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76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6]
高2011级一诊模拟试题2
高2011级“一诊”模拟试题2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搪塞/塞车 拾遗/拾阶而上 箪食壶浆/归心似箭
B.疮疤/创伤 恫吓/荷枪实弹 蒙头转向/蒙头盖脸
C.弦乐/船舷 滂沱/庞然大物 含英咀华/踽踽独行
D.熨帖/意蕴 栖居/栖栖遑遑 椎心泣血/脊椎动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拇指 深孚众望 虚晃一枪 糜不有初 鲜克有终
B.重叠 一傅众咻 良辰美景 食不厌精 烩不厌细
C.赝品 可见一斑 画地为牢 言者淳淳 听者藐藐
D.粗犷 凭添烦恼 寅吃卯粮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首都北京“身份”特殊,经常会实施交通限行措施,限行原因包括举行重大节日活
动、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要赛事等,不一而足。
B.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正式启动,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
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而微的要求。
C.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
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D.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张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
认。“这可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啊!”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权利的诱惑,情感的迷失,膨胀的贪欲,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成为省会城市市委书
记的人生历程,读者看到的是官场沉浮带给人的沉沦与升华。
B.在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的状况下,找个栖息之地,先就业积累经验,然后再择业
成为当前中国大学生的主导性就业观念。
C.本报刊发《高中生抢滩“洋高考”调查》一文,引发读者热议,其中不乏有识之
士对留学人数持续增加,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小心存隐忧。
D.郭敬明的新作《小时代》把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为背景,正如这座风光而时尚的
城市一样,书中的话题充斥着时尚前卫的味道。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合成生物学,就是通过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生物系统,来解决能源,材料、健康和环保等问题的学科。它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学科发展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合成生物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零件、组件和系统;二是对现有的、天然存在的生物系统的重新设计和改造,以造福人类社会。合成生物学技术上包括DNA序列的合成和对来自细茵、酵母及植物等多种生物基因及代谢途径的组装、多基因的精密调控等。
有关抗疟药物青蒿素微生物工业化合成的研究工作是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典范之作。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华泰立介绍说,虽然已有的生物技术足以将有关代谢途径嫁接到大肠杆菌上,但要达到实用的经济效益,其产量必须有7个数量级的提高。经过多年努力,美国科学家科斯林与同事成功地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在大肠杆菌和酵母中合成了青蒿素的前体物质一一青蒿酸,有望大幅增加青蒿素产量。降低治疗疟疾的费用。这一研究就是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思路:始终把细胞当作微生物制药工厂进行设计、加工、集成、组装和控制。由于科斯林有化学、生物学和化学工程的学术背景,所以能够成功地进行学科交叉.在研究过程中,科斯林领导的小组对有关代谢途径作了重新设计;解决了天然或非天然代谢物大量积累对寄主的毒性问题,并对改造后的微生物用变异进化法进行优化筛选,最终将青蒿素合成的成本降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浏览完整试题
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合成能源物质一一氢和石油.美国virginia Tech生物系统工程系教授利用合成生物学原理,用13个已知的酶来完成一个重要反应,这13个酶形成了一条非天然酶催化途径。研究证明,由13个酶组成的合成酶途径,可以由具有高能量密度载体的淀粉及水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效低成本地生产氢气。随着技术发展及与燃料电池的集成,该技术有望解决与氢气的储存、销售有关的难题。美国可再生石油公司的研究人员正利用来自多种生物的基因及用来生产脂肪酸的生化途径,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创造出一些代谢模块,插入微生物后,通过不同的组合,这些模块可以诱导微生物生产原油、柴油、汽油等能源物质。
专家预测,合成生物学将会像信息技术一样得到迅速发展,并将在能源、化学品、材料、疫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出版的《技术评论》将合成生物学列为将改变世界的1 O大新出现技术之一。专家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对合成生物学给予充分的重视。
与克隆技术一样,合成生物学是否会引发生物安全和伦理道德等一系列问题?有专家坦承:“人工合成的生物系统一旦逃逸到自然界,可能会引发生态灾难;恐怖分子可能会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造生物武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选自《科技时报》,有删改)
5.下列对“合成生物学”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合成生物学通过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生物系统来解决能源、材料、健
康和环保等问题。
B.合成生物学是人类实施基因组计划以来诸多分支生物学科发展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
果。
C.对现有的、天然存在的生物系统的重新复制和改造,以造福人类社会是合成生物学
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D.合成生物学技术上包括对来自细菌、酵母及植物等多种生物基因及代谢途径的组装、
多基因的精密调控等。
6.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利用合成生物学原理,只要用13个已知的酶完成一个重要反应形成一条非天然酶
催化途径就可以生产石油和氢气。
B.随着技术发展及燃料电池的集成,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将有望解决好与氢气的储存、
销售相关的难题。
C.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让微生物帮助人类生产原油、柴油、汽油等能源物质。
D.因为合成生物学将在能源、化学品、材料、疫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所以美国出
版的《技术评论》将合成生物学列为改变世界的lO大新出现技术之一。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更高级的合成生物学将最终取代基因组学。
B.宽广的学术背景必定比单一的学术背景更有助于合成生物学的研究。
C.与克隆技术一样,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必将引发生物安全和伦理道德等一系列严重问
题。
D.如果相关部门给予足够重视,中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必将处于世界最前列。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雪涛阁集》①序
〖明〗袁宏道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鞓红鹤翎,不能不改观于左紫溪绯②。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
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有才者屈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无之者拾一二浮泛之语,帮凑成诗。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一唱亿和,优人驺子③,共谈雅道。吁,诗至此,抑可羞哉!夫即诗而文之为弊,盖可知矣。
余与进之游吴以来,每会必以诗文相励,务矫今代蹈袭之风。进之才高识远,信腕信口,皆成律度,其言今人之所不能言,与其所不敢言者。或曰:“进之文超逸爽朗,言切而旨远,其为一代才人无疑。诗穷新极变,物无遁情,然中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④,何也?”
余曰:“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之,有以平而传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有以俚而传者,如“一百饶一下,打汝九十九”之类是也;有以俳而传者,如“迫窘诘曲几穷哉”之类是也。古今文人,为诗所困,故逸士辈出,为脱其粘而释其缚。不然,古之才人,何所不足,何至取一二浅易之语,不能自舍,以取世嗤哉?执是以观,进之诗其为大家无疑矣。诗凡若干卷,文凡若干卷,编成,进之自题曰《雪涛阁集》,而石公袁子为之叙。
(选自《明清散文集萃》,有删略)
〖注释〗①《雪涛阁集》,为明代江盈科所著诗文集。江盈科,字进之。②鞓红鹤翎,指牡丹花中“鞓红”和“鹤翎”等品种,经过改良可呈现出左紫、溪绯品种不同的样子。③驺子:掌管车马的仆役。④俳:滑稽,幽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 通:懂得
B.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 胜:胜任
C.而不敢自伸其才 伸:施展
D.有以平而传者 传:流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有才者屈于法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夫即诗而文之为弊 鹏之徙于南冥也
C.而阔时人之目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执是以观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行文的顺序来看,作者没有受到序言体裁的束缚,先是淋漓尽致地阐明自己的
文学主张,最后才落笔于文题。
B.作者在文中先从正面立论,用类比的方式,以美丑的标准随着不同时代人们不同
的审美观念而改变,来指出复古主张的不合时宜。
C.作者旗帜鲜明地批评了近代文人的各种复古做法,并对近代文人的所作所为予以
展开余下试题
了全面否定。
D.文章最后,作者用创新的文学观评论江进之的诗文创作,既使前文论证得到进一
步印证,又起到照应标题的作用。
第II卷(主观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5分)
答:
(2)古今文人,为诗所困,故逸士辈出,为脱其粘而释其缚。(5分)
答: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诗后问题。(8分)
春居杂兴
[宋]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淳化二年,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系任所有感而作。
(1)请对首句中的“斜”字进行赏析。(4分)
答:
(2)这首诗使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组任选一组)(5分)
(1)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姜夔在《扬州慢》中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
一句是: , 。
(2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 ,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李白在《蜀道难》中借用“飞禽走兽”来侧面表现蜀山之高之险的诗句是“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4—17题。
关于汪曾祺的风景
一
第一眼看到他我即被他身上蕴藏的一种奇异的气质打动了。
那是一个侧影。
背有些弓,一头被岁月漂白的头发在风里随想,头微微扬着,耳朵很宁静的样子。他站在路口,他的身边有一个疯子在发狂,街道上奔跑着喧嚣。这一切好像与他都很陌生。
他身着一件蓝咔叽布夹克,肩上背着一个半旧的黄包,看上去仿佛是偏僻县城来的一个探访者。那天他是等我们接他去一个便宴,然而我们迟到了。结果让一个70余岁的老人在街边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但是他没有急躁,也没有嗔怪。是的,他已经习惯于这样迟到的约会了。
他与历史的约会足足迟到了近半个世纪,当他终于乘上最后一班从那黑洞洞的隧道里升出来的班车时,他觉得他头发里的风并没有变。
二
他的眼睛很诗意。
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一个70多岁的老人的眼睛竟可以如此的明澈、清纯。那两枚饱满的眸子是两方小小的古歙砚。
这双眼被40年代的南风读过,被60年代的东风读过,也被80年代的西风读过。然而他并没有患风泪眼。
他的眼睛总有水的感觉。
看他的眼睛总容易想起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
他是美食家,恰如他是美文家。他先将到嘴的食物一抿,并不急于送入牙槽,用舌尖品一品,然后再细细地嚼。他吃得很耐心,很集中思想。这是小品式的吃法,当然不适合觥筹交错的盛宴,因此,他不打算去那一类庆功宴上勉强自己的胃。
吃,是私事,如同写文章。
四
他的文字是可一眼识穿的,因为他的文字大都拧得出水来。
第一个发现这点的是一个聪明的法国女士。
他的解释很平常:他家乡高邮是一个水乡。
来自水乡的作家并非他一人,然而后来那些人都离开了水,上岸去了。上了岸的水族有的演化成爬行类,有的则期期艾艾,成了两栖类。从生物意义上说这当然是一种进化,而当这种生物意义又被引进社会意义时,这种选择在今天看来也就变得合乎“规律”而无可非议了。
惟有他留了下来。
在水边。偶尔抬眼望一望天气,复又低头看眼前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寂寂的白白的水。
14.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文章的题目是“关于汪曾祺的风景”,联系全文,指出“风景”在文中的含义。(2分)
(2)文章写了哪些关于汪曾祺的风景?请简要概括。(6分)
15.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内涵深厚。请鉴赏下面两个句子。(4分)
(1)街道上奔跑着喧嚣。
(2)然而他并没有患风泪眼。
16.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三部分的作用。(4分)
17.作者说“而当这种生物意义又被引进社会意义时,这种选择在今天看来也就变得合乎“规律”而无可非议了。” “这种选择”指什么?你对作家们的“这种选择”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6分)
六、(15分)
1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简要概括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5字)(4分)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可以吃两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迟延满足而多吃到了糖。研究人员进行跟踪观察,发现那些吃到两块软糖的孩子,长大工作后,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往往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而只吃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结论:
1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由河南省相关单位起草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日前已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05年6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牵头起草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2007年10月1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这项标准。
该标准由适当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等8个部分构成,详细描述了外观、内部、口感、滋味和气味等感官质量要求,确立了水分、比容、PH值等理化指标,以及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卫生指标范围。
(1)给新闻拟写一个题目。(2分)
答:
(2)请使用对偶的手法对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的实施进行点评。(每联不少于8字)(4分)
答:
20.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5分)
七、作文
2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航海(绿原)
人活着,像航海。
你的恨,你的风暴;
你的爱,你的云彩。
这首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展开余下试题
四川师大附中高2011级“一诊”模拟试题2
语文答题卷
四 五 六 七 II卷 I卷 总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5分)
答:
(2)古今文人,为诗所困,故逸士辈出,为脱其粘而释其缚。(5分)
答: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诗后问题。(8分)
(1)
(2)
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组任选一组)(5分)
(1)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姜夔在《扬州慢》中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一句是: , 。
(2)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 ,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李白在《蜀道难》中借用“飞禽走兽”来侧面表现蜀山之高之险的诗句是
“ , ”。
五、14.(8分)
(1)
(2)
15.(1)
(2)
16. (4分)
17.(6分)
六、(15分)
18. 结论:(4分)
19. (1)给新闻拟写一个题目。(2分)
答:
(2)请使用对偶的手法对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的实施进行点评。(每联不少于8字)(4分)
答:
20.(5分)
高2011级“一诊”模拟试题2答案
1.选D (A项分别读sè/sāi;shí/shè; sì B项分别读chuāng ;hè; mēng/méng C项分别读xián ;pāng/páng; jǔ D项分别读yù/yùn; qī/xī; chuí/zhuī)
2.选B。(A“糜”应为“靡” C“淳淳”应为“谆谆” D“凭”应为“平”)
3.A(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具体而微:(款式、模样、格局等)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姑妄听之:姑:暂且;妄:随便,胡乱。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就相信。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误会、冲突、争端。)
4.B(A语序不当,改“膨胀的贪欲”为“贪欲的膨胀”,以保持和“权利的诱惑”“情感的迷失”一致。C.中心语残缺,在“心存隐忧”前加“的趋势”。 D介词使用不正确,改“把”为“以”,或改“为”为“作为”。)
5.C.(“重新复制和改造”错,应为“重新设计和改造”。“ 造福人类社会”是合成生物学研究的目的而非内容。)
6.C.( A.还需要“具有高能量密度载体的淀粉及水”“温和的反应条件”,生产物质没有石油;B. “及”后少了一个关键字“与”,原文意思是随着技术发展及(这种技术)与燃料电池的集成。D.原文是“将改变世界的10大新出现技术之一”;)
7.B.
8.B(“胜”在此句语境中应解释为“胜过”或“超过”)
9.C(“而”:表递进关系,并且/表假设关系,如果;“于”:表被动,被;“之”:主谓之间;“以”:表目的,来。)
10.C(论断过于绝对,作者并没有对近代文人的所作所为予以全面否定。如袁宏道为之作序的《雪涛阁集》的作者江进之,就属于近代文人中的一员,而袁宏道能给他创作的诗文集作序,就表明袁宏道并没有全面否定近代文人的所作所为)
11.⑴沿袭古人说话的样子来冒充高古,这就像是在严寒的冬天却穿着夏天的葛布衣裳一样可笑(或“这是像在严寒的冬天却穿着夏天的葛布衣裳一样的做法”)。(译对句中前一个“袭”字1分,冒字
上一篇:
高2011级“一诊”模拟试题
下一篇:
漳州八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高2011级“”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