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29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9]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学月考试试题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学月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四小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字音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
A、教坊(fāng) 连累(lěi) 陨身不恤 出其不意
B、羞赧(nǎn) 渌(lǜ)水 攻城掠地 文过饰非
C、贿赂(lù) 栖息(qī) 世外桃源 山清水秀
D、沼气(zhāo) 尸骸(hái) 一愁莫展 火中取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居然是长须飘飘的老者。既然受过宫刑为何还会长胡子?见过太监长胡子吗?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B、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C、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义愤填膺,褒贬不一。
D、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励精图治,确定深圳地铁二期工程建设标准要达到日运营100万人次的要求。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B、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C、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
D、她写博客是给自己解闷。“明天就能见到妈妈了,要是爸爸一起来多好啊!我……”她一阵心酸,写不下去了。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
C、正在遐思迩想,忽然听到一声悠扬的笛声传来。
D、本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般的景象和作者游历青海湖的感觉,突出了青海湖景物的显著特点。
二、本大题共三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试题。
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②“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因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③“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 “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闹之中,更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浏览完整试题
④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5、下列对第一节文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常》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7、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建筑形象所表现出的“情态化”,与古代文学的积淀密切相关。
B.“内向性庭院”是我国古代庭院最具典型性的建筑。
C.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是说小院诗化了,可见小院必定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
D.一个人诗情画意的素养,影响着他对建筑形象的欣赏与创造。
三、本大题共三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8.对下列句子加黑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权贵有嫌其出位/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乃放纵诗酒/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第Ⅱ卷(共120分)
四、本大题共三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12、翻译下面句子(7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2分)
②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2分)
③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3分)
1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②捣寒衣:妇女用木棒敲打砧石上织好的布帛,使柔软熨贴,以便裁制寒衣。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2分)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4分)
展开余下试题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以及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蜀相》
(4)《永遇乐 京口北古亭怀古》开篇写道: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
(5)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雨霖铃》
(6)唐代 (诗派) 的代表人物有王维(如作品《山居秋暝》,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孟浩然。
五、本大题共四小题,共22分
映照死亡的是生命 孟 晖
①在我们这个犬儒时代,像曹丕《与吴质书》、江淹《恨赋》这样的文章,是很难被人理解的。
②《与吴质书》中,曹丕直视死亡的勇气首先就让我们陌生。谈到建安七子中的四位以及其他亲友忽然遭瘟疫而死的情况,他竟然用了这样的语句:“观其姓名,以为鬼录”,“而此诸子,化为粪壤”。我们不得不承认,魏晋观看世界的方式,是和我们不太一样了,他们固执地坚持真相,坚持直视死亡。他们似乎对死亡这个主题异常执着,一次次地,他们谈论着各种各样的死亡,谈论生命的短促,宿命的必然。人们常说魏晋时代是一次生命意识的觉醒,其实,正如硬币的两面,这个时代同时也是死亡意识的觉醒。
③随着文章的深入,我们看到了曹丕更深一层的痛苦。一方面,他对人间痛失才俊,自己痛失知音,而感到难以抗拒的孤独感;另一方面,“既痛逝者,行自念也”,想到了自己的人生。
④对朋友吴质,曹丕吐露到,自己“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朋友的死去,自己的年岁渐长,都使他对人生产生了极端的焦虑感,以至急得终夜难以成眠。可是,这种焦虑并非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在接下来的一段倾诉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曹丕的思路:他感到自己没有年轻时的“志意”了,还没有白头,就已经在精神状态上成了“老翁”,这是在谴责自己丧失了朝气;同时,他更对自己的功业、成就,以及整个的人生状态感到不满。在痛切的自责之后,得出的感慨却是:“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应该抓住青春,抓住人生的每一寸时光,来努力创造丰盛的人生!直视死亡,并没有让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们畏缩,相反,这成了让他们无比眷恋生命的最大动力。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相反,魏晋精神,恰巧是“未知死,焉知生”。
⑤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心情展现生之美丽,没有实现抱负和理想,没有达到人之为人的最美境界,因而留下无限遗恨。这个主题,也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恨,就是不解脱,这样岂不是不够达观吗?可是,魏晋南北朝人好象不知道“达观”是怎么一回事。《(恨赋》满篇的怅恨之情,皆因生命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生命不能自主。
⑥这种想法让我们惊异.一种观念早就常常地浸透了我们的血液:这就是所谓“知天乐命”的人生观。魏晋人是“知天”的,在这一点上,他们远比我们要达观得多,所以他们才不回避死亡,才把死亡当作返照人生的一个坐标。但是他们“知天”却不肯“乐命”,恰恰相反,他们“恨”命,并且在文章中反复啸吟着这种恨意。
⑦也许,在这个时代,佛教还刚刚传入,道家也还成形之中,中国人还不像那样,有那样多的退路,那样多自我解脱的方式,于是他们的使命热情就象火一样炽烈,燃烧着他们自己。因此,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不肯“苟活”,“自古皆有死,莫饮恨而吞声”!在江淹看来正因为人生的注定不能圆满,因此,人之死,就无一例外地成为一种痛苦的结局。但这痛苦不是因为死的来临,而是在死亡来临之前,没有让生命如花绽放。
⑧今天的人普遍更喜欢《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赋》,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逍遥和隐逸,更合乎我们的犬儒态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仿佛已经是很久了,知天乐命、宠辱不惊的达观精神,就支配着我们的灵魂,也支配着我们的散文写作。像《与吴质书》乖《恨赋》中这种直面死亡因对生命决不苟且的态度,不仅为我们所陌生,而且也让我们难以接受。然而,这种态度的存在,正证明了中国思想从来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单一。是不是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我们终于厌倦了把散文当作犬儒精神的传声筒,而重续起中国文学史上另一种精神的散文写作。
15、通观全文,文中的“犬儒精神”和“另一种精神”分别指什么?(4分)
答:
16、文中“知天”“恨命”在曹丕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6分)
答:
17、请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6分)
答:
18、文中提到《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赋》有什么作用?作者解读魏晋精神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
六、本大题共四小题,共16分
19、把下列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匠心之意是让你尽量透过廊、窗取景,抬眼时便是一幅图画。
②墙为纸、物为墨,随风摇曳,影布墙上。
③这个园子多回廊,亭堂又多窗。
④窗外常是粉墙,窗与墙之间或植竹数竿,或插梅一枝。
⑤且天生的艳红翠绿,这是任何丹青高手所不能企及的。
答:
20、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
儒学
。
21、有许多汉字.通过巧妙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给人某种有益的启迪。(4分)
例如:“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会获得丰收。
又如:“问”——只要开“口…‘问”。学习就有“门”。
又如:“偏”——有了“偏”见.常常会把“人”看“扁”了。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任选下列材料其中一则补全新闻的标题,使之对称,并分析这样拟写标题的妙处。
[材料一]中国足球队赴新加坡参加第14届世界杯外围赛,最后一战与卡塔尔队对阵,领先一球至87分钟,眼看就要“冲出亚洲”,跨进罗马,却后劲不足,上演“黑色三分钟”。第二天国内各报均以显著位置、醒目标题刊发消息、评论。某报社的编辑绞尽脑汁,给有关报道拟定了《泪洒新加坡, 》的标题,该标题在读者中受到广泛好评。
这样拟标题的妙处是:
展开余下试题
[材料二] 某报第一版刊有一则赞扬某某饮食店服务态度好,待客如亲的新闻。起先,引题为“热情待客,送茶递巾,帮助点菜,遐迩闻名”,主题是“某某饮食店宾至如归”,副题是“十个月收到外地顾客来函和留条表扬近万件”。这样的标题也已不错了,但仔细推敲,总有“一览无余”之弊。后来,标题改为《客从远方来,进店如到家》、《客从他乡来,春风扑面来》等,好虽好,但还是有些不足。几经衍化,标题改定为《春风熏得游人醉, 》,副题标为“某某饮食店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这则标题受到读者高度的好评。
这样拟标题的妙处是:
七、作文,共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砂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学月考试试题答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12、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2分)
②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3分)
③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3分)
13、(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2分)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以及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离骚》)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短歌行》)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4)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_ ,________ _________。
(6)
15、 (4分)答:
16、(6分)答:
17、 (6分)答:
18、 (6分)答:
19、(4分)答:
20、(4分)儒学
。
21、(4分)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泪洒新加坡, 》
这样拟标题的妙处是:
《春风熏得游人醉, 》
这样拟标题的妙处是:
23、作文
答案
1、C
2、A B、“惠赠”: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的(物品),此处应为“敬赠”,是“赠送”的意思。“惠”:敬辞,用于对方的行为,表示这样做是对自己的恩惠,如“惠存”“惠顾”“惠及”等。C、义愤填膺:义愤充满胸膛。形容极端愤怒。语意与语境不合。D、励精图治: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语意与语境不合。
3、D (A项中一句话中有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两个主题” 后的冒号可以改成逗号。B项句末句号应该在引号外,总管全句。C项“扶贫吗”后边要用“?”“哈哈”后边可以使用感叹号。)
4、B
5、C(本节的写作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
6、B(A更美在其空间;C应是
上一篇: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初一语文
下一篇:
201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伤仲永》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高中语文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