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156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6]
江苏省淮州中学高一语文单元练习(二)
江苏省淮州中学高一语文单元练习(二)
命题:汤国忠 审校:韩维加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所有答案需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故垒(lěi) 早生华发(huā) 羽扇纶巾(lún) 酹江月(lèi)
B.舞榭歌台 (xiè) 寻常巷陌(mò) 弊在赂秦(luò) 暴霜露(pù)
C.鼎铛玉石(dāng) 半晌(shǎng) 呕哑(yā) 曾几何时(céng)
D.挪动(nuó) 舷梯(xián) 赎罪(shú) 昭彰(zhāng)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一样大。
B.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
C.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D.你能做的一切,从应该被做的角度来看,始终只是沧海一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出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B.人类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关注。
C.在春天,我摸着树枝,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寻找第一个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征兆。
D.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大约四百多年左右。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C. 思厥先祖父 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之。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分开)矣。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3分)
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B.族秦者,秦也
C.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7.从句式特点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3分)
A.秦人不暇自哀 B .洎牧以谗诛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戍卒叫,函谷举
8.概括下面新闻内容。(不超过20字)(5分)
本报讯(记者 李丹)通过对成都市6个区县20余家企业的检查,暗访结果显示,成都市水环境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水环境形势严峻。成都不少河段水质仍受到严重污染。数据显示成都市污染物减少了,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了,但锦江水质还是没有根本好转,并呈恶化趋势。②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还存在环境污染数据不清,排污费征收使用底数不清等问题。③环保执法存在“死角”。个别地方在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处理率虽达到82%,但工业污染整治仍处于低水平,补欠帐阶段,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要求差距很大。
检查组最后建议,成都市应认真研究解决锦江污染问题,把整治锦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市为民办实事工作中,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9.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在横线上写出两组恰当的句子。(4分)


浏览完整试题真正爱书的人,把书当作友人,把读书当作与朋友谈话。
真正爱书的人,
真正爱书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方山子传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①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②见之?
[注]屋:古代帽子顶部高起的部分。②倘:倘或。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闾里之侠皆宗之:推崇 B.余既耸然异之:惊奇的样子
C.方山完之遗像:遗留下来的样子 D.欲以此驰骋当世:纵马奔跑
1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②赂秦而力亏
B.①欲以此驰骋当世 ②举以与人
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D.①环堵萧然 ②予亦悄然而悲
12.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山子年少时具有豪侠之气,终因驰骋当世之志未酬,晚年隐居山野,自得其乐。
B.作者有意识地对比方山子少壮时和晚年两个不同时期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方山子对苏轼被贬的遭际并不以为怪,他的妻子奴婢也以苏轼能来家中做客感到得意。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其“不遇”,从中也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13.翻译句子(10分)
(1)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4分)

(2)洎牧以馋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分)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独上江城满目秋”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6分)

 
四、15.名句名篇默写(8分)
(1) ,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阿房宫赋》)
(3)故国神游, , 。(《赤壁怀古》)
(4)人间如梦, 。(《赤壁怀古》)
(5)安得广厦千万间,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故 乡
林贤治
①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
②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我来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
③我思念月亮。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子路,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粼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别一种风味。月夜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吗?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
④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人们,是我所怀念的。我一直在生活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
⑤为我所熟悉的土地,多年来渴望着农机、化肥、优良的管理。偶尔回乡,却见阡陌纵横,界标林立,若抹去几根电线杆子,直是走在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里了。笔直的机耕道固然不得见,连几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也日见颓废,运河桥原有的两道护栏,因为少许的钢筋被盗,已经彻彻底底地坍没了。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了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殷实的庄稼人,收入都靠出售有限的粮食和鸡豕。有的人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一到农忙,只好以人力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神农的后裔呵!
⑥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芸芸众生,充满人性的弱点,怎么可能抵御都市文明的巨大诱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留守家园?如果有可容劳作和享受的地方,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与其为故乡贫困地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由、幸福的生存!
⑦我不禁暗自吃惊于这个结论,然而,不管如何深爱着故乡,也无法推翻本身生活固有的逻辑。好在农民们都是生活的忠实儿女,无须恪守任何教条,只要周围有一个缺口,他们就会充满幻想,充满活力,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从故乡出发,向陌生的城市。他们所到之处,旋即形成“盲流”,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
⑧看一眼矗立乡野的大风车,或是盘挂悬崖的行人道,可以知道农人所具有的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他们何尝安贫乐道呢?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乐道”也是自嘲。在他们的名字中,除了阿猫阿狗,尚有不少叫做阿福阿运阿改阿变之类,便可窥知他们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的世代相传的痛苦情结。


展开余下试题⑨此刻,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这实在很可以鼓舞祝祷的。然而,我们所见的是:农民潮水般地涌向城市,最后不免潮水般地退回乡村,在不断地潮汐涨落之间,劳动者角色遂时时得以替换,且得继续替换下去。乡村中最精锐的劳动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给了城市,由是,城市永远年轻。
⑩为什么农民不可以一次性地选择城市呢?为什么出发点总是成为终点?纠缠的社会问题,如何是我可以数说明白的呢?但我已经自觉,精神还乡是一种奢侈;而表同情于离乡,也不过“忏悔贵族”的心情罢了。除了这些近乎无聊的话,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选自《平民的信使》,有删改)
16.从文中看,农民并不安贫乐道的精神状态有哪些?请分条列举。(6分)



17.文章第③段描写了故乡的风物,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


18.“我一直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这些叙写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具体说明。(5分)



19.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者对“农民”、“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请根据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六、写作(70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需要柴米油盐;有人说,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有人说,生活需要清风明月碧水蓝天;有人说,生活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有人说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的确,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的还有许多许多。你认为生活需要什么?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淮州中学高一语文单元练习(二) 答卷纸
题号 选择题 语言表达 翻译题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二选择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10 11 12
答案
8.(5分) _______ ___ _
9.(4分)
___________
13.翻译(10分)
(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3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
三、诗歌鉴赏(10分)
14(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6分)
____________四、默写(5分)
15.(1) ____________、
(2) 、
(3) 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3分)
16.(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六、作文(70分)
(请写在反面作文格里)









200









400









600









800
820
淮州中学高一语文单元练习(二)答案
1、D 羽扇纶巾(guān) 弊在赂秦(lù) 鼎铛玉石(chēng)
2、C【解析】“声名显赫”偏于褒义,应该用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臭名昭著”。
3.A(B成分残缺 C语序不当 D语意重复 去掉“左右”)
4. B
5. B
6. D
7. A
8. 答案:成都市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或“成都市水环境质量亟待提高”,“成都市水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9.示例:真正爱书的人,把书当作阶梯,把读书当作向人生更高境界的攀登。
真正爱书的人,把书当作宝藏,把读书当作开掘无尽的财富。
10.D。“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
11.D(A连词,①表并列,②表因果。B①介词,凭借②连词,来,C①副词,才、就;②代词,你的。D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2.C
13.[参考译文](1)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故人”1分,“何为”1分,判断句1分,句意顺畅1分)
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 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展开余下试题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14.(1)①点明时间和地点②“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
(2)中间两联,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别渚孤岛,数帆归舟,晚风落叶,寒云压数,一句一景,集中反应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沉重的心情。
文学类文本《故 乡》
16.①都市文明的巨大诱惑使他们有赢得自由幸福生存的愿望;②具有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或“具有活力”);③与命运抗争,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的世代相传的痛苦情结。((每点2分,共6分)
17.①细节描写。选取故乡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人情等细节,表现家乡的美丽和淳朴的亲情。
②化静为动(如: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或以动衬静(如:月夜的笛声是好的……,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 ,表现家乡的宁静。
③联想(如:由笛声想到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
④融情于景(借家乡典型风物如月亮、屋瓦、霉墙等抒发对家乡的思念)或融情于事(借对父亲的回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等表达方式,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出其中三点得6分,每一点中必须包括表达手法和分析)
18.承接上文(1分),强调上文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是一种自欺自慰,从而加以否定(2分);总领下文,探讨逃离故乡的原因。(2分)
19.①对故乡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②对农民生活的贫困充满同情;③对故乡的未来深感担忧;④对农民们为改变命运的行动而感到高兴;⑤对农民们不能享受到都市文明感到困惑;⑥对自己不能有效地帮助农民而感到沮丧和无奈;⑦对农民为城市的建设的辛勤付出充满敬意;(每点1分,共6分) (222.184.76.26)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江苏省淮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