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28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8]
灌云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灌云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jqk610427
一、语言文字应用(23分)
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渣滓/浸渍 绯红/妄自菲薄 盘桓/垣墙周庭 惊骇/放浪形骸
B.谂知/熟稔 陨首/殒身不恤 晦朔/横槊赋诗 醴酪/炮烙之刑
C.红晕/晕车 症结/对症下药 挨命/挨家挨户 抹杀/拐弯抹角
D.徘徊/低徊 创痕/重创敌人 当道/长歌当哭 强令/强颜欢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在纪念“5•12”抗震救灾两周年之际,我们更要痛定思痛,大力普及灾难救援知识,发展灾难紧急救援技术。
B.善良也许不存在于少数有话语权的报端与网络,却依然存在于芸芸众生中。
C.今天,年代不同了,情随事迁,我们许多人似乎已经没有说豪言壮语的习惯,在听到这样的格言警句时,反而感到有些陌生,有些别扭。
D.江苏队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虽经多方斡旋,但最终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不得不劳燕分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公安部强调,各地须严格按照“逐步推动酒驾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将酒驾整治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延伸,继续保持严管严查态势。
B.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教育投入的责任和合理的分配比例,所以地方政府倾向偏重于将资金投入到生产性的公共项目中。
C.“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这是钱学森对金钱的态度。为了笼络钱学森的心,不但美方为他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而且还授予他上校军衔。
D.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4.选出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若望(埋怨)仆不相师 迨(等到)诸父异爨
固知一(一起,同时)死生为虚诞 终期于尽(注定)
B.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允许) 资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相提并论)
仆诚以著此书(果真) 夫人之相与(结交)
C.则仆偿前辱之责(责备) 以通其狂惑(通过)
寻蒙国恩(不久) 信可乐也(实在)
D.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言论) 负下未易居,下流(行为不正)多谤议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吃饱的样子)
5、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3分)
A.慈父见背/是以见放 难为俗人言也/余稍为修葺
B.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儿之成,则可待乎/之二虫又何知
C.虽累百世,垢弥甚尔/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圣人不凝滞于物
D.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稍陵迟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见狱吏则头枪地
6.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况。(35字内)(4分)
材料一: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二:某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机场开通国内十多条航线。
材料三:某市景色优美,有景区被评为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浏览完整试题
材料四:某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我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答: ▲
7. 请依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答: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周节妇传
宋 濂
周节妇,姓赵氏,名淑。父孟德,有文学,生二女,节妇长且贤。尤爱之,授《论语》、《孝经》、《列女传》,皆能通其义。年十八,求宜婚者,得同邑周本恭,归焉。始归而姑卒,既而,舅及兄公、姒氏亦相继死。兄公子宗显尚幼,节妇相夫饬丧,治葬咸尽礼,育宗显如子,归十一年,生三男: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始生时,天下大乱,夫婴疾甚,恐不起,顾节妇曰:“今兵革四兴,嗣子单弱如此,我死尔能自保乎?”节妇啮指流血,泣曰:“天在斯,吾有不能保孤儿者,天实诛之!”夫卒,节妇年二十九,号泣,泣间,含食哺诸儿,不暂出户限。
明年,国朝与伪吴分邑拒战,两兵交焚掠,家资无纤毫存,节妇抱儿及宗显从一媵出,走匿。惟持田籍,以行深山穷谷间,饥饿颠踣,削木肤,采藜藿以食。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节妇怒,不与言,剪鬓发示之,厉色峻辞,使人莫敢近。
兵完而归,富民侵主,其田殆尽,节妇持田籍与辩,卒赖以完。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节妇力辞不愿,乃复其家,节妇感泣,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市诗书,教诸子,夜焚松脂于室,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或怠睡首俯,辄笞咄不少恕。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
节妇以兄公早殁,惟宗显存,为之婚娶,先于己子,羞服与诸子同,人不知辨。诸子逊悌,皆有士行。宗祚入为太学生,以文行称,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
(选自《宋濂散文选》,有改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夫婴疾甚 婴:缠绕 B.始归而姑卒 归:回家探亲
C.市诗书,教诸子 市:购买 D.羞服与诸子同 羞:食物
9.下列句子中,表现节妇“善待兄公之子”和“困苦不改其节”的一组是(3分)( )
①育宗显如子 ②不暂出户限 ③含食哺诸儿 ④为之婚娶,先于己子 ⑤剪鬓发示之 ⑥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 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节妇符合礼法的品行是从公婆和丈夫的哥哥嫂子去世后,在办理丧事及养育宗显等事情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B.周节妇的丈夫在病重时担心孩子孤弱,生活难以维持,恐怕妻子改嫁,而节妇咬指出血,发誓一定要保全孩子。
C.战乱中,节妇和孩子们到处奔逃躲避,尽管忍饥挨饿,吃树皮野菜,也带着自家田地簿册 ,足见节妇虑事周全。
D.在对待个人声誉上,节妇对知州的好意极力推辞;在教诲孩子读书上,是稍有懈怠就打板子呵斥,毫不宽恕。
11.把下列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3分)
▲
(2)节妇持田籍与辩,卒赖以完。(2分)
▲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分)
▲
(4)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2分)
▲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 ①罟(gǔ)师:渔夫。
(1)“渡头”送客,以“杨柳”“行客稀”状写之,有何作用?(4分)
答: ▲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用春色比喻相思有哪些好处?(4分)
答: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⑴且臣少仕伪朝, ▲ ;本图宦达, ▲ 。(李密《陈情表》)
⑵青山隔送行, ▲ , ▲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⑶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 ,定乎内外之分 ▲ ,斯已矣。(《逍遥游》)⑷《诗》三百篇, ▲ 。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⑸沧浪之水清兮, ▲ 。(《楚辞》)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择死与择生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忍辱苟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困惑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有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王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诚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惟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展开余下试题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直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分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通史。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仇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
屈原择死,史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择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14.第1段,“这中国式的生命”,在文中有何特定的含义,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阐释。(4分)
答: ▲
▲
15.作者为什么认为“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6分)
答: ▲
▲
16.解释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
(1)(屈原之死)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答: ▲
(2)(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
答: ▲
17.有条理地陈述“屈原择死”与“司马迁择生”的崇高意义。(6分)
(1)屈原择死: ▲
(2)司马迁择生: ▲
(3)他们的择死与择生: ▲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
尺 度
彭程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时间,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几乎多有的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
尺度具有相对性。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的叫喊“不创造毋宁死”,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这时,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大到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当代哲学家雄特跟斯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职,因为他的趣味是无羁无绊,与山水相喝和。这些人当然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尺度。也许梭罗概括的最到位:“如果谁没有跟随队伍的步伐,很可能他听到了另一种歧点。”他们对传统的尺度不以为然,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标高。越是杰出者就越勇于冲破流俗,因为他们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更能窥见大美所在。相比人云亦云者,他们更乐于自己决定怎样迈步。
这就接近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尺度的核心是个性。或者说,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一条因果之链连接了二者。而所谓个性,不过是源自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由此而生的特异的行为姿态。在常人难以理解之处,特立独行这凭借自己的尺度成就了不寻常的人生。
越是在这个复制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就越显得重要。而个性的极致是与尺度的臻于极致互为表里的。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形却不容乐观,众多的生命样式都仿佛在一个模子里铸成,更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对此每每视而不见。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除看得享长寿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这当然令人雀跃,但为什么很少听人谈及要为自己选择独特的生存尺度呢?为什么不努力将尺度设定的更合理、更美好、更杰出呢?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几乎所有领域、一切事物,都有尺度存在;即使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也有他们自己的尺度。
B.由于现代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因此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复制的时代。
C.作者在文末运用两个问句,对忽视个性的流俗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就个性化生存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D.本文开篇提出“尺度”的话题,接着论述其“相对性”,在阐析其“普遍性”中的“意外”,而后提示出“尺度的核心是个性”。
19.第二段中提到“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高考资源网 ▲
20.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这句话的理解。(5分)高考资源网
▲
七、作文(70分)
21.匆匆走过“必修五”,探寻科学之光,我们认识了人类非凡的智慧;追忆情感,我们见证了丰富博大的心灵;直面人生,让我们感受了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仰望星空,又让我们体会到宇宙的浩淼和思想的伟大……这些,都深深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请联系生活,以“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苏省灌云高中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题号 1 2 3 4 5 8 9 10 18
答案
6.(4分)
7.(4分)
展开余下试题
11.文言句子翻译(10分)
(1) (3分)
(2) (2分)
(3) (3分)
⑷ (2分)
12.诗歌鉴赏(8分)
(1) (4分)
(2) (4分)
13补全名句(8分)
(1)
(2)
(3)
(4) .(5)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4.(4分)
15.(6分)
16.(4分)(1)
(2)
17.(6分)(1)
(2)
(3)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9.(4分)
20.(5分)
高二期中语文试卷答案2010-11-2
1选A. (A. zǐ/zì fēi/fěi huán/yuán hài/hái B.shěn/rěn yǔn shuò lào/luò
C yùn zhēng/zhèng ái/āi mǒ/mò D.huái/huí chuāng dāng/dàng qiáng/qiǎng)
2D.(“劳燕分飞”常比喻夫妻、情侣别离)
3.选D(A.成分残缺,在“…常态化”后加“的要求”;B.“倾向”和“偏重”重复。C.语序混乱,把“美方”放到“不但”之前。)
4B(A 一:把…看出一样C责同债 通:抒发D下流:指地位卑贱)
5 C(A见:我/表被动 为:对/作动词 B所以:用来/表原因 之:取独/这C虽:即使 于:表被动D以:因为/因而 则:却/就)
6.参考答案:某市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不仅要求高度概括以适应字数要求,还要注意单句,排列好定语的顺序。)
7【参考答案】在失意时,书是良师,读书使颓废的生活日渐昂扬。在得意时,书是诤友,读书使浮躁的心境平淡如水。
8.B(归:女子出嫁)
9.C(②不出门不能表现节妇“困苦不改其节”。③喂养教育所有孩子。⑥是勤俭持家的表现。)
10.B(“恐怕妻子改嫁”的说法错误。原文“我死尔能自保乎?”是说丈夫担忧自己死后,周节妇自己不能保全孩子。)
11.⑴有人劝她说:“这样小的孩子怎么能够依靠,为什么让自己如此困苦呢?”
⑵节妇拿着田契和他们争辩,最终得以保全。
⑶我想奉命赴京就职,但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4)如今少卿竟用推贤进士来教我,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
[文言文参考译文]
周节妇,姓赵,名淑。她的父亲叫周孟德,精通文献经典,有两个女儿,节妇年长而且贤惠。尤其喜爱节妇,教授她《论语》、《孝经》、《列女传》,都能通晓书的文义。十八岁时,父亲寻找适合作女婿的人,找到了同县的周本恭,把妇女儿嫁给了他。刚出嫁,婆婆就去世了,不久,公公和丈夫的哥哥嫂子也相继死去。哥哥的儿子宗显年纪还小,节妇辅助丈夫办理丧理,办理丧事都符合礼法,养育宗显如同自己的儿子。出嫁十一年,生育三个 男孩;叫做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刚出生时,天下大乱。丈夫被疾病缠绕,病得很厉害,担心自己的病不能好,面对着节妇说:“现在兵革四起,孩子们这样孤单柔弱,我死后你能保全他们吗?”节妇把手指咬出了血,哭着说:“老天在上,如果我不能保全这些孩子的话,老天就让我死!”丈夫死时,节妇年二十九,号啕大哭,哭泣间,含着食物喂养孩子们,从没有迈出过家门槛。
第二年,国朝与张士诚建立的吴国对抗作战,两兵相交烧杀掳掠,家里没有剩下丝毫财产,节妇抱儿子和侄子宗显跟随一妾外逃,到处逃走躲避。只拿着官府登记自家田地的簿册,在深山和幽邃的山谷间行走
上一篇: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夏集镇郭桥初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灌云高级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