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299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99]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训练
2、我用残损的手掌
【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诗人、翻译家。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戴望舒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欧洲语言,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
【相关常识】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形式是自由的;内涵是开放的;意象经营重于修辞。“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相关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
【重点字词】
锦幛:有彩色花纹的绸布(丝织品)。
荇藻(xìngzǎo):叶子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的绿色植物。
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yī):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词句理解】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诗的开头两行起头统摄全诗的作用。可以想见,在敌人的黑牢里是不可能有什么地图的,因此“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就只能是在心里展开的超现实的想像。诗人用“残损的手掌”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主旨探究】
这首诗用幻觉和虚拟的手法,对沦陷区和解放区的现实事物作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在对比中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写作技巧】
强烈的对比
诗歌从感情色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祖国大地惨遭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那“辽远的一角”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两部分并列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对敌人的恨之切,对祖国的爱之深,也就自然显示出来。
【课文相关】
诗中爱国情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第一部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憔悴(qiáocuì) 残损(sǔn) 堤坝(dī)
B.灰烬(jìn) 锦幛(zhàng) 嘶哑(sīyǎ)
C、荇藻(xìng) 蓬蒿(gāo) 辽远(Iiáo)
D.蹂躏(róulìn) 驱逐(qū) 蝼蚁(1óuyǐ)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折断  折皱  折耗  折子戏
B.角落  角质  角色  吊角楼
C.教辅  教练  教书  教唆犯
D.节操  节俭  节哀  节能灯


浏览完整试题3、清用“/”和“.”分别标出下列诗句的节奏和重音。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4、下列比喻句的含义,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春天,堤上繁华如锦幛(用“繁华锦幛”来表现作者的浓浓思乡之情)
B.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广大的土地”指涛人想象着用手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
C.……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形象地描绘自己一定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决心)
D.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用“太阳”和“春”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生机勃勃)
5、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  )(多项选择)
A.“灰烬”B、“奇异的芬芳”
C.“那么细,那么软”D.“血和灰”“阴暗”
E.“没有渔船”
6、解释下面诗句的含义。
(1)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2)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能力拓展:
7、本文是诗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用爱和恨、痛苦和希望编织成的一首热爱祖国、憧憬光明的诗篇。它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道理。你能说说吗?
甲生:诗人告诉我——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乙生:诗人告诉我——一经打击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失败者。
我说:诗人告诉我——
比较探究:
8、阅读戴望舒的《偶成》一诗,选出对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凝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诗文传达的信念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等字眼,隐含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第二部分:
(一)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9.总起全诗的句子是: 。
10.这首诗调动了视觉、触觉、嗅觉来描写景物,试各举一例。
(1)视觉:
(2)触觉:
(3)嗅觉:
11.诗中先后描绘了两幅截然相反的画面,试概括两幅画面的不同特点。
(1)
(2)
12.品析下面句中对比的表达作用。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13.品析下面句中比喻的表达作用。
(1)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2)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散阴暗,带来苏生
14.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蕴含的感情。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沽,/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5.说说下列格言警句表现的主题和课文内容有何区别。
(1)祖国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2)人们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雨果)
(3)不会有不思念马群的马匹,不会有不怀念祖国的壮士。(苏联谚语)
区别:
(二)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注:本诗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16.结合全诗,谈一谈“煤”的象征意义。
17.“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8.“沉默”有何意义?
19.“给我以火!”呐喊的含义是什么?
20.下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咏物诗。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后,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了地层深处。它满怀怨愤和仇恨,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它渴望着火的到来,它要摧毁黑暗,也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诗中礼赞了它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
D.全诗采用对话形式,发问者出语冷静,而答话者所答却炽烈如火,两者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富于艺术感染力。
第三部分:
21、综合性学习: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看法: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
2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116.208.221.23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版九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9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