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853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3]
黑龙江哈九中201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解析
黑龙江哈九中201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人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得中国人的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如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
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温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它是一种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难以形容的东西。
浏览完整试题
B.它显示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C.它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
D.它源自中国人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答案】B
【解析】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原文第一段表述为“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是外国人的一种误解,不是作者的观点。
【考点】现代文阅读
2.下列对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行不通。
B.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的,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
C.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答案】C
【解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原文表述为“缺乏精确的习惯”,选项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 偷换概念。
【考点】现代文阅读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
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C.外国的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D.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
【答案】C
【解析】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A项“表现为一种缺陷”是误认,非作者观点。B项见原文第二段,指出中国人的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与选项正好矛盾。D项以偏概全,应为“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不是全体。
【考点】现代文阅读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课内文言文(4分,每题2分)
4.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雄州雾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或棹孤舟
C.悦亲戚之情话 襟三江而带五湖
D.屈贾谊于长沙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答案】D
【解析】考查理解文中文言实词含义。A项两个词语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两个词语都是名词作动词,C项两个词语都是意动用法。D项“屈”使动用法,“远”,形容词作名词。
【考点】古代诗文阅读
5.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不拘于时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③忌不自信
④大王来何操 ⑤相与枕藉乎舟中 ⑥奉宣室以何年
⑦《齐谐》者,志怪者也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访风景于崇阿 ⑩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①⑤⑧/②⑦/③④⑩/⑥⑨ B.①⑧/②⑦/③⑤⑥/④⑨⑩
C.①⑧/②⑦/③④⑩/⑤⑥⑨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答案】C
【解析】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①⑧/句为被动句,②⑦句为判断句,③④⑩句为宾语前置,⑤⑥⑨句为介宾结构后置。
【考点】古代诗文阅读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有识者异之。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复转军正。武帝既拔晋州,意欲班师,韶谏曰:“齐失纪纲,于兹累世,天奖王室,一战而扼其喉。加以主昏于上,民惧于下,于乱亡之,正在今日。方欲释之而去,以臣愚固,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帝大悦,赐缣一百匹。及平齐氏,以功进位开府,封晋阳县公,邑五百户,赐牛马杂畜以万计。迁内史中大夫。宣帝即位,拜丰州刺史,改封昌乐县公。高祖受禅,进爵项城郡公,邑二千户。转灵州刺史,加位大将军。
晋王广之镇并州也,除行台右仆射,赐彩五百匹。韶性刚直,王甚惮之,每事谘询,不致违于法度。韶尝奉使检行长城,其后王穿池起三山,韶既还,自锁而谏,王谢而罢之。高祖闻而嘉叹,赐金百两,并后宫四人。平陈之役,以本官为元帅府司马,帅师趣河阳,与大军会。既至寿阳,与高颎支度军机,无所壅滞。及克金陵,韶即镇焉。晋王广班师,留韶于石头防遏,委以后事,几岁余。征还,高祖谓公卿曰:“晋王以幼稚出征,遂能克平吴、越,绥静江湖,子相之力也。”于是进位柱国,赐奴婢三百口,绵绢五千段。
开皇十一年,上幸并州,以其称职,特加劳勉。其后,上谓韶曰:“自朕至此,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柱石之望,唯在于公,努力勉之!”韶辞谢曰:“臣比衰暮,不宜作官人。”高祖曰:“是何意也?不宜者,是未用心耳。”韶对曰:“臣昔在昏朝,犹且用心。况逢明君圣朝,敢不力竭!但神衰精微,官事非驽马蹇驴所逮。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昏忘又多。岂敢自宽,以速身累,恐以衰暮,亏紊朝纲耳。”上劳而遣之。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仍为长史。岁馀,驰驿入京,劳敝而卒,时年六十八。高祖甚伤惜之。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谢而罢之 罢:罢免 B.上幸并州 幸:宠幸
C.特加劳勉 特:只,仅 D.非驽蹇所逮 逮:达到
【答案】C
【解析】考查理解文中文言实词含义。A项“罢”是“停止”的意思;B项中“幸”,皇帝到某个地方为“幸”;D项“逮”是“及、达到”的意思。
【考点】古代诗文阅读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韶“刚直”的一项是 ( )
①以臣愚固,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 ②王甚惮之,每事谘询
③韶既还,自锁而谏 ④留韶于石头防遏,委以后事
⑤柱石之望,唯在于公 ⑥驰驿入京,劳敝而卒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⑥
【答案】A
【解析】考查根据文意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②是晋王的行为。④是晋王对王韶委以重任。⑤是皇上对王韶的评价。⑥是写王韶因劳顿而死。
【考点】古代诗文阅读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展开余下试题
A.王韶年幼时气度高雅,人们认为他与众不同。随武帝征伐齐国时,王韶直言劝谏,武帝非常高兴,大大地赏赐他。
B.王韶在攻克金陵后,被留在城中负责防卫,处理晋王的后事。几年后回到京城,高祖高度赞扬王韶,封他为柱国。
C.征伐陈国时,王韶任元帅府司马,与高颎一起指挥军队。高祖认为他辅助幼主有功,封柱国之位,赏给他财物一批。
D.皇上幸临并州时,王韶请求辞官。皇上同意他的请求,并给予慰劳。一年多后王韶入京时劳顿而死,皇上深感痛惜。
【答案】B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不是处理晋王的后事,而是晋王把攻克金陵之后的事务交给王韶处理。
【考点】古代诗文阅读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晋王以幼稚出征,遂能克平吴、越,绥静江湖,子相之力也。(5分)
(2)岂敢自宽,以速身累,恐以衰暮,亏紊朝纲耳。(5分)
【答案】(每句5分,共10分)⑴晋王在年幼的时候带兵出征,最终能攻克吴越之地,平定局势,这是王韶辅助的功劳啊。
(2)(我)哪里敢放松自己呢,只是因为(这样)才导致身体劳累,又担心因年衰力薄而使朝纲紊乱罢了。
【解析】考查语句翻译能力。难词不多,整体理解很关键,译句时确保连贯通畅。其中的(1)幼稚、克平、绥静江湖,是关键字词,判断句也要注意翻译出来,(2)自宽、速、亏紊是关键点,省略的部分注意补上。
【考点】古代诗文阅读
【参考译文】
王韶,字子相,自说是太原晋阳人,世代生活在京兆。王韶年幼就气度高雅,十分喜欢奇人节士,有识之人认为他与众不同。在周围多次凭着作战立功而升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再调任为军正。武帝在攻下晋州后,想班师回朝,王韶劝谏说:“齐国朝纲混乱,在此连累世道。上天褒奖我王,让您一下子就扼住了它(齐)的咽喉。加之因为他们在朝上国君昏庸,在朝下人心恐惧,攻下动荡的齐国,就在今日。陛下刚才想放弃齐国离开,以我的愚昧固陋,实在不能深入理解您的做法,希望陛下再考虑一下。”武帝非常高兴,赏给王韶一百匹细绢。等到平定齐国后,王韶因为功劳大而晋升为开府,被赐封晋阳县公,领五百户食邑,再赏赐牛马和其他物品数以万计。不久升任内史中大夫。宣帝登位时,王韶被任命为丰州刺史,改封为昌乐县公。高祖受禅时,王韶受封爵位为项城郡公,领二千户食邑。不久调任灵州刺史,被授予大将军职位。
晋王杨广镇守并州的时候,授王韶行台右仆射职位,赏赐五百匹彩缎。王韶生性刚直,晋王非常怕他,每件事都向他咨询,不敢违反法令制度。有一次,王韶奉命巡视长城,出行后晋王挖池起山,王韶回来后,将自己锁起来以此进谏,晋王向他道歉并停止了工程。高祖听说这件事后大为嘉许,赏赐王韶一百两金子和四个宫女。在平定陈国时,王韶以本官担任元帅府司马,率领大军赶赴河阳,与大部队会合。到了寿阳后,与高颖一起调度军队,从未延误过军机。攻克金陵后,王韶就坐镇在那里。晋王杨广班师回朝,留下王韶在金陵防守,把所有的事都托付给他。几年后王韶回朝,高祖对各位公卿大臣说:“晋王在年幼的时候带兵出征,最终能攻克吴越之地,平定局势,这是王韶辅助的功劳啊。”于是晋升王韶为柱国,赏赐三百多奴婢,五千匹锦绢。
开皇十一年,皇上驾临并州,因为王韶做事尽心,特别给予慰劳和嘉许。此后,皇上对王韶说:“自从我到了这里,您胡子发鬓逐渐变白,恐怕是忧心劳碌造成的吧?中流砥柱的威望都集于您身上,您要再努力啊!”王韶推辞说:“我日渐衰老年迈,不再适合做官了。”高祖说:“这是什么意思?不适合,是没有用心尽力罢了。”王韶回答说:“我以前在动荡的朝代,尚且用心尽力;何况现在遇到了英明圣主,哪敢不竭尽全力呢!只是心神和精力日渐衰微,(这些事)不再是愚驽的人可以做到的。加上(我)今年六十六岁了,年事已高,健忘又多。(我)哪里敢放松自己呢,只是因为(这样)才导致身体劳累,又担心因年衰力薄而使朝纲紊乱罢了。”皇上安慰他,让他回去。秦王杨俊做并州总管,王韶仍担任长史。一年多后,王韶乘驿车入京,因劳碌而去世,终年六十八岁。高祖深感痛惜。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0.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答案】颔联寓情于景。“河桥不相送”:与好友别离固已难堪,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江树远含情”:想象送别情景:友人远去了,唯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无穷无尽,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解析】考查对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能力。这两句诗寓情于景。“河桥不相送”一语平平道来,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曲折起伏,波澜叠宕。第四句想象中的送别情景:友人远去了,送行者亦已纷纷离开,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难以逝去。这一笔暗指诗人身虽未去河桥,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委婉地表现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 字有了着落。分析时注意扣情与景的关系。
【考点】古代诗文阅读
11.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6分)
【答案】一个“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一写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写伤怀之情,为故人不得志而感伤。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借他们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解析】考查对古代诗歌观点态度的鉴赏能力。“嗟”是全诗的传神之笔,诗的前四句通俗晓畅,遣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然。诗人卧病在家,门庭冷落,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更是倍增惆怅。“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嗟”字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与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慨叹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这一“嗟”字,直贯篇末,点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分析时要注意结合全诗来分析。
【考点】古代诗文阅读
(四)名篇名句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0.5分,共6分)
(1)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
(2)浩荡离愁白日斜, 。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 (《邹忌讽齐王纳谏》)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展开余下试题
(5)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诸葛亮《出师表》)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
(诸葛亮《出师表》)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8)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9)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关雎》 )
(10)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 (《蒹葭》)
【答案】(1)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吟鞭东指即天涯,化作春泥更护花;(3)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王之蔽甚矣;(4)能谤讥于闹市;(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6)此后汉所以倾颓也;(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8)素湍绿潭;(9)寤寐思服;(10)宛在水中坻。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所写之句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要注意关键字的书写。
【考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
⑴游淮安河下镇,运气出奇的好。一路豪雨,临近镇子时,却住了雨脚。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青砖黛瓦的建筑。古巷弯弯曲曲,旧宅瓦椽不整,老店铺面半朽。随便走进一处宅院,都能在弥漫的湿气中嗅到浓郁的历史气息。雕花窗棂、檐兽、陶缸、红木桌椅和青花瓷器,隐隐透出了往昔的热闹和繁华。
⑵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铺路的石板。
⑶古镇里的许多铺路石板,久已废弃,被随便丢在巷子深处,或者就摆在窗前屋下。有些石板磨损严重,呈现出柔和的曲线。它们大都是土黄,或者透出点红色,一块一块,像固体的阳光,带着一点温暖,一点黯淡,与镇子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⑷这些石板皆非本地产。当初盐运兴盛时,大运河、淮河上来往的舟船,去时载盐,返回时捎带石板压舱,卸于河边,富有的盐商便购来铺路。数十年下来,这里的街道上就铺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板。原来,这些石板都曾随船只,压着波浪,伴着涛声,最后落户在这里,成了古镇的“居民”。
⑸这曲折的石板上,走得最多的是盐车。明朝中叶以后,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到各地销售。这么一个小镇子,成了全国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狭小的巷子里,竟然曾滚动过影响国民经济的商业洪流。
⑹除了盐,还有粮,还有竹木铜铁……自明代起,湖广、浙赣、江南等省漕粮必须经此地停留,等待漕署官员查验成色数量后,方可北上,而回程之船携带的商品也在此集散。永乐年间创办造船厂以后,这里更是成为造船物资的集散地。如今,在河下镇还可以看到打铜巷、钉铁巷、估衣巷、竹巷、绳巷等街巷。
⑺商业的发达,带来了多少尘世浮华。“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西湖嘴”即今河下镇)这是明朝邱浚描写古镇盛况的诗句。琵琶刘街、花巷街、菜巷街、西湖嘴街、粉章巷、干鱼巷等众多见于典籍的街巷记载,都是从前的生活画卷留下的印痕。
⑻富庶还养护了这里的深厚文脉。从元朝起,山阳县儒学就建在这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生活在这里。想想吧,曲折深巷的院子里,曾飘荡过多少朗朗的读书声。而当报喜的骏马跑过,伴着清脆的马蹄声,又有多少人的心也像这石板一样,迸发出烨烨的火星。
⑼这石板上也曾有皇家的辇乘招摇而过。康熙、乾隆两帝数度南巡都经过这里。
⑽这些石板还见证过更久远的历史。这里是古代名将韩信、梁红玉的出生地。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峙。金戈铁马的杂沓之声,给这座古镇平添了许多壮怀激烈的铁血内涵。
⑾所有的烟云都过去了,只有这座镇子还留在这里,只有这些老石板还留在这里。坑坑洼洼的石板上,踩来踩去的已经是现代人的脚步。要经多少脚步、车马的磨损,才能造成这些坑洼?岁月是峥嵘的,而这些石板的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像磨损了边角的古籍。
⑿我们顺着一条小巷走到尽头,登上几十级台阶,就站到了古运河的大堤上。运河水在静静流淌,虽然多日下雨,河水也不见汹涌之势。一条古老的河,由于见过太多,也许已变得宠辱不惊了吧。回头看镇子,许多屋脊已落在脚下。古镇的地势低于运河,这该是镇子得名的原因吧。
⒀雨又下起来了。我们顺着来路往回走,镇子重新变得空阔。迷蒙的雨雾中,那些饱经风霜的古宅,在江南的氤氲中显出别样的风致。石板也全都湿渡流的,晃动着明亮的水洼,像是不断闪回的古镇的记忆。物换星移,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是江南的雨。丝丝的细雨依然洒在亘古千年的石板上,默默地见证着石板曾经承载的荣耀与辉煌。脚下的石板静静地延伸着,连缀成通向新时代的路……
1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作品以“石板”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显得衔接自然,脉络清晰。
B.第⑴段总写河下镇古色古香的风貌,由面及点,引入对石板的描述。
C.第⑶段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以青灰色的镇子来衬托石板的古老。
D.第⑼段提到皇帝的辇乘曾经过古镇,揭示了石板给作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原因。
E.第⑾段的第一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笔触从历史转向现实。
【答案】C D (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得5分)
【解析】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选项设计为五选二试题,而且以等项不等值的赋分方式,考查辨析能力。原文虽然有“与镇子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句子,但并未使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这是一句描写的句子,是说两者在色彩上形成对比。文章对“镇子的青灰色”并未做相应的详尽描写。所以也不存在什么“以青灰色的镇子来衬托石板的古老”——这种说法用在两相对照或侧面描写中。D项对描写的作用理解错误西湖教育信息网,“提到皇帝的辇乘曾经过古镇”仅仅用来突出其“久远的历史”,或许还有“历史人物辈出”。
【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14.第⑾段画线句有何表达效果,请作赏析。(6分)
【答案】运用比拟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石板外表磨损,古韵犹存的意蕴。
【解析】考查对作品结构的分析能力,具体表现为对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的鉴赏能力。问的是“画线句的表达效果”,说明这一句表达上有特点,即用了修辞手法。原文相关文字:“岁月是峥嵘的,而这些石板的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像磨损了边角的古藉。” “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用了比拟, “像磨损了边角的古藉”用了比喻。作用都是相同的:生动形象。不过前者意在表现“石板外表磨损”,后者的喻体是“磨损了边角的古藉”,意在表现“古韵犹存的意蕴”。
【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15.本文标题是“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请概括“从前”在文中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文中描写雨水的主要作用(6分)
“从前”的主要内容:_________
上一篇:
人教版初一语文一至六单元复习题
下一篇:
上海市普陀区201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调研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黑龙江哈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