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6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1]
南川区高2012级2010—2011学期语文半期试题
南川区高2012级2010—2011学期语文半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罪愆(xíng ) 城隅( yú) 喋血 陨身不恤
B 赍钱 ( jī ) 奢靡( mǐ ) 自诩 阴谋鬼计
C.租赁( lìn ) 栖息( qī ) 寒暄 否极泰来
D 譬如( pì ) 坍圮( dān ) 撕杀 名门旺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躲避危机升级,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上周的非正式首脑会议上承诺,只要有必要,将果断采取协调行动维护欧元区整体金融稳定。
B.在今年“春晚”上,赵本山主演的小品《捐款》与刘谦表演的魔术《千变万化》相比,两者实力如此半斤八两,他们成为“春晚”最靓丽的风景。
C.深受“赌球假赛黑哨”风波影响的中国足球日前在东亚四强赛中3比0大胜韩国队,一雪32年“恐韩症”之耻,球场内外到处都是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D.美国对台军售、接见达赖,受到国内外正义之士的口诛笔伐,所以美国有点儿冒天下之大不韪。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构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搜集到大量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等是用石英沙岩打制而成的。
C.市政府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D.把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计划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我国体育事业的终极目标。舍此,我们无法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
4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我躺在一个小小山坡上, , , 。 , ,
同一方向距离稍近些,柿子树挂着无数明黄照眼的果实。
①洒在我身上和身前一片白色的枯草间
②四围是草木蒙茸枝叶交错的绿荫
③在十丈远近河堤边排成长长的行列
④强烈的阳光从枝叶间滤过
⑤松树和柏树作成一朵朵墨绿色的花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③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⑤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严肃……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样式、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的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整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雅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蒙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


浏览完整试题由于有关建筑美学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所以至今对其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
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个定义也是困难的。但是,把建筑作为一项艺术门类,从它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例如,建筑美感的组成因素,特别是它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式与发展等等。
5.第二段中加点的“某些特定的内容”主要指的是 ( )
A.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的美感,既是直觉情绪,又是初步的审美判断。
B.所有的主观感受,都是建筑组合、尺度、式样、花纹等外在形式的反映。
C.建筑美感的深化和发挥大大突破了单纯的形式美法则,从而获得里更多的内容。
D.建筑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以及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主观因素。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章的第一段是从建筑美感的来源、内容、演变等三个方面阐述作者观点的。
B.人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但是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整个时代的民族审美倾向,以及悬念、感触、素养等主观因素。
C.本文结尾提出了作者的主张,要从建筑艺术特征、艺术品格和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建筑美学。
D.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叙议结合,有的放矢,充分阐述了建筑师的伟大成就和当今建筑美学研究的课题缺陷。
7.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建筑美学的研究历史悠久,虽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体系,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新兴学科。
B.建筑美学研究应该作为一项艺术门类,它必定有助于课题空间的拓展,深入探索和建筑学的健康发展。
C.建筑美感源于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所有美感必将突破单纯的形式美法则而得以升华。
D.建筑美感终一定会明确具体,并成为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从流动到稳定,从单纯到复杂。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
8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字 : 书法
B.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因: 因为
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 写: 描摹
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徒: 门徒
9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3分)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②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
③欲以禄遨,遨不顾 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⑥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多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
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
第II部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翻译下列句子。(7分)
⑴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3分)
⑵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2分)
⑶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2分)
12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这个句群断句。(3分)
对 曰 夫 兵 在 御 之 得 其 道 不 在 众 多 陛 下 取 其 壮 健 以 道 御 之 足 以 无 敌 于 天 下 何 必 多 取 细 弱 以 增 虚 数 乎!


展开余下试题13.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稀”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3分)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3)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 ,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5)苟以天下之大, ,
(6)《 》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壁”。
五、(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1年是新的,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
2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我每年的日子,大抵是在写作和旅行中度过的。
3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的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4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5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有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乘地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于是就到地铁站对面的联合道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6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的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7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8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15.第3段,作者浓墨重彩铺叙了他在故乡感受到的哪些情景?请分条概括说明。(5分)
16.指出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简要说明表达作用。(5分)


17.作者在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在全文构思上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18.联系全文,请简要说明作者感到“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缘由。(6分)

六、(共4小题,共16分)
19.请将下面语段改写为三个短句,要求:前后连贯,不得改变原意。
剑桥郡警署女发言人雪莉•斯普拉特声明在温家宝总理09年2月2日于英国剑桥大学进行以《用发展眼光看中国》为题的演讲时那名会场后排就坐的突然高声干扰现场秩序的27岁外籍男子已因涉嫌扰乱公众秩序而被逮捕。

20.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30字左右。
情景一:中秋夜 家人 月光
营造温馨的氛围:
情景二:长江边 挚友 月光
营造伤感的氛围:
21.母亲节就要到了,班里准备召开“‘母亲节’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运用一种修辞,语言连贯。不超过40字。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召开“母亲节”主题班会。
。让我们一起感受母亲,分享母爱。
2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用《西游》《三国》《红楼》或其它名著为它拟下联
上联:《水浒传》,传绿林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下联:
七、(60分)
23.以“困难其实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1 C 2.D(A将“躲避”改成“避免” B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用作贬义3 D。C振聋发聩:比喻作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此处为望文生义。)4. A二、(9分,每小题3分)5.D(信息的提示点是“包含着”三个字,“某些特定内容”指的是第二段第四句“包含着”后面的内容。A、B谈了建筑美感的来源。C是建筑美感包含着“某些特定内容”所导致的结果。)6.D(D中说“充分阐述了当今建筑美学研究的课题缺陷”是不对的。本文充分阐述的是建筑美感的来源,具体内容,及如何研究建筑美学等方面。)7.B(A中说“建筑美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据,属无中生有,与第三段第一句话矛盾。C中“必将突破”说法太绝对,原文第二段第三句话中说的是“有可能”。D中的说法与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矛盾。)三、答案:‘8C(A 字:人的表字;B 因:于是;D 徒:同一类的人)


展开余下试题9C(①讲郑遨对文学的热爱和才能,不关乎品格;②表现郑遨断绝世情,隐逸之志坚决;⑥写郑遨的生活情趣)
10B(“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于原文无据)11⑴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得罪” “省”共1分,“高”1分。句意通顺1分)⑵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 “信然”“不之求”各1分)⑶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延”“大”共1分,句意通顺1分,“以为”中“以”的宾语必须翻译出来)12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12分)(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13名句文学常识(略)五、(22分)14.(1)山野里弥漫着清新的空气 (2)妈妈关切地迎接我回家 (3)时令蔬菜,新鲜成熟 (4)享受野生的佳肴(丰盛的晚餐) (5)用鲜花装点温馨雅致的居室(享受梦乡的甜蜜)(5分)15.比拟(1分)。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2分)。为下文铺叙故乡的温馨的情景和内心的惬意埋下伏笔(2分)。 16.作者叙写香港阳光炽热灼人、困倦难当的感受(3分),其作用是为了反衬作者对故乡寒冬飞雪的思念。(3分) 17.因为作者(1)在寒冷的新年里,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温;(2)在大雪飘飞的季节,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暖的期盼与问候;(3)在大师作品备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朋友寄来了心仪已久的大师的作品而感到亲切与满足;(4)在炒作肆虐的时修,却感受到大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与温暖。(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3点给满分)六、(22分)18/ 19 略20.答案示例:
(1)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我说不对,母亲的爱是永恒的,她是一颗不落的星!(2)让我们摘几片云朵、剪几缕霞光,用想念做针、用思恋做线,织一套炫丽夺目的霓裳,装扮出倾国倾城的您——我心中最美丽的妈妈。 (3)母亲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我们倚着您幸福。(扣住“回报母爱”的主旨1分;修辞运用贴切2分;语言连
贯1分)21.下联:(1)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魔除妖,西天取经
(2)三国志,志乱世枭雄,斗智显能,青史留名
译文:参考译文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唐明宗祖庙名遨,所以世人以其表字相称。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他的妻子屡次写信劝他回家,郑遨总是将信件扔到火里烧掉,后来听说妻子、儿子去世了,他大哭一声就停止了。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能去掉三尸,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郑遨种田,罗隐之靠买药来自给自足,李道殷有钓鱼之术,只用鱼钩不用鱼饵就能钓起鱼,又能够点石成金,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遨都不接受。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都不出仕,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郑遨天福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甚至抛妻离子而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但是郑遨喜好饮酒下棋,经常写诗文散落民间,人们大多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作为珍品互相馈赠,甚至有人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把玩观赏,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与乎石门这些人真是不同啊。
与郑遨同时的还有一个叫张荐明的,是燕地人。张荐明年少时凭借儒学修养在河朔一带受到称赞,后来离家作了道士,通晓老子、庄周的学说。高祖召见他,问“道家思想可以用来治国么?”他回答说:“道,涵盖万物奥妙而成就一家之言论,得到它的精华,安居于衽席之上就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张荐明听到宫中报时的鼓声,对高祖说:“陛下听到这鼓声了么?它的声音单一,五音十二律,鼓声不在其中,但是能调和这些声音的却是鼓。一,是万事之本源,能坚守一的人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认为这话很正确,赐给他通玄先生的称号,后来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终老的。 (113.248.192.225)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南川区高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