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竞赛试卷

阅读:108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竞赛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3]
黄冈市三科联赛闵集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
2010年四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1、名句填写:(5分)
①、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 ”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 ”使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虞美人》)
③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2句连续的古诗。

二、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9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瞬间sùn 啜泣duō 归省xǐnɡ 叱咤chà
B.洗濯zhuó 蓦然mò 朔方shuò 妖娆ráo
C.黄晕yùn 粼粼línɡ 冗杂rǒnɡ 窥伺ɡuī
D.静谧bì 孕育rùn 行辈hánɡ 潮汛xùn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D、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们到小说“边城”中故事的发生地——湘西茶垌镇去旅游。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有时,一株黄山松,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在狂风暴雨的侵袭下无动于衷。
  B. 现在是九年级了,处于豆蔻年华的我们,对异性产生倾慕之心是生理和心理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结果,恳请家长和老师多给予理解和教导。
  C. 因为泉的滋润,鼎湖山自然环境良好,看,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D. 近几个月来,部分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故意剪接西藏“3•14”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改正。(2分)
  ①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专家解释说,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②这种传染病在猪中经常发生,但很少导致猪的死亡。③猪流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差,只要加热至71℃,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④猪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或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第   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总理曾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2000书写个汉字。
  材料二: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10抽查本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网站对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100%。


浏览完整试题  ⑴请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你阅读后得出的结论。(1分)

⑵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2分)

7、班里开展“关注细节•关注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下面栏目的活动。(8分)
【细节与发现】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发现发明,都来源科学家们对细节的关注,请你写出一个故事,介绍某个科学发现或发明的经过。

【细节与习惯】下面是有人对校园中不文明的行为作出的总结,请你现在其中一点或几点,写一句公益广告词。告诫同学改掉这些不文明行为。
一 偷窃他人财物;二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缺乏环保意识;三 在会场、自习教室和图书馆内手机不设为振动或频繁接听手机、发消息,扰乱他人。四 语言不文明,出口成脏。五 用完洗手间后不冲洗。六 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七 在校园公共场所,情侣过分亲密。八 观看和传播黄色书刊或音像制品。 九 在宿舍打牌、唱歌、看碟时过分喧哗,影响他人正常休息。十 酗酒、吸烟。
我的广告词:

【细节与表达】请你读下面选段,画出其中的动词,分析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玛利亚像一阵风似的跑进院子,她把衣服往地上一扔,腾出两只手来,飞快地按两下抽水机的手柄,又用双手赶紧接住水管中流出来的水,胡乱地在脸上抹了一把,再捡起衣服,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长的面前。


【细节与人生】有人认为人生要注重细节,才能平安顺利,也有人认为人生要不拘小节,才能获得豁达精彩。你同意那个观点,请引用一句名言或者格言警句,论述你的观点。



三、阅读理解与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
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③足兵 ( ) ④民信之矣 ( )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0.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11、中国古代有许多文章谈到了治国的道理,请你根据下面的句式,写一段话写出你懂得的道理。(3分)
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明白了 ;读《出师表》,我懂得了 ;读《曹刿论战》,我懂得了

(二)、阅读科技短文完成12~14题。(6分)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展开余下试题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3.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2分)
14. 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2分)
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8分)
傅雷先生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著名的翻译大师,他以卷帙(zhì,书画外面包着的卷套)浩繁、技术精湛的译著,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术修养,被学术界称为一两个世纪也难得出现一位的巨匠。
  他16岁时赴法留学学习艺术理论,刻苦攻读,得以观摩了解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他1931年秋回国,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大师级作家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的重要作品,并把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丹纳的《艺术哲学》引进中国人的视线,且形成了自己的翻译风格,堪称“傅译”。傅雷艺术造诣深厚,不仅在翻译方面,而且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自己没有弹过钢琴,却能培养出傅聪这样一位世界知名的钢琴家。他没有学过专业美术绘画,却能够赏识当时并不出名的著名国画家黄宾虹,显示出其独特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人们不免会对傅雷这样的“天才”产生兴趣。有人说,傅雷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寂寞。傅聪曾经这样评价过他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一个寂寞的先知,一头孤独的狮子,愤慨、高傲、遗世独立……”傅雷自己也曾一再告诫儿子傅聪,“要耐得住寂寞”。著名翻译家、傅雷好友杨绛女士在《忆傅雷》中讲道:“傅雷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墙洞里的小老鼠”,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之意,其内涵还是寂寞。
  寂寞是一种智慧。善于发现的雕塑家罗丹有独到的心得:“艺术是孤独的产物,因为孤独比快乐更能丰富人的情感。”这恐怕才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不喜欢寂寞的真正原因。鲁迅就有这样奇妙的体验,“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寂寞是一种磨炼。真正的寂寞是人们内心深处演绎、裂变、积淀的情愫。
  寂寞是一种享受。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寂寞不仅是痛苦,对一些心存大志、特立独行的人来说,孤独、寂寞、隔离,有时确是一种至高享受。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想成才的人特别多。但首先得问一问自己,我能不能坚持我的初衷?现在热闹场面的诱惑实在是多:结婚宴请,同学聚会,生日派对,母校校庆,考察学习,出境旅游,扑克麻将,彩票足球,度假休闲。稍不注意,就会被聚会缠身,被喧哗左右,被欢乐包围,难以摆脱。
15.文章一开始就讲述傅雷的事例,其作用有二:一是从行文结构上 ,二是为证明观点 。
16、为什么说“寂寞”对当代人来说更为重要?(2分)


17、 文中第五段和第七段是三个并列段,任选一段,细细品读,请自行命题,自己作答。(2分)
拟题:
作答:
18.下面是1954年9月4日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一段话,联系上文谈谈傅雷所以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原因,并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示。(2分)
  你的随和脾气多少得改掉一些。对外国人比较容易,有时不妨直说:我有事;或者:我要写家信。艺术家特别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里(你自己已经心烦了),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11分)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展开余下试题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19.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2分)

  20.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2分)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1分)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1分)

  21.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1分)

  22.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2分)

  23.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2分)

  24.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2分)


四、写作能力与展示(40分)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题目一:命题作文《我心中有杆秤》
提示:用你心中这杆秤,可以称量祖国的分量,也可以称量家庭的斤两;可以称量自己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也可以称量学校、老师、家长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可以称量现实生活的启迪,也可以称量历史人物的荣光……
要求: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短文,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写作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有人问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这么活不觉得痛苦吗?”盲人回答:“我痛苦什么?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肢体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走;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我之所以获得比较愉快,是因为我学会了放大美好。”
题 目 :









200









400









600









800


 
参考答案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家书抵万金。化作春泥更护花。(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B3B4D
  5. 第①句,修改意见:将句中的“的症状”去掉。第④句,修改意见:把句中的“或”改为“至” 或“到”。
  6.⑴日本、韩国和中国对写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及现状不同。⑵示例:支持观点。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应该写好字。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字写得如何,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或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反对观点:我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连签名都可以由电脑来设计,实在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练习写字。
  7.
8(1)武器。(2)限制(3)士兵(4)信任
9、因此君子要么不打仗,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2)自古以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竞赛试卷
相关:关于“黄冈市三科”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