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5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0]
四川省自贡市普高2011届第四次诊断性考试
四川省自贡市普高2011届第四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卡片/咯血 弄鬼/舞文弄墨 从心所欲/流水淙淙
B、择席/选择 谎言/恍如隔世 抑扬顿挫/言之凿凿
C、娉婷/聘请 刍议/胡诌瞎编 畜养牲口/人畜两旺
D、敦厚/蹲下 辍学/绰有余裕 没齿难忘/没精打采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狭獈 扯后腿 趋之若鹜 踽踽独行
B、摈弃 撑竿跳 嘉言懿行 椎心泣血
C、横粱 转捩点 冥玩不灵 因噎废食
D、滞销 佼佼者 觥筹交错 继往不咎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政府和公众齐心协力的大环境下,正该破除那些蛊惑人心、扰乱视听的“房价危言”,惟其如此,严打炒房,保障民生才能有一个清明的舆论环境。
B、今年以来,恶心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如血铅中毒、大连海域原油泄露、松花江化学桶事件、福建紫金矿业重金属污染。
C、媒体称,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施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依据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是对“裸官”念起了紧箍咒。
D、以色列的足球水平发展近几年来有突飞猛进之势,特别是主场表现出来的强硬,令欧洲足球强国的球迷们无不侧目而视。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到2020年,四川将基本形成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的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体系,省级以上生态工业园区的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B、决议认为,将外层空间作为全人类的疆域,为和平目的促进和扩大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并不断努力使由此获得的好处惠及所有国家,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
C、“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正如火如荼开展,而灾后新貌精品旅游线路则“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今年四川旅游市场上最抢眼的“五一”旅游目的地。
D、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网络游戏行业引发了传统游戏的震荡与游戏产业的变革,为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
宋代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但也有人认为,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期。唐代文明最重要的代表是唐诗,是古代诗歌发展的颠峰。但宋代文明胜过唐代文明的却有教育、经学、科技、史学、宋词和散文六项。当然,以上的比较并不完全,人们还可以在如传奇小说与话本、音乐、舞蹈、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较次要的方面有所轩轾,但只怕无碍于上述的总体评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宋代以后,文化方面不是没有新的进展,例如,人们常常称道的元曲、明清小说等。但总的说来,中华文明已愈来愈趋于落伍了。
宋代的太学和各地的州县学、书院蓬勃兴起。其中,书院对后世的影响尤大。宋神宗时,在太学实行三舍法的升级制度,这是中国以至世界教育史上的首创,实为现代教育分级制的先河。北宋对前代的教育分科有所发展,在太学之外,先后建立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尽管对其他学科重视不够,但无疑是高等教育实行分科的萌芽。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如《百家姓》、《千字文》一类识字课本的流行,宋朝的教育较前朝有了很大普及。
浏览完整试题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句之学转变为义理之学。宋学形成于北宋中期。学者们不仅对儒经的注疏,甚至对儒经也提出大胆的怀疑。从方法论上说,汉学属于微观类型,而宋学则属于宏观类型。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宋学确实开创了学术探索的新局面,并表现了它独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宋学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特点还表现在,把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力图在社会改革上表现经世致用之学。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项主要是在宋代得到应用和发展的。沈括是宋代主要的科技代表人物,有笔记小说《梦溪笔谈》和医书《良方》传世。苏颂和韩公廉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和浑天仪,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和假天仪。其他如农学、农业技术、建筑学等都有显著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学主要有数学和医学两门,这与宋代学校设有医学和算学是相应的。宋代数学有其成就,但对近代数学说不上有何影响。与古代数学不同,中华传统医学至今仍然造福于中华民族,并且对人类健康作出愈来愈大的贡献。
“中国史学莫胜于宋”。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鼎盛期,各种官修史书卷帙庞大,一些史学新体裁先后创立,史学领域扩大到了金石学,宋人开创的金石学为近代考古学的嚆矢。凡此种种,加之长篇巨制之多,史学家成就之大,都足以凌驾汉唐,睥睨明清。
词可谓是宋朝的流行歌曲。尽管按固定的曲谱填词,可以追溯更早,但确立为音乐文学,主要是始于词这种文学体裁。宋朝许多文士参加词的写作,特别是出现了所谓豪放派的词人。从文学角度看,豪放派开拓了词的创作新境,辛弃疾等又从事爱国词的写作;从音乐角度看,词的发展开创了一种重要的音乐模式,特别是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元杂剧到近代京剧和地方戏,其基本模式,就是按固定的曲谱填词,堪称词的滥觞。人们往往把词称为宋词,当然是标志着宋代是词这种文学体裁的最高水平。
北宋开始的新的古文运动,到北宋中期取得了全胜,名家辈出,其散文至今传诵不衰。后人称“唐宋八大家”,北宋即占据六人。当时的所谓古文与骈体文比较,可以更自由、充分地表达思想和描绘、论析事物。总的说来,宋代的散文成就超过了唐代。
5. 下列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文明主要表现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B、宋代文明在世界上占据着领先地位,之前的时代有所不及,之后的时代又逐渐趋于落伍。
C、“中国史学莫胜于宋”。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鼎盛期,其最大成就莫过于开创了金石学。
D、从词的创作到古文运动,名家辈出,作品至今传诵不衰,宋代文学的成就超过了唐代。
6.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的书院教育蓬勃兴起,开创了现代教育分级制的先河,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B、宋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把学术探索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力图成为经世致用之学。
C、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均在宋朝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D、宋代学校与中国古代科学相应,设有医学和算学,其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各有不同。
7. 下列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文明胜过唐代文明的比较并不完全,所以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还难以确定。
B、由于《百家姓》、《千字文》一类识字课本的流行,宋朝的教育较前朝有了很大普及。
C、经学在宋代完成了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因为学者致力于儒经的注疏,对儒经提出大胆怀疑。
D、宋代词的创作奠定了词确立为音乐文学的基础,它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在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 (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8.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其诗质而实绮。 质:质朴。 B、黾勉辞世。 黾勉:努力。
C、字托于渊明。 托:寄托。 D、其出处进退。 出处:出身。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 秦亦不以城予赵
B、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于乱石间则其一二扣之
C、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于是余有叹焉
D、乃欲以桑榆之末景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谪居儋耳,生活清苦,他不再写歌功颂德的文章,而独爱写诗,其诗日见精妙。
B、苏轼写了100多首诗追和陶渊明诗,认为李、杜都不及陶渊明,苏辙认同他的看法。
C、苏轼喜欢陶渊明,还在于其为人,陶渊明与世俗向忤的经历引起了苏轼的情感共鸣。
展开余下试题
D、苏辙在这篇应苏轼要求所写的序中,对苏轼追和陶诗的心迹委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四、(23分)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2)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
1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溪 居
裴度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①,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②。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②榜(péng)进船。此句意为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有声。
(1)“红尘飘不到”、“来往不逢人”两句诗均描写“溪居”生活环境,其相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同中有异,其不同点是什么?
13. 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同是饮酒,李白《将进酒》中“五花马,千金裘, , ”尽显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狂放性格,同时流露出深沉的悲愁;杜甫《客至》中,“ , ”的细节描写,则表现酒宴达到高潮时的欢快气氛,富有生活情趣。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词人登临北固亭,慨叹眼前景象,又担忧当前时局的词句
是: , 。
古代文人在游历山水中,往往能获得人生的启示。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悟出了之学必须采取的态度:“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则获得了“ , ,可乎?”的启示,点名全篇主旨。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苔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艳阳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再不是那个姗姗来迟娇羞如同林妹妹的样子,而开得如同王熙凤一样泼辣。院子其它的花早已谢了,你从井边担水进屋的时候,有几片落在那清涟的水上。你那年才十三岁,还不能完全担起那一担水,摇摇晃晃的,那些细小的花儿跟随着水桶晃动,有几朵溅落了出来。你恍然想起读过诗句来,“莫道春花已饴尽,点滴桐花春不老。”
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来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你从祖父那厚厚的书箱里掏出几本线装书来,然后便学着祖父的样子摇头晃脑读了起来“夹道春花不胜锦,不见桐花笑春风”、“不俗媚眼发暗香,点滴便知桐花否”“春风不忘遗落痕,催得桐花半醒来”……读着读着,春风又来了,那些淡蓝色,状如喇叭的花朵儿落了下来,落在那些竖排版的纸上,清香悠远。燕子们衔着草籽儿从落花中穿过,进了屋,停在那根桐木横梁,它们的笑声象桐花那样在春风中飘着。
离开故乡有好几年了,不见桐花有好些日子了,前夜偶翻那些线装书,读晏殊词“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没有想到又与梧桐相逢了。今夜正是“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的时分。院子里的那几株梧桐又浮了上来。六岁那年,一个小,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却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了,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
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14期,有删改)
14. 第一段主要写梧桐树、梧桐花,又写了榆树、槐树、楝树和楝花,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15. 第三段中引用大量关于桐花的诗句,其作用是什么?(6分)
16. 请赏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7. 文中的“梧桐树”和“燕子”分别喻指什么?结合全文,说说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六、(15分)
18.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4分)
日奔福岛地震、海啸虽然已经过去,可是残垣断壁仍在,核辐射的威胁仍在。这次地震不仅给日本造成了空前的灾难,而且将给全球带来极大的影响,据专业人士估计,这次地震、海啸将给世界经济造成近4760亿美元的损失。有专家评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国灾难世界化的影响也将增大。
19.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再创作”的道理。仿照下面的例子,另选一句诗进行再创作。要求:句式自定,人物自选,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示例:
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再创作:春花终于等来了秋月,只为听李煜讲那过去的故事。
20. 近来,电视台儿童选秀节目日益多样化,大有替代有些没落的成人选秀节目承担起提高收视率重任的趋势。在有些人看来,儿童选秀节目是收视率,是利润;在某些家长看来,儿童参加这样的节目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机会、是自己梦想的延伸;但在一些关心儿童成长的人士眼里,却是对儿童的伤害。请谈谈你对儿童选秀节目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字数在100字以内。(6分)
七、(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帕格尼尼有一次为一位公主演奏,这次演奏对他具有改变人生命运的意义,但是命运似乎有意为难他,很快两根琴弦就断了。他干脆拉断一根,在命运为他剩下的一根琴弦上演奏完了全部乐章,并赢得了满堂喝彩。他就是后来誉满全球的“音乐之王”。
要求:①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川省自贡市普高2011级第四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A依次读为:kǎ,nòng,cóng;B依次读为:zhái/zé,huǎng,cuò/záo;C依次读为:pīng/pìn,chú/zhōu,xù/chù;D依次读为:dūn,chuò,mò/méi)
展开余下试题
2.B(A獈→隘;C粱→梁,玩→顽;D继→既)
3.C(A惟其,表示因果关系,跟“正因为”相近;此处应用“惟有”。B指液体漏出,应用“泄漏”;“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D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与语境不符)
4.B(A“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合逻辑;C主宾搭配不当,“旅游线路……成为……旅游目的地”不搭配;D缺主语,可以删去“由于”)
二、(9分,每小题3分)
5.A(B“在世界上”错,应为“在当时的世界上”,偷换概念;C“最大成就莫过于开创了金石学”错,文中无此信息;D“宋代文学的成就超过了唐代”错,以偏概全)
6.A(“书院教育……开创了现代教育分级制的先河”错,偷换概念,“开创了现代教育分级制的先河”的是太学实行的“三舍法的升级制度”。)
7.D(A结论无据;B强加因果;C强加因果。)
三、(9分,每小题3分)
8.D(“出处”指出入朝廷。)
9.B(其,均为指示代词,前者译为“那些”;后者表示“其中的”。A以,均为介词,译为“把”; C焉,均为句末语气助词;D乃,均为副词,译为“才”。)
10.A(“他不再写歌功颂德的文章”错)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渡过海峡,用茅草、竹子修建房屋居住。每天吃的是番薯和芋头,心中没有住华美的屋子、吃精美食物的念头。子瞻平生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这时也都停下来了。唯独喜欢写诗,他的诗精深华妙,没有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气象。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自古以来,有诗人写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追和古人,是从我东坡开始的。我对诗人,没有非常喜爱的,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写的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很丰满,从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以来,都赶不上他。我前后追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不会愧对渊明。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留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录下来。然而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对于他的为人,我也确实深有感触啊。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外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俗世的祸患。于是努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却没有早早知道,一生做官,因为触犯世俗而引来灾祸,这就是我深深佩服陶渊明,想在晚年学习他一点点的原因。”
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官三十多年,被狱吏折辱困住,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于大难之中,才想要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升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查出来的。后世的君子,一定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孟子说:“曾子、子思有相同的思想方法。”一点点事迹,不足以评论一个人啊。
我年少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后学业有成,先父让我拜他为师。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有古人的风骨,自认为赶不上我。然而自从他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精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李太白、杜子美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跟随他奔驰不已,也总是落在他的后面。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跟着唱和的,也有一二首。
写于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
四、(23分)
11.(10分)
(1)(5分)(我)一生做官,因为触犯世俗而引来灾祸,这就是我深深佩服陶渊明,想在晚年学习他一点点的原因。(译出大意,1分。“出仕”、“以犯世患”、“所以”、“师范”译正确一处,1分)
(2)(5分)子瞻成年后学业有成,先父让我拜他为师。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有古人的风骨,自认为赶不上我。(译出大意,1分。“既冠”、“师焉”、“称”、“不若”译正确一处,1分)
12.(8分)
(1)(4分)两句都有人迹罕至的意思(1分),写出溪居环境的偏远、僻静(2分),表现出诗人远离尘俗的心境(1分)。
(2)(4分)裴诗表达的是亲近自然(1分)的喜悦、悠然自得之情(1分),柳诗表达的是被贬后远离官场(1分)的轻松、聊以自慰之情(1分)。
(或:裴诗表达的是退居山野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自娱自乐之情,是由衷喜爱和闲适;柳诗表达的是谪居山野脱离官场纵情山水的自愚自乐之情,有怡情山水之幸,又心有不甘)
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13.(5分)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一空,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该空均不得分。
五、(22分)
14.(4分)用衬托(对比)手法,(2分)突出梧桐虽然后绿,桐花虽然迟开,却不乏生气,春意盎然(2分)。
15.(6分)作用:(1)写出与桐花相伴的童年生活情趣。(2)表达对桐花的喜爱之情。(3)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一点,2分)
16.(6分)用比拟、象征手法,(1分)写桐花在风雨中随着流水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寄寓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短暂的感伤之情。(2分)照应题目,形象地表现主题。(1分)语言清丽雅致;长短句结合,富于节奏感。(2分)
17.(6分)梧桐树喻指家(1分),燕子喻指游子(1分)。寄寓了作者身在异乡的漂泊之感(2分)和对家园、亲情的浓浓思念之情(2分)。
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六、(15分)
18.(4分)日本福岛地震、海啸给全球带来巨大损失。
19.(5分)答案示例:
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再创作:河岸的杨柳不让晓风吹走残月,为的是让柳永寄托离别的愁绪。
修辞,2分;语言生动、准确,2分;没有语病,1分。
20.(6分)答案示例:
儿童选秀节目确有泛滥的趋势,一些人把它作为提高收视率、谋求利润的工具。这种做法不宜提倡。娱乐是儿童的天性,大量的训练、演出会挤占儿童休息、娱乐的时间,成人式的引导、灌输也会牺牲儿童纯真的天性。
观点鲜明,2分;有理有据,2分;语言简洁、连贯,无语病,2分。
七、(60分)
21.作文(60分)
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审题提示:抓住关键词“命运”和主旨句中“命运为他剩下的一根琴弦”的比喻义立意。
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上一篇:
合肥市2011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练习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四川省自贡”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