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06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0]
桐城二中中考模拟试卷
桐城二中2010~2011学年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姚丽 审题人:汪玉清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③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⑦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光怀古》
⑵ 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或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下阕。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①上千人遇难,数百人失踪,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家园被泥石 yān 没,亲人被阴阳相隔。2010年8月初甘肃州舟曲爆发的特大山洪石流,让这个素有“陇上桃源”之称的小县城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
②举国哀悼,山河同悲。心系舟曲,同舟共济。有风我们一起挡,有雨我们一起扛,有难我们一起上,有苦我们一起尝,危难中我们是力量,越是风雨越要飞翔,越到最后越要坚强,风雨同舟心是爱的船桨,风雨同舟有你有我逆流而上,风雨同舟天地落在身后两旁。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陨( )落 yān( )没
⑵文①处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⑶“灭顶之灾”的意思是 。
“同舟共济”中“济”的意思是 。(4分)
⑷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手法: 。(1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4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霸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宽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1)上文选自《 》,作者是 。(2分)
(2)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指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性格特点。)(2分)
4、全球变暖,洪水肆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沙尘暴袭,……面对这些,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今,“低碳”成了世界的热门话题,当下“低碳”不仅是环保的代名词,更是时尚的标志。你和你们班的几个同学也加入到低碳的行列中,你们必须完成一些相关任务。(12分)


浏览完整试题(1)小庆想让妈妈来点时髦的零碳生活,他想用最简要的话给妈妈解释什么是“零碳”,他将以下两则材料给你,让你帮忙概括一下什么是“零碳”。(4分)
材料一: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执行主任孙珊,和另外两名员工积极尝试零碳生活,他们估算了除工作外自己一年个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后每人出资2000元人民币,委托森林多重效益项目种植多重效益林来抵减碳排放。后来这笔6000元的资金促成专业人员在云南昆明长松园林场种植600棵香樟树和滇朴,这些树在此后30年会逐渐将这三位员工当年所有的个人活动碳排放归零。
材料二:零碳,又称“碳中和”,是现在最火热的新词,“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通过生产生活中用电、开车、乘机等排放到大气层后,个人、家庭、组织或公司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进而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达到“零碳” ----碳的零排放,零碳通常通过第三方支持节能降耗项目(如使用太阳能、风能)或者植树造林项目来进行。

(2)班长小发收集到“低碳族”写的一些关于低碳生活的准则,他建议参考他们写一个生活化的宣传语(4分)
①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②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经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经用了,请用积水来冲洗马桶。③认为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盘碗洗得更干净,那只是心理作用。

(3)低碳社会的到来,更依赖现代公民的参与,由民间层面发起的低碳生活呼吁,与政府层面推动的低碳策略,是低碳理念得到践行的最大保证。你们到街头宣传的时候,受到了很多的冷遇,他们说的更多是:“你低你的碳,关我什么事!”这时你该用怎样的态度怎样回答?(4分)
我该 地说: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8分)
将书读活
吴泰昌
①当下想读或爱读书的人众多。郭沫若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老的这几句话,道出了读书活动的这个特点。读书,就是人要将死书读活,读者与活书做朋友,交流对话,从中了解作者所描写、记载的事件和意义,体验作者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进而使自己增长智慧、知识,增添快乐和力量,收“开卷有益”之效。
②许多前辈早悟到了读书的这种奥秘,一再以各种表述提醒读者。茅盾说:“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怎样用眼晴去观察,用脑子去思想才行。”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而高尔基则说得更具体、形象:“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晴、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③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意向交织进行,是将死书读活的关键所在。只有用思想、情感去感知、去理解、去思考,死书才能成为读书人眼中、心中的活人,一位可以与之倾心交谈的忠实朋友。
④阅读是极具个性的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作者和读者均是独特的“这一个”。作者通过书面发出交流信号,读者接收了信号后,经过思考、领悟,其所得可能吻合或基本吻合作者原意,也可能不吻合或基本不吻合作者的原意,有所增补,甚或读者会有超出作者所预想的发现和联想。读者寻找作者的空间自由度是很大的。有修养、有经验的读书人,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比一般读者会有更多的收获。文学作品许多人爱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比之学术等著作留给读者阅读的想象、联想、创造的空间更大。“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界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经常在这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著名作家杨绛如是谈论自己的读书。
⑤生命有限,知识无涯。目前图书出版事业空前发达,中外古今旧书新著浩繁,人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交际活动俱增,即便是一个迷恋读书的人,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也很有限。面对这种状况,读书人要学会更用心地去挑选对自己身心有益、适用的好书来读。世界各国都有悠久的读书传统,前人积累了丰富的读书经验,先贤哲人们介绍了自己的种种读书方法,推荐列举过数不胜数的好书篇目。凡此,对我们今天的读书人都有宝贵的借鉴意义。达•芬奇说:“在经验的指导下读书,价值要大得多,因为经验是他们老师的导师。”著名学者季羡林说他平生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而像他这样的饱学之士也坦承,在他家藏的大量图书中“我只看过极少极少的一部分。”读书,读者与书的作者在相互自由地寻求和选择。在博览泛读好书的基础上,再花工夫精读少量。各人有自己的读书需求和志趣意向,对好书的精选,也难免会多有差异。北大教授朱光潜和宗白华,是公认的两位学贯中西的美学大师。他们爱读西方古典哲学、美学经典名著,但偏重的对象却大不一样。朱光潜爱读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克罗齐的《美学原理》、黑格尔的《美学》、莱莘的《拉奥孔》、维柯的《新科学》,并翻译成中文出版;而宗白华则爱读叔本华、康德、尼采和歌德的著作,翻译出版了康德的名著《判断力的匹配》(上)。
⑥“读书乐”,是长久流传的一句话。“乐”从何来?读书本是花时间、伤脑子的苦事,而从书中获取的多方面充实感,则是苦事成乐事的根由。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只有会读书的人,将书读活的人,才能尽情享受这无穷无尽的读书之乐。
(选自《浙江日报》2010年7月23日)
⒌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⒍作者认为将死书读活的关键是什么?(4分)


展开余下试题⒎本文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⒏请谈谈你对文章末尾段落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⒐你知道将书读活的例子吗?结合自己的生活或阅读积累从正面或反面列举一个例子作为事实论据。(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22分)
顺便的爱,最好的爱
鲁小莫
⑴那段时间她生病,来看望她的人很多,亲戚,朋友、下属……她不得不打起精神,一一应对。
⑵每一位来访者,嘘寒问暖,嘱咐她安心养病。她应对。知道大家都很忙,耽误了别人的时间,她感觉抱歉。目光在来者中逡巡,她看到一个十三四的女孩,垂着双手,有些羞涩地站着。
⑶她想起来,来医院那天,下午时,女孩正好从车旁经过。虽然女孩双手空空地来看她,还是很温暖,轻轻掠过她的心。
⑷女孩是她赞助的一个贫困女生。那时候,她刚开了一家美容院,女孩的资料是从报纸上看到的:父母在一场事故中去世,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一对一的赞助方式,是每年付出1200元钱。她有些怜惜女孩,决定赞助她。可在给女孩送钱的过程中,她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女孩常常迟到。原来,女孩和奶奶住在郊区的一间地下室,离学校距离远不说,地下室里阴暗潮湿。她想起了自己的另一套住房。房子很小,一室一厅,是当年和爱人刚来这个城市时买的。后来,他们搬到海边的别墅,嫌出租麻烦,小房子就一直空着。她当即决定,让女孩和她奶奶搬进这套小房子里。
⑸一年1200元钱的赞助费,对她来说不过一件衣服、一顿饭而已。让出房子,既方便了女孩,房子又有人照顾,一举两得。可作为一名商人,她懂得,任何行为都可能蕴含商机。她与电视台的朋友一起筹划,于是人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这样令人感动的一幕幕。
⑹女孩在潮湿的地下室里,瑟瑟发抖;女孩和奶奶搬进新房子,欣喜无比;女孩接过她手中的钱,流下感动的泪水;她和女孩母女一样促膝交谈……
⑺节目录制得很成功。播放后,许多观众在电视机前流下眼泪。很长一段时间,美容院的生意额直线上涨。爱心也能创造价值,她心里暗暗叫好。
⑻如今,她很想对女孩说点什么,比如,问问成绩,或者生活得怎样,可女孩被挤在一群人后面,像一朵最不起眼的小花。她也就闭了嘴。朋友们走了,女孩也走了,自始自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⑼她没有想到,第二天清晨,她刚起床,女孩像一只小猫,轻手轻脚地走来,手里拎着一只保温桶。她没有开口,女孩先笑了,说,阿姨,喝口粥。打开保温桶,一股清香溢出来:白米,红豆,大枣,莲子……八宝粥袅袅冒着热气,她的肚子在那一刻咕咕叫起来。
⑽每天早上女孩都来送粥,这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早上,爱人要照顾儿子,又要送儿子去幼儿园,忙得不可开交。女孩的参与,直接帮他们家解决了一大难题。可她隐隐不安:学生时间紧张,她耽误女孩太多时间了吧?女孩却安慰她,阿姨,不碍事的,医院在家和学校之间,我顺路。我也要吃早餐,给您送来,只是顺便而已……
⑾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来看望她的朋友越来越少,她不抱怨,只是心里滋生了越来越多的寂寞。但是女孩,不离不弃,每天早上准时到来,拎着香喷喷的八宝粥。她问,你奶奶好吧?女孩点点头。她问,期中考试考完了?考得怎么样?女孩脸上飞过一抹红晕,说别的科还行,就是英语,不太理想。她有些着急,说,抓紧时间补补呀!女孩点点头,脸更红了。
⑿她的身体恢复得挺好,那天她醒得早,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穿衣下床,信步走出来。再过两天就要出院了,她想去女孩那里看看。路程不远,10分钟就到。抬手准备敲门,她笑了,这是自己的房子,自己有钥匙。把钥匙插入锁眼,门开。女孩在餐桌前,见了她,“呀”一声,赶紧站起来。
⒀走过来,四下环顾:屋子有些乱,被子在床上没有整理;小小的餐桌上,半个馒头,一碟咸菜,旁边还摊开一本英语书。女孩在边吃边学。她问,奶奶呢?女孩说,奶奶身体不太好,被叔叔接回老家了。她诧异地看着女孩,走进厨房。厨房里,砂锅在火上“咕咕”响着,打开盖子,她一眼看出来,半砂锅的八宝粥,不多半口,正是每天送给她的数量。
⒁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在心里溢开。转过身,看看这个14岁大的女孩,想起女孩的话:阿姨,我只是顺便而已。她的眼睛慢慢湿润了。曾经,她把最“随便”的事,做的最不“随便”;而女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把最不“随便”的责任,“顺便”承担下来,却让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
⒂惭愧在心里席卷而来。拥着单薄的女孩,仿佛有丝丝春雨,轻轻涤荡她的心。
(选自《课外阅读》2010.4)
10、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1、第⒀段对小女孩住的房子进行了描写,有哪些作用?(6分)
12、全文多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它在文章中的运用。(3分)
13、揣摩文章中的画线句子,请你谈谈“她”为什么有如此的情绪变化呢。(5分)
14、“她把最‘随便’的事,做的最不‘随便’;而女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把最不‘随便’的责任,‘顺便’承担下来”,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5分)
[三](15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①;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入,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美趣令人多思,皆祸媒②也。不美则不令人多,不多则不令人败。
予有一室,题之曰“远美轩”,而匾其中曰“冷淡”。非不爱美,惧祸之及也。夫鱼见饵不见钩,虎见羊不见阱,猩猩见酒不见人,非不见也,迷于所美而不暇顾也。此心一冷,则热闹之景不能入;一淡,则艳冶之物不能动。夫能知困劳、抑郁、贫贱、坎坷之为详,则可与之言道矣。
[注释]①多:过度。②媒:导致,招致。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2)曾益其所不能( )
(3)而匾其中曰“冷淡”( )
(4)则艳冶之物不能动( )
16、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非不爱美,惧祸之及也。

17、[甲]论证“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句子是 。(用原文中的句子)[乙]文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表述的观点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8、依据选文,填写下表。(3分)
篇 目 表明观点的语句 相似的观点
[甲]文第一段
[乙]文第二段
三、写作(55分)
19、阳光是自然的,万物生长需要阳光,生命的勃发需要阳光;阳光又是生活的,生活中的阳光可以是支持、鼓励,可以是理解、信任,可以是帮助、引导,还可以是一方自由呼吸的空间,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请以“给我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展开余下试题
桐城二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模拟考
语 文 答 题 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卷面书写 总 分
得 分
温馨提示:1、答题卷共4页。你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此卷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不得将答案写在密封线内。
3、请按照“试题卷”依次填写答题内容,不得漏答。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卷”密封装订成册。
评卷人
得 分
1、(1)①(1分) ②(1分)
③(1分) ④(1分)
⑤(1分) ⑥(1分)
⑦(1分) ⑧(1分)
(2)(4分)


2、(1)(2分)陨( )落 yān( )没
(2)(2分)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正确的写法是
(3)(4分)“灭顶之灾”的意思是 。
“同舟共济”中“济”的意思是 。
(4)(1分)修辞
3、(1)(2分)上文选自 ,作者是 。
(2)(2分)“胖大和尚”是 ,他是一个 的人。(性格特征)
4、(1)(4分)

(2)(4分)

(3)(4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5、(3分)
6、(4分)


7、(3分)

8、(4分)


9、(4分)


[二]10、(3分)
11、(6分)


12、(3分)

13、(5分)

14、(5分)

[三]15、(4分)(1)是: (2)曾:
(3)匾: (4)动:
16、(4分)(1)
(2)
17、(4分)[甲]文中句子
[乙](用自己的话回答)
18、(3分)
篇 目 表明观点的句子 相似的观点
甲文第一段
乙文第二段
卷面书写分

评卷人
得 分
19、写作(55分)
题目: 给我一缕阳光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桐城二中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