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09  
标签:粤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9]
潮阳实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潮阳实验学校01—11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共六大题,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彤管有炜(yè) 邶风(bèi) 垝垣(wěi) 归荑(tí)
B.踟蹰(chí zhú) 静女其姝(shū) 尔卜尔筮(shì) 城隅(yú)
C.载(zǎi)笑载言 静女其娈(luán) 咥(xì)其笑矣 说怿(yì)
D.隰(xí)则有泮 愆期(qiān) 汤汤(shāng) 渐(jiān)车帷裳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时几乎万人空巷,大马路虽宽,也有人满为患之虞。
B.安居工程实施的消息传来,小羊圈的老住户弹冠相庆,这下他们能有新房住了。
C.新的班主任对我们的关心无所不至,从学习到生活,到娱乐处处关怀着我们。
D.如果我们为了突出政绩而把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掩盖起来,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B.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两个学校的学生集体到科学宫参观学习,对科学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有了更深的体会。
4、将下列几句话重新排序,使上下文衔接得最顺畅的一项是:( )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当他挑着担子赶路和时候,他那尽显旧时遗风的齐颈白发,便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②那些皱纹,为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③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12分)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借鉴
B.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复:又、再
C.谁得而族灭也 得:必须、应该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传位下去
6、下列句子中“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②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③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④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骊山北构而西折 B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8、对下列句子中“后人”的解释,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A“后人”①是指秦朝以后的唐朝人 B“后人”②是指秦朝以后的人
C“后人”③是指唐朝以后的人 D“后人”④是指秦朝以后的唐朝人


浏览完整试题9、断句和翻译。(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2)将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3分)

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注:“渔阳”在古代多指征戍之地。
①、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4分)
②、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1分)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2分)
11、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静女》)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短歌行》
(3)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离骚》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归园田居》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作答。
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
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无疑是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为基础的,在我看来,目前学界对于儒学传统的揭示和呈现,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哪些儒家学者足以代表儒学传统。这是个老问题。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大概在此时就产生这个问题了,即谁最能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唐代韩愈提出了“道统”说,他编撰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孟的“道统”,并认为自己继承了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宋明理学家程朱陆王接过韩愈的“道统”说,但把韩愈撇开,称他们是继承孔孟道统的。从“五四”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期现代新儒家,直至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到如今的海内外新儒家,大体上是赞同“道统”说的。近十几年来.随着现代新儒学日渐成为“显学”,他们对儒学传统的阐释在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应当说,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因为儒学传统的全部并非如此,早在20世纪四十年代,杜国庠先生就指出思想的发展,“其间实有一脉之潜通。但无道统的独霸”,而是贯穿着与之抗衡的“异端”。他和侯外庐等在当时撰写的《中国思想通史》进一步系统地发掘了被“道统”所排斥的“异端”思想.指出“有正统思想的‘法度’化和庸俗化,就会产生反抗正统思想的‘异端”’。他们所着重彰显的“异端”,有相当部分是儒家。就是说,他们揭示和呈现的儒学传统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道统”说的正统儒学和“异端”的非正统儒学。考之于儒学发展的历史,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依据的。
把正统儒学当作儒学传统的全部,不仅有悖于史实,而且是不公正的。在历史上,正统儒学居于统治地位,非正统儒学则受到压制。我们今天应当给古人以公正的待遇,平等地从正统儒学和非正统儒学这两种传统中去发现儒学的当代价值,这对于当代中国是十分必要的。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由“五四”孕育而来的,余英时指出:“当时在思想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们反传统、反礼教之际首先便有意或无意地回到传统中非正统或反正统的源头上去。”这意味着非正统儒学的传统是“五四”开创新的文化重要凭借。所以探讨儒学传统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就更加不能只提正统儒学,而把非正统儒学弃置于一边。
其二,儒家典籍的论述是否等于实际的儒学传统。我们现在用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的通常方法,是引证、排列儒家典籍上的种种论述,由此得出结论,这固然是认知儒学传统的重要途径。但是,由此得来的儒学传统其实只能说是“典籍”上的传统,并不能等同于实际存在的传统。某些传统属于只是在典籍上倡导的,它们并没有为人们普遍接受而成为实际的传统。就研究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而言,把握实际的传统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在实际中被接受了,我们才能去讨论典籍上的传统是否实现了价值,是以怎样的形式实现价值的。
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这是特别需要提出的。因为对于当代中国实际产生影响力的儒学传统,基本上不是静滞在典籍中的东西,而是经过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淘洗,其内涵整合了异质文化尤其是西学,在动态的自我更新中获得了与现代价值的相匹配性。比如,现在常常讲的“天人合一”,继承了天人和谐的传统,但原先“天人感应”、“天命论”的神秘主义和宿命论色彩在近代以来一直遭到批评,已经被消除了,并且融进了来自西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对科学主义的现代反思。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 )(5分)
A.只有了解和把握了儒学传统,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才有可能。
B.对谁最能代表儒学传统这一问题,韩愈做出了系统而明确的回答。
C.程朱陆王继承了韩愈之说,认为自己继承的是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
D.“五四”以后.国内外新儒家都按照“道统”的精神来阐释儒学传统。
E.学界揭示呈现的儒学传统,基本上是“道统”之一脉相承的历史。
13.文中提到“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3分)
A.考证儒学发展的历史,并非只有所谓正统的“道统”,而是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B.儒学传统虽一脉相承,但并非道统独霸,而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与之抗衡的非正统儒学。
C.当正统思想被“法度”化和庸俗化之时,被斥为“异端”的非正统思想就会应运而生。
D.非正统儒学在当代亦有价值,“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历史凭借便是这种非正统儒学。
14.典籍上的儒学传统与实际中的儒学传统不同点在哪里?(4分)
15.统观全文,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去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4分)


展开余下试题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拼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道:“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地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我们就去‘仿膳’,你小时侯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16、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2分)
答:
17、“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试猜想母亲当时的内心活动。(4分)
答:
18、简要分析文中“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试加以分析。(6分)
答:
19、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是以从“平淡”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五.语言运用,12分
20、将下列的一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字数在25字范围内:(6分)
正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百余名香港特区的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份提案。
提案指出,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先,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且将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把它们作为法定的假日,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为此委员们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国家的法定假日。
据介绍,在香港,这4个节日当天或翌日已都成为了法定假日。
21.公园里,街道上,草坪边,花木旁,只要你留心,文质兼美、构思巧妙、语言亲切、耐人寻味的提示语随处可见——
图书馆: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
花园里: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
请你为“教学楼”和“某旅游景点”各设计一条提示语,要有意蕴。(6分)
(1)教学楼:
(2)某旅游景点: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鸟,飞过天空会留下翅膀划过的痕迹;鱼,游过鱼塘会留下鱼鳍拨动的涟漪;阳光的我们在成长的岁月中也留下许多难忘的足迹。父母爱、师生情、同学谊……无不令人久久回味。
请以“回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运用细节刻画人物。
要求: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潮阳实验学校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答题纸
9.(10分)
(1)用“/”线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4分)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2)①

(3分)

(3分)
10.(1)


(4分)
(2)

(3分)
11. (1)___________ ___ ___,____ 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 ___ _ __,____ 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 ___ ___,____ _________。(2分)
12.( )( ) 13。( )
14.



(4分)
15.


(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6.


(2分)
17.


(4分)


展开余下试题18.


(6分)
19.( )(3分)
20.

(6分)
21. (1)

(3分)
(2)

(3分)

潮阳实验学校01—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
1.D.(A炜wěi 垝guǐ ; B蹰chú ;C载zài)
2.A
3.D.(A“我”应放在“不但”的后面;B项残缺,应在“深沉”后加“特点”、“艺术境界”之类作“具有”的宾语;C项该句前有“三忌”作总领,每一分句有“忌”和“不可”作两次否定,意思说反了,应删除三个“不可”)
4、D
5.C(得:能够)
6.C(使:①连词“假使”,②③④动词“让”)
7.D (“族”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余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8.B.(①②④相同,指秦朝以后的唐朝人,即唐代统治者)
9.(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4分)
(2)翻译
①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3分)
②天下的人不赞成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3分)
10.(1)“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2分)。
(2)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2分)
11.补写名句: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春与秋其代序。恐美人之迟暮 (4)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2.C D(本题命题区间是文章第二段,重点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C与原文不符。程朱陆王等人只是“接受”而非“继承”,他们认为自己是“直接”继承孔孟道统的。注意文中“但把韩愈撇开”一句:D“都”以偏概全,文中表述为“大体上是赞同‘道统’”.这也是E项“基本上”的根据所在。A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所本的句子是“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无疑是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为基础的”。B是对原文语句的整合再现,“系统”一词体现在“编撰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孟的‘道统’”一句,“明确”体现在旗帜鲜明地“认为自己继承了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一说。E是对第二段自然的语意概括,同时可参考文章第三段“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一句。)
13.C(本题命题区间在文章第三、四段,重点考查的是归纳内容要点。题干“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指的是“唯道统论”,而C表述不清,“非正统思想应运而生”还不足以成为论据,睢强调“异端”有相当部分是“儒家”才行。)
14.①前者“是‘典籍’上的传统”,是理论。后者是“实际存在”;②前者只是一种“倡导”,后者则是“为人们普遍接受”;③前者是“静滞在典籍中”的,而后者是“动态的自我更新”。(本题命题区间在文章第五、六段,重点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的信息。)
15.不仅要阐释正统儒学的传统,也要发掘非正统儒学的传统;不仅要梳理典籍里的儒学传统,也要研究实际中的儒学传统;只有这样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才可能有全面的视野和坚实的根据。(本题依托全文,整体把握,重点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根据文段中的重点语句理清文章层次,然后提取关键词语组合即可。)
16.因为她一心全扑在瘫痪的儿子身上,无心再侍弄花。(意思对即可)
17.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所以让儿子一人排遣或发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会做出“傻事”,所以暗中关心儿子的动静。
18.写出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19.B(无对比)
20.香港政协委员建议增设清明等民族节(6分)
21.(1)喧哗无助求知,打闹有损文明。/有了喧哗,自己无法心静;有了打闹,别人无法思凝。/文明用语从我说起,文明举起从我做起。/文明你的语言,优雅你的举止。(3分)
(2)“一游”休上壁,“到此”忆中留。/把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3分) (61.141.0.196)
标签:粤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潮阳实验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