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556  
标签:浙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56]
2012年福建语文模拟卷
巨东涛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3)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5)冰泉冷涩弦凝绝, 。(《琵琶行》)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八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椽曹,令典片戈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弟羲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以所业文干之 干:求取
B. 令与诸子游 游:结交
C. 为当涂者所薄 当涂:糊涂
D. 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累:多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商隐仕途不如意的一组是( )(3分)
①调补弘农尉 ②又以书判拔萃 ③久之不调
④亦贬循州刺史 ⑤累为宾佐 ⑥商隐屡启陈情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③④⑥ D. 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商隐受惠于李党的令狐楚,却娶了牛党的官员王茂元的女儿,故而陷入“牛李党争”之中,仕途坎坷就在所难免了。
B.李商隐先后在河阳、上都、长安、岭南、徐州一带漂泊为官,十分辛苦。
C.令狐楚父子先前与李商隐关系十分友好,后来鄙薄李商隐的为人,不愿意举荐他为官。
D.李商隐除了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之外,在散文创作方面虽然也有成就,却不及温庭筠。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3分) 译:
(2)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3分) 译:


浏览完整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1)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 展开。(1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下诗歌的主要内容。(2分)
(3)以诗歌中的某个词为例,简单谈谈诗歌的艺术特点。(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只简单对答几句,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朵夫又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婚。(《复活》)
B.凤姐有病,李纨探春料理家务,耽搁了诗社的事务,又兼着柳湘莲和尤氏姐妹的诸多事情,大家都很忙。湘云因看见了“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这样美好的桃花诗,倡导不如将这“海棠社”改为“桃花社”,李纨等人也深表赞同。(《红楼梦》)
C.“愚人节”那天夜晚,弗罗洛指使加西摩多拦路抢劫爱丝美拉达,少女奋力抵抗,被浮比斯所救。随后,她来到巴黎流浪人和乞丐们的聚集地——“奇迹王朝”,遇到穷诗人甘果瓦送上绞架,她为了保全甘果瓦的性命,同意与他结为夫妻。(《巴黎圣母院》)
D.吴荪甫担心在最后的收盘时刻,杜竹斋不去交易所。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然而被他视为救星的姐夫杜竹斋进入公债交易市场后,他不是站在吴苏甫一边作空头,而是背叛了他的妻弟,作了多头。吴荪甫彻底破产。(《子夜》)
E.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他不听王平之劝,于山上林木深处下寨。懿领兵围山,谡下山而逃。懿先于郭淮得列柳城,后兵出斜谷。司马懿引兵袭西城,诸葛亮只得演空城计,懿兵退后离西城往汉中而走。司马懿叹不如孔明。 (《三国演义》)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简述葛朗台是如何诱骗继承权的?。 答:
(2)简述堂吉诃德去世时的情况。 答: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孟子》、《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①,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水盈科不行③;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④不达⑤。 (《孟子•尽心上》)
【注】①术:方法。②容光,细小的缝隙。③不盈科不行:不流满坑洼就不会向前流淌。④成章:通晓文理,精熟所学。⑤达:通达。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说的是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
B.孟子认为在圣人下求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点出了“名师出高徒”的道理。
C.孟子认孟子为人要如水,不放过洼洼坑坑的前进,学习时要做到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D.本段从登山到观海,从日月到流水,运用比喻论证,化抽象为形象,符合《孟子》文章的特点。
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结合上面选段和当今社会的实际,谈谈你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新文学运动的四兄弟:新诗、小说、散文、戏剧,同气连枝,而各有炎凉际遇。文苑春秋,也像世俗门庭,散文一支,似乎门楣偏低,矜贵不如新诗,显赫不如小说,风光不如戏剧,却也独树一帜,别有一番清华气象,“五四”一代的前辈朱自清,说“散文不能算作纯艺术品,与诗、小说、戏剧有高下之别。”刘知几揭橥作史三长:才、学、识。章学诚认定三者得一不易,兼三尤难,而更增一德字。袁枚以为写诗也须三长,而识为最先。王国维倡言文学二原质,曰景曰情。当代董桥说,散文须学、识、情,合之乃得“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综合诸家,神而化之,当可得散文三味。
《中华散文名家名作》这部全景式的散文选集,给读者提供了多维的欣赏空间。读者一可以鸟瞰:通读全编,纵览全局,宏观散文世界的发展变化。人文世态的冷暖浮沉,时代潮流的推荡磨洗,也可以由此略见端倪。二可以平视:和素昧平生的作家一一相对,如倾肺腑。文心不同,各有其面,有的渊博,有的深秀,有的严峻,有的真挚,有的隽爽,有的风趣,有的娴雅,有的自然。三可以凝睇:心领神会,赏析美文之美。美在何处?大概离不开体貌、风神、襟怀、素质这些着眼点。而所有这一切,全部体现于抽象的文字符号。司空图品诗,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历来为人津津乐道。但这句名言,只宜意会,不可粘滞,因为文学的建筑材料只能是文字。要做到韵外有致,弦外有音,也只好通过文字的诱发暗示。白话文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功高北斗,缺点在于没有把白话文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明确区分。艺术性的白话文,不能以“明白如话”自给自足,应当有声有色有光有味,能静能动能歌能舞,善达意,善表情。“五四”至今,白话文成熟到什么程度,大可在散文中测量深浅。四可以远眺:看纸上烟云,字里风涛。散文家的心声常和时代的声音互相呼应,从散文的兴衰中,可以隐然看到一代的政治史、思想史、风俗史、心灵史。五可以浏览:工余无聊,假日休闲,枕边案头,窗前灯下,随兴所至,信手翻阅,是最有味有益的消遣。
(节选自柯灵《散文欣赏的多维空间》,略有删改)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现代散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与新诗、小说、戏剧存在高下的分别。
B.要得散文三味,必须综合刘知几、章学诚、袁枚等名家的见解,并领悟精义,灵活实践。
C.作家个性追求不同,入选的散文风格各异,阅读他们的作品,就是在与不同的人进行对话。
D.从“五四”至今的散文可以看出艺术白话文善达意,善表情,有声有色,有光有味。
11.作者引述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名言,是要表达的见解是( )(3分)
A.散文的创作不可以文字的多寡取胜、不可以望文生义。


展开余下试题B.散文的创作要善于留白,就像图画上的空白、音乐中的休止,别有一番蕴味。
C.散文创作不必拘泥于司空图的观点,要善于发挥文学的诱发暗示功能来表情达意。
D.司空图的观点适用于诗歌,可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散文则大可不必。
12.作者认为《中华散文名家名作》为读者提供了五维的欣赏空间,其中第一维指的是“了解时代世态变化”,请概括其他四维的内容。(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爱的回音壁
毕淑敏 
现今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是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们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我怔住了。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让由你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笨拙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汗,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入支平衡的帐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间不容发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脑砸下,把孩子的两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界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问一位热恋中的女人,何时感觉被男友所爱?回答一定光怪陆离。
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儿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戴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我大大地惊异。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的孩子,只得用一只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不屑一顾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举步如飞。
  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谴的。
  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节选自《毕淑敏散文》)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个简单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是指两辈人之间对于爱的定位就是“关怀照料就是爱”是错误的
B.“间不容发”原意是指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文中是指大人们给孩子的爱太多、太密集。
C.作者通过“没觉着谁爱我们”“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大惊”“大大的惊异”这样一些对比性的描写,来告诉我们这些总被忽视的小事或现象总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发掘、提炼。
D.文章多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如“爱是一本收入支平衡的帐簿”“爱是一面宽阔光滑的回音壁”“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表达更加具体生动,使得人们对于爱的理解更加透彻。
E.爱不仅仅是接受,也是需要付出的。我们的家长们都需要这样去认识,去实践。
14.作者通过具体转述孩子对于“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的回答,想说明什么问题?
15.结合全文,结合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实际,谈谈大人样才能使孩子成为真正富有爱心的人?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高傲的匈牙利人
——专访钢琴家佐尔坦•科切什
作为国际权威的巴托克音乐诠释者,匈牙利国立爱乐乐团总监以及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创始人之一,佐尔坦•科切什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强烈的匈牙利“民族自豪感”。
他有一头狂乱的白发,坐在长桌另一端,隐隐透出凌驾万人之上的“气概”;他声音高亢,通常只用匈牙利语说话,口吻让人联想到18世纪的东欧皇室贵族;他完全不屑于演奏员对其严厉指挥方式的憎恶,在音乐的诠释上固执己见;直到彩排的最后一天,他仍执意让工作人员去找法国诗人拉马丁《诗的冥想》的中文版,要在开场曲、李斯特的交响诗《前奏曲》前配上片段朗诵。
9月4日,佐尔坦•科切什担任指挥,携手中匈两国艺术家奉献了一台《来自李斯特故乡的问候》音乐会,拉开了“自由与爱情”匈牙利文化年系列演出的序幕。与他最敬仰的那位以孤傲狷介闻名的作曲家贝拉•巴托克一样,科切什时刻不忘他的匈牙利身份,不肯在其他民族面前低下那颗高贵的脑袋。他随身配备来自匈牙利的中文翻译,拒绝“炫耀”那口流利而纯正的英语。对于记者的英语提问,他的回答十分干脆:“既然你不是音乐家,那我何必把脑中的音乐式思维方式切换成语言式思维方式呢?除非同音乐家交流,否则我不说英语。”
与科切什大相径庭的是,本次音乐会的主角李斯特虽然是货真价实的匈牙利人,但因长期生活在西欧,对多种语言都颇为擅长,却唯独不会说本族的匈牙利语。科切什说:“作为出生于奥匈帝国时代的匈牙利人,这位现代钢琴技艺的开拓者直到1867年,皇帝特地在匈牙利为贵族加冕、承认匈牙利王国的特权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性,认识到需要对匈牙利音乐有所作为。”李斯特平生的音乐创作受德、法体系影响太深,要他亲自收集匈牙利各地农民哼唱的歌谣,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步入人生最后一个十年的他一心创建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为匈牙利音乐建立教育机制。因此,虽然科切什本人对李斯特的音乐并无特别的好感,但考虑到正是李斯特建立了最初的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并为匈牙利民间音乐书面化提供了可能,科切什表示,用李斯特的名义来吸引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关注,也算情有可原。


展开余下试题当被问及为什么音乐会上竟没有匈牙利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巴托克的作品时,科切什突然显得有些激动:“要知道,音乐对观众来说,不需要被理解,只需要被欣赏。”而巴托克的音乐对于习惯了旋律之美的听众,的确够得上“佶屈聱牙”。他那反浪漫主义的作曲理念,目的便是“为不和谐音增光”。因鉴于曲目选择空间有限,科切什更倾向于选择以五声调式谱曲的《孔雀变奏曲》在华首演,因为这首曲子“听起来好似中国人和匈牙利人是亲戚”。但对巴托克,科切什依然充满了敬仰:“他汲取了罗马尼亚及斯拉夫的民间音乐,语言十分独特,在世界各地,即便人们从不按照他原谱的标记来演奏,你仍能在第一时间分辨出他的作品。”
(选自《外滩画报》,有删改)
13.下列对本文题目“高傲的匈牙利人”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狂乱的白发虽然看似狂野,甚至不羁,但也隐隐透出凌驾万人之上的“气概”。
B.他非常执着,甚至有些执拗,比如他执意让工作人员去找法国诗人拉马丁《诗的冥想》的中文版。
C.通常只用匈牙利语说话,时刻不忘他的匈牙利人的身份,不肯在其他民族面前低头。
D.在音乐的诠释上固执己见,甚至只认为匈牙利的音乐最好,表现在他对李斯特的态度上
E.科切什认为“音乐对观众来说,既不需要被理解,也不需要被欣赏”。。
14.“用李斯特的名义来吸引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关注,也算情有可原”这表达了科切什怎样的复杂情感? (4分)
15.本文写了三位音乐家,除科切什外,你比较喜欢哪一位?为什么?谈谈他对你的启发。(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依照示例(图①),根据图②内容写一句话揭示漫画寓意。

示例:图①:在生活中,搞平衡的往往是以倾斜自己为代价的。
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喜迎新春的传统习俗。作为春节的点缀品,绚丽五彩的烟花增添了节日的气氛,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材料二:来自公安部消防局的消息,(2011年)2月2日零点到2月3日上午8点,全国共发生火灾5945起,直接财产损失1300余万元。燃放烟花爆竹不当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环境保护部最新监测显示,仅4号初二这一天,86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有22座城市空气质量属于轻微污染,5座城市属于重度污染,只有2座城市空气质量为优,分别是拉萨和湛江。
材料四:九十年代初中期,不少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若干年之后被迫解禁。
(1)就上面四则材料,提炼出三、四个关键词。(3分) 答:_______
(2)你在阅读上述四则材料后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我们会偶尔翻出过来的甚至是年少时的日志。顺手翻看之后,你就会发现:社会上没有什么没有能够改变,美妙、伤心的事件会改变,苦楚、郁闷的事件也会改变,已经认为没有可改变的事,积年后,你就会发觉,实在很多事件都改变了。而改变至多的,竟是本人。没有变的,但是小孩子美妙天真的希望而已!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1)而致千里(2)羁鸟恋旧林(3)俯察品类之盛(4)乌鸟私情(5)凝绝不通声暂歇(6)猿猱欲度愁攀援
2、C当涂:做官3、C(① ②说明李商隐受到重视⑤说的是李商隐的弟弟)
4、D(A.令狐楚属于牛党,王茂元属于李党,“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B.李商隐没有在河阳为官。C.鄙薄李商隐的为人,不愿意举荐他为官的是令狐楚的儿子。)
5、(1)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
(2)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到郑州,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6、(1)过。(2)全诗按照作者走访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层次清晰地再现了饶有兴味的访问经历。
(3)(任选一)①“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短短一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仿佛分享到作者步入幽境时那种心旷神怡之情。
诗歌讲究“自然”之趣。绘声绘色,传神入微,格调明朗。作者象是不经心地道出一件生活小事,却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②“莫嗔”与“却喜”表面形成对比,其实写出了山农的感情。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他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莫嗔”二字,入情入理而又富有情韵。“却喜”二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
诗歌讲究“自然”之趣。绘声绘色,传神入微,格调明朗。作者象是不经心地道出一件生活小事,却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7、B E(B这两句诗是唐伯虎的《桃花诗》中的两句。E“斜谷”应改为“箕谷”)
8、(1)妻子死后,葛朗台财产面临被女儿瓜分的危险。于是在女儿悼母悲伤期间,他搀扶女儿去用餐,用慈爱的眼光盯着她几个小时,在女儿面前战战兢兢,并通过公证人让女儿签署一份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文书,当女儿答应无条件放弃继承权时,他说:“你救了父亲一命”。
(2)堂吉诃德回到家,发了高烧,一连躺了六天。在奄奄一息之际,他对家人和朋友说,以前读那些骑士小说,有些神魂颠倒;现在觉得心里豁然开朗,知道那些书都是胡说八道,只恨悔悟太迟。叮嘱他的外甥女要“嫁个从未读过骑士小说的人”。然后他死了。
9.(1)B(没有“点出了‘名师出高徒’的道理”)
9.(2)[参考感悟]:
君子可以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对工作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首先学业要精于是得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的生活,这也是现实的。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并不是把两方面矛盾起来,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烦恼。
10.A(A“与新诗、小说、戏剧存在高下的分别”是朱自清的观点。)
11.C (A B是“
标签:浙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2年福建”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5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