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983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3]
周庄初中初一周日作业
周庄初中周日作业(希望生选做)2011/11/10
1、读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飞漱( )其间 素湍( )绿潭 重岩叠嶂( 略无阙( )处
不见曦( )月 沿溯( )阻绝 绝巘( ) 属( )引凄异
2、文学常识
《三峡》选自《 》,作者 ,字 , 朝代作家。
3、文言实词,解释词义。
略无阙处 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虽乘奔御风
林寒涧肃 属 引凄异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自:1、自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
绝:1、沿溯阻绝
2、绝巘多生怪柏
3、哀转久绝
或:1、或王命急宣
2、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时:1、有时朝发白帝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春冬之时
(扬州树人学校《三峡》导学案)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Cháng yáng在济川中学的菁菁校园,读励志名言,听xī利辩论,赏人文风景,叹时代suō影尽在文化济川!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 那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B.《伟人细胞》节选自《男生贾里》(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C. 今天是三四两组的同学值日。
D. “为老师们进修‘买单’,我不心疼。”泰兴市济川中学焦校长这样说。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 为了在科技大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 王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 在校运会的田径赛场上,初一(1)班的同学们在为本班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呐喊助威。
5.名著阅读。(6分)
她放下夹克站在那里想了一会。她两次伸手想再去拿那衣服,两次又把手缩了回来。最后,她坚定了决心再次伸出手去,心里想着:“这谎撒得好,我喜欢这样的谎话,别让它坏了我的美事。”于是她翻了夹克衫上的口袋,随即她看见了那块树皮上的字,于是她老泪纵横,边流泪边说:“就算这孩子错了,哪怕是大错特错,我现在也能原谅他了。”
(1) 这段文字节选自美国作家      写的《        》一书。“他”说的谎话让“她”       (指谁?)很开心,不愿意相信是假的。(3分)
(2) 读了小说之后,假如有一次你遇到了他,结合“他”的撒谎行为,你这样对他说:(3分)
                                    
(一)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⑴诗中运用典故手法的诗句有: , 。(1 分)
⑵描述颔联所展现的画面(3 分)

⑶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一角度,赏析颈联。(2 分)



浏览完整试题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济川中学初一期中语文试卷2011年11月)


月光下的溱湖,朦胧迷离,tián静安闲,更加生动妩媚,像纯净的村姑,绰约天然,超凡绝俗,展示出另一种天然的美。mí漫的簿雾,如透明的轻纱,静静地lǒng罩着湖面。依稀可辨的岛屿,显得隐约神秘。荡漾的湖水与浮动的月光交融如梦,令人心往神chí。潋滟的波光似无声的夜曲,轻轻弹奏出吴越悠悠诗韵。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B.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不让自己振作起来去迎接这挑战呢?
C.有句俗语说得好:“年轻时犯的错,上帝都会原谅”。
D.近日,央视表示《新闻联播》即将改版,除了3D演播厅、增加郎永淳和欧阳夏丹两名新主播等外,片头也可能做调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与会代表纷纷发言,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其留给国人的精神财富。
B.风景区在活动过后,组织有关部门通报并检查了公共设施安全隐患情况。
C.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我提高了阅读名著的兴趣。
D.有关业内人士曾表示,苹果公司能否渡过难关,就在于乔布斯积极肯定的态度。
(一)阅读刘禹锡的《赏牡丹》 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7.⑴本诗题为“赏牡丹”,为什么写“芍药无格”“芙蕖少情”?(2 分)


⑵品味“唯有牡丹真国色”中的“真”的表达效果。(2 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2 分)


(姜堰市初中期中联考初三语文试卷2011年11月)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离开祖国几十年了,我每次端xiáng( )着祖国的地图,心中总要默默地qí( ) dǎo( ),止不住热泪yíng( )眶,回到祖国怀抱的欲望愈加强烈。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姚明退役后是上大学,还是执教?
B. 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
C. 史蒂夫•乔布斯传是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
D. 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通过9.5米孔子雕像在天安门广场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
B. 食品加工行业风气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
C. 环境保护部已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并要求省级环保部门加强预报和监测。
D. 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一)阅读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完成第7题。 (6分)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作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7.(1)诗中运用了以静衬动手法的诗句是: 。(1分)
(2)从这首诗内容看,“万事非”中的“万事”是指哪些事?(2分)

(3)阅读全诗,说说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14分)
建安五年,曹公①东征,禽②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③,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④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⑤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⑥以报曹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⑦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⑧其所赐,拜书⑨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 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 ②禽:通“擒”。③白马:地名。 ④壮:赞许。⑤情:人情,感情。⑥效:功劳。⑦义:认为……讲义气。⑧封:封存。⑨拜书:呈上书信。
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①曹公东征( ) ②遂解白马围( )
③谓张辽曰( ) ④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禽羽以归(连词,表承接,同“而”)
A.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使楚》) B.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C.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 D.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9.用“/”标出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 (划两处)。(2分)
然 吾 受 刘 将 军 厚 恩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11.阅读上文,说说该文中的关羽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济川中学初二语文期中试卷2011/11/)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题。(6分)
新晴 (宋)刘攽(bān)


展开余下试题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7.(1)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景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作者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泰兴市实验学校初三阶段测试试题2011/10)
参考答案:
1、读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飞漱( shù )其间 素湍( tuān )绿潭 重岩叠嶂( zhàng ) 略无阙( quē )处 不见曦( xī )月 沿溯( sù )阻绝 绝巘( yǎn ) 属( zhǔ )引凄异
2、文学常识
《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南北朝北魏(朝代)作家。
3、文言实词自学,解释词义。
略无阙处 完全没有 同“缺”,中断 飞漱其间 冲荡
良多趣味 的确,实在。 虽乘奔御风 奔驰的快马
林寒涧肃 寂静 属 连续 引凄异 延长
不见曦月 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 上,漫上
虽乘奔御风 即使 不以疾也 如
自:1、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2、自非亭午夜分 如,如果
绝:1、沿溯阻绝 断 2、绝巘多生怪柏 极
3、哀转久绝 消失
或:1、或王命急宣 有 2、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或者
时:1、有时朝发白帝 时候 2、故时有物外之趣 时常
3、春冬之时 季节,时节
1、徜徉 犀 缩影(4分) 2、C 3、C (各2分)
5、(1)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 波莉姨妈 (3分)(2)称呼;肯定他的善良,指出姨妈对他的慈爱,结合具体情节批评不该欺骗姨妈。(3分)
7、(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分)
(2)春潮涨平,江面烟波浩渺,气象十分开阔,一叶孤舟,白帆高悬,顺风而来。(3分)
(3)海日用“生”,江春用“入”,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富有生机。(2分)
恬;弥;笼;驰。(每字1分,共4分)
2.C(句末的句号应放到引号前)(2分)
3.A(B项应为“检查并通报”;C项去掉“使”;D项前后不一致,可把“能否”改为“能够”)(2分)
7.(1)烘托(反衬、衬托也可以)(1分)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1分)。
(2)“真”字加强语气,对牡丹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既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3分,答到“加强语气”或“高度评价”得1分;答到“时人对牡丹的观赏”或“牡丹具有的独特魅力”得1分)(3)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赞美和喜爱之情。(2分)
1.详 祈 祷 盈 (4分) 2.C (2分) 3.B (2分)
7. (1)黄牛峡静滩声转。(1分)
(2)不见老莱衣,无家寻弟妹,何处访庭闱,犹恐未同归。(2分)
(3)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对亲人的怀念,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答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8.(1)(4分) ①向东边,到东边。②于是,就。③对……说。④离开。 (2)D (2分)
9.(2分) 然/ 吾/ 受 刘 将 军 厚 恩
10.(4分)(1) 曹操赞许关羽的为人,但是发觉关羽没有久留之意(2) 略11. (2分) 英勇善战,重义气。
7.(1)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景物有“青苔”、“绿树”、“南风”。(答1点给1分,答到2点给3分)
(2)“偷”字好,可以显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或:“径”字好,“径”字能突出南风与老友的熟识,相见之情急切,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径直推门而入。(言之成理即可)
(3)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或愉快喜悦的心情。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的人或国家。(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错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首先、第一个”,因此,运用是不当的。
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贬义。(“殚精竭虑”, 褒义。)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京城:指代当时唐朝时期的东都洛阳城。
  参考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洛阳城.
  赏析: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作品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唐肃宗761年(上元二年)深秋,当时杜甫在成都。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江东(长江下游)一带虽未遭受兵祸,但九月间江淮发生大饥荒,再加上统治者严加盘剥,于是暴动四起,饿殍piǎo遍野。此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在深沉的别情中流露出蒿目时艰、忧心国难的浩茫心事。
  诗发端即不凡,苍劲中蕴有一股郁抑之气。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这样的美谈,然而在他这个时候,干戈遍地,已经很难找到。这就从侧面扣住题意“觐省”,并且点示出背景。第二句,诗的脉络继续沿着深沉的感慨向前发展,突破“不见老莱衣”这种天伦之情的范围,而着眼于整个时代。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极大破坏,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了。诗人深感人间万事都已颠倒,到处是动乱、破坏和灾难,不由发出了声声叹息。“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而来,进一步点明题意。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骨肉同胞的怀念。在动乱中,诗人与弟妹长期离散,生死未卜,有家等于无家,这也正是“万事非”中的一例。相形之下,韩十四似乎幸运得多了。可是韩十四与父母分手年久,江东一带又不太平,“访庭闱”恐怕也还有一番周折。所以诗人用了一个摇曳生姿的探问句,表示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感情十分真挚。同时透露出,由于当时正是乱世,韩十四的前途也不免有渺茫之感。这一联是前后相生的流水对,从诗人自己的“无家寻弟妹”,引出对方的“何处访庭闱”。


展开余下试题  韩十四终于走了。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了,他还在凝想入神。韩十四走的主要是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地。这时诗人的耳际似乎响起了峡下黄牛滩的流水声。水声回响不绝,韩十四坐的船也就越走越远,诗人的离情别绪,也被曲曲弯弯牵引得没完没了。一个“静”字,越发突出了滩声汩汩,如在读者目前。这是以静衬动的手法,写得十分传神。等到诗人把离思从幻觉中拉回来,才发现他依然站在二人分袂(离别)之地。只是江上的暮霭渐浓,一阵阵寒风吹来,砭biān(刺)人肌骨。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秋意更深了。一种孤独感蓦然向诗人袭来。此二句一纵一收,正是大家手笔。别绪随船而去,道出绵绵情意;突然收回,景象更觉怅然。此情此景,催人泪下。
  尾联,耐人咀嚼。分手不宜过多伤感,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虽说如此,只怕不能实现同返故乡的愿望。韩十四与杜甫可能是同乡,诗人盼望有一天能和他在故乡重逢。但是,世事茫茫难卜,这年头谁也说不准。诗就在这样欲尽不尽的诚挚情意中结束。“犹恐”二字,用得很好,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落专写“凄凄戚戚”之情的俗套。诗人笔力苍劲,伸缩自如,包容国难民忧,个人遭际,离情别绪深沉委婉,是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1]
新晴
诗词原文
  (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译文
  夏日初晴,诗人午睡醒来,只看到窗外的绿树和青苔。忽然一阵南风把房门吹开,又掀起桌上的书页,诗人说这是他的老相识,来偷偷访问他了。
诗词赏析
诗句鉴赏
李白《春思》诗说:“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这里说南风是我的老朋友,是反用其意。唐人薛能《老圃堂》诗道:“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一本正经地埋怨春风吹落他正在阅读的书,这里的构思与薛诗相近,但称南风为老朋友,说它招呼不打一声,推门而入又翻书,比薛诗更见机趣活泼。
第一句正好和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相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青苔满地”,比起刘禹锡“苔痕上阶绿”来,这“苔”要多得多。同样描写幽静的境界,无苔,有苔,多苔之差是巨大的,王安石用无苔以表现“净”,刘禹锡用上阶绿之苔写独处陋室之“静”,这首诗满地之苔则因久雨初晴。
  第二句写午梦醒来之后,虽然只见到“一树碧无情”,但宁静恬适的心境却是非常好。经过长时间雨洗之后,树更是绿油油的,多么令人惬意!诸葛亮高卧隆中,一觉醒来,不是还高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吗?想到这,诗人会心地笑了。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后两句。诗人把南风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发出爽朗的笑声。其实,这样写并非诗人首创,发明权当属唐人,薛能的《老圃堂》有“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李白的《春思》有“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融薛、李诗句于一炉,经过锤炼锻造,又添上绝妙的“偷”字,表达效果远远超过了原作。这绝不是“偷”,而是创新。
   清风翻书固然有趣,但也曾翻出莫大的悲剧来,金圣叹的“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就翻出个文字狱来,丢了脑袋。悲乎,秦始皇首创的中国文字狱!
相关题目
  (1).“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回答1: “偷”字好,可以显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或:“径”字好,“径”字能突出南风与老友的熟识,相见之情急切,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径直推门而入。
  回答2:“偷”字好。用“偷”字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表现了诗人久雨初晴的欢悦和宁静恬适的心境。夏日南风通常是平和的,用“偷”字比用“径”字更能准确表现南风的特征。“径”字好。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径直而来,“排闼”而入,这就突出了南风的急切,从而表现了诗人对晴日的期盼之殷切和对初晴的喜悦之巨。
  (2).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夏日初晴之后,昼梦之余,人的情绪通常是爽朗的、愉悦的;四周一片静谧,吹开大门、拂动书页的夏风显得那样友好。这一切都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
  (3)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题目中的“新晴”的?
  “青苔满地”暗示雨下得实在太久了;“绿树”中的“绿”突出雨后的树叶比平日更加浓绿; “南风”只在晴和天气里才有,南风是晴天的象征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刘攽(1023-1089年),字贡父,一作赣父,号公非。与哥哥刘敞一同中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在仕途上,刘攽一生比较坎坷。他中进士后,先在州县做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官,才被调到中央做国子监直讲。虽有欧阳修等人的推荐,但一直受到朝中权贵大臣的排挤,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在政治上刘攽是保守派,曾上书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由此得罪变法派,被王安石排挤出中央,贬为泰州通判,后改为曹州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 周庄初中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