念的作品使观众深受好评。
D.我不禁想起以前有些人在能量守恒定律被揭示证明之后仍试图制造永动机而感到可惜。
3.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
A.我们来到新校区,看到一栋栋现代化的大楼拔地而起,不由得啧啧赞叹:这里的教育发展真不简单,简直令人赏心悦目。
B.文言文翻译没有标准,每个译者翻译的都不一样,教读者莫衷一是。
C.如果你能身临其境地为她想一想,你就会同情她的处境,不会对她这样求全责备了。
D.《红楼梦》八十回后的续书大多是狗尾续貂之作,艺术成就根本无法与原著相提并论。
4.读这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复苏,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金融系统性风险还没有完全消除。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备受关注,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美双方应该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坚持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无意追求对美贸易顺差,一直采取积极措施扩大自美进口。希望美方坚定抵制保护主义倾向,逐步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以利于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平衡发展。
(1)中美双方经贸发展现存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2分)
(2)关于两国经贸发展,中国对美方提出什么要求? (4分)
二、文言文阅读 (19分)
王彦章,郓州寿张人。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梁、晋争为天下劲敌。晋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然晋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是时,晋已尽有河北,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末帝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时庄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夹寨,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即驰骑救之。比至,而南城已破矣。时段凝已有异志,凝与赵岩、张汉杰交通。彦章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谓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乃罢彦章。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注】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


浏览完整试题注:守捉: 军官名,作动词用,以此官驻守之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臣宿将多被谗间 宿:有经验的、老的
B.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谢:推辞
C.俟吾破贼还 俟:等待
D.赐以第宅,供给甚备 备:准备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
B.遂见杀,年六十一
C.晋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
D.乃泣,反周公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彦章骁勇有力,晋人俘虏其家人,以此诱迫彦章投降。尽管末帝昏乱,奸臣当道,自己无用武之地,但他仍不为晋人所动,也因此保全了家人的性命。
B.晋人攻取郓州,梁人举国震动。宰相敬翔以死谏末帝,荐彦章。彦章临危受命,不负众望,大破南城,显示了他在梁的重要地位和才能。
C.彦章激愤于国力日衰,立志诛杀奸臣,终为部下谗陷,被罢免官职。但后来当梁末帝委任他御敌时,仍挺身而出,直至兵败被俘。
D.彦章虽是—介武夫,但他被俘后不受庄宗的怜爱,宁死不事二君,表现出他的忠义守节。
8翻译下面五个句子:(10分)
1、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
2、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
3、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高祖本纪)
4、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5、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列传)
三、诗歌鉴赏 (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9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抒发的感情。(4分)
答: ▲
10、简要分析“系”和“啼”两个动词如何准确传神。(6分)
答: ▲
四、默写:8分
11、乘骐骥以驰骋兮,
12、 ,必浚其泉源。
13、将有作,
14、惧满溢,
15、简能而用之,
16、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 。
17、顾吾念之, 徒以吾两人在也。
五、现代文阅读 (23分)
(一)那些平凡的人 鲁先圣
① 我刚刚认识这对母子的时候,总有很多很多的同情与不解。母亲80多岁了,眼睛因老年白内障视力极差;儿子40岁左右,因小儿麻痹症他的一条腿失去了正常的行走功能。他们母子二人,靠什么维持生计?他们怎样完成生活中那些需要人力、需要人手的事?我总有一些想帮助他们的想法,但却因不熟悉,自己又经常外出而没有去做。
②不久,我母亲从乡下来。母亲常在我与妻子上班后,下楼去街上闲走。下楼容易,上楼就难了。可是,每次我回到家里,见母亲很安然地坐着,便有许多惊奇。说好是让母亲带着小椅子在楼下坐着等我们下班回来扶上楼的,自己怎么上来的?母亲说,是一楼的那个残疾人扶上来的。
③这样的事常常发生,我过意不去。有一天我正好见他在楼梯口坐着,就微笑着点头,想表示一下自己的感谢之意。不料他忙着站起来说话了。他说:听大娘说你是报社的,我想问你志愿者协会在哪里,想去捐点款。当时正是舆论呼吁社会捐款救助贫困孩子读书的时候。
④我顿然无语。这样一个残疾人,还在想着资助别人。我告诉他地址在团省委楼上,并说他自己也很困难,有这个心意就行了。他还是去了。从我住的小区,要上一个大坡,下一个大坡,再上一个大坡才能到达比较平坦的街区。他是骑自行车去的。本来公交车可以直通到团省委附近,可他没有花一元钱坐车去。
⑤三天以后的晚报上写了他在志愿者协会捐款的情景。我回来见他在楼梯口拿着一张晚报看着。见到我,他说:真不好意思,只捐了10元钱,记者却在文章里几次写到我的名字。
⑥ 后来,我了解到他在一家工厂做工,工厂已经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
⑦了解越来越多了,彼此增加了很多的信任。一天散步的时候遇到他,他对我说:咱这栋楼的东面是兴济河,最近河对岸的一家公司天天往河里到建筑垃圾,到了雨季排洪就难了;这条河是济南南部的主要排洪河道,应该找人管管这件事。
⑧我跟随他走到河边,果然如他所说,河中已经堆满垃圾,岸边的树都已被埋死了。
⑨这对母子一切如常地生活着,过着比较困难的日子,却又以良善的心境从容地走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是这个大都市中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人,却又--------------------------------------------------------。
18、请简要分析:文中第一节介绍母子的身体和家庭情况有什么作用?(6)
19、概括文中记叙这对母子的几件事。 (6分)
20、为本文最后一句补充完整,使得作品的主题得到明确和升华。(5分)
21、文中的残疾人省下一元公交车费,捐了10元钱,你认为有无必要?结合你对近期我们生活中有明星诈捐等事件的了解,谈谈你对捐款这一敏感事件的看法。 (6分)
六、现代文文本阅读
(二)完美与残缺
从维熙
①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当月圆时,有“花好月圆”之美词;当月残时,又有“一镰钩月”之雅说。笔者常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月残,而只有月圆;或只有月残,而无一轮圆月,那将失去多少风景?如果把这一美学概念,引伸到振兴中华民族的宏观话题之内,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情趣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民族心态的问题了。
②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我陪他选择月圆之夜前往,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月圆下的圆明园,拍出来虽然好看,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虽然这比在月圆下拍摄,要艰难许多,最终他还是等到了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重新开动了摄影机。
③笔者所以要重温这段往事,实因重新修复圆明园之争,与保留其历史原貌之争,既是关联到建筑的问题,又是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重建圆明园的历史辉煌与反对重建圆明园之争,典型地反映出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依据的: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奋发图强;但是偏偏有一些清史学者,难以割舍中华民族的“圆月情结”,慷慨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再现圆明园昔日的风华。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其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它将让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


展开余下试题④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个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何许人也?他是将德意志统一成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之为德意志之祖。人们为了缅怀他将东西南北中的日耳曼人,缔造成一个强大的德国,在科布伦茨两条美丽河流的汇合口,铸成了一座巍高的青铜纪念碑,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正好落在这座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策马张弓的德意志之祖肖像消失了。待我去那块圣地朝圣时,那儿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墩台。当时正是深秋,墩台上飘满了黄色的落叶和白色的鸟粪,让每个来这儿的游者,无不感到凄切和悲凉。这是其一。其二,在德国柏林最热闹的裤裆大街,昔日曾经耸立着一座著名的尖顶教堂,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那座教堂的顶部正好被炮火自上而下地劈去了一半,多少年过去了,那教堂也没有重建和修复,赤裸地站在繁华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对此我曾以中国人的心态,询问过德国友人和德国民众,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精心地保存这些历史残缺,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
⑤当年,德国是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还在千方百计地保留历史残缺;而我们在近代史中是被弱肉强食的民族,倒反而不惜花费重金,克隆往日的历史辉煌,这种南辕北辙的心态,距离究竟有多远?恐怕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量器,能丈量出这种距离。但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哪个更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哪个更富有时代的前瞻性?哪个更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德国而论,它今天的经济实力,不要说再建起一座青铜雕像,就是在科伦布茨再竖起十尊百尊威廉大帝的金像,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知道那是遮盖民族的耻辱,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难道我们这个不断被列强肢解和侵略的民族,就能遮其自家之丑,重新修建圆明园(实质为“克隆”),来淡化昔日被列强瓜分的国耻?前不久,党中央明确提出“求真务实”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这更让笔者感到投入大量资金、全面修建圆明园之举有待商榷。且不说我们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水平线上;就是有一天我们从发展中国家,进入了全面富足的国家行列,我们也不能淡化昔日之国耻。
⑥中国有句古话,似可当此文的结论:
⑦假凤虚凰者误国,卧薪尝胆者兴邦!

22.下面几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A.第二段中“含金量”的含义是指与残月下的圆明园废墟相一致,更能突出圆明园作为国耻纪念园的意义 。
B.第三段中“我们民族的心理顽疾”是指月圆情结和假凤虚凰的心态。
C.德国人保留二战中被战火摧毁的雕像和建筑是想让后世的德国人牢记德意志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
D一部分清史学者主张重修圆明园,虽然与作者的观点相悖,但也代表了一部分怀有中华民族“月圆情结”的人的想法,关于重修圆明园的各种观点是没有对与错的。不能简单地用是非的标准加以评判。
23.在第④、第⑤两段中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4.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重建圆明园,文中共讲了哪几点理由? 你是否同意文中的观点?如不同意,要说出你的理由;如同意,请再补充二点理由。(6分)
七、作文:70
请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
2、A(B逻辑错误,应为“消除贸易保护主义” 。C受好评的不是观众,而应是杰出的设计。应改为“深受观众好评”。D句式杂糅,应将“想起”改作“为”)
3、 D(A句中的“赏心悦目”可以改为“叹为观止”。B句中的“莫衷一是”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结论,这里应该是指读者不知道该依从哪一种翻译,可以改成“无所适从”。C项中的“身临其境”可以改为“设身处地”)、
4.(1)金融系统性风险还没有完全消除。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对世界经济复苏仍有负面影响。
(2)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抵制保护主义倾向;逐步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
二、文言文阅读
5、D (充分、完备)
6、B (B为被动,其他选项都为使动用法)
7、A (因此保全家人性命的说法不对)
8、翻译句子(10分)
1、王彦章杀了庄宗派去的使者,以此断绝自己妥协投降的后路。
2、况且我深受梁朝的恩惠,除非殉死不能报答,怎么能先忠于梁朝而后再忠于晋朝,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的人呢?
3离开的时候就把栈道烧断,用来防备其他诸侯的军队和强盗士兵袭击,也是向项羽表示自己没有向东发展的意图。
4、屈原来到江畔,披头散发在水边边走边吟诵,脸色憔悴,容貌干枯。
5、知道用先给予的方法来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为政的法宝。
三、诗歌鉴赏(10分)
9、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忍分别的依恋之情。
10“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拟人化地表现出了柳条对即将离别之人的挽留。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凄婉鸣叫的特点,又拟人化的写出黄鹂通人性,人离别,鸟也悲伤。从而抒发了不忍离别的深情
四、默写:(8分)
11来吾道夫先路
12、欲流之远者
13、则思知止以安人
14则思谦冲以自牧
15择善而从之
16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17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五、现代文阅读(一)(23分)
18、写母子身体的残疾,表现了我的同情和不解,(1分)引发我对母子的关注,为写下文残疾儿子捐款等事件做铺垫。(2分)与下文中这位残疾儿子的友爱善良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对比和衬托。(2分)表现了这对母子作为生活中的平凡人而有有着不平凡的心灵。(1分)
19、文中写了这样三件事:1、扶我母亲上楼。2主动要求捐款。3关注兴济河的垃圾污染和雨季排洪。(6分)
20、略(5分)
21、结合对捐款的认识:捐款的意义不在于钱的多少,捐款涉及到诚信和社会公德的弘扬,以及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22.C(德国人是要自己的国民牢记纳粹德国曾经犯下的罪恶)
23.此两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2分)作者例举了德国人不修被毁的威廉大帝雕像和被毁裤裆大街教堂, 为的是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然后将国人与德国人对待历史的不同心态进行对比阐述,(2分)鲜明有力地论证了保留圆明园历史残缺可以使人不忘国耻,励志图强这一中心。(2分)
24.①重建的圆明园只能是一个赝品,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②它使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③我们还不富裕,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上;④补充:可以从残缺美、悲剧美等角度分析。(答满3点给6分) (122.48.100.13)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10年江苏”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