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42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2]
福州八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福州八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阅读(48分)
1.选出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 )(3分)
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孔子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孔子想投身政治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虽然他最终失败了,但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B.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的思想有三个鲜明的要点,一是张扬性善说,二是宣扬民本思想,三是提倡仁政。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C.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老子》一书即《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对社会的弊端应以道德为准绳进行批评与干预。
D.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是道家学派集大成者,现存《庄子》一书,33篇,代表作是《逍遥游》。庄子主张清静无为,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
阅读《荆轲刺秦王》的选段,完成下面2 - 7题(18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 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又前而为歌
A.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 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荆轲和而歌
A. 又前而为歌。
B. 扣舷而歌之。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
C.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对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太子和宾客都“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非常悲壮的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 “为变徵之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歌声,创造了悲怆的氛围。
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 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6.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3分)
A.厉王虐,国人谤王。(谤,诽谤)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B.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辞,告辞)
C.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诚,实在)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7.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于是荆轲就登车离开了,到最后也没有回头。
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浏览完整试题
译文: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译文:面向大江喝酒、祭江,横执长矛吟诗,当然是一代的英雄啊!
D.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
阅读《先秦诸子选读》 的语段,做后面晰题目。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伸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8 .下面是对以上语段的评点,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便毫不迟疑地站出来,维护老师的威望,义正词严地予以驳斥。
B .子贡代表众弟子捍卫老师的崇高人格,实际上也是捍卫自己的人格,是师生一起在捍卫真理和正义。
C .如果说,“仲尼不可毁”出自子责之口还带有感情因素的话,那么,对于二千年后的我们来说,这己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D .孔子之所以不可毁,主要是说他的学说没有缺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2分)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弘文馆学士,判馆事。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判吏部铨。
宋初,迁户部侍郎。太祖亲征李筠及李重进,并留司三司,俄出知许州。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以本官参知政事。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佑,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七十。赠太尉、中书令,谥文惠。
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取材于《宋史》,有删改)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寓意倜傥 倜傥:不同寻常
B.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 狱:案件
C.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 会:会合
D.若非上天垂佑 垂佑:保佑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2分)
A.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
理解:了解的人认为他有公辅大臣的器量
B.逮吏鞫之,具伏抵法
理解:逮捕这个官吏来讯问,他供认不讳,被处罚
C.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
理解:皇帝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的发给民众缺少的物资
D.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理解:从参政到任宰相,一共十八年,皇帝对他的恩宠始终不减
1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薛居正勤政为民的一组是( )(2分)
①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 ②六年,使沧州定民租
③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④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⑤居正弛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 ⑥或有阙政,当与振举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薛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他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文章来自我解嘲。
B.乾祐初年,史弘肇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自傲,没人敢忤逆他的命令,居正法办他了的属下,他也没有办法。
C.监军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同伙,准备捕杀,居正用计迟缓捕杀,率军灭群寇,讯问盗贼主帅,得知僧侣们都没有参预,僧侣们得以存活下来。
D.居正秉性孝顺,行为善良,居家生活节俭。他出任宰相时处理事情太简单,士大夫对此多有不同的议论。
1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默写(6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 赤壁怀古》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锦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
孔 孟
黄仁宇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等辞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展开余下试题
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的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16.下列对原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由儒家学派的两位著名代表孔子和孟子的传承落笔,用比较具体的论据证明了“孔孟总是形影相随”这一主旨。
B.文章第2段用“但是”转入比较孔孟的不同,主要用例证法,论据充足,有说服力。
C.造成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二人所处时代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
D.文章第4段举四个例子来证明孔子的观点,采用例证法,给人以真实感。
17.文章第2段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8.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三点对此概括说明。(6分)
答:
三、文化经典与名著阅读(16分)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19.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孟子主张爱别人别人对自己却不亲近,要反省自己是否不够仁爱。
B.“治人不治,反其智”的意思是指管理别人而没有管好,要反省自己是否智慧不够。
C.“礼人不答,反其敬”的意思是指向别人行礼对方没有回应,自己更要对对方恭敬。
D.孟子认为自己做得正,天下就会归向他。
20.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你对作为一个人的“无耻”与“有耻”有何看法?
21.下面对《复活》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4分)
A.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的人。他跟平民站在一边,反对上层阶级,“公开抨击他认为虚伪和不公正的事情”。为此,他被流放西伯利亚,途中与玛丝洛娃相遇。
B.农民得到了土地,付的租金比附近一带要低三成,聂赫留朵夫自己从土地上所得的收入几乎减少了一半。他的愿望和计划实现了,农民们也得到了满足。
C.“对聂赫留朵夫来说,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他不断责备自己,上次见面没有说出主要的话,就是他打算跟她结婚。现在他下定决心要把这话说出来。”文中的上次指的是第一次探监,而“现在”指的是第二次探监,聂赫留朵夫决心向玛丝洛娃求婚。
D.丝洛娃认为自己同聂赫留朵夫结合,就会毁掉他的一生,而她跟西蒙松一起走开,就可以使聂恢复自由。所以出于对西蒙松的爱,她选择了西蒙松。
22.选择下面问题中的一题作答(6分)
(1)简述马丝洛娃过失杀人的原委。
(2)简述玛丝洛娃被法庭错判的经过。(100字左右)
四、语言运用(4分)
23.春节期间,在新海市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新海市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有一段有几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其中两处并改正。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弟弟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尽力而为,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惊喜的!
. ①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五、作文(7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后来的事实果真如此。
要求:全面理解所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7每题3分,8-12每题2分)
1 . C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2 . D ( A 是名词话用作状语;B 是名词活用作状语;C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 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句中的“前”是名作动,故应选D )
3 . B ( A 项的“而”是表承接关系;B 项是表修饰关系;C 项是表并列关系,D 项则是表转折.例句中的“而”是表修饰,故应选B)
4 . D ( A 项是判断句;B 项是宾语前置,“言未发”应为“未发言”; C项是省略句;D 项是定语后置句.因例句是定语后置句,“宾客知其事者”应为“知其事之宾客”,故应选D )
5 . D (因为选择是刺杀准备阶段的高潮,全文的情节高潮应该是行刺秦王)
6 . B ( A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C 从,使……跟随。 D相,辅助)
7 . C (应为“面向大江斟酒”“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
8 . D孔子之所以不可毁,并非他的学说毫无缺点,而是说像这样一位对干民族文化传统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是不可能也不应该简单加以否定的.
9 . C (恰逢)
10 . C (应是“大量发动百姓运送根草”)
11 . A
12 . D (他出任宰相时处事宽厚,士大夫对此很是称赞)
13 . ( 4 分,每小题2 分)
( 1)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百姓讯间
( 2)居正等更加勤修政事,来符合皇上的意愿。
参考译文: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他的装饰盖板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文章寓意不同寻常,了解的人认为有公辅大臣的器量。不定期一年,登进士第。
后汉乾祐初年,史弘肇统帅侍卫亲军,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自傲,没有人敢忤逆他的命令。他的部下官吏控告老百姓违犯盐禁,论法当死。案件将要决断,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百姓讯问,原来官吏与百姓有私怨,于是诬告百姓,。逮捕这个官吏来讯问,他供认不讳,被处罚。史弘肇虽然很恼怒,但又不能救助。后周广顺衩年(951),迁升为比部员外郎,统领三司推官,不久任知制诰。周太祖征伐兖州,诏令令薛正居跟从国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显德三年(956),迁升为左谏议大夫,擢任为弘文馆学士、决馆事。六年(959),出使沧洲核定民租。不久因为他的才干扬名朝廷,擢升为刑部侍郎、判吏部铨。
展开余下试题
宋初,调任户部侍郎。太祖亲自征讨李筠及李重进,管理留司三司,不久出任许州知州。建隆三年(962),到朝廷任枢密直学士,代理知贡举。湖湘刚平定,朝廷任命居正出任朗州知州。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监军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同伙,商议准备全部捕杀,居正用计迟缓捕杀,于是率军队消灭群寇,擒俘盗贼主帅汪端,讯问他,得知僧侣们都没有参预,僧侣们得以存活下来。
乾德初年(963),加任兵部侍郎。皇帝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发动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逃亡的有四万家,皇上为此感到忧虑,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十天后百姓都恢复生业。朝廷命居以本官参知政事。六年(973),任门下侍郎、平章事。八年(975)二朋,皇上对居正等人说:“年岁丰登,万物丰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哪里能这样。应当一起想着利众济人的事情,如果政事有闪失,应当予以拯救,来实现我的志向。”居正等愈发勤修政事,来符合皇上的意愿。
太平兴国六年,去世,终年七十岁。追封为太尉、中书令,赐谥号为文惠。
薛居正气质容貌伟岸,喝酒喝到几斗还能不醉。秉性孝顺,行为善良,居家生活节俭。任宰相时能处事宽厚,不喜欢苛察,士大夫对此很为赞许。从参政到任宰相,一共十八年,皇帝对他的恩宠始终不减。
14.(6分)
(1)樯橹灰飞烟灭 (2)落霞与孤鹜齐飞 (3)虽九死其犹未悔
(4)望帝春心托杜鹃 (5)问君能有几多愁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5.(6分)
(1)(3分)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
(2)(3分)这首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16.C(A项对选文的主旨分析有误,主要内容应是阐释孔孟在思想行为方面的不同,B项对论证方法分析有误,主要用正反对比法,D项选文第4段举四个例子证明的是作者的观点)(2分)
17.所谓“紧张”,是指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的情绪。(4分)
18.(1)在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坦荡”“悠闲”,孟子则“凡事紧张”;(2)在人性善恶方面,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则主张性善论;(3)在“礼”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孟子对“礼”则不大重视(6分)。
19.(2分)
C(“礼人不答,反其敬”的意思是礼貌待人而别人不以礼相待,就应当反问自己是否恭敬得不够)
20.(4分)
“无耻”与“有耻”有着本质的区别。人若无知耻之心,就会干出伤天害理的事(2分);而有了知耻之心,就会遵纪守法,利己利人(言行符合道德规范)(2分)。
21.(4分)
D 出于对聂赫留朵夫的爱,她选择了西蒙松。
22 . (6分)
( l )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贪心的茶房和使女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马斯洛娃,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骗她说是安眠药。当时,马斯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很想摆脱他,于是便照样做了,结果商人被药死了。
( 2 )在审讯中,法官们或忙于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对案件审理都心不在焉,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最后,由陪审员们对玛丝洛娃写定罪意见.他们认为玛丝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图,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图”,这样玛丝洛娃被判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23 .① “笑纳”改为“收到”(笑纳,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的客套话.)
② “爱戴”改为“爱护”(爱戴,只能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③ “惠赠”改为“送”(惠赠,敬词,用于指别人赠送结自己[物品])
24 . ( 70 分)
思路分析:按要求所提示的,我们就能立即判断应写成一篇议论文,而且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因而不能写成一事一议,就事论事的文章,而应从所提供的材料中确定一恰当的中心,并与社会生活 (220.162.195.6)
上一篇:
上杭一中高三语文2012届10月月考试卷
下一篇:
罗源一中2012届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福州八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