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9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4]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1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
黄冈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粗体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垂髫 紫貂 韶山冲 年高德劭 B.吩咐 附带 女驸马 涸辙之鲋
C.悲怆 寒伧 头等舱 沧海桑田 D.裨益 稗史 臭脾气 纵横捭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文饰/纹身 辅弼/复辟 变本加利/辩才无碍
B.牵扯/牵掣 侥幸/矫形 管中窥豹/管窥蠡测
C.熔铸/融会 菲薄/诽谤 鬼迷心窍/诡计多端
D.辖制/挟制 屹立/昳丽 烜赫一时/煊赫一时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香溪河上的宝坪村,是王昭君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 ,却孕育了一代绝色佳人。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 ,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
的心灵。 没有香溪河水,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少去胡汉和亲这一页呢?
A.村庄 滋养 秀色可餐 即使 B.乡村 润泽 兰质蕙心 然而
C.村落 滋润 冰清玉洁 假如 D.乡井 滋补 秀外慧中 尽管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突然遭遇的一次大考,有无数理由可以让这个新生的国家被这场战争压垮,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和国第一代领袖们围绕以究竟出不出兵为主题反复商讨,最终决定出兵朝鲜,保家卫国。
B.荆南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莘莘学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让他们从这里出发,去扬帆远航。
C.5月份以来,楼市趋于活跃,投资投机性需求卷土重来,限购、停贷等措施短期内将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市场的“恐慌性心理”有积极作用。
D.中国功夫能否勇立世界搏击术的潮头,打遍天下无敌手?多年来,人们一直渴盼得到肯定的答案。在无数影视作品和武林传说提供了足够多的佐证之后,中国功夫无形之中也逐渐走上了神坛。但近年来中泰拳手的较量却提醒着我们中国功夫正逐渐走下神坛。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 对于怎么看待人口零增长,丁大江认为,“过去认为零增长是好事,那时是考虑到人口是人‘口’,要占有资源,但人口也是人‘手’,是劳动力和家庭供养,零增长不完全是个好事,要看结构的变化。”
B. 虽然尚无配套的处罚条例,此次禁烟有两个积极意义:第一,将对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消费者起到警示作用,公众意识将得到提升。第二,包括餐馆、酒吧等经营场所,以及车站候车室、封闭式站台等非经营区域将全部取消“吸烟区”。
C. 凯特握着威廉王子右手,随大主教说:我,凯瑟琳•伊丽莎白在神圣的婚约中以你,威廉•阿瑟•菲利普•刘易斯作为我的丈夫,今后无论顺境或逆境,无论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疾病,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
D. 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物质高度丰裕的社会,从本质上讲,现代社会首先是一个公民社会。什么是公民社会?就是民主、法治社会、平等社会、宪政社会。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12分,每小题3分)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浏览完整试题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6.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这与现今社会的传播媒介无关。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网上能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相关问题最终得到彻底解决,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的社会关怀,主要来自个人直觉和判断,其舆论价值容易因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说明人心深处仍存社会良知,但其讽刺意味削弱了反映社会“杯具”现实的力量。
D.热词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流行有着中国特色,是网络政治化的具体体现,可能会促进政治民主的发展。
9.根据文意推断,热词如何逐渐转“凉”并消失?(3分)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展开余下试题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同“仇”,仇恨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3分)
(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3分)
(3)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4分)
14.阅读下列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 日 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清寒微雨麦秋时。

客中初夏①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间。
(1)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后一首还运用了哪种不同于前一首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概括两首诗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5.填空。(6分)
(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 》,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
(2)美国女诗人 的作品《篱笆那边》是一首平易美丽的小诗,诙谐、顽皮、简单中蕴藏着深邃,耐人寻味。
(3)文以载道,立德立人,中国古代散文十分注重传统精神的弘扬熏陶,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韩愈《师说》)“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这些思想观念至今仍能陶冶性情,滋养灵魂。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18分)
觅渡,觅渡,渡何处?
①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太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
②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l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叫觅渡桥。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
③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
④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认罪,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蒋介石听说抓到了瞿秋白,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在黄埔时听过他的课,执学生礼,想以师生之情劝其归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他死意已决,说:“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刑前,秋白唱《国际歌》,唱红军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让敌人开枪。从被捕到就义,这里没有一点死的畏惧。
⑤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永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而他却不肯。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
⑥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往觅渡的小舟。他出门登舟之时一定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横”,想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多么美的诗句,是一个多么宁静的港湾。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飞的诗词写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记住了他的武功。辛弃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轻时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后人也只知他的词才。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注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刺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展开余下试题⑦秋白不朽。 (有删节)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支撑着瞿秋白慷慨赴死的理性力量是他对生死大义的明了,所以才能视死如归,不恤以死去殉自己的理想。
B.文章③至⑤段借助段首的排比,从三个方面对瞿秋白展开评述,既赞美他的文学成就与临难的从容,更赞美他解剖自身弱点的坦荡,这就在记叙其行迹的基础上突出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C.作者认为瞿秋白的悲剧在于他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有“十分才”却只干成了一件事。
D.本文结构缜密,具有较强思辨色彩,而比喻、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17.怎样理解第⑥段中“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这句话?(3分)
18.综观全文,概括文中瞿秋白的形象。(6分)
19.简要分析文章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题的好处。(6分)
六、(12分)
20.仿照示例续写句子,要求:人物出自高中课文,符合人物经历,句式相近。(4分)
保持个性,是要有兼济天下的阔大胸怀,夏瑜舍弃功名亲情,矢志实现共和,慷慨赴难;
保持个性, , , , ;
保持个性, , , , 。
21.下面这则外交辞令摘自《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是曹操赤壁大战前写给孙权的,请根据要求作答。(4分)
孤近承帝命,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曹操表达了几层意思?并作简要分析。
22. 下面的漫画,内涵深刻、丰富。请拟写一个能揭示其内涵的标题(不超过6个字,不得以“无题”或“写字”为标题),然后说说理由。(4分)

(1)标题:          (1分)
(2)理由(3分):
七、作文(60分)
23.请以“脚步声”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参考答案
1.B(Atiáo,diāo,sháo,shào;Bfù;Cchuànɡ,chen,cānɡ, cānɡ;Dbì,bài,pí,bǎi。)
2.A(“纹身”应为“文身”,“变本加利”应为“变本加厉”)
3.C(“村庄”侧重房屋连片;“乡村”与“城镇”相对;“村落”侧重人口聚居的地方;“乡井”泛指家乡,书面语色彩较浓。“滋养”指供给养分,多与身体等搭配;“润泽”,滋润,常与植物搭配;“滋润”,指增添水分,常与皮肤等搭配;“滋补”,指供给身体需要的养分。“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兰心蕙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情高雅;“秀外慧中”形容容貌清秀,内心聪慧;“冰清玉洁”比喻高尚纯洁,语境中有“心灵”,只能用“冰清玉洁”。“即使”表让步假设,“然而”、“尽管”表转折,语境则是假设句。)
4.D(A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主题”删去一个;B不合逻辑,“翅膀”与“扬帆远航”不合逻辑;C成分残缺,“恐慌性心理”缺乏谓语动词,可以添加“缓解”。)
5.C(A这段话作为“认为”的宾语,不是独立使用,句号应移至引号外;B第一个句号应该改为分号;D最后两个顿号可改为逗号。)
6.B(网络是使热词产生的重要工具。)
7.B(参照第三段“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的说法,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的说法曲解原意,变或然为必然。B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四段,C项和D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六段,C“相关问题最终得到彻底解决”无中生有,D“主要来自”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受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的影响。)
8.C(原文没有有关的论述,词语的讽刺意味往往意味着辛辣地反映现实。)
9.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力度,促进社会进步和和谐;减少媒体操控者对网络交流的监管操控;促使权威受到公众信任。(每点1分)
10.C(认为……是低贱的,轻视,意动用法)
11.A(④要有人才首先要有善于发现人才并重用人才的国君⑥表现子路的疑惑,引起孔子所说重要人才要表现在具体行动中的论述。)
12.B(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
13.(1)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定语后置,1分;下,1分;句意1分)
(2)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被动句,1分;走,1分;句意1分)
(3)知道厌恶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学习历史上那些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之所以,1分;有异乎,1分;却走,1分;句意1分)
14.(1)借景抒情,前一首借深院、垂柳、夕阳、燕语等景物表现感情,后一首借晴好天气和葵花等景物抒情;后一首还使用了比喻手法(托物言志)来抒情,将“柳絮”比作投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言在此意在彼。(手法1分,分析1分)
(2)前一首:孤寂的离别情绪。后一首:表现自己襟怀坦荡,对朝廷忠心耿耿,绝不谄媚。(各2分,后一首答出“忠心”即得2分)
15.(1)《警世通言》 (2)狄金森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之所存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虽一毫而莫取
16.C(原文第6段明确指出,瞿秋白一生的悲剧在于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
17.“哲人者,舍其事而成其心”实际是对瞿秋白勇于剖析自我的行为的一种赞美,瞿秋白舍弃英名流芳的“事”的机会,勇敢地在《多余的话》中自曝弱点与黑暗,就是因为他要成就自己对坦荡无私的人格的“心”的追求。(意思对即可)
18.①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学者。②心忧天下、视死如归的革命家。③淡泊名利、敢于自我解剖、追求精神和人格的自我完善的哲人。(6分,每点2分,要扣住学者、革命家、哲人)
19.①“觅渡”是瞿家祠堂前一座桥的名字,暗示着瞿秋白积极探索的伟大人生。② “觅渡”是文章的主线,有效地串联起瞿秋白的一生,文章以此深入地剖析了瞿秋白的精神世界。③“觅渡,觅渡,渡何处?”以疑问句的形式寄寓作者对瞿秋白的崇敬,也引发读者思索,加浓了文章的文学韵味。(6分,每点2分)
20.示例:是要有坚持真理的执着精神,漫游者奉献热血生命,执着探索真理,从容就义;
是要有蔑视权贵的傲岸人格,庄子鄙视王侯将相,甘心沉醉山水,潇洒出世。
21.一,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二,军事优势明显,双方实力悬殊,给予孙权强大的军事威慑;三,进行政治诱惑,提出连孙伐刘、平分战果、永结同盟的诱惑条件;四,流露吞并东吴的政治意图,所谓会猎于吴实则吞并东吴。
22.示例:(1)进步与倒退(或:科技的两面性/双刃剑)
(2)科技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黄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