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试卷

阅读:106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7]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卷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卷
命题:肖文初 15879357939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意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遵劲(yóu) 不悖(bèi) 濒临(pín) 屋檐(yán)
B、漫溯(suò) 逻辑(jí) 莅临(wèi) 戎马(róng)
C、沉淀(diàn) 犒赏(kào) 惩创(chuāng) 菲薄(fěi)
D、攒射(zǎn) 作揖(jī) 浑蛋(hún) 束缚(sh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分泌 沁人心脾 绸缪 落寞惆怅
B、讴歌 怄心沥血 围堰 揠旗息鼓
C、寒喧 戒骄戒躁 凯觎 连篇累犊
D、桀傲 栉风沐雨 凄惋 悠扬婉转
3、下列各句中横线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1)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 知识。
(2)戴望舒把这种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3)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增殖 灌注 揣摩 B、增殖 贯注 揣测
C、增值 贯注 揣摩 D、增值 灌注 揣测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呱呱坠地到现在,初中毕业的我已经度过了15个峥嵘岁月,跨入高中大门。
B、胡锦涛主席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高屋建瓴,对全国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这是一个人才的摇篮,在这里,一代代风华正茂的青年茁壮成长。
D、在这次研讨会上,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胡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激浊扬清,在全社会树立起道德新标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商家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四百万元以上。
B、我们有些同学的阅读量很小,比有些同学要少几倍。
C、我们能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D、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像,感情充溢于言表。
二、(9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大脑思维会漫游
美国研究人员指出,白日梦似乎是人脑的默认设置,而且有特定的大脑区域专门负责此项功能。
研究人员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 说,当人们有具体的工作要做时,他们会集中精力处理这项工作,但是一旦闲下来,其他的大脑区域则会忙活起来。
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心理学家马莉娅•马松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人们手头没有事情做,有些大脑区域似乎总是活跃的。”
当马松询问人们这段空闲时间在想什么,人们的答案很明确。
她说:“他们在做白日梦。但我发现,在其中大部分时间里,他们不是在不着边际地幻想,而是在想今天接下来的时间要做什么。”
马松的研究小组给这种情形起名叫思维漫游。关于人们在没有思考具体问题或从事具体活动时大脑在做什么这个问题,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看法不一。但他们普遍认为,这时候大脑并不是一片空白。


浏览完整试题马松的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利用比较新的机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思维活动。
科学家采用FMRI技术可对大脑进行实时成像,显示哪片区域在何时是活跃的。
马松的研究小组召集了19名自愿者,在他们完成不同任务时进行脑部扫描。当自愿者坐在那里等候下达下一项任务时,研究者也同样对其大脑进行了扫描。
他们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不需要专注于一项任务时,思维通常会四处漫游,随意地从一个想法流动到另一个想法。”这时候的活跃区域包括大脑前端的额上叶、侧面的脑岛和后端的颞叶。
马松不确定为何会出现这些脑部活动,但她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大脑必须一直有事可做,这样它才能保证当需要迅速思考或快速做出反应时,它总是处于活跃状态。
研究者写道:“另一种可能性是这种信马由缰的思维漫游帮助人们把自己以前、现在和将来的体验连贯起来。”
马松说:“这样我们就不会受困于此时此地,也许我们正陷入堵车动弹不得,但却可以神游天外。”
他们总结说:“尽管思维在漫游时冒出的想法有时候对现实有用,但这些例子不能证明思维是因为能产生有实用性的想法才漫游的。相反,思维会漫游也许只是因为它能漫游罢了。”
(选自《科学画报》)
6、下列有关大脑思维漫游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大脑不再专注于某项工作时,其他大脑区域就会忙活起来的生理现象。
B、是大脑在无事可做时思维由一个想法到另一个想法的随意流动。
C、是大脑在没有思考具体问题也没有从事具体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思维现象。
D、是大脑维持活跃起状态以保证迅速思考或迅速反应的一种方法。
7、关于大脑为什么会漫游,下列说法不符合研究者的推测的一项是( )
A、用一直有事做来保证迅速思考或快速反应时需要的活跃状态。
B、帮助人拉把原本不同时间地点的零散的体验连贯起来。
C、使人们不会受困于某时某地,因为形体受拘却可以神游天外。
D、思维会漫游没有什么理,也许只是认为它能漫游罢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
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①馆之,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
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选自《四库全书》本《宋文宪集》)
注释:①置:楚大夫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迨至楚境上,关吏挚之 迨:等到。
B、王趣见 趣:高兴,愉快。
C、知夸谈足以贾祸 贾:招引,招致。
D、矫虚以诳人 诳:欺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瑕恐获罪于王 /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B、囚之三年,劓而纵之 / 吾欲之南海,何如
C、尊卢沙,亦其一人也 / 吾其还也
D、歃血以盟 /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与“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对应得最好的一句话是( )
A、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B、王尚得奠枕寝耶
C、是不可空言白也 D、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本文用寓言手法抨击了那种不学无术,以夸夸其谈混世的不良风气。
B、本文刻画尊卢沙的性格特征,用的是渲染洪托的写作手法,以他“说楚以王国之术”过程中的语言和动作展现他的可笑。
C、本文行文简洁清晰,不蔓不枝,描摹人物生动形象。
D、篇末议论紧扣尊卢沙的大言贾祸,议论说理入木三分,劝诫之意十分明确。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3分)

(2)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4分)

(3)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3分)

第Ⅱ卷 主观题,共114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又呈吴郎①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襟。
注:①杜甫草堂前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来打枣充饥。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这姓吴的一来就在枣树四周插上篱笆。老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劝告吴郎。
14、(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劝告吴郎的?你觉得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4分)

(2)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展开余下试题(1)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3)撑着油纸伞,独自 , 。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李兴濂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向上,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②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贯穿于自然、宇宙中的精神情境和灵魂增长力量,它犹如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的力量,涌动着精神、灵魂、生命之流,贯穿于人的性灵肉身与理性心智之中,贯穿于宇宙的一切的一切之中,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般无穷无尽地向上涌现。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日夜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⑤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那就是我们称之为世界和太阳的天体;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
⑥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竖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⑦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穿上军大衣,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披着金色的大衣从万顷碧波上踏着朝露而来,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露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饱满,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此时,朝阳、白帆、如洗的碧空,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与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⑧又一次,在诺日朗,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顶微粒。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悲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⑨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哪怕是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仰望吧,仰望高高在上的一切辉,流出感激的泪吧,透过金色的薄霭,难道看不见那已涉过河川的身影吗?真的,当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座巍峨的雕像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摘自《读者》)
16、作者在文中强调:“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者的理由是什么呢?请仔细阅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4分)



17、作者文中写到“一位俄罗期老画家、哲学大师康德和贝多芬”以及自己“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和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的经历,有什么作用呢?请作分析。(4分)



18、阅读文章,整体感受,想一想“人,总要仰望点什么”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章第②⑥段的内容和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回答。(4分)



19、读了文章之后,你对作者所说的“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定有了更新的理解,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一些“总要仰望点什么”的艺术形象,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并作简要的概述。(6分)



六、表达交流。(4+4+6=14分)
20、为下段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2字,3分)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 10月20日电(记者尚军)欧洲议会20日通过决议,主张设立“欧元先生(或女士)”一职,负责欧盟经济和货币联盟事务,对外统一代表欧盟。
在当天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的全会上,欧洲议会议员通过了一份非立法性决议,建议为了确保欧盟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应把经济和货币联盟方面的事务统一交给欧盟委员会一名副主席负责,这名“欧元先生”或“欧元女士”同时也是欧元集团主席,并主持召开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理事会会议。
在对外方面,“欧元先生(或女士)”将是欧盟在相关国际机构中的代表,这有助于实现欧盟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答:
21、为下面对联中的上联对出下联。(任选一题,3分)
(1)上联:与其远行敬拜神明
下联:
(2)上联:中华儿女同庆佳节(中秋对联)
下联:
22、写出一个《语论》中的格言警句,说说你受了什么启发。(不少于30字)
格言警句:
启发:
七、写作(60分)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个走走停停的过程,有些时候,我们必须给过去的岁月拍张照片,存留在我们的相册里,让我们不忘那些人,那些事……
请以“不能忘怀的记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安。
(作文请写在背面方格纸内)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
一、二、三、选择题(12题×3分=36分)
13、翻译(4+3+4=12分)
(1)原文: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译:
(2)原文: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


展开余下试题译:
(3)原文: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译: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14(6分)(1)

(2)
15、默写(8分)(1) , 。
(2) , 。
(3) , 。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
6题(4分)答:


17题(4分)答:

18题(4分)答:


19题(6分)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六、表达交流
20题(4分)答
21题(4分)
(1)上联:与其远行敬拜神明
下联:
(2)上联:中华儿同庆佳节(中秋对联)
下联:
22、(6分)格言警句:
启发:


七、写作(60分)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个走走停停的过程,有些时候,我们必须给过去的岁月拍张照片,存留在我们的相册里,让我们不忘那些人,那些事……
请以“不能忘怀的记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安。
(作文请写在背面方格纸内)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C.A遒qiú 濒bīn B溯sù 莅lì D攒cuán 揖yī
2、A.B怄—呕 揠—偃 C喧—暄 犊—牍 D傲—骜 惋—婉
3、A.增值:增加产值和价值。增殖,增生。灌注,把心血、情感等用于某一方面;贯注,多指精力集中。揣测:指推测、猜想;揣摩:反复思考、推敲。
4、A.“峥荣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不能受数量词的修饰。
5、D.A项“至少”后搭配的是确数;B项数量的减少不能用位数,而是用分数表示;
C项“能不能”表双启,后面都是单承,前后不一致。
6、D.ABC项的原文对应分别见2.11.7段
7、C.ABD项原文对应别见12.13.15段。
8、D.A项错在“都认为大脑思维会漫游”上;B项错在“它们是……”∥段,C项错在“结果是一样的。”
9、B.趣通“促”,急忙、快速
10、D.两个“以”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A从,介;被,介。B他,代;到……去,动。C其中,代;还是,商量语气。
11、D
12、B.用的是白描手法。
13、(1)不要嘲笑我,我将要去向楚王陈述统治国家的方法。
(2)不久晋侯率领各诸候国的军队到达,楚王非常恐惧,召尊卢商量退敌之策。
(3)晋国的军队锐勇无比,替你楚王着想,最好的办法,不如割地和晋国讲和。
14、(1)第一问:①我的做法②妇人的处境③妇人扑枣的心理④“你”插篱笆的影响⑤大的社会背景(答对三点即满分)。第二问:现身说法,措辞委婉,入理入理。
(2)心系黎民,忧时伤世。
15、(1)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候。(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16、作者有两点理由:①仰望是一种精神上昂扬的生存姿态;②仰望追求崇高。
17、作者在文中列举的这些名人的事例有力地支撑着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同时能将抽象的事理形象、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令读者信服。
18、“人,总要仰望点什么”的意思是说人应该要有点精神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因追求世谷的物质与功利迷失人生的方向,仰望能够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回归自我;仰望促进人生思想境界的提高,体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19、略(随便举出一个名人的例子围绕“仰望”说即可)
20、欧洲议会主张设立“欧元先生(女士)”代表欧盟
21、(1)不如近前(在家)侍奉父母。
(2)炎黄子孙共度良宵
(此题形式,内容基本符合要求即可)
22、略
23、写作,评分(按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译文
秦国有一个叫尊卢沙的人,好说大话,并且处在这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0-2011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