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592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92]
人教版八上古诗文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二)
一、知识梳理
《记承天寺夜游》
(一)、重点字音
未寝(qǐn) 藻荇(zǎo xìng)
(二)、重点词语解释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交横(交错纵横)
盖竹柏影也(连词,原来是)
(三)、古今异义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古:只是,不过;今:表示转折)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古:清闲的人,指不及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今:无事可做的人)
(四)、一词多义
与{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和、同)
{相与步于中庭(副词,共同、一起)
(五)、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六)、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入狱。4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上了“本州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和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七)、文章主旨
《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表达了作者贬官后的悲凉心情,也表现了作者面对逆境能自我排遣抑郁之情以及达观潇洒的人生态度。
(八)、文学文化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等人得以继承发展,形成了“苏辛”豪放派。
(九)、重点句子翻译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月光洒在地上,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爱莲说》
(一)、重点字音
甚蕃(fán) 淤泥(yū) 濯(zhúo) 亵玩(xié) 隐逸(yì) 鲜有闻(xiǎn) 宜乎众矣(yí)
(二)、重点字词解释
甚蕃(多) 濯(洗涤) 中通外直(通:畅通;直:立、挺直) 香远益清(益:更加;清:清幽) 不可亵玩(亲近而不庄重) 予谓菊(认为) 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应当)
(三)、一词多义
鲜{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鲜艳)
(四)、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蔓:名词作动词,长枝蔓;枝:名词作动词,生树枝)
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五)、特殊句式
1、 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省略句(动词“出”后省略介词“于”)
2、 (莲)濯清涟而不妖。省略句(谓语“濯”前承前省略主语“莲”)
3、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倒装句(宾语“菊”借助“之”前置在动词“爱”前面)
4、 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六)、写作背景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元年(1068年)做南康郡守时写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微风吹过,荷叶轻摇,鲜花颔首,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浏览完整试题(七)、文章主旨
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婉转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
(八)、文学文化常识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说,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
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九)、重点句子翻译
1、 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中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3、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
《陋室铭》(2006年河南中考所选篇目)
(一)、重点字音
惟(wéi)吾(wu)德馨(xīn) 苔(tái)痕 阶(jiē)绿 鸿儒 (hóngrú) 案牍(dú)
(二)、重点词语解释
有仙则名(著名,出名) 有龙则灵(显灵) 斯是陋室(斯:这;陋:简陋)
惟吾德馨(惟:只;吾:我;馨: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 草色入帘青(映入)
苔痕上阶绿(漫上) 调素琴(调:弹奏;素:朴素)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无丝竹之乱耳(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形:身体)
(三)、一词多义
是{当是时(这) 名{有仙则名(著名、出名) 之{无丝竹之乱耳(主谓之间,无义)
{斯是陋室(是)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标志,无义)
(四)、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著名、出名)
有龙则灵(名词作动词,显灵)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作动词,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五)、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倒装句(即“有何陋”的倒装,“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六)、写作背景
《陋室铭》是作者刘禹锡被贬为地方官,在和州刺史任上写的。他忙碌公务之余,忙里偷闲,退居自建的陋室,吟诗作文,调琴阅经,深得闲情三昧。
(七)、文章主旨
刘禹锡的这篇铭文是用来自述志趣的,文章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借此表达作者保持高
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八)、文学文化常识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
一般都是用韵的。
(九)、重点句子翻译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与我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粗鄙的人。
《使至塞上》
【作者概况】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曾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诗善画,又精通音律,昔人誉之为“诗佛”。苏轼曾称赞他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作品以山水田园诗最为后世所称,有《王右丞集》。
【整体把握】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这首诗写出了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丽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以及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名句赏析】
角度一:“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角度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角度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二、课堂反馈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鸿儒( ) 案牍( ) 德馨( ) 甚蕃( )
濯清涟( ) 亵玩( ) 鲜有闻( ) 藻荇( )
(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苔痕上阶绿( )
2、有仙则名( )
3、无案牍之劳形( )
4、亭亭净植( )
5、予谓菊( )
6、相与步于中庭( )
7、欣然起行( )
8、念无与为乐者( )
(三)根据理解填空
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 ,_______ 。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________,

4、 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展开余下试题5、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
7、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8、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用“/”画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参考答案:(一)rú dú xīn fán zhuó xiè xiǎn xìng
(二)漫上 就 形体、身体 立 认为 一起 高兴的样子 考虑、想到
(三)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香远益清
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四)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五)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3、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就走到承天寺找好友张怀民。
三、课后练习
(一)、《爱莲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 甚蕃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⑶ 宜乎众矣________(4)植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 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
(二)、《记承天寺夜游》
(2008年武汉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了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晓雾将歇(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③夕日欲颓(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①[甲]文写水清澈用“清澈见底”,《三峡》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
②用原文给[乙]文横线上填空。)
3、翻译文句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①[甲]文“自康乐以来,未能有与其奇者”一句有何深意?

②[乙]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闲人”的含义是什么?

5、这两篇文章都写了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甲]
[乙]
6、两文的作者都因景生情,你是如何看待他们表现出来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评价。


(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2、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地名的一项是( )
A属国过居延 B属国过居延
C萧关逢候骑 D都护在燕然
3、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


4、化用古诗名句仿写句子。
王维的单车点缀了大漠孤烟、边塞落日;
陆游的闲情汇聚在山村的青山绿水、柳暗花明;


参考答案:(一)1.(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4)立
2.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3. 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4. 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1、①消散②考虑、想到③坠落④只是 2、①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①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②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4、①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出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②“闲人”是清闲的人,但并非无所事事的人。首先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是作者被贬以后以“闲人”自慰。 5、[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贤人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乙]既有被贬谪的悲凉,又有赏月的欣喜,还有漫步的悠闲。6、言之成理即可。
(三)1、比喻、对偶。
2、A
3、直形容苍穹辽阔,一望无际,只有大漠一缕青烟袅袅上升,圆描绘出夕阳夕下,落日晚景的景象。青烟上升与落日坠下,形成反衬对比,把大漠长河这一空旷寂廖的景像展示给读者,也反映出王维当时的心情.
4、示例: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陶渊明的菊花温暖了宁静幽远的峰峦。 (115.60.20.0)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人教版八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9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