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5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2]
2010年下学期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2010年下学期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孙文斌)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洗马(xiǎn)  出岫(xiù) 赍发(jī) 茕茕孑立(qióng)
B.酒馔(zhuàn) 讥诮qiào) 怂恿(sǒng yǒng) 命途多舛(chuǎn)
C.流憩(qì) 险衅(xìn) 央浼(měi) 蚱蜢蜈蚣(zhà)
D.拮据(jié) 潦水(liáo) 尴尬(gān) 门衰祚薄(zhuò)
【解析】D 潦水(lǎo) 门衰祚薄(zuò)
2.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人才汇萃 力能扛顶 碎琼乱玉 休赁地说
B.怡然自得 兵慌马乱 叨陪鲤对 哀声叹气
C.日薄夕山 宠命优握 迤逦而行 交头结耳
D.晨光曦微 无心出岫 鹤汀凫渚 舸舰弥津
【解析】B(A汇--荟 顶--鼎 赁--恁;B慌--荒 哀--唉;C夕-西 握--渥 结--接;D曦--熹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季老活了近百年,但人不管活了多久,对于时间来说都是短暂的。然而文字的存在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久远,季老虽然仙逝,但他平易近人的文字却留下不朽的印记,他对人世间五味的品评留下永久的回味。
B.吉发搬家公司秉持顾客第一、 服务保证的经营理念,提供搬家、搬迁、 货运、跑腿、快递、空调移机等周到快捷服务,在众多搬家公司中脱颖而出。
C.最近一犀利哥迅速走红网络, 他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由于这潮流型乞丐帅哥的举止特立独行,亦有网友对其身份表示质疑。
D.千佛洞社区为迎接八一节的到来,成立近十年来的菜市场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社区大楼前辟出了一片绿地。
【解析】A (A项,“平易近人”既指态度谦虚和蔼,使人容易接近,又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B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使用对象有误。C项,“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不合语境。D项, “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内蒙古出版社独家引进版权出版的《你在哪里》,在美国的发行量已超过8500万册。作者是《纽约时报》曾给予这个睿智的作家极高评价的悬疑小说王后玛丽•海金斯•克拉克之手。
B.我们需要解决在反垄断立法中的根本:一方面是为企业创建一个自由竞争、协调有序的社会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消费者利益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C.《莎士比亚全集》通过故事的形式,给诸多不大习惯阅读戏剧作品的读者,特别是年青读者一个轻松地阅读莎翁作品的机会,从而走进莎翁的世界。
D.2010年08月15日,一个庄重而肃穆的日子,国家为舟曲遇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举国哀悼,既见证了国家对逝者的祭奠,还诠释了国家对生者的告慰。
【解析】D (A项 去掉“之手” B项 宾语残缺,“解决……根本”后加“问题”。 C项在“特别是年青读者”后加“提供了”,“从而”后加“让读者”。)
5.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的很远。


浏览完整试题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④⑥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解析】C (③句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 排除D项; “应有”与“不应”相对,故②句放前,排除A项;④⑥分别与⑤①照应,④前的“故”,可断定“④⑥”放“⑤①”后,排除B项 )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 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 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壮其文辞 壮:以……为壮,认为……壮美。
B.窃寄目偿所愿焉 窃:私下里。
C.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燕:同“宴”,设宴席。
D.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 槛:门槛。
【解析】D (槛:栏杆)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C.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D.子其为我记之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解析】B (B项都为连词,表承接。A项,介词,因为;连词,表原因。C项,语气词,啊;兼词,于之,在那里。D项,副词,表期望语气,相当于“希望”;与下一个“其”表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A.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B.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C.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D.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解析】A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官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又曾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
B.因为有“壮美之辞”的“序赋记等”,作者自然“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却自己的烦忧。下面笔势一转,却是“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并未能如愿前去观赏。
C.末尾“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又以不尽之言,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
D. 全篇除用少数文字扼要记叙了滕王阁的修建过程外,几乎全是围绕登阁一事倾诉心向往之而不得偿愿之情,勾起读者去想象滕王阁的美。
【解析】C(“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错,应为寄寓了满腔不尽之意。)
10.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① 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译文:
②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译文:
【解析】① 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使您的接待之人辛劳呢?(而、假、安、以、勤,五个关键点)
② 现在,(您离开南昌)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一周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伯、适、燕、乌、与此,五个关键点)
文言文翻译:
韩愈年轻的时候听说江南江南多有(宜于)登临游赏的所在,只有滕王阁是第一。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三王写这些文章,觉得他们文章很壮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来阅读前人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他。14年,因为谈论事情(佛骨)被贬留守揭阳,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庆祝年号,在国内施加恩德,转任袁州。袁州是南昌的附属地方,我私下里高兴侥幸的对自己说,认为应当能够亲自到南昌府,接受您的管制在你的手下做官,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有一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我私下里寄托眼睛满足所期望的事情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把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作为御使中丞的诏书下达了,考察江南西道;洪、江、饶等地都是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方便的以及要求不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都停止了,一切都正常运行。大的事情通过使者告知,小的事情立刻就改变了,过了一些时日,在短时间内,百姓有美好的品德,然而您在很远的地方游山玩水。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你的府下听从命令,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你的接待之人?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来到达啊


展开余下试题 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融洽,您和监军让人设宴在这个地方,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在酒席上。宴会进行中途,汇合各种言辞说,这阁子若不修整,将毁坏。以前您作为这里的官员,有恰当理由来使它新,您的文章,确实写在墙壁上。现在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一周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您说是。于是栋梁,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子,色彩中浸坏模糊不鲜艳的,修治它就停止。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荒废作为后人的景观。
工程已经完成,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替你记录这件事情。我既然因为没有到达景观做叹息,私下里高兴名字能列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不推辞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快乐,即使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和您一起游玩,还能为您做文章 。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西 江 月
苏东坡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请你谈谈“人生几度新凉”中“新凉”的含义。(3分)
答:
(2)词中用“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来概写人生矛盾,言近旨远,辞浅意深,富于哲理。请你赏析。(4分)
答:
【答案】
1.①“人生几度新凉”,用“新凉”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见诗人对节候变化的敏感,时间的流逝磨蚀着有限的生命,词人由此产生出真挚的惜时之情。(1分)②“新凉”也指诗人再次遭到排挤打击的人生际遇,用一个“凉”字,表达了诗人对年华逝水的无限惋惜与悲叹,(1分)所以,“人生几度新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以自然的变幻来反衬出词人对人生短促,事业无成的喟叹,寄意深刻,韵味悠远。(1分)
2.①“酒贱”是因为“人贱”。苏轼远贬黄州,有酒少客,门庭冷落。在酒贱与客少的矛盾中,流露了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1分)②“明月”既是写中秋之夜的实景,又是词人美好理想与高洁人格的象征。月明云遮,才高人妒,忠而被谤,抒发了对群小当道的愤懑。(1分)③此乃比兴手法,(1分)明月总是被乌云遮去光芒,意味着高洁之人必定被群小谗害。他挚爱亲友,却长向别离;他忠于其君,却屡遭排斥;人家中秋宴乐,他却沦落天涯。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1分)
【解析】
  题1是考查考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语词的含义。这首词写在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他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的营造中,我们可以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
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因“乌台诗案”被系御史狱以及在狱中备受凌辱等不堪回首的辛酸史,还概括了过去种种努力奋斗终随流光归于破灭的恨事。“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一切皆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新凉”蕴含了诗人对年华逝水的无限惋惜与悲叹。
题2是检测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词乃咏节序之作,然极富哲理。无论是新凉、风叶,还是贱酒、明月,均与节序中秋有关。由中秋思及人生,触类以感,情深意长。“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此乃比兴手法,明月总是被乌云遮去光芒,意味着高洁之人必定被群小谗害。他挚爱亲友,却长向别离;他忠于其君,却屡遭排斥;人家中秋宴乐,他却沦落天涯。“把盏凄然北望”更是词人跌进峡谷深渊后对人生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12.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云无心以出岫, 。 ,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
(2)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 (《滕王阁序》)
(3)祖母刘 ,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至于成立。
(《陈情表》 )
【解析】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引起了高层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场“反三俗(低俗、庸俗、媚俗)”的大讨论正在展开。但愿这场讨论能使人们认清“泛娱乐化”的根源和危害,还文化界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
“娱乐”是好是坏,难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涵义。在前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人们劳作之余,通过非生产性活动所带来的身心放松和调剂,以达到生理和精神的愉悦状态;在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人们从事生产性劳动之外的闲暇时间和活动。它不再是劳动的补充和调剂,而是人们生命本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途径,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一种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它是对于理性、正统、庄重感和仪式性的反叛、嘲讽、解构和消融,试图以反叛者的姿态,反对并解构一切正统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前两种意义上的“娱乐”,对于当下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而第三种“娱乐”大肆充斥我们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则绝非幸事。
近十多年来充斥文艺领域的“泛娱乐化”,不仅是市场力量的结果,也不仅是肤浅的时尚风潮,而是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根源方面,随着私人生活空间扩展和自由度增加,人们的恋爱婚姻、情感偏好、闲暇娱乐等成为私人生活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们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幸福密切相关,因此吸引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在“市场化”的“消费主义”浪潮之下,人们也更多关注个体的成就,追求个体的快乐;对于事关群体前途命运的严肃题材,则相应地表现出淡漠和疏离。这是“泛娱乐化”得以形成的“群众基础”,它一旦被市场化的、逐利取向的文艺创作“盯上”,以“三俗”为代表的“泛娱乐化”就很容易滋生蔓延。


展开余下试题 在思想文化根源方面,则主要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即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在西方国家的后现代语境中,“泛娱乐化”具有独特的效应。但当它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并大规模充斥于其文艺创作领域之后,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在“娱乐至死”的喧哗声中,一些需要严肃思考的重大命题难以开展,理性、人本的工业化城市化文明建构更为艰难,那些真正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具有高尚文化品格、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其生存和传播空间反而受到挤压,这是“泛娱乐化”真正的危险和吊诡之处。
文艺创作是精神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它折射出创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心灵。沸腾而喧闹的娱乐看似繁华欢乐,但承载人们精神的心灵,甚至整个文化生态,都有可能在无度的娱乐中荒芜沙化。泰戈尔说:“当他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怕了他。”尼采也说,感到安全和愉悦的人,脸上会涌现出“精神的微笑”,那是对美好生活所藏匿的无数舒适感到惊讶的标志;相反,用尽气力、寻找一切机会放声大笑,恰恰是焦虑不安的表现。所以,呼唤思想和德性在文艺创作领域的回归,恢复一种有道德、有价值的社会生活,实在是“反三俗”的应有之义。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现象不属于“泛娱乐化”倾向的一项是 ( )
A.一位老报人说:有的厚厚一摞彩印报纸中,竟然没有文化副刊的版面;有的倒是挂着文化副刊的招牌,但里边都是一些扭捏作态的红粉佳丽或畸形变态的恋爱轶闻。
B.《唐山大地震》通过潜移默化的故事延伸,来讲述生命的可贵、人性的光辉。首日票房已超过3620万元,成为中国影史首日票房第一新高。
C.“两会”报道中出现了“追星意识”:赵本山的新衣服值多少钱;姜昆被索要签名的记者围住;黄宏到哪里,欢笑就到哪里……
D.江苏徐州市开展了“魅力教师”评选活动,入围者大多是青春靓丽的青年女教师,其中又以小学、幼儿园、舞蹈学校的年轻教师居多,占到了76%。
【解析】B.《唐山大地震》属于严肃题材类作品,关注的是深刻的人性。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认识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艺创作只热衷于追求个体快乐,而淡漠和疏离严肃题材,就很容易堕入“泛娱乐化”。
B.“娱乐至死”盛行,思想和德性被挤压,隐匿着“泛娱乐化”真正的危险和吊诡。
C.后现代语境中的“娱乐”已给我们的公共和私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D.在前现代语境中,“娱乐”是劳动和补充和调剂。
【解析】C.原文是“第三种‘娱乐’大肆充斥我们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则绝非幸事”,C选项属无中生有。
15.简要谈谈,为还文化界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怎样遏制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
答:①引导文艺创作努力消除只关注个体生活、个体成就和个体快乐的社会心理影响,多关注事关群体前途命运的严肃题材;②抵制西方“反娱乐化”思潮影响,严肃思考一些重大命题,多创作一些真正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具有高尚文化品格、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从而恢复一种有道德、有价值的社会生活。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蟋蟀声声
蓝翎
⑴城市的喧嚣沉寂了,车辆入库,路静人稀。左邻右舍的电视机、收音机也停了。当它们开着的时候,仿佛那从窗内射出来的灯光,也带着扰人的声音。单一的艺术声音是乐音,而各种艺术的声音同时参差不齐地传进耳朵里,比马路上前拥后挤的车辆的噪音,更让人难受。
⑵田园静寂的秋夜,也是有声音的,那就是遍地的虫鸣。蟋蟀、蝼蛄、蝈蝈,组成不同族类的合唱队。天愈凉,叫得愈响、愈热烈,像闭幕前的大合唱的高潮,又像告别演出。虫鸣夜更幽,没有虫鸣,感到的只是凄冷、单调。单调和喧嚣,同样能使人心里不平静。
⑶我喜欢充满虫声的深秋之夜。
⑷伴着虫声睡去,远远胜似催眠曲。
⑸伴着虫声夜读,书好像是活的。对的,“蟋蟀鸣吾床下”,几千年前诗人的感受,仍然活在这鸣声里。《聊斋志异•促织》里化为蟋蟀的小孩,不是正隔窗窥探,看你对他的悲惨遭遇有什么表示?这幻觉并不神秘,不是什么意识流、潜意识,是艺术和生活的对比而诱发出的联想力。读书不像出家人的念经,“心如枯井”,需要色彩的刺激,声音的刺激。它提醒你还有一个可爱的大地在。夜,正是大地的外衣。
⑹伴随着虫声思索,烟显得浑浊,茶显得苦涩,酒显得昏迷。虫声是单纯的,它引起的回忆也是单纯的,像虫声一样的单纯、清晰。从虫声里,我看到了自己伴随着虫声而踩出的一个历史足迹。
⑺那是多灾多难的童年的秋夜。高梁高,红了梢;谷子黄,弯了腰;豆叶苍,干的荚。夜色把它们抹成一片黑影,失去了白天的光彩。一领破席,半截搭在坟脚跟,半截拖在坟前的光地上。一卷高梁叶当枕头,被单子隔露水,挡寒霜,我坦然地睡在破席上。周围是谷子,再远是高梁,藏在这里最安全。在家里谁敢阖上眼?一声枪响,鬼子大概又下乡;一声犬 吠,可能汉奸又翻墙。躺在孤坟地里,心不乱跳,不惊慌,远望着碉堡顶上阴森的探照灯,耳听着沿路电话线像狼发狠的呜呜声,既盼夜长,又想天亮 。自从日本鬼子“进入”了家乡,民族的灾难使儿童也得离娘睡坟地,更有的被送上了屠场。我曾差一点上了屠场,所以从此不再敢留恋温暖的被窝,只得去睡露冷霜寒的坟场。坟场也成了我开始认识生活的课堂。
⑻坟场,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曾经是最恐怖的地方。晚上,小朋友在村头上玩,有时碰上阴天,会突然看到野外有一闪一闪既不绿又不蓝的微弱的光。老人们迷信,当然不会像现在用科学的观点去解释,“那是磷火”,而是说那是“鬼火”,是活无常挑着灯笼办案的,或者说是他们在打火抽烟。小朋友们听了只觉得头发竖,心发怵,赶快跑回家,蒙上被子。被子里头好像还一闪一闪的亮,闭上眼睛,仍然亮。
⑼我第一次就是心惊肉跳扯着大人的衣襟到坟头边去睡觉的。躺下就是睡不着,老觉得坟里有动静。
⑽坟里有动静了。不是朽骨翻身,不是会变美女的狐狸精,不是能变白胡子老头的黄鼠狼,而是动听的蟋蟀声,“唧唧唧……”啊,多么亲切的声音,喜人的声音!听到坟里的蟋蟀叫,我真想去捉它。可是一想,又害怕了。听养蟋蟀的“老玩家”说过,坟里的蟋蟀最厉害,它是在人的头颅里长大的,左眼孔进,右眼孔出,要捉可难了。搬着人头骨捉个蟋蟀,我还没那种胆量去试试。
⑾不捉也好。蟋蟀也是成对的,捉了公的,岂不拆散了它们的家?如果它们也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0年下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