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116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6]
语文版九上22、扁鹊见蔡桓公
22、扁鹊见蔡桓公
第一部分:
1、《扁鹊见蔡桓公》选自 ,作者是 时代重要的思想家。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益:       )
⑵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       )
⑶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      )
⑷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及:       )
⑸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索:       )
⑹桓侯遂死  (遂:     )
3、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请用原文回答:
⑴蔡桓公评价医生的话是 。
⑵扁鹊望见桓侯还走的原因是 。
5、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走:古义: 今义:
⑵臣是以无请也。
请:古义: 今义:
⑶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以为:古义: 今义:
6、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文: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译文:扁鹊看见桓侯时,远远看了一眼转身就跑。
C、桓侯故使人问之。译文:蔡桓公故意派人去问扁鹊。
D、臣是以无请也。译文:我因此不再问他的病情了。
7、扁鹊第一次进见时,“立有间”,最后进见时,“望桓侯而还走”,两次的表现有所不同,为什么?
8、口语交际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六一”前夕,记者在某小学门前采访了几位小学生,设计的话题是:给父母洗一次脚。意在了解他们对这个话题的反应。面对提问,其中一个男孩夸张地大叫:“不会吧,给爸妈洗脚,多脏呀。”记者又问大家可否在“六一”期间送一份礼物——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保持沉默,不知愿意还是不愿意。其中一个小女生怯生生地说:“记者阿姨,那样我爸妈是不会同意的。”记者问为什么,小女生说:“我也不知道。”
假如你是这位记者,你会对那位男孩说?
读选文,回答问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9、蔡桓公为什么多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
10.文中几个分号对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有什么作用?
11.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2.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愿相同的一项(  )
A.深恶痛疾  B.积劳成疾  C.大声疾呼  D.手疾眼快
13.学了这则故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
14.扁鹊先说“君之疾”,后说“君之病”,如果把这种用法看成是文言文中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古文中“疾”和“病”有什么区别?


浏览完整试题15.用下列成语各写一句话:
病入膏肓:
讳疾忌医:
16.文中蔡桓公自称为“寡人”,扁鹊称蔡桓公为“君”,你还知道过去对皇上有哪些称呼?(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均可)
第二部分:
医扁鹊见秦武王
《战国策》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⑵:“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⑶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⑴除:去掉,此处引申为医治。⑵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⑶此:如此。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除之未必已也(已: )
②将使耳不聪,目不明(耳不聪: )
③扁鹊怒而投其石(投: )
18.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②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19.透过“君以告扁鹊”一句,你能看出秦武王有哪些性格特点?
20.分析扁鹊的话语,想一想:扁鹊所认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2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武王示之病”的正确语序是:武王以病示之,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给了扁鹊。
B.扁鹊仅从武王治病的犹豫上就得出结论:“知秦国之政”、“君一举而亡国”,未免显得过于草率、武断。
C“扁鹊怒而投其石”中的“怒”字用得好,它写出了扁鹊的神情态度:不愿与庸人为伍。
D.左右大臣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扁鹊却能“怒而投其石”,这是因为他有高深的医疗水平。这一点能启发我们:艺高人胆大。
第三部分:
22、能力拓展
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 。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限,前途也无量。
A、先战胜悲哀,然后才能战胜平庸
B.先战胜平庸,然后才能战胜悲哀
C.先战胜自己,然后才能战胜生活
D.先战胜生活,然后才能战胜自己
23、语言实践活动
读诗颂诗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活动。回顾你班举行的一次赛诗会,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次赛诗会的主题是什么?选择的比赛形式是什么?
⑵如果比赛要求双方列举“古代咏鸟诗”,你可以列举一首?试试看。
⑶如赛诗会选择了问答类形式,你作为评委,围绕“咏鸟诗”主题可以向一方提出什么问题?另一方该怎么回答?
⑷参加这次活动后你有了哪些收获?
(参考答案:1、《韩非子•喻老》;战国 2、⑴更加;⑵同“旋”;⑶特意;⑷达到;⑸寻找;⑹于是 3、⑴您的病在皮肤的纹理上,不汉恐怕要越来越厉害。⑵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4、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⑵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5、⑴跑;走路⑵问;求⑶把……作为;认为 6、C 7、前者表明扁鹊责任心强,他的诊断是经过仔细观察病人的容貌气色才作出的;后者从侧面表明桓侯的病情已重,已经无药可救了。 8、(1)示例:(1)你的小脏脚,爸妈不知给你洗了多少回,他们怎么就不嫌脏?(爸妈为你洗了多少年的小脏脚,你回报一次都做不到吗?);对那个小女生说(2)不管怎么样,你都尝试一回,如何?(爸妈可能怕你累着。你就说你们也很累呀,让我也累一回吧。);假如你也是被采访对象,面对同样的话题,你的回答是(3)知恩图报。爸妈为我们操劳无数,为爸妈洗一次脚,应该。(我以前也没想到,现在想起来,为父母洗一次脚也是应该的。) 9、因为他讳疾忌医。 10.说明蔡桓公的病情由轻到重,终于不可救药的发展过程。 11.B 12.B 13.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意近即可) 14.“疾”是文中是指一般的小病,“病”则是指达到一定程度的疾病。 15.只要句子通顺,所用词语合理即可。 16.陛下、朕、孤家等 17.①治愈(病消失)②耳朵听不清③丢、扔 18.①君王同聪明的人商量,又同不聪明的人一道来败坏。②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19.缺谋少断,个人主断能力差,容易被别人所左右,愚蠢而又显得老实。 20.要善于听取贤人的意见,要远离庸才。 21.B(提示:管窥而知全豹,扁鹊从武王对小事的处理态度、方法及过程中了解到武王的性格特点,从而推知秦国的内政,应该说很有道理。) 22、C 23、⑴如:李白诗歌赛诗会,咏夏诗赛诗会,革命烈士诗赛诗会等。形式如:对抗赛、问答赛、擂台赛,积分赛等⑵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⑶例如,问:由咏鸟诗可以看出古代文人赋予鸟哪些象征意义?答:思乡之情,知春、报春之意,也可象征高洁品德。(答案不求统一)⑷积累了很多诗歌和知识,提高了诵读欣赏能力,陶冶了情操(此类意思即可)) (116.208.215.185)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语文版九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