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94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4]
七年级下册2单元专题训练---一课一练
甜甜的泥土
一、填空题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_。
2、全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开头是________,中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是_________,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嘀咕( )愠色( )晕眩( )
蹭着( )呆滞( )吮着( )
4、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谙淡_________夺筐而出_________情不自尽_________
揣息_________冰雪消熔_________气势凶凶_________
二、选择题
5、下列各选项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C、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D、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的文字,有600公斤重。
B、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C、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百分之八十的锅炉使用了有效的消烟除尘装置和其他简易措施。
D、正在研究课程改革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梅其春教授认为,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学作为大学必修课是一种趋势。
三、语言应用
7、一天,妈妈发觉女儿丽丽发烧了,决定带丽丽到医院看病,可丽丽却说:“不用妈妈陪我去,我已经十六岁了, A 我自己去吧。”
到医院后,交款处前排了长长的一队,妈妈气喘吁吁地跑来,看见女儿排在队尾,说:“这么多人,别排了,我带你去找熟人,直接拿药得了。”丽丽说:“妈妈,您不能这样,B ”。
请在对话的A、B两处分别填上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话。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例句:母爱是润物的细雨,母爱是轻柔的春风。
仿写: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列四则文字材料,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句话。
①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有心理不健康问题,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上升和提前趋势。
②“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于2004年5月31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③一位著名学者在自述中写道:“在家乡,我在母亲的教训下住了九年,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容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④社论《父母亦师》、评论《和孩子交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辨析加粗词的意思。
(1)使劲( ) 鼓足干劲( )
瞧他那股骄傲劲儿( ) 下棋没劲,不如打球去( )
疾风知劲草( )
劲旅( ) 劲拔( )
(2)在衣服上来回蹭( ) 墨还未干,当心别人蹭( )
蹭了一顿饭( ) 他的脚受了伤了,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蹭( )
(3)冰雪消融( ) 烟消云散( )
外出消夏( ) 只消三天( )
11.在下列句中的括号内填进恰当的动词。
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 )囊囊的。他( )下小脑袋,( )着指头,想了许久,( )( )四周无人,迅速将糖( )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 )上一根小棒棒。
浏览完整试题
12.说说下面加粗词的表达作用。
(1)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2)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
(3)“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
人琴俱亡
一、给下列字注音:
子猷 病笃 索舆 奔丧 好琴
掷琴 恸绝 亦卒 不调 了不悲
二、解释加粗字
俱病笃 而子敬先亡
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便索舆来奔丧
便径入坐灵床上 弦既不调
掷地云 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语时了不悲 子敬素好琴
三、填空
1、本文选自 ,是记载 的笔记小说。作者 , 人, 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 ,表现了 。
四、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因恸绝良久 2、月余亦卒 3、子敬素好琴
4、便径入坐灵床上 5、便索舆来奔丧 6、此已丧矣
7、何以都不闻消息 8、都不哭
五、翻译下列句子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3、语时了不悲。
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6、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7、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六、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
1、何以都不闻( )消息? 2、( )便径入坐灵床上。
3、( )月余亦卒。
七、问答:
1、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2)
2、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2)
3、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吗?(2)
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4)
5、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2)
6、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3)
7、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2)
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 、 、 。(3)
9、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3)
10、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2)
11、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4)
诗句:
谚语:
12、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吗?
我的母亲
一、积累整合
1.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海宁查氏( ) 人影憧憧 ( ) 唏嘘 ( ) 娓娓 ( )
歉疚( ) 呜咽( )
2. 判断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去世了。( )
2)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们可爱的性格,她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庭里,都葬送在没有意义的事务上。( )
3) 突然,一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工的光线( )
3. 下面是五楠写给自己好友的一则联络友情的短信,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请根据他的写作意图与风格,帮助他把短信写完
一家_________________,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一生,______________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_______________,年年_________________。新春快乐。
二、思考与探究
1. 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件生活往事?从这些平凡的事情中,你能感悟到一丝半粟是一个怎样的人?
——————————————————————————————————。
2. 你认为作者成长的家庭环境中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
3. 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为感人的句子或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
三、课外拓展
月光下的蛙鸣
十几年前的夏天,我枕戈待旦地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
在那样一个年代,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而我的情况更特殊,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高考得中。我也想,如果能在这一年如愿以偿,正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能减轻母亲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力。
但竞争是残酷的,同学们悬梁刺股、焚膏继晷地苦战,在学习成绩上你追我赶。高考一个月前的预考中,我意外地遭到惨败。我很清楚,巨大的精神压力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母亲见我面容憔悴,很心疼。我家离校不远,她就跟老师说情,说寝室里吵闹,让我回家住宿,好早晚料理我的生活,给我增加营养。
那段时间里,她杀光了家中三十几只仔鸡,想尽一切办法,想让我恢复以前的体质。
展开余下试题
然而,母亲的一切努力收效甚微,我还是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房间的后窗正对着屋后的一方池塘,时值燥热的六月夜晚,一池塘的青蛙,唧唧呱呱,呼朋引伴,发音格外响亮悠远。一池的蛙声就这样紧紧缠住我一双不幸的耳朵,此伏彼起地一次又一次将我惊醒。
母亲去了一趟学校。回来后,高兴地告诉我,即使考不上,班主任已答应让我复读一年。老师说,第二年,他保证我能考上。
渐渐地,蛙声不再吵闹了,每夜都有香甜的梦。但是,母亲却变了,日日坐在椅子上打盹。一天,隔壁的大妈偷偷地拉住我,跟我说,你母亲为了让你睡好觉,夜夜替你赶青蛙呢。我将信将疑。
但是,第二天夜里,月光下塘埂上,我真的看见了我的母亲。
母亲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她用竹竿轻轻地敲打池塘边的每一处草丛,做得认真又虔诚。她绕着池塘一圈圈小心地走着,一遍遍用竹竿仔细地敲打着每一处草丛。有时她停下来,站一会儿,轻轻地咳嗽几声,用手捶捶背。月光把她的白发漂得很白。“母亲!母亲!”我大声喊。母亲听不见。她全神贯注于手中的竹竿,生怕遗漏一处蛙声……
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坚信,有一种爱,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力量,帮助你去战胜一切困难。这一年高考,我以高分被大学录取了。很多年已经过去,蛙声也一点点远逝。可是,我又觉得它时时都在我的枕边,一声声,像不倦的提醒和教诲,给我许多的人生激励。
1. 文章写了好几件母亲关爱我的事件,为什么却以“月光下的蛙鸣”为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在写“蛙鸣”之前,写了“我预考失败”“母亲接我回家居住”“母亲杀光仔鸡”,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请找出一处议论的句子,并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设置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第10段是本文的详写段落,使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很多年过去了,蛙声也一点点远逝。可是,我又觉得它时时都在我的枕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母的心
基础题
1.“数”字有三个读音:A.shǔ B.shù C.shuò,下面的成语中加粗的“数”应读什么音?在括号内写上序号。(6分)
(1)数不胜数( ) (2)如数奉还( )
(3)数典忘祖( ) (4)数见不鲜( )
(5)数米而炊( ) (6)数一数二( )
2.给加粗词注音并解释这个词。(2分)
(1)无精打采( )________
(2)衣衫褴褛( )________
3.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3分)
(1)那位父亲咀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的表情却十分犹豫。( )
(2)财主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混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
(3)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幕你们。( )
4.有些同学往往用一字开花(也称滚雪球)的方法来积累词语。请用课文中“如数奉还”的“如”开花,看看你能写出多少个含“如”的成语或四字短语。(不少于10个)(2分)
面句子的括号里,填进恰当的关联词,并说说这些关联词的表达作用。(2分)
昨晚上仔细地想了又想,大儿子嘛,( )( )怎么穷吧,也是我们家的接班人哪。( )( ),把老大给别人按次序也不对,( )( )可能,我们想用老二换下老大。
6.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题目。(4分)
一位有钱的太太虽然年过四十,但还没有孩子。她看见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衣衫褴褛,带着三个孩子,日子很艰难。这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贫穷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她唤过一名女佣,低声吩咐了一番后,女佣便来到那位父亲的跟前说:“________________”
(1)高贵的夫人是怎样吩咐女佣的?请想像一下,把夫人吩咐的话写出来。
(2)女佣将怎样对那位父亲说,请你设计一下至少有几种说法,把你认为最得体的一种填在下面。
7.这篇小说在收入课文时作了修改,例如:原文开头有这样一段议论:(10分)
诸位,把眼睛闭上五分钟,然后平心静气地想想父亲或者母亲,试试看。
你们的父母是如何深深地爱着你们,怀念子女的父母之心是多么温暖、多么广阔,直到现在不是依然使大家感慨万千、激动不已的吗?啊,用不着闭上眼睛,你们大家无论早晚不是深深地感到双亲之恩吗?
这个故事肯定也是让你们知道父母之心是多么伟大的故事之一。
请问课文将这段开头完全删去好不好?
8.课文的原文有这样一句:“……但是孩子的衣服却相当的脏。”课文将这个“脏”字改作“破旧”。为什么要这样改?请说说你的体会。(10分)
9.给下面文字续写一句话。(6分)
对一个年近古稀的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子女们对父母为他们创造幸福所表示的感激更为高兴的事了,反之,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写父母对三个孩子一个也割舍不掉,你能否用一句民间俗语来概括?(8分)
11.《父母的心》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人,当代________家,他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968年获________文学奖。(7分)
《甜甜的泥土》答案
1、黄飞,小说(小小说)
2、一包奶糖,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化奶糖
3、dí,yùn,yūn,cèng,zhì,shǔn
4、谙应为黯,筐应为眶,尽应为禁,揣应为喘,熔应为融,凶应为汹
5、A
【详解】“栩栩如生”与节目搭配不当。“从容不迫”是褒义词,形容罪犯应用贬义词。“金科玉律“比喻不能更改的信条,含贬义。
6、D
7、参考答案:A: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解决了。 B: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共秩序,我们也不能搞特例啊。
8、示例:母爱是避风的港湾,母爱是遮阳的树阴。
【详解】句式要与例句基本相同,比喻要贴切,要能够突出母爱的特点。
9、【答案】示例:①教孩子学会做人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②家长言传身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③我国政府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④“父母亦师”或“和孩子交朋友”。
【详解】紧扣材料谈感受,谈出感受最深的一点即可。
10.(1)力气 精神、情绪 神情、态度 趣味 坚强有力 强而有实力 雄健挺拔(2)摩擦 因摩擦而沾上 揩油 慢吞吞地行动(3)融化 消失 度过需要
11..鼓 低 吮 瞅瞅 埋 插
12.(1)既表示动作的完成,又表示肯定事态的变化。(2)表示她见不到儿子非常难过和失望的心情。(3)表示她内心不知如何回答的惶恐心情。
《人琴俱亡》答案
一、子猷 yóu 病笃 dǔ 索舆 yù
奔丧 bēn 好琴 hào 掷琴 zhì
恸绝 tòng
亦卒 zǘ 不调 tióo 了不悲 liǒo
二、俱病笃 都 (病)重 而子敬先亡 表承接。不译 何以都不闻消息 即“以何”为什么 总,竟
此已丧矣 这 语气助词,“了”
便索舆来奔丧 于是。就 要 轿子
便径入坐灵床上 直往 弦既不调 已经 协调
掷地云 投掷,扔 人琴俱亡 都
展开余下试题
因恸绝良久 于是,就 痛苦,极度悲哀 气息中止,死亡 很
月余亦卒 也 死
语时了不悲 动词,说话 完全
子敬素好琴 向来,一向 喜欢
三、 填空(1*7)
1、本文选自 《世说新语》 ,是记载 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 的笔记小说。作者 刘义庆 , 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 南朝宋 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 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 ,表现了 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
四、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1*8)
1、因/恸绝良久 2、月余/亦卒 3、子敬/素好琴
4、便/径入坐灵床上 5、便/索舆来奔丧 6、此/已丧矣
7、何以/都不闻消息 8、都/不哭
五、翻译下列句子(2*7)
1、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
2、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3、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4 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5、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
6、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7、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六、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1*3)
1、何以都不闻( 子敬 )消息? 2、( 子猷 )便径入坐灵床上。3、( 子猷 )月余亦卒。
七、问答:1、 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2、 一往情深 口若悬河 望梅止渴等
3、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4、 见课后练习一
5、 因为生病和悲痛
6、 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7 “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表现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痛失弟弟的悲伤。
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 索 、 径 、 掷 。(3)
9、 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 恸绝良久”
10、“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11、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4)
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谚语: “ 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千金难买兄弟情”
《我的母亲》答案:
一、1、zha chong xi wei jiu ye
2、记叙议论描写
3、和和睦睦、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喜气洋洋、财源广进
二、1、五件事。母亲元宵节背我“巡阅”;母亲在家带孩子等妹仔来;母亲给妹仔讲小说;我背书挨打,母亲陪着流泪,母亲熬夜为我做布鞋。母亲是一个善良、慈爱、勤劳能干、任劳任怨的人。
2、邹韬奋成长的家庭是一个封建家庭,妇女在家庭里没有地位,母亲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母亲早逝也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极差。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邹韬奋成长的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也是好的,但是体罚是不可取的。
3、略
三、1、因为文章是写母亲为我赶青蛙这件事的,这件事最能体现出母亲对我深切的关爱。
2、为下文母亲为我赶青蛙一事作辅垫。
3、“有一种爱,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力量,帮助你去战胜一切困难。在记叙文中使用适当的议论,更容易提示文章的主旨。本句议论是对母亲对我关爱的总结,也是本文的主旨。
4、我的高考经历,母亲对我的关爱。
5、细节描写;让母亲的形象更清晰,更高大,使母亲形象更感人。
6、由于母亲为“我”赶蛙的细节在“我”脑海里太深刻了,所以对那时的蛙声的记忆也非常深刻。想起蛙声,事实上是想起母亲的关爱。
《父母的心》答案
1.(1)A(2)B(3)A(4)C(5)A(6)A 2.(1)cǎi神采(2)lán lǚ(衣服)破烂 3. (1)嘴(2)魂(3)慕 4.如数家珍 如芒在背 如获至宝 如花似玉 如花似锦 如出一辙 如愿以偿 如丧考妣 如此而已 如虎添翼 如上所述 如法炮制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如胶似漆 如雷贯耳 如鸟兽散 如日中天 如汤沃雪 如蚁附膻 如意算盘 如影随形 如鱼得水 如坐针毡(不限于此,只要10个即可)5.不论 况且 如果 这些关联词的运用使语气显得诚恳而委婉。 6.(1)夫人对女佣
上一篇:
桐城二中中考模拟试卷
下一篇:
高三语文练习试题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七年级下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